徐志摩----林徽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14:17
徐志摩: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
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
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
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
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
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
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
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
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
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
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
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
《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
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
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
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
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
都是传世的名篇。
一个诗人的云水襟怀(1)
他长相英俊,是个很受欢迎的杰出青年诗人,对"中国雪莱"的雅称颇为自得。他常坐在我的客厅里高谈阔论,一聊就是几小时。说话时好挥手,手势丰富优雅。直到如今,一想起他,就预先想见他的手。他是北方人,身材伟岸,仪表堂堂。他的手掌宽大,形状完美,且光洁得像女人的手一样。
赛珍珠在自己的作品里曾这样回忆徐志摩,回忆这位生前乃至死后都有争议的诗人。他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了。但他却在许多后世人的心里顽强地存在着。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曾向港英当局举报并最终破获一起毒品走私案件;他曾经有过救国济世的凌云之志,曾关注并一度欲投身于中国新农村的建设,如果不是在雾中撞机身亡,说不定他会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
他常常在日落时分,骑着自行车像夸父逐日一样疾驶在英国乡间的小路上,追逐着渐渐西沉的太阳。西天上的云彩覆盖下来,夕阳在云层里放射出万缕金辉。天和人离得很近,仿佛可以一直骑到云中去,这时,在金光万道的夕阳的光辉下,在原野之中,突然出现了一大群放牧归来的羊群。这一时刻,激烈的冲动,爱情的焦躁与渴望都消融了,徐志摩说自己只觉得眼前的这些事物,包括这千万缕的夕阳光辉,都有着神圣的境界,使他情不自禁地跪拜下去。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现实的历史。"所以世人看到更多的,是他的诗文才情,是他孩子气的天真,不可救药的浪漫情怀,以及悲剧性的流星般的闪现。
他是一个富家子弟,却放弃唾手可得的经济学博士学位而离美赴英。他一生谢绝政府的邀请不愿当官,而愿意与平民百姓交好。他对人热情,富有同情心,活泼好动,长于交际。他有雄心,爱幻想,又容易陷入虚无的感受中。有时他想远离人间,忘掉苦恼,所以有时要到穷山僻野的寺院中去住,但却又不能忘情于世事。
留学美国、英国期间,徐志摩浸染罗素、嘉本特、曼殊斐儿等一流文化人的自由思想与人生观,"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在他的《猛虎集》序言中这样写着:"……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我;这忧郁,我信竟于渐渐的潜化了我的气质"。这股奇异的风,铺展出了他的思想与日后人生的结局。
同时,他与北京的渊源也相当深厚,曾两度在北京大学任教。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大,在人文科学的领域上崇尚独立的精神,葆有自由的校风。徐志摩一方面受到北大自由民主的风气的熏陶,一方面也和胡适一道,带给北大文学思想上进一步的解放与启发。
那是一个很有激情的年代,一些著名的文学社团相继蜂起,有茅盾、叶圣陶等人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有郭沫若、郁达夫等人成立的"创造社"。1923年,徐志摩与胡适发起了第三个文学社团,他们在北京西单石虎胡同七号租了一个院子,成立了"新月社",并创办了《新月》杂志。
杂志特意选用了颇有古意的"毛装本",在方方正正的封面背后隐隐显露出不曾裁边的纸页,令人一窥这些"唯美主义"者的良苦用心。梁实秋后来回忆道:"新月杂志的形式与众不同,是一多设计的。那时候他正醉心于英国十九世纪末的插图画家壁尔兹莱,因而注意到当时著名的'黄书'(The Yellow Book),那是文图并茂的一种文学季刊,形式是方方的。新月于是模仿它,也是用它的形式,封面用天蓝色,上中贴一块黄纸,黄纸横书宋楷新月二字。"
"我们舍不得'新月'这名字,因为它虽则不是一个怎样强有力的象征,但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徐志摩无比喜爱"新月"这个名称,以至于他和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开书店,办刊物,店名为"新月书店"。至于"新月"的由来,有说是源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还有一说是源于陆放翁的诗句:"传呼快马迎新月,却上轻舆趁晚凉。"
徐志摩为《新月》写了"创刊辞",在这篇才情横溢的文字中,一种完整清晰的文学新主张已呼之欲出--"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规复人生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成见不是我们的,我们先不问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几个爱做梦的人,一点子创作的能力,一点子不服输的傻气,合在一起,什么朝代推不翻,什么事业做不成?"(《致新月》)在石虎胡同七号,新年时有年会,元宵时有灯会,平常也有数不清的读书会、书画会、古琴会……新月社的成员们躺在舒服的沙发上,在一种怡情自娱的氛围里,品茶、喝酒、高谈文艺,或是痛陈国事。
徐志摩:一个诗人的云水襟怀(2)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沉浸在快乐之中;
雨后的黄昏,满院只美荫,清香与凉风,
大量的蹇翁,巨樽在手,蹇足直指天空,
一斤,两斤,杯底喝尽,满怀酒欢,满面酒红,
连珠的笑响中,浮沉着神仙似的酒翁。
--徐志摩《石虎胡同七号》
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也就此出现,给当时的诗坛也带来了"一阵奇异的风"。包括闻一多先生在内,新月诸君大多为自由主义者。英国贵族化的唯美主义、印象主义、艺术至上的创作思想,给了他们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他们又在形式上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散曲、民歌的精华,对新诗的音节、韵律等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实践,还结合现代诗歌的特点来表现新的情感,新的体验。就在那一时期,徐志摩开始被人称为"中国的雪莱"。他的作品:《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巴黎的鳞爪》等至今遗惠世间,传诵人口。
徐志摩以其诗文获得不朽声名,却也因对自由与爱情的执著使其毁誉参半。人多指志摩多情、不专一,不过审阅他的爱情纪事,亦能发现他是在追寻短暂人生中真实的灵魂伴侣,追寻能为之生为之死的纯真恋人,与那些喜新厌旧的人自不可同日而语。不但公然发表离婚宣言,还写诗歌诵爱情。这使他成为民国史上寻求婚姻自主的开先河者。
对于中国人来说,沈三白与芸娘这一对算得上是婚姻的最好典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能一起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之乐,亦是人们深切的盼望。在徐志摩三十五年的生命中,曾与三位女性有着斩不断的情愫。她们给予徐志摩文学创作灵感的泉源,也成为他人生悲剧的根源。说起情感一事若何,终归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旁人插不了嘴,唯有当事人才能心领神会,说得真切。不过冰心倒是说过这样一句公道话:"谈到女人,竟是'女人误他'?也很难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结成伉俪。婚前曾遭徐志摩拒绝,接下来徐志摩又与自己的父亲有过激烈争吵,但最后他不得不接受这桩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次年徐志摩就出外求学。知书达理的张幼仪留在家里,帮助公公掌财理家。
徐家是江南富商,家里开办有电灯厂、布厂、裕通钱庄等。1921年张幼仪曾到英国陪读。这桩婚姻最后还是以离婚收场,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徐志摩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宣言,宣示中国青年追求恋爱自由的新世纪已经到来,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接下来就要说到林徽因了。1921年春,林长民赴英游学,同时送爱女到英国读书。徐志摩对正值芳年的林徽因一见钟情,林徽因则要求徐志摩先离了婚再来谈他们的婚事。但徐张于1922年3月协议离婚后,林徽因却已悄然随父回国,成了孤家寡人的徐志摩,随着他的浪漫天性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情感灾难。
后来林徽因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相爱,二人秉承梁启超之意,双双赴美读书,学成之后再结婚。林徽因和徐志摩刚刚有个美丽的开始便已结束,但其后二人为何又频频书信往返,当事人至死也未有说明。倒是张幼仪曾说徐志摩"到头来又是为了林徽因",透露着徐志摩终其一生始终没有忘怀林徽因。而林徽因心底也深藏着对徐志摩的思念--据费慰梅讲:"她(指林徽因)对我用流利的英语进行题材广泛、充满激情的谈话可能就是他们之间生动对话的回声,那在她作为一个小女孩在伦敦时就为她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当然二人间恋情真相究竟如何,至今依然是个谜团。
在认识陆小曼之前,徐志摩遇见了慧妍多才的凌叔华,她个性温顺善解人意,与徐志摩是"真能体会,真能容忍,而且真能融化"的知己,是真正了解徐志摩"灵魂想望"的朋友。她与志摩有过短暂交会,但不久便与北大外交系教授陈西滢结为连理。凌、陈结婚两个月后,徐志摩与陆小曼就结婚了。
徐志摩:一个诗人的云水襟怀(3)
对徐志摩后半生影响最大的是陆小曼。陆小曼的父亲陆宝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长达二十余年。1920年小曼父母选中曾留学美国西点军校、时就职于北平警察局的王赓为婿。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陆小曼最终离开了她的第一任丈夫王庚,这位曾与艾森豪威尔同学的青年军官。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平相识相爱,在家庭、老师、社会一片反对声浪中,徐志摩仍要执意地寻找自己的灵魂伴侣。他们在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后终成眷属,又成为当时最轰动的社会新闻之一。
在北平的北海公园举行婚礼时,场面颇为壮观热烈,然而前来赴宴的胡适、梁实秋等好友对徐陆的婚后生活都充满了隐忧。更有意思的是徐志摩执意请梁任公证婚,任公说必须让他在婚礼上行训斥礼,徐志摩慨然应允。大庭广众之下,试看任公的证婚词:
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要尽妇道之职。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祝你们这一次是最后一次结婚!
婚礼上给予的不是祝福而是斥责,梁启超自己在给孩子们的信中讲到这件事情时颇为得意:"在礼堂演说的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一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闻之婚礼矣。"
徐志摩是梁的挂名弟子,按照梁启超的说法,怕他沉沦堕落,不惜在婚礼上给他醍醐灌顶,不过用费慰梅的观点说,林徽因是梁家内定的儿媳,梁启超不过是为了要保护他儿子的婚姻而敲打徐志摩罢了。
徐志摩跟陆小曼的结合,不仅仅只是追求和一个聪明俊俏女子共结连理那么简单,个性上的率真、浪漫,使他企望将自己的婚恋情事,当做一树盛大的美丽花事,演给别人看。他希望陆小曼与他一起完成"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实现一般人梦想的境界"。这正是徐志摩典型的性格与理想,他总是把刹那的光辉当做永恒,要将寻常婚姻"涂上不少璀璨壮丽的色彩"。
对此郁达夫曾有过很深入的剖析:"志摩生前,最为人所误解。而实际也许催他速死的最大原因之一的一重性格,是他的那一股不顾一切,带有激烈的燃烧的热情。这热情一经激发,便不管天高地厚,人死我亡,势非至于将全部宇宙都燃烧成赤地不可。发而为诗,就成就了他的五光十色、鲜艳迷人的七宝楼台,使他的名字永留在中国的新诗史上。以之处世,毛病就出来了;他的对人对物的一身热恋,就使他失欢于父母,得罪于社会,甚而至于还不得不遗诟于死后。情热的人,当然不能取悦于社会,周旋于家室,更或至于不善用这热情的。"
而在陆小曼这边,因为徐志摩的"痴心相向,而又受到初恋的痛苦,而不愿让他失望",舍弃了前一个没有真爱的夫君,换来了一个爱意浓密的徐志摩。一对佳偶情性相吸、感怀能通只能是第一步,现实生活的磨难,还在后面。
果然,新婚后的合欢未能长久,后来更是演化成没顶的悲剧。徐志摩离婚再娶,触怒父亲,断了经济后援,而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更使得徐志摩终日为生活奔波而陷入枯窘。这些都注定了来日的摆荡飘摇。对于陆小曼奢侈的毛病,徐志摩婚前就在日记里规劝道:"我不愿意你过分'爱物',不愿意你随便化钱,无形中养成'想什么非要得到什么不可'的习惯;我将来决不会怎样赚钱的,即使有机会我也不干,因为我认定奢侈的生活不是高尚的生活。……论精神我主张贵族主义,谈物质我主张平民主义。"
然而久劝无效,他除了硬着头皮去挣钱,填补家中的那个无底洞外别无选择。应老友胡适之邀,他兼教于北大,赚些外快贴补家用。他还托朋友搞到了一张邮政飞机的免费机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间飞来飞去。
陆小曼体弱多病,这又多了一笔巨大的开支。据陆定山的《春申旧闻》记述,陆小曼身体弱,得过晕厥症,后来结识世家子弟、越剧小生翁瑞午,此人有一手推拿绝技,常为陆小曼推拿,真能手到病除。徐志摩天性洒脱,对于翁瑞午和陆小曼的罗襦半解与妙手抚摩,他亦视之坦然,甚至为他们辩解:"这是医病,没有什么嫌可避的。"爱无所不至,只要陆小曼喜欢,他什么都能可以牺牲的。
后来为能减轻她的痛苦,翁瑞午还让她试吸鸦片,一吸之下,陆小曼更觉精神陡长,百病全消,自然而然就上了瘾。待徐志摩觉得苗头不对,紧急要求她吹灭烟灯重新振作时,可叹为时已晚。陆小曼一吸成瘾,便整日在烟榻上浑浑噩噩地吸烟,竟弄得不可收拾了。
徐志摩:一个诗人的云水襟怀(4)
结婚八个月后的徐志摩,已是身心俱疲。"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他的诗魂也倦倦地伏下翅膀:"脑筋里几乎完全没有活动……想做诗吧,别说诗句,诗意都还没有劲儿。想写一篇短文吧,一样的难,差些日记都不会写了。"他婚后的书信文章里,遍布这样的怨懑与萧索之感。琐碎现实的婚姻生活就像一把利刃,是对人间眷属无可逃遁的考验与磨难。婚前人间美眷,婚后成了冤家怨偶。他们的婚后生活虽然未必沉沦得一塌糊涂,但也绝非一对琴瑟和鸣的佳偶,这一点却是无可否认了。如果当初他们能够将婚姻看得平凡世俗些,是否结局会好一些?
一无灵感,一无生机,也就谈不上什么作为与事业了。这此后三年的生命里,徐志摩大抵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拼命地兼职、写稿、翻译著作,挣钱供陆小曼挥霍;二就是选择浙江做农村改革试验基地,但旋即宣告失败。
今人再读其在剑桥写下的文字,读其在新月时期的诗作,会感慨万端。"他的诗,永远是愉快的空气,不曾有一些儿伤感或颓废的调子,他的眼泪也闪耀着欢喜的圆光。这自我解放与空灵的飘忽,安放在他柔丽清爽的诗句中,给人总是那舒快的感悟。好像一只聪明玲珑的鸟,是欢喜,是怨,她唱的皆是美妙的歌。"(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但到了他的生命的最后一年,在1931年的《诗刊》创刊号上,他发表《爱的灵感》,写下的诗句更让人惊怵。他浪漫如火的感情几经挫折,已变得沉默而异化。那仿佛竟是这位诗人对世间的诀别之辞:
现在我
真正可以死了,我要你
这样抱着我直到我去
直到我的眼再不睁开,直到我飞,飞,飞去太空
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风
呵苦痛,但苦痛是短的
是暂时的;快乐是长的
爱是不死的
我,我要睡……
无忧的诗人终是累了。他终于不想再飞了。
天上那一点子黑的已经迫近在我的头顶
形成一架鸟形的机器,忽的机沿一侧
一球光直往下注,硼的一声炸响
炸碎了我在飞行中的幻想
青天里平添了几堆破碎的浮云
徐志摩的早期诗作《想飞》中的这几句,更仿佛是一篇预言式的"诗谶"。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身亡。死时只有三十七岁。
出事的当天,徐志摩搭乘的是运送邮件的飞机。这种小飞机是十分颠簸的,但是他为什么还要坐呢?据邓云乡先生回忆,是因为陆小曼在上海开支不够,正巧友人蒋百里要卖掉一座大房子,让他来上海在契约上签个字,作个中人,可以分一笔"中佣钱",以补贴家用。签完字分到钱后,又急着去南京处理了一件要事,然后还要去听林徽因在北京给外国人作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演讲,因来去匆匆,便选择了搭乘邮便飞机。顶着浓雾飞向北京的飞机,撞在了济南远郊的山头上,骤起的烈焰结束了一切。
林徽因:
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中文名: 林徽因
外文名: phyllis
别名: 徽音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福建闽县
出生日期: 1904.06.10
逝世日期: 1955.04.01
职业: 建筑学家,文学家
毕业院校: 美国宾州大学美术学院
主要成就: 参与国徽设计
改造传统景泰蓝
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代表作品: 平郊建筑杂
一身诗意四月天(1)
在今天,一代才女林徽因依然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不同于张爱玲的以文字立身,对林徽因来说,则是以身世个性传奇。她身世氛围,更多地折射着那个时代的文化风尚,流逝的时光之水也冲洗不掉她的传世风华,反而更加迷人,令人追寻。
林徽因秀外慧中、多才多艺。她曾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之真谛,英文水平极佳。她兼具中西之美,既秉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又具备中国传统女性所缺乏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
在北京的文化圈里,她一直以才貌双全而闻名。由于徐志摩的文学引领,她写得一手音韵极美的新诗,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以她为中心,聚集了一大批当时中国的第一流文化学者,而她就是一个高级文化沙龙的女主人。
她是建筑史研究中卓有建树的学者,卷起袖子就可以赶图设计新房舍。她骡子骑得,鸡毛小店住得,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她不顾重病在身,经常颠簸在穷乡僻壤、荒山野岭,在荒寺古庙、危梁陡拱中考查研究中国古建筑。
她还是三个著名的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一个是与徐志摩共同出演的青春感伤片,浪漫诗人对她痴狂,并开中国现代离婚之先河;一个是和梁思成这个名字并置在一起的婚恋正剧,建筑学家丈夫视她为不可或缺的事业伴侣和灵感的源泉;另外,还是一个悲情故事的女主角,她中途退场,逻辑学家金岳霖因她不婚,用大半生的时间"逐林而居",将单恋与怀念持续终生。
可想而知,她确实是一位倾倒众生的佳人。在她身后,似乎还真难找到一个能及得上她的成就和魅力的女性。
1931年夏天,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中坦言,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在"整十年前"由于"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照着了"奇异的月色",他这才"倾向于分行的抒写",而且"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他,渐渐潜化了他的气质,而终于成就了他这位诗人。徐志摩这里所说的"整十年前",当指1921年,正是在这一年,他在伦敦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林徽因,他的新诗创作,也从这一年起步。
与林徽因相见之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了。而林徽因却只是个穿着白衣、容貌纤细的十六岁少女。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成为诗人心里永恒的素材,寄托的梦想,一个被诗人无数次理想诗化的女子,一个脱离了现实只存在梦幻之中的女子。徐志摩单恋上她,为她写作无数动人心弦的情诗,甘做她裙边的一株杂草。1922年,"林徽因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陈从周《徐志摩年谱》)。
同年3月,徐志摩在柏林提出与原配张幼仪离婚。张幼仪虽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远走他乡,到德国留学去了。事实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许配了梁思成。很有意思的是,作为父亲的林长民竟然也犹犹豫豫地默许了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浑然忘记了自己已经把掌上明珠许配了梁家大公子。
应该说,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林徽因曾对她的子女们亲口讲过,徐写过很多诗送给林,最有名的是《偶然》。
然而,她对于诗人的热情,有着不可信任的直觉,徐志摩的浪漫与飘逸是她所欣赏的,但也是她无法把握的,以至于自己无法焕发出同样的激情去应和。最终,她没有像同时代的丁玲、石评梅、庐隐那样,从追求自由的爱开始,然后又为爱所困,她成为一个出身名门游学欧美视野开阔见识广博的知识分子。正如张幼仪对林徽因的评价,当她知道徐志摩所爱何人时,曾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爱最终遗弃,究竟是因为她的明智。选择一个一生的爱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林徽因遇到徐志摩的时候,她只有十六岁,可能会被徐的性格、热忱和他对自己的狂恋所迷惑;他的出现是她生活里的一个奇遇,然而,却不至于让她背弃家里为她安排的主流的人生道路。
林徽因,这个徐志摩穷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她的家庭背景、教养,以及她天生的理智,都促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在浪漫洒脱的诗人与稳重儒雅的建筑学家之间,她一定要选择脚踏实地的那个。
林徽因:一身诗意四月天(2)
林徽因的朋友费慰梅女士曾说过:"徽音对徐志摩的回忆,总是离不开那些文学大家的名字,如雪莱、曼殊斐儿、吴尔芙。我猜想,徐在对她的一片深情中,可能已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导师的角色领她进入英国诗歌和英国戏剧的世界……同时也迷惑了他自己。我觉得徽音和志摩的关系,非情爱而是浪漫,更多的还是文学关系。在我的印象里,徽音是被徐志摩的性格、热忱和他对自己的狂恋所迷惑,然而她只有十六岁,并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世故。他不过是父亲身边的一个女学生而已。徐志摩的热烈追求并没有引起这个未经世事女孩子的对等反应。他的出现只是她生活里的一个奇遇,不至于让她背弃家里为她已经选好的婚姻。"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同时,她的理性也能使她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着距离的分寸,让自己永远理想的存活在诗人的梦里。
的确,徐志摩满脑子想的其实是他理想中的英国才女,那是他对理想爱情的一种投射--而林徽因毕竟不是曼殊斐儿或布朗宁夫人。那种镜花水月的爱情,固然是一种可贵的浪漫情怀,但少了理智的自制及对他人的体恤,亦使他本人深受其害。
时光暗换,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见时,林徽因已与父亲的好朋友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订了婚。金岳霖曾题"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对联赠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倒也贴切天成。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学生,在老师面前,除了克制自己外,还能做什么呢?
虽然如此,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愉快地合作,常有书信来往。林徽因在北京西山养病期间,徐志摩经常去西山看望她,并帮助她发表了一些诗作。
1924年4月,六十四岁的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和林徽因两人共同担任翻译,并精心安排这位贵客的行程。在北京欢迎泰戈尔的集会上,徐志摩、林徽因陪同左右,侧立两旁,当天北京的各大报纸都开辟醒目版面,渲染这次集会的盛况,其中李欧梵在《浪漫一代》中说:"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松竹梅的一幅岁寒三友图。"长者衣袂飘飘,一对青年男女宛若璧人,民国初年这如诗如画的一幕,至今仍传为美谈,引人无限遐思。
费慰梅在《梁思成与林徽因》一书中也写到了这一幕,并且还说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话:5月20日,是泰戈尔离开中国的日子,老人对于和林徽因离别却感到遗憾,年轻可爱的她一直不离左右,使他在中国的逗留大为增色。对徐志摩和林徽因来说,这一次离别又有一种特别的辛酸味。徐志摩私下对泰戈尔说他仍然爱着林徽因。老诗人本人曾代为求情,但却没有使林徽因动心。泰戈尔只好爱莫能助地作了一首诗:
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徐志摩的爱情轶事,就在这一声叹息里划下了句点。接着,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三年的时间里,"岁寒三友"离去如风,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名花有主,她与梁思成用心磨合,营造了一份经得起反复推敲和多方考验的感情。而徐志摩怀着无限怅惘之心,最终也"使君有妇"。
按照邓云乡的说法,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又因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作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总之,是几乎可以媲美李清照、赵明诚的最令人艳羡的美满婚姻。《林徽因传》里则有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如果用梁思成和林徽因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俩的组合,那么,梁思成就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是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除了梁思成的爱情,朋友们的友谊,林徽因还拥有来自"老金"(金岳霖)的真诚情意。当梁林夫妇住在北京总布胡同的时候,金岳霖就住在后院,但另有旁门出入,平时走动得很勤快,就像一家人。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非常震惊,然而经过一夜无眠翻来覆去的思想斗争后,第二天他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后来林将这些话转述给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此他们再不提起这件事,三个人仍旧是好朋友,不但在学问上互相讨论,有时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也是金岳霖做仲裁,把他们糊涂不清楚的问题弄明白。金岳霖再不动心,终生未娶,待林梁的儿女如己出。
林徽因:一身诗意四月天(3)
这个故事很能说明三人之间情感的上乘品质。世间无数的情爱纠葛,若当事人都能这样设身处地为他人谋想,会省去多少麻烦和悲剧?事后三人心中全无芥蒂,金岳霖仍是"太太的客厅"中的常客。
梁思成说过:"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测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
此言并非全是恭维,当林徽因不到二十岁时,就立下了学建筑的志愿;因为她觉得建筑是一个"把艺术创造与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而且建筑所需的不只是奔放的创造力,更需严谨的测量,技术的平衡以及为他人设想的体恤和巧思,这能让她的聪慧、才干和天分都得以施展。1936年,为了实地测量古建筑,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登上了宁静肃穆的天坛祈年殿屋顶。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踏上皇帝祭天宫殿屋顶的女性。
而当时的梁思成,还在清华校园里又吹小号又吹笛,完全是一个兴趣未定的小伙子。当梁思成提出要承父业学西方政治时,就被林徽因的一番高论改变了主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她也以梁思成必须去学建筑为条件;据梁思成自己说:"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融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欢绘画,所以也选择了建筑专业。"在当时的社会,女性能够自我实现并对此有充分自觉,是需要理性与智慧的。同时,也对梁思成一生的立志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一旦走出"太太的客厅",离开典雅的艺术沙龙,林徽因便成了一个严谨求实的科学工作者。从1930年到1945年,他与梁思成共同走了中国的十五个省,两百多个县,考察测绘了两百多处古建筑物,获得了许多远溯唐宋的发现,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人的认识并加以保护,比如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便是如此。
林徽因早年患有肺疾,抗战期间颠沛流离,病情不断加剧,最终恶化为肺结核,这在当年属于不治之症。她病体支离,却还要陪着梁思成翻山越岭到处寻访古建筑。两个人到处寻访那些古桥、古堡、古寺、古楼、古塔,透过岁月的积尘,勘定其年月,揣摩其结构,计算其尺寸,然后绘图、照相、归档,他们的足迹错错落落地刻印在了中华大地诸多的历史和地理场所。
战乱岁月人命惟浅,而且建筑学的研究并不是应急之务,然而他们跋山涉水,念兹在兹,乐此不疲。美国学者费正清教授曾这样评价说:"倘若是美国人,我相信他们早已丢开书本,把精力放在改善生活境遇去了。然而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却能完全安于过这种农民的原始生活,坚持从事他们的工作。"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了。梁氏夫妇先避难到了长沙,接着辗转又来到了西南的昆明、重庆。因为物价昂贵,物资匮乏,有时他们要靠朋友们的资助才能维持日常的家庭开支。林徽因"在菜籽油灯的微光下,缝着孩子的布鞋,买便宜的粗食回家煮,过着我们父执辈少年时期的粗简生活"。最难得的是,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月还保持着一种"倔强的幽默感",以戏谑的眼光来看待杂沓纷乱的这一切。
在一封1941年写给慰梅的信中,林徽因是这么写的:"思成是个慢性子,一次只愿意做一件事,最不善处理杂七杂八的家务。但杂七杂八的事却像纽约中央车站任何时候都会抵达的各线火车一样冲他驶来。我也许仍是站长,但他却是车站!我也许会被碾死,他却永远不会。"
在一封1940年11月写给费正清夫妇的信中,她谈到了哲学教授金岳霖的战时生活,令人在叹息中忍不住莞尔一笑:
可怜的老金每天早晨在城里有课,常常要在早上五点半从这个村子出发,而没来得及上课空袭又开始了,然后就得跟着一群人奔向另一个方向的另一座城门、另一座小山,直到下午五点半,再绕许多路走回这个村子,一整天没吃、没喝、没工作、没休息,什么都没有!这就是生活。
长达八年的颠沛流离,她的健康被严重地损坏了,她经常发烧卧床不起,成了一个苍老憔悴、不停咳喘的重病人。限于战争时期的医疗条件,梁思成学会了注射,每天亲自为妻子打针服药。
林徽因:一身诗意四月天(4)
还有一封写给费慰梅的信也令人感叹,写的是向昆明逃难的经过:"我们在令人绝望的情况下又重新上路。每天凌晨一点,摸黑抢着把我们少得可怜的行李和我们自己塞进长途车,这是没有窗子、没有点火器、样样都没有的玩意儿,喘着粗气、摇摇晃晃、连一段平路都爬不动,更不用说又陡又险的山路了……"一路上她又发冷又发热,车子还在被称之为"七十二盘"顶上突然抛锚,全家只好几乎冻僵的摸黑走山路--在这其惨无比的境遇里,她的心情却能峰回路转:
间或面对壮丽的风景,使人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心疼。玉带般的山涧,秋山的红叶和发白的茅草,飘动着的白云,古老的铁索桥,渡船,以及地道的中国小城,这些我真想仔细地一桩桩地告诉你,可能的话,还要注上我自己情绪上的特殊反应……
凭这两封信,就可以让我们体会林徽因的性情一二。在混乱的年代里,任谁都无法更改她的积极与乐观,像她自己所说:"我认定了生活本身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体验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近于神话理想的快活。"
1950年,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一级教授,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梁思成是这个委员会的副主任。夫妇二人对未来首都北京的建设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他们曾着力研究过北京周围的古代建筑,并合著《平郊建筑杂录》一书,其中有一段精彩的表述:"北平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无论哪一个巍巍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或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这不像是理论研究书籍中的文字,简直是为北京地区的古代建筑唱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赞美诗。在他们眼中,那些饱经沧桑的亭台楼阁、寺庙塔院也有其灵魂,它们在为昔日的繁华吟咏着缠绵悱恻的挽歌,而且是神秘的历史最可信赖的证物。
他们想把北京城这"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作为当时全世界仅存的完整古城保存下来,成为一个"活着的博物馆"留给后人。然而,他们一生志业所系的古建筑研究与保护工作,尤其是北京城前景的规划,注定要在此时遭到最严重的挫败。
从1953年5月开始,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北京这个城市蔓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一些完整牌楼街不致毁于一旦,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情绪过于激动,梁思成被气得当场失声痛哭。《城记》里有这样的记载:"毛泽东对上述争论定了这样的调子:'北京拆牌楼,城门打洞也哭鼻子。这是政治问题。'"
但更令他难过的还在后面。当时的北京还有四十六公里长的明清城墙完整而巍然地环抱着,林徽因称之为"世界的项链"。1935年,她在自己的小诗《城楼上》还曾写道:"你爱这里城墙/古墓,长歌/蔓草里开野花朵。"她有一个绝妙的构想,让城墙承担北京城的区间隔离物,同时变外城城墙和城门楼为人民公园,顶部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的城墙可砌花池,栽种花木;双层的门楼和角楼可辟为陈列馆、阅览室、茶点铺,供市民休息娱乐、游戏纳凉。
林徽因为自己的设计画出了草图,幻想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空中花园",幻想着一场视觉的盛宴。然而,城墙公园计划注定只能是一个纸上风光了。北京市的规划不仅仅拆毁了物质性的城墙、城楼这些"土石作成的史书",也葬送了林徽因的杰作。"五百年古城墙,包括那被多少诗人画家看作北京象征的角楼和城门,全被判了极刑。母亲几乎急疯了。她到处大声疾呼,苦苦哀求,甚至到了声泪俱下的程度。……然而,据理的争辩也罢,激烈的抗议也罢,苦苦的哀求也罢,统统无济于事。"(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
所有保护北京的建筑、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努力,因为与新时代的城市规划大相抵牾,一条完整的明清城墙转瞬之间即化整为零,大部分城砖被用作修房子、铺道路、砌厕所、建防空洞。这对于林徽因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一次出席文化部酒宴,正好碰上也是清华出身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她竟在大庭广众下谴责他保城墙不力。她痛心疾首地预言:等你们有朝一日认识到文物的价值,却只能悔之晚矣,造假古董罢。
历史验证了她沉痛的预言。四十年后,大约是1996年的岁末,北京市开始修缮一小部分破损的明清城墙,整个北京城都掀起了一场捐献旧城砖的活动。当然这个景观林徽因没有看到,恐怕也是她不想看到的。
古都北京终于在林徽因的美丽梦想中沉沦了。五百年来从改朝换代的兵灾中得以完整幸存的北京古城墙,却在和平建设中被当作封建余孽彻底铲除了。她在病榻上眼睁睁地看着,却无能为力。
1955年,林徽因住进了医院。为避免刺激,众人封锁了批判梁思成的种种消息,但她从细微处都察觉出来了。忧愤交加,拒绝吃药,终于在那个冬天,林徽因离开了梁思成,也离开这个世界。史景迁说,她是"在寒风凛冽的北京,在最后一堵庞大的古城墙颓然倒塌之时"死去的。
林徽因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整座墓体是由梁思成亲手设计,墓身没有一字遗文。然而就像北京的城墙没有幸免一样,她的墓碑在"文革"中被清华大学的红卫兵砸碎;她在病榻上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画的图稿被付之一炬,她成熟时期的诗作文章,也有很多在浩劫中毁失殆尽。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世人断不了昨日的旧梦,跨入二十一世纪后,海峡两岸又开始共同打造一个"崭新的"林徽因--因为那一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独特气质已无从复制,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生产成批的珠光宝气、魅影四射的明星,但却已经不可能再造具有同样气质的"林徽因"了。所以在大众媒体中,林徽因以一种令人诧异的形象出现,比如在《人间四月天》里,一代才女却变成了卿卿我我的小女生。这的确是一种遮蔽、遗忘与误读,引来林氏后人严重抗议,也是不足为奇的。当然更令人遗憾的是,那个时代的温润风华,早已不堪历史激烈演进的冲击而渐行渐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