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6五中全会或定调楼市政策方向 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9:47:33

五中全会或定调楼市政策方向 解读
作者:杨仕省 来源:中国证券网综合报道 2010-10-09 08:10:28
  楼市调控

  五中全会或定调楼市政策方向 限购令将多地跟进(本页)

  上海楼市新十二条看点解读 二轮楼市调控详解读:抑制需求换房价平稳

  楼市动态

  调控开始“真正博弈” 楼市冷清量跌价未跌

  密集调控又一波 抑投机增供给:楼市变数有几何

  新政导致楼市"变数"大 现阶段不是买房最佳时机?

  深圳楼市成交量离奇翻倍 突击购房还是主动造势

  北京国庆二手房交易量较节前大跌97%

  房产税

  上海抢时间出台限购令 房产税税率或从重征收

  房产税试点“鼓点渐急” 财税政策意在遏制投机

  两部委首度表态 房产税改革渐行渐近

  房价半年内恐难大涨 房产税箭在弦上

  A股影响

  楼市新政没预期猛推股市大涨

  A股十月开门红:三重利好刺激 地产股涨幅最小

  二次调控政策出台 地产股不跌反涨需深思

  地产股涨幅吆鸭子 房价下跌后才是加仓良机

  五中全会或定调楼市政策方向 限购令将多地跟进

  楼市二次调控的“靴子”终于落地。

  9月29日,多个部委出台的“最严厉调控政策”,明确要求各地“立即”制定细则,已发细则的地区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其措施包括,三套房停贷以及首套房首付上调,限制购房套数等;稍早的9月26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发文称,闲置土地一年以上的房企禁拿地。

  据悉,这是继4月份针对楼市的史上最严厉政策出台后的第二波调控。之前楼市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僵持之后,再现疯狂苗头,多个一线城市楼市到9月份已是量价齐升。

  有专家判断,为落实二次调控措施,十一长假结束后,或将有更多的城市采取“限购令”。但也有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担心在利益博弈下,恐在地方执行中变形,“新政大多仍是对‘新国十条’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上海房地产经济学会高级经济师顾海波向本报记者表示,只有在楼市调控政策坚持不懈地实施数年后,楼市才有可能实现平稳,否则,“一旦调控政策放松,房价还会大涨。”

  “时至今日,多个地方尚未出台地方调控的细则。”10月7日下午,上海易居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卫卫告诉记者,高房价问题有望在本月15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时给出“一个说法”。

  楼市急调头

  事实上,“新国十条”从4月17日出台至今,调控效果并不明显。如北京8月房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3%,上海则环比上涨6%。

  形势紧迫之下,国庆前夕,楼市调控再出五记重拳。据悉,在此次新政中,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三套房贷款暂停发放及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被认为是影响市场最大的三个亮点。

  “首付提高至三成,是杀伤力最大的一项。”刘卫卫说,限定购房套数,对异地购房者的影响不大。

  国庆长假期间,《华夏时报》记者在北京实地采访看到,房地产中介几乎一致选择在假期加班。有中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本已经是早定好的,因为金九银十市场会热谁都不会放松,即便是在节前二次调控新政出台后也没有改变安排。

  “仍抱着一线希望,希望购房者不要受到太大影响。”上述工作人员称。但往往是事与愿违,记者多天来走访的中介公司生意几乎清一色地冷清。因为没生意,中介里加班的人员显得情绪相当低落。

  10月7日,记者多方获悉,在北京,受到十一前新政的影响,市场交易量惨淡。截至10月5日,北京楼市商品住宅日成交量仅在100套上下徘徊。相比之下,同一时间北京新推的17个楼盘却有多达7000余套入市。

  广州的楼市成交量也出现缩水。10月1-6日,广州每日签约量约在300套,比9月底的每日动辄六七百套的签约规模下降五成。国庆假期,济南楼市尤为遇冷,两天成交仅30余套住宅。

  在西部城市重庆,记者获悉,10月1日,重庆主城区成交商品房525套,10月2日成交292套,与新政前的9月28日成交1754套相比,成交量急跌。

  博弈升级

  面对楼市的紧急调头,多方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还表达了对严厉政策执行中问题的担忧。

  “尽管成交缩水、房价微降,但是,此次楼市调控新政的力度仍有限。”刘卫卫直言。顾海波也认为,在供需结构没有得到有效改变的情况下,即使“银十”遭遇“滑铁卢”,要让房价真正理性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倘若地方担心GDP增速减缓,执行不力,新政无疑将再次陷入尴尬处境。”顾海波分析,国庆楼市成交缩水,只是楼市对二次调控新政做出的正常反应。但随着利空出尽就是利好的说法盛行,市场走向还需要继续观察。就在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房地产板块的集体强势就是佐证。

  事实上,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深圳已在第一时间出台了“限购令细则”,但接下来的数据却颇为尴尬:10月1日至4日,深圳一手房市场成交量高达近2000套;其中,1日、4日两天内,新房成交量均超过了600套大关,创下今年以来新房成交量的最高纪录。

  “这并不奇怪。”多位专家分析,此次新政,主要宗旨在于9月份成交带来的楼市回暖可能导致的价格随之增长,明显感觉到了未来房价上涨的压力。

  在此之前,个别省市曾经执行过类似限定购房套数的政策,并没有产生很大的效果,北京便是如此。

  易居中国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表示,此次调控政策总体上还是进一步落实“国十条”,相对而言,超出“国十条”范畴的政策只有“信贷和税收”。

  “此次新政旨在问责地方政府执行力。”6日,国土部土地利用司有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坦言,一些地方认为房价上涨并不快的原因是,担心调控可能影响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

  变数增多

  博弈中,地方细则还是要出。但是出归出,对于如何执行则很难说。

  9月30日晚上,深圳紧急出台“限购令”,规定从10月1日起,在深圳暂时实行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政策:其中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两套住房;能够提供在深圳市一年以上纳税证明的家庭,限购一套住房。

  但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有网友立即针对新政提出了“变相”的对策。该网友写道:已购房的夫妻,房产全部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可以先办理假离婚,另一方可以再买两套,买房后可以再复婚。

  “政策出台后,关键是操作环节如何落实。”多位专家认为,政府需要认真考虑堵住政策的“漏洞”。

  而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10月7日晚间,上海公布房地产调控细则:每个家庭限购一套房。

  “尽管被称之为‘精准出击’抑制炒房风,但问题并未切中要害。”顾海波告诉本报记者,此前,在多个城市均公布限购令,但上海迟迟未出地方细则。直至9月份,上海才有“沪五条”、收紧首套房契税优惠、房地产中介整治工作等一系列动作出台。

  “面对严厉的调控政策,上海的开发商选择推迟了新盘上市的时间。原定于8、9月份开盘的上海星河湾、远中风华园等多个高档项目,政府不允许顶风作案,因此迟迟未能上市,而协和城、远中风华园更是推迟到10月开售。”刘卫卫称。

  “受到‘二次调控’和‘限购令’等地方新政的影响,10月上海拟开盘的高端项目肯定比9月少。”顾海波说。而在此次上海出台的几条细则中,最为关注的条款就是,“一定时期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和“发挥税收在调控中的作用”。其中,暂定上海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上海市新购一套商品住房。

  但在刘卫卫看来,“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这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合,而恰恰地方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多位人士向记者分析,地方的博弈源于GDP,这也是一些地方调控的细则迟迟不出台的主因。但多位专家分析,“下一步,对于高房价,看看十七届五中全会能否给出新说法。”

  对此,记者多方求证,在国家层面已对抑制投机和控制房价提上日程的背景下,很有必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给“高房价”一个权威的定论,提纲挈领之后新政才能发挥威力。而这个时机正恰逢即将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华夏时报)

  上海楼市新十二条看点解读

  自从9月底,国家出台更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以来,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各地的执行细则何时出台。昨天傍晚,上海细则正式公布。

  看点一:一户限新购一套房

  上海此次出台的新十二条细则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限新购购房套数。细则明确“暂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一套商品住房。”这和之前北京和厦门的有关细则相似,但是仍不及深圳的限购政策严厉,而且也仅仅是 “暂定”,政策能够持续多久仍要看市场表现,不过从目前的楼市过热来看,对于多套的投资投机性需求,尤其是上海大量存在的异地炒房需求,还是会造成沉重的打击。而在上海,还有不少外地来沪、已经购房的新上海人,对于他们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也会造成不小的心理影响。

  看点二:房产税重拳未落地

  备受关注的房产税政策,在此次上海楼市新政中,并没有同时出台,但是新细则却强调上海市将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将房产税与房价挂勾。房产税这剂猛药,针对的是炒房客和豪宅拥有者。

  看点三:按销售价格预征2%-5%土地增值税

  而对于开发商,新政也可谓精确打击。为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上海将按照不同的销售价格确定土地增值税预征率,预征率为2%至5%。上海的一位开放商表示,上海目前土地增值税按照销售收入的1%预征,目前税率调整以2%底线计算,相较于现在的税率也等于税率增加了一倍。

  这意味着,这类项目的部分开发商利润将因此受损,而所谓的预征,意味着提前锁定开发商的部分现金,也会对开发商的现金流产生更大压力。

  上海楼市新政出台各方专家热议

  上海楼市调控的”新12条“昨晚一出,立即就引发了各方专家的热议,他们如何看待这一细则,对市场又会产生哪些影响,一起来听听专家的看法。

  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本次“沪12条”最明显的变化在于限购套数,每户限购一套房这种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再次表明政府抑制高房价的决心。不过她认为,今年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基调在于收紧信贷,所以年内房产税不会出台。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本次细则明确了上海将作为房产税的试点,房产税一旦出台,将会对旺盛的投资需求形成压力。在此政策形势下,预计四季度上海楼市将明显降温,开发商迫于回笼资金的压力,促销的项目会进一步增多,这将有助于稳定房价。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本次上海出台的政策细则算是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对A股的大盘及地产板块来说是短期偏利空因素。他同时认为,对家庭购房数量的限制要比加税的政策要为合理及有效。

  而亚信金融战略投资分析师洪曦则表示,本次出台的土地增值税并不是现在热议的持有税,这对有房子的人不是一件坏事,如果预征率到5%,对市场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这样不仅不会压制住楼市,反而会造成市场的反弹。

  楼市调控编后

  在此之前,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已经相继出台了一些房地产措施,比如说深圳就率先出台了限购令。不过,有了细则,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好的执行,不能光打雷不下雨。(CCTV《第一时间》 )

  调控开始“真正博弈” 楼市冷清量跌价未跌

  提要:虽说房价目前还没有明显松动,但如此惨淡的交易状况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强的“逼宫”力量。面对地产新政以来的房价“假摔”和8月份以来的房价上涨势头,国家有关部委最终出台了二次调控的政策,“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再次深化。

  面对地产新政以来的房价“假摔”和8月份以来的房价上涨势头,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二次调控的政策,“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再次深化

  这次对“国十条”的进一步强化,不仅表明了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决心,而且要打破当前支撑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的非理性预期。虽说房价目前还没有明显松动,但十一黄金周如此惨淡的交易状况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强的“逼宫”力量。

  历经8年调控的楼市又一次面临新政。

  国庆长假前夕,国家多部委分别出台措施,包括将商品住房首付比例调整至30%以上,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在4月份调控政策的基础上再次祭出“利剑”,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

  “迷茫”的楼市在新一轮政策的影响下走势如何,房价能否回归理性,备受社会关注。

  楼市冷清量跌价未跌

  国庆假期,记者走访了京东的部分楼盘。10月7日,记者来到了北京朝阳区的一个楼盘“世纪星城”。偌大的售楼大厅只有四五个售楼人员和保安在值守。销售人员梁小姐告诉记者,这几天很冷清,一天只有几个人来看房。小区只有21号楼有现房,10月下旬开盘,销售价格要等公司通知。“我估计价格在两万二左右,从6月开始就是这个价。”

  记者随后来到售楼处东边某房产中介公司。店内只有工作人员李先生一人在值班。他告诉记者,长假期间就几个人轮流值班,到目前还没有签约一套房。这个小区最早的房是2005年的,目前一手房售价2.2万-2.3万元,二手房单价便宜5000元左右。“半年来一直是这个价,9月下旬稍微涨了一点。”

  无论一手房还是二手房,在十一黄金周销售旺季却一片冷清。

  记者登录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显示,国庆长假的前五天,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为619套,日均成交接近124套。但9月28日至10月2日期间,共有17个楼盘入市销售,约80万平方米的供应。按照目前市场上单套平均面积约100平方米计算,黄金周期间至少有约8000套新住宅进入楼市。8000套的供应量和619套的成交量相比,市场消化不足10%。

  不光新房,二手房业绩则更为惨淡。根据该网的网签数据,10月1日至5日,存量房市场共成交了83套,其中2日、3日两天都是个位数成交。平均计算下来,日均成交量才16.6套,环比9月前五天244套的日均成交量,下跌了97.5%,甚至比第一轮新政实施后的五一假期还要惨淡,创下了迄今为止的年内新低。

  按照销售惯例,9月份的热销应该传导至10月。虽然有十一长假外出旅游,购买者减少,以及销售签约滞后等客观因素,但整体来看,今年十一期间楼市的销售量和供应量之间比例相差太大。

  业内人士表示,节前出台的调控政策,让购房人的观望情绪回升,热热闹闹的楼市在黄金周突然遇冷。

  北京中原地产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对目前动辄超过150万元的房价,增加一成首付就需要15万元以上,对于刚需来说只能暂停购房,而9月份签约的一些最近火热成交的郊区大盘,大部分为期房,很可能面临需要补缴首付的影响。”

  虽说房价目前还没有明显松动,但如此惨淡的交易状况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强的“逼宫”力量。

  “政策出台后,对政策动向判断的不明朗将会截留不少购房者,市场将重新陷入观望态势。”房产中介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辉告诉记者,预计10月北京房产市场成交量将迅猛下跌,再次回到六七月份的低谷。

  提要:虽说房价目前还没有明显松动,但如此惨淡的交易状况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强的“逼宫”力量。面对地产新政以来的房价“假摔”和8月份以来的房价上涨势头,国家有关部委最终出台了二次调控的政策,“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再次深化。

  二次调控对房价“假摔”亮牌

  4月份国务院出台一系列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以来,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但8月份以来,部分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量出现快速上涨,带动房价反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国家统计局9月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3%。统计还显示,包括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住宅投资、销售面积、土地购置面积等在内的多项数据都相比7月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以北京为例,截至9月28日,北京本月商品住宅成交量达9152套,已经接近今年4月份成交量最高水平。土地市场也呈现出全国性的成交价格上涨的现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等待了5个多月的购房者没有见到房价明显下降,随着部分地区成交量有所回暖,担心房价出现报复性反弹的恐慌心态,导致一批处于观望状态的购房需求盲目入市。

  央行最新公布3季度居民调查结果显示,72.2%的居民认为当前房价水平“过高,难以接受”,且对房价上涨预期大幅上升,36.6%的人持上涨预期,比上季度大幅上升7.2个百分点。

  面对地产新政以来的房价“假摔”和8月份以来的房价上涨势头,国家有关部委最终出台了二次调控的政策,“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再次深化。

  “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到所有的政策文件,但从各部委传递的信息看,这次强调的政策对当前市场的情况有较强的针对性,着力点十分清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认为,随着各部委出台政策细节,新政策将对买卖双方的预期产生明显的影响。

  “国家有关部委近日分别出台的措施,基本上是对‘国十条’的细化、深化及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这次对“国十条”的进一步强化,不仅表明了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决心,而且要打破当前支撑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的非理性预期。

  易宪容表示,在一些人看来更加严厉的信贷政策,只不过是恢复了常态。“对商品房的贷款,看上去是比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收紧了,但是近两年住房信贷政策是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以来出台的非常政策。这些非常政策回归常态既正常也必然,没有多少严厉成分。”

  提要:虽说房价目前还没有明显松动,但如此惨淡的交易状况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强的“逼宫”力量。面对地产新政以来的房价“假摔”和8月份以来的房价上涨势头,国家有关部委最终出台了二次调控的政策,“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再次深化。

  楼市进入深度博弈

  从2003年地产调控以来,今年已是第八个年头,房价在调控中节节攀高,地产商似乎在年年“过冬”,却又最终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

  愈战愈强的地产商经2009年下半年旺销一役,手头现金较为充裕,并没有在此前调控中被打倒。面对新政,他们不仅没有降价,反而大肆拿地,地王频出。上百家上市地产商一季度末总负债超过5000亿元,二季度末总负债超过1万亿元。

  或许,这次祭出自住型和投机型住房贷款“一刀切”实属无奈之举。但旨在打压炒房和投资性住房的二套房贷首付最低比例已提至5成,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若再提二套房首付比例,房贷杠杆压缩空间已不大。

  有理由认为,在中央调控房价的战略部署当中,真正的博弈10月份才刚刚开始。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管理学院副教授蔡如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调控从来不缺政策,缺的是落实。如果将“国十条”从信贷、税收、土地到监管全都落实到位,完全够了。

  “再好的政策,如果不能落实也没用,强调对现有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是空话,意义重大。”秦虹说。

  以增加市场有效供应为例。去年底,就开始强调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和土地的有效供应。但实际上,到今年9月初,部分主要城市今年商品住宅土地供应计划完成均不足50%,土地供应计划能否如期完成面临考验。

  更为紧迫的是,作为平抑房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保障房建设今年国家确定580万套,是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一年。但据住建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8月底,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已开工410万套,其中,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只开工22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90万套。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楼市没有增加有力的供给,尤其是保障房的供给,股市仍然低迷,CPI居高不下,在这样的局面下要控制房价,要控制资金不流入楼市,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中国财经报)

  密集调控又一波 抑投机增供给:楼市变数有几何

  提要:本轮调控要求地方立即制定实施细则,并严格实行问责制度。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张大伟认为,有些地区楼市成交量虽然出现明显下调,但是成交数据依然处于高位,以北京为例,国庆前6天楼市成交量相比2009年同期依然上涨。

  本轮调控要求地方立即制定实施细则,并严格实行问责制度。业内人士分析,这预示着此前房价一直处在高位,且“国十条”后未出台地方细则的城市,楼市可能面临更大冲击。另外,房产税等政策依然未在本次政策中体现,对购房者及开发商的心理威慑作用将持续存在。

  国庆前后,楼市调控又有新动作:节前,国家多部委出台措施明确商品住房首付比例调至30%以上,并从税收、监管等环节进行调整;长假最后一天,上海调控细则落地,居民限购一套房、信贷全面卡紧。新政在细节上进一步落实,针对性更加强化,显示出政府对楼市调控是“有准备、有决心的”。在此背景下,楼市似乎依然迷茫,“十一”期间各地楼市冷热不均,无论是持币待购者,还是业内人士都存疑问,调控对楼市影响到底如何?此种作用能否长久?购房者该继续入市吗?

  国庆楼市:有冷有热

  韩先生有一套41平方米的小户型房,近半年他的房子经历了“过山车”行情。今年4月卖价95万元,6月份他准备出手时顶多能卖88万元却1个多月没人看房,到了9月电话不断,中秋节后最高出价100万元,原本打算国庆后以96万元签约的购房者在国庆前一天又表示需要重新考虑。

  9月在远洋新悦登记购房的王先生抢了一个比较靠前的号码,原来一直忙着筹钱准备首付,可当得知新政后转而选择不去选房了。

  卖房的着急签、买房的选择等,买卖双方因所处角度不同,心态上开始发生变化。根据业内分析,此次调控是基于8月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成交迅速反弹的态势。那么,在调控力度加大后,市场作何反应?记者调查发现,“十一”长假期间,各地对新政反应表现不一。

  据了解,南宁、昆明等城市黄金周期间房地产市场火爆,交易量持续上升。

  南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网站的信息显示,“十一”前六天,南宁商品房交易量达328套,仅10月1日一天成交量即达93套;深圳新房成交量为2313套,是去年国庆节同期深圳新房成交量的3.5倍,其中1日和4日,新房的成交量均上600套,创今年以来新房成交量的最高纪录;截至10月7日14时,昆明主城区各类商品房成交338套,日均成交48套,仅次于端午清明小长假。

  另一方面,北京、南京、哈尔滨、合肥等地交易量明显下滑,楼市略显冷清。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显示,截至6日,北京商品期房及二手房日均成交量分别为130套和23套,比9月份最后5天大幅下滑。经北京中原地产测算,该数据相比中秋小长假分别下跌37%和78%。南京市房地产网统计,商品住宅认购量从国庆前的日均200多套,迅速萎缩到100套左右,下滑近五成。

  提要:本轮调控要求地方立即制定实施细则,并严格实行问责制度。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张大伟认为,有些地区楼市成交量虽然出现明显下调,但是成交数据依然处于高位,以北京为例,国庆前6天楼市成交量相比2009年同期依然上涨。

  调控组合:抑投机增供给

  国庆楼市的表现与此轮调控有多大关系?专家分析认为,像深圳这样新政后仍“暴涨”的情形,除刚需推动外,政策效果尚未显现是重要原因,过段时间成交量或许会明显萎缩。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张大伟认为,有些地区楼市成交量虽然出现明显下调,但是成交数据依然处于高位,以北京为例,国庆前6天楼市成交量相比2009年同期依然上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黄金周前几日一些城市楼市遇冷,楼市调控起着关键作用,但调控效果还需观察10月份及后期市场整体情况。

  我们看到,本轮新政着眼于抑投机增供给,凸显出对楼市供应和需求双向调节的力度。具体而言,限购、停贷等措施短期内将对不合理的购房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缓解市场“恐慌性”入市心理有积极作用。

  另外,楼市新政使得购房者对于国家进一步调控的预期有所增长。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人小徐告诉记者,国庆期间来看房的人虽然不少,但是出手买房的少了,不少客户预期还可能有进一步的调控政策。该公司副总裁林倩表示,新政策的出台将使得购房者主动或者被动地陷入观望,成交量有可能出现急刹车。

  后市冲击:影响多大?

  在调控的高压下,后期楼市还面临哪些冲击?具体而言,对于房价会不会降、该不该继续买房等问题,人们普遍心存疑问。

  记者了解到,一些资金实力较弱的投资者已经开始离场,部分二手房经纪公司有三到四成客户放弃了购房计划。张大伟认为,此轮调控实则是对“国十条”的细化和强化,但是足见管理者对楼市调控的决心,房价下调的趋势或已明显。此外,本次新政提及“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在房贷政策方面继续严格收紧。这一政策对外地人群购房集中的城市影响非常大,例如海南、燕郊、山东沿海等地,全国性的房价下跌可能首先从这部分区域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调控要求地方立即制定实施细则,并严格实行问责制度。业内人士分析,这预示着此前房价一直处在高位,且“国十条”后未出台地方细则的城市,楼市可能面临更大冲击。另外,房产税等政策依然未在本次政策中体现,对购房者及开发商的心理威慑作用将持续存在。(金融时报)

  新政导致楼市"变数"大 现阶段不是买房最佳时机?

  买房,现阶段不是好时候。

  细则公布的“限购”范围实际上意味着,如果切实执行的话,那么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那些投机炒房将会销声匿迹。至于普通居民的购房,包括改善型的购房,虽然影响不大,但到底是否选择现在买房?万一有了变数,楼价跌了呢?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的最新一轮楼市价格快速上涨,抛开过去那些传统因素,如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居民动拆迁和改善住房条件的刚性需求、城市化大潮等,还存在一个很大特殊性,即流动性泛滥。说得通俗点,本轮房价上扬,主要是钱太多惹的。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推出了4万亿刺激计划,连带撬动地方政府和民间社会的投入,加上两年多来中央银行执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眼下有数十、上百万亿的资金在社会上。它们都需要寻找出路。

  而在这期间,除了低迷的股市外,其他几乎所有可以“炒”的东西价格都是一路高扬。而股市之所以不振,关键还在于市场对未来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对公司业绩不看好。然而,越是对经济前景不看好,这么多的钱就越要投向能够“保值增值”的实物类投资品。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不动产就是最好的选择。

  要使调控起到实效,最重要的还是要牢牢卡住资金流向房产市场的渠道。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在金融手段。如果贷款的成本增加了,让手里有房的投资人的资金链紧张起来,才有可能逼使他们将手中的房子抛出到市场上去。而只有房子大量出售的局面形成,作为反映供求关系的信号——价格,才有可能下降或至少停止上涨。如果投资者(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继续得以用异常低廉的成本从金融机构那里贷到钱,那么他们就仍然有机会像以前那样继续捂着不出手,那么,普通百姓买房的时候就没到。 (新闻晨报)

  二轮楼市调控详解读:抑制需求换房价平稳

  9月29日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通知出台五项措施,这是继新“国十条”后,楼市迎来的第二轮调控。

  远洋嘉业房地产经纪公司研究总监孟奇向记者表示:“此次通知实际上是对新‘国十条’的进一步重申与落实,虽然矫枉过正,但是对在短期内抑制需求有一定效果,目的是以牺牲短期成交量换取房价的平稳。”

  契税优惠紧缩:

  增加购房成本

  政策一: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半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按1%税率征收契税。

  解读:契税的调整使得优惠的范围大大缩小,那些购买普通商品住房,同时家庭拥有多套住房的人将不再享受契税优惠政策。

  链家地产副总裁林倩认为,契税优惠范围的缩小影响到了首次置业的刚性需求。在细则未执行前,为赶搭优惠末班车,将上演集中过户现象。

  对于契税优惠范围的缩小,北京艺苑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主任彭小惠认为“并不合理”。

  彭小惠对记者说:“契税调整本身并不能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在房价本身就非常高的情况下,契税优惠缩小只能加重购房者的负担。”

  彭小惠表示,不少业主的合同是去年签的,但是在办理入住时出台了这项政策,按惯例业主在入住前要将相关的契税费用交给开发商,由开发商代收代缴。因此在办理入住手续时,这次契税的调整造成了不少业主的疑虑。

  首付比例调高:

  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

  政策二: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此前的政策中对于首次购买90平米以下普通住宅的贷款最低首付为20%。

  解读:至于首套房首付提高至30%的规定,孟奇对记者说:“新‘国十条’出台以后,首付20%已经很难拿到银行贷款。但是这种情况在8、9月份有所松动,这次的规定只是重新紧了起来。因此首付提高对市场的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

  彭小惠表示:“由于北京总房价比较贵,为了减少每个月还贷的压力,此前不少业主首付款支付比例都在50%。但是这一规定对购买远郊房子的人群的影响比较大,因为选择在这类区域购房的人群经济条件往往比较有限,提高一成的首付显然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据悉,除北京银行9月30日起正式执行首付30%的政策外,工行、光大、华夏、招行等银行均从10月1日起开始执行首付30%的政策。而花旗、渣打在此政策之前就已经将首付款提高至30%。

  房产税:继续悬着

  政策三: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到全国。

  解读:房产税早已成为悬在楼市头上的一把剑,虽然此次通知再一次重申了房产税改革试点,但是在10月7日出台的上海楼市细则中,房产税仍停留在准备阶段。

  10月7日,上海市政府批转的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只是提到“按照国家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工作要求,本市将积极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这说明国家已经同意上海进行试点,只是出台还要等待时机。”

  杨红旭认为,未来房产税推出的形式有可能是几个试点城市一起推出,或由其它城市先行推出。如果现有政策能使市场明显降温,尤其是房价下跌,则房产税将有可能较长时间内暂不推出;而如果现有政策无法抑制房价上涨,则必然会推出。

  专家建议

  北京艺苑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主任 彭小惠:

  早出手比晚出手好。调控政策出台的频率明显加快,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使未来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如果说去年买房还可以享受到利率七折和契税优惠的话,今年这些优惠政策的取消或紧缩明显加大了购房成本。

  远洋嘉业房地产经纪公司研究总监 孟奇:

  年底或者明年初是买房的时机。目前新开楼盘的价格已经低于预期,预计调控政策会让房价下跌10%,房价的下跌完全可以弥补现在无法享受到的利率七折和契税优惠。同时,年底是传统的成交淡季,购房者挑选到合适房子的余地也比较大。 (华夏时报)

  楼市新政没预期猛推股市大涨

  新华社文章认为,股市节后大涨主要原因是,国庆长假期间外盘股市集体走强,以及上海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组合拳”远比市场预期来得温和

  □据新华社上海10月8日专电

  受外盘股市走强等多重因素推动,国庆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开门红”,两市股指双双大涨逾3%,上证综指成功收复2700点整数位。两市成交同步放大,总量突破2800亿元。不计算ST个股和未股改股,两市36只个股涨停。

  上证综指开盘报2681.25点,早盘稍稍回落至2677.99点后开始稳步走高,并轻松突破2700点整数位。午后沪指上摸2747.80点的近5个月高点后有所回落,收盘报2738.74点,较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大涨83.09点,涨幅达到3.13%。深证成指盘中涨幅一度超过4%,收盘报11911.37点,涨442.83点,涨幅达到3.86%,略大于沪指。

  权重指标股全线上涨。总市值排名前30位的个股中,紫金矿业和中国神华分别以涨停和接近涨停的价位报收。中煤能源涨幅也超过了8%。

  能源板块、有色金属两大板块当日领涨大盘,除紫金矿业外,兖州煤业等20多只个股涨停。前一交易日领涨的房地产板块,当日涨幅最弱。

  国庆长假期间外盘股市集体走强,对“休整”后的A股市场形成积极带动。上海针对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组合拳”出台的实施细则远比市场预期来得温和,也大大缓解了市场对于调控的担忧情绪。 (新闻晨报)

  深圳楼市成交量离奇翻倍 突击购房还是主动造势

  提要:10月1-6日期间,深圳全市一手房成交量达2313套,日均成交386套,是9月份日均成交套数180套的两倍多,其中十一当天更是出现了659套的成交量。这个令人侧目的数据在深圳颁布被称为最严厉、“最具杀伤力”的首个地区版“限购令”出台时点上,令人关注。

  本报记者 梁裕 蓝姝 深圳报道

  10月1-6日期间,深圳全市一手房成交量达2313套,日均成交386套,是9月份日均成交套数180套的两倍多,其中十一当天更是出现了659套的成交量。

  这些惊人的成交数据出现在被称为当地最为严厉、“最具杀伤力”的首个地区版“限购令”出台后的特别时点上。就在9月30日,继前一天全国楼市二次调控新政出台,深圳快速推出了限购细则。

  《华夏时报》记者深入调查成交量背后真相发现,公布的数据掺杂了多个因素的水分,既有为宣传造势的主观,也有9月下旬签订合同要等一周左右时间发布的客观。

  离奇数据真相

  国庆长假对于楼市来说是难得的“黄金周”,而深圳又将一年一度的房地产秋交会放在10月的前几天。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6日期间,深圳共成交2313套新房住宅,日均成交386套,而10月1-4日的数据更为壮观,全市新房成交量为1988套,是去年秋交会前4天新房成交量的3.9倍;其中1日和4日,新房的成交量均上了600套,创下今年以来新房成交量的最高纪录。

  这个令人侧目的数据在深圳颁布被称为最严厉、“最具杀伤力”的首个地区版“限购令”出台时点上,令人关注。

  事实上,今年初开始的全国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深圳的房价一直坚挺,在短暂下跌之后,甚至普遍出现了5%-10%左右的涨幅,“限购令”前夜,深圳充满了新一轮房价上涨的预期。

  中原地产深圳总经理李耀智对本报记者分析,10月1日至6日期间的数据其实并不是当日的数据,从签订合同到过户通常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应该算是9月的成交量,这个数据是滞后的。

  他表示:“若要看黄金周时间的成交数字,至少还要再等上一周的时间。”李的观点得到深圳一些其他地产行业人士的认同,除了比往年更为火爆的秋交会扩大了交易量,地产商也在推波助澜。

  深圳一家大型开发商项目负责人表示,公司本身也很看重黄金周的销售数据,这个数据往往是他们对外宣传的重要噱头,所以很多地产商都是将一个月前的购房意向押到黄金周来凑成交量数据。

  事实上,深入分析深圳前6天交投数据的巨大差异已经可以看出“限购令”的威力:黄金周前4个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高达497套,而后两个交易日则骤然萎缩至200套以下,10月6日甚至仅成交了134套,较9月份日均成交套数缩水近三成。

  一部分购房者也希望抢个时间差,由于“限购令”是9月30日当天才在深圳政府官网上公布,由于中间隔着国庆长假,很多人理解以为是从10月8日开始执行,因此很多炒房者也有可能抢在生效前突击购房。

  从今年中央七部委联合对全国房价进行调控以来,深圳房价在5月份出现了短暂的缩量下跌后,房价又开始恢复性上涨,福田等中心区域普遍涨幅在10%以上,甚至带动租金上涨10%。

  炒楼资金何处去

  深圳房地产行业资深人士指出,深圳近几年来是一个全民炒房最为普遍的城市,当地中产阶层70%以上的家庭都参与过炒房,包括地产商和地产中介更是全行业都炒房,一些老百姓甚至把买房炒房当成了投资品种,而房价的历次上涨更是助长了当地“投资房地产保值升值”的普遍心理。

  而深圳作为一个移民性城市,本地居民并不多,限购令对外来人口的限制是一户一房,是非常严厉的政策。

  李耀智称,虽然目前限购令只是在个别地区实行,但若这些地区的成交量一旦下滑,对于开发商的现金流则必然会产生一定影响,开发商还需要这些钱来支撑自己其他地区的项目。所以未来开发商为了能够保证成交量,只涨不跌的情况怕是很难再看到了。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深圳“限购令”虽然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当地人在深圳买房,但在通货膨胀和投资渠道狭窄压力下,“限购令”无法限制庞大的民间资金向深圳以外的城市转移。

  事实上,来自深圳的炒房团早已经在东莞、惠州等地的房地产上频频出手。

  一位房地产人士指出,在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房地产绑架地方经济等根本性问题难以解决的普遍现实下,深圳的限购令,始终无法解决炒楼资金趋利需求,“很可能跑到附近没有限购令的二线城市去,除非全国性都限购。”这需要立法禁止炒房。(华夏时报)

  上海抢时间出台限购令 房产税税率或从重征收

  提要:国庆长假尚未结束,10月7日晚,上海市政府抢时间出台了楼市二次调控细则。有关房产税的问题,上海官方媒体东方网10月6日披露了一条消息:上海近期将出台房产税征收实施细则,而沪房产税的征收税率预计为0.3%-0.4%。

  本报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国庆长假尚未结束,10月7日晚,上海市政府抢时间出台了楼市二次调控细则。

  据悉,细则除出台在沪只得购买一套住房的“限购令”之外,还将对房产价明显高于周边的楼盘加强土地增值税的征收。而官方则还明确表示,接下来将抓紧做好房产税征收的试点工作。

  “调控力度相当大。从土地供应到房产交易都涉及到了。”易居中国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表示,细则规定了从短期到长期的措施。而房产税更是重量级的措施,必将对上海楼市产生深远影响。

  有关房产税的问题,上海官方媒体东方网10月6日披露了一条消息:上海近期将出台房产税征收实施细则,而沪房产税的征收税率预计为0.3%-0.4%。

  对此,上海规土局相关人士10月7日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对首批试点房产税的城市,各地在税种制定和税率的执行上,可能会有一定的自主空间,不排除从重征收,“具体什么时候出台还不能确定,关键还要看二次调控后市场的反应,而重要的参考依据是房价。”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房产税主要有上海、重庆、国税总局三种不同的模式,政府将采取哪种方式还没有确定。专家指出,限购令等细则在短期将对沪楼市产生作用,但房产税的出台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沪版利剑

  9月份房地产市场的反弹,逼迫上海再出利剑调控楼市。

  10月7日晚,上海市政府批转了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共十二条。

  内容包括:在一定时期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暂定上海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上海市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细则中称,上海将全力推进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建设,今后5年新增保障性住房100万套。

  上海的调控细则还加强了对开发商的监管,上海市政府将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按不同的销售价格确定土地增值税预征率,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

  而对房产开发项目,则实行了不同区间的价格管理。如楼盘销售均价低于项目所在区域上一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价格的,预征率为2%;高于但不超过1倍的,预征率为3.5%;超过1倍的,预征率为5%。

  “‘限购令’从购买方抑制了投资客的炒房行为,而对楼盘价格监管和土地增值税管理,则无疑是指向开发商的涨价行为的。”陈晟指出,这些措施都将对抑制上海房价产生重要影响。

  而此次调控中还亮出了另一个重磅炸弹:房产税。上海细则中明确表示,将发挥税收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作用,上海将按照国家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工作要求,积极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

  被搁置了一段时间的房产税,再次成为9月29日二次调控政策后各方关注的焦点。

  “近期出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什么时候出,还要看时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张鸿铭向记者表示。

  “根据中央最新的房产调控政策,沪房产税的方案将再次做出一些修改。”上述规土局相关人士称。

  上海住房保障局一位经济师告诉记者,上海市政府和房管部门将对房价严密监测,如果房价上涨势头不减,估计年底年前就会出台;而房价如能保持稳定,则预计在明年3月前后出台。

  房产税或从重征收

  出台房产税除了时机的选择,还有力度的考量。

  就房产税对楼市的影响,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限购令”和对开发商的价格监管措施也许在短期内作用明显,但长期看影响更远的是房产税。

  对近日媒体所称沪房产税将实行0.3%—0.4%的税率,有专家指出,若税率过低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尹伯成指出,投资客是助涨房价的重要因素,房产税的出台就是要控制住这个上涨的重要因素。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沪政府的主张是,房产税如果要实行,税率就不会太低。”一位上海市政府咨询专家向记者透露,中央希望几个试点城市实行房产税后,明年能够在全国推广,但这与房产税的征收方式有很大关系。而在征收税种和征收范围、税率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上,几个试点城市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据上述专家透露,目前房产税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模式:除重庆的房产特别消费税和上海的住房环节保有税外,还有国税总局提出的恢复原有的房产税方案。由于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方案都涉及到新税种的问题,在立法上需要一段时间。此外,重庆和上海的方案中是对二套以上住房进行征税,对住房信息的调查、征收标准的界定有一定困难。

  就房产税的方案问题,陈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由于上海、重庆的方案不一定能在全国快速推广,但中央希望明年房产税能尽快推广,因此国税总局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恢复原有房产税,这样在立法和征收范围上无需重新界定,便可以快速在全国推广。

  “上海究竟会采取哪一种模式,现在还没有明确。现在还有官员提出,先在几个试点城市按自己的方案试行各自的房产税,看一下效果,再就全国方案进行研究。”陈晟表示。

  幕后推手

  迫使上海政府出台调控细则并积极推进房产税的因素不是别的,正是房地产市场的再度疯狂苗头。

  “政府方面表示房产税的出台快慢与房价有很大关系,说明这次的调控政府是真下决心了。而房价再次上涨和地王重出江湖的双重因素,加速了本次调控的出台和升级加码。”中原地产董事程澐指出。

  近期的市场已经使政府不得不再次出手。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市场调整和观望期后,除个别城市房价出现了下降外,其他城市不但未出现大规模的降价促销,而且8月起无论是土地市场还是住宅市场都迎来了一波强劲的反弹。

  易居中国10月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9月商品住宅成交量为108万平方米,超过今年4月时103万平方米的纪录,成为全年新高。

  在成交量攀升的时候,9月份上海房价也开始出现反弹,上海嘉定、宝山一些楼盘甚至又出现了排队买高价房号的现象。投资客也认为沪房价已经“见底”,活跃在上海、杭州的一些高档楼盘的售楼处,又开始活跃在不同的售楼处。

  “二手房、高档房的价格也出现大幅跳水,9月成交量比8月涨了近四成。二手房价格上涨的速度也明显比8月快。”美联物业总经理丁伟表示。

  土地市场也开始升温,“地王”9月底再次出现在上海滩。

  9月29日雅戈尔置业以33.93亿夺得上海普陀区长风8号东地块,2.59万元/平方米的楼板价刷新了去年中海地产在该区域保持的2.2万元/平方米的楼板价纪录,成为长风新地王。(华夏时报)

  房产税试点“鼓点渐急” 财税政策意在遏制投机

  专家认为,开征“房地产税”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几年,这个税种是通过提高房产的持有成本,限制购买多套住房和房地产投机,在国外称为“财产税”或“物业税”,我国现在普遍的意见是称其为“房地产税”。在我国全面开征“房地产税”的条件还不成熟,但是,可以在一部分城市开始试点,对开发商囤积土地、捂盘惜售,个人持有多套住宅、购置商铺出租、炒买炒卖房地产的行为开征房产税,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向全国。

  继“十一”节前,国家各部委共同打出的房市调控“组合拳”,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震动之后,上海市房市调控细则10月7日紧跟其后“重量登台”,立即在房地产市场掀起轩然大波。

  俗话说,“打蛇捏七寸”,暂定上海及外省市居民只能在上海新购一套商品住房,无疑给投机型需求致命一击。而“积极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再次明确,预示着房产税试点“箭在弦上”,只是等待合适的时机正式推出,房屋持有成本的上升将是大势所趋。

  对于房产税改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9月30日表示,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商品房市场日益活跃,改革和完善房产税制度,对个人所有的住房恢复征收房产税是必要的,既有利于调节居民收入和财富分配,也有利于健全地方税体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

  然而,人们也看到,虽然此次房地产宏观调控涉及到“房产税”改革的推进,但是并没有定出具体的“时间表”,因此市场的预期也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项措施对房市的影响仍然有待观察。

  “我国应尽快出台'房地产税’政策,加大房产持有成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财税专家、中央财经大学刘玉章教授告诉记者。他认为,开征“房地产税”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几年。这个税种是通过提高房产的持有成本,限制购买多套住房和房地产投机,在国外称为“财产税”或“物业税”,我国现在普遍的意见是称其为“房地产税”。在我国全面开征“房地产税”的条件还不成熟,但是,我们可以在一部分城市开始试点,对开发商囤积土地、捂盘惜售,个人持有多套住宅、购置商铺出租、炒买炒卖房地产的行为开征房产税,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向全国。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对于如何推进房地产税改革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从国际经验及公平、规范的角度看,房地产税应对个人所有的住房普遍征收。但考虑到这项改革情况复杂,拟先在部分城市对部分个人拥有的住房进行试点,恢复征收房产税,积累经验后逐步扩大到全国。

  刘玉章认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谈到的是两个税种。一是我国自1986年10月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征的房产税条例规定,“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纳房产税”。个人拥有的住房应当属于非营业用的房产,如果征收房产税则不属于恢复,而是开始征收。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法律权限的问题,“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纳房产税”是国务院的《条例》规定的,如果对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开征房产税,需要国务院制定法规才可以实施。另外,如果对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普遍开征房产税就把个人的居住用房和投机购房混淆,有失公允,这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相悖。有关部门应当慎重。

  刘玉章建议,解决的办法还是首先在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试点开征“房地产税”,取得经验之后再在全国推开。

  此次房地产宏观调控“组合拳”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到全国。当前上海市房市调控再次强调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意味着房产税的试点已经提上日程,人们期待准确“时间表”的明确。

  除了广为关注的“房产税”改革之外,此次房地产“组合拳”中再度提到清算土地增值税的问题。刘玉章表示,在国务院的文件中对某个行业的某个税种要求进行清算和稽查这是很少见的,这说明土地增值税已经到了非清算不可的地步了。

  今年5月下旬,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国家税务总局两次发文,要求坚决、全面、深入地推进本地区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可以看到税务总局清算土地增值税的决心。

  然而,时间过去了4个多月,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效果没有显现,而房价又开始上涨。面对当前房价回升的形势,尽快研究制定引导住房合理消费,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有力措施迫在眉睫。这也是此次房地产宏观调控再次强调加大土地增值税清算力度的一个因素。

  上海市房市调控细则强调,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同时还明确了预征率,住房开发项目销售均价低于项目所在区域(区域按外环内、外环外划分)上一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价格的,预征率为2%;高于但不超过1倍的,预征率为3.5%;超过1倍的,预征率为5%。从这些规定中,很明显看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意图。

  除了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税收政策外,刘玉章还建议应尽快取消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税的优惠政策。2008年末,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文件规定,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该文件在应对金融危机、重振房地产业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在炒买炒卖房地产推动房价上涨的时期,此项政策对炒买炒卖房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已经不再适用,应当尽快予以废止。 (金融时报)

  两部委首度表态 房产税改革渐行渐近

  提要:上海房产税试点的传言第N次落空了,不过在房地产调控号角再次吹响之际,传言即使落空,也比以往更有底气。9月29日房地产调控新国五条出台,该政策明确提出,我国将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并逐步扩大到全国,房产税传言再起。

  本报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上海房产税试点的传言第N次落空了,不过在房地产调控号角再次吹响之际,传言即使落空,也比以往更有底气。

  10月7日晚,上海出台房地产调控细则,虽然传闻中的房产税并没有如期推出,但是上海房管局在文件中称将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房产税改革终于出现在了官方的正式文件中。

  此前,一向低调的财税部门也首次开口谈及房产税。9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对于房产税这项制度改革,拟先在部分城市对部分个人拥有的住房进行试点,恢复征收房产税,积累经验后逐步扩大到全国。

  对此,一位熟悉财税系统的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财政部和国税总局一向低调,没有出台的政策一般不会公开表态,这次公开谈及房产税改革实际上是表明一种态度,告诉市场如果国家需要出台房产税改革方案,财税部门已经准备好了。

  渐行渐近

  一直以来,虽然房产税改革一直备受关注,财税部门却三缄其口,从没有权威人士公开表态。有财税部门官员告诉记者,即使在部委内部,房产税改革也属于敏感话题。

  对于房产税传闻,相关部委大有“任你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之势,此前国税总局新闻发言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相关部门的口径一直都是正在研究。

  因此,房产税改革短期内不会出台的说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中国房地产税务筹划网总裁李明俊甚至表示,房产税传言太多了,作为从事税收筹划实务工作的他已经不关心这个问题了。

  国庆长假前夕,有媒体报道国庆前后房产税改革出台的消息,网络评论中不少人表示,又是谣言。

  但是,9月29日房地产调控新国五条出台,该政策明确提出,我国将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并逐步扩大到全国,房产税传言再起。

  财税部门的进一步表态,则让人们进一步相信,如果房地产市场发生变化,房产税改革方案很可能出台。

  随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文表示,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商品房市场日益活跃,改革和完善房产税制度,对个人所有的住房恢复征收房产税是必要的。

  这无疑和国十条中“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相呼应。

  财税部门的表态也让人们进一步相信,房产税改革或许会有进一步的进展。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今年以来财税部门一直在加紧研究房产税改革工作。据他所知,税务部门今年以来曾组织了多次税收官员的学习,完善房产税征收技术。据了解,培训的倒多是业务领域干部,包括评估、征管、稽查等多个方面,从技术条件来说,房产税改革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他表示,在技术条件准备较好的前提下,在房地产回暖背景下,财税部门有必要给市场一个信号,如果市场需要,有关部门可以出台房产税。

  是否出台还看后市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财税部门之所以针对房产税出面表态,变化源自房地产市场。

  新政实施近半年来,房价并未出现实质性下降,而且近期又有回升迹象,一些一线城市房价从8月下旬开始回升,9月底基本达到上涨高峰,有些楼盘价格已反弹回新政前的高点。

  国庆前的中秋小长假楼市成交量已经回升,很多的楼盘都选在9月、10月份开盘,一些中介机构则要求更多的人假期加班,迎接即将到来的房地产回潮。

  这种情况下,为了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不至于出现房地产调控反弹,新国五条出台,房地产调控风暴再起,再次强调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并明确指出“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并逐步扩大到全国”。

  但是能够出台并不代表会很快出台,正如财政部此次公开文件中所说,考虑到房地产改革情况复杂,拟先在部分城市对部分个人拥有的住房进行试点,恢复征收房产税,积累经验后逐步扩大到全国。

  上海7日晚间出台的细则中,并不包括房产税改革试点也说明,房产税出台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刘桓认为,虽然此次财税部门公开表示房产税改革先试点再推开,但是并没有给出时间表,而且正如答记者问中所说,房地产改革情况复杂,改革进展不是财税部门可以确定的,房产税改革会否近期试点还要看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

  他认为,房产税修改的有关问题,要看宏观经济情况和调控的需要,如果现有政策达到了调控的目标,房产税政策可能不出。(华夏时报)

  房价半年内恐难大涨 房产税箭在弦上

  升级版调控新政加重楼市博弈京沪骤冷深穗火爆

  南方日报记者牛思远见习记者钟啸

  自9月29日晚,多部委抢在国庆节前突然出台调控新政已逾十天,加强版“五项措施”已经给长假期间的楼市带来巨大影响。8月以来,全国一致向好、量价齐升的房产市场势态终于出现变化。

  数据显示,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各地楼市市场走势出现分化:京沪两地成交量急剧萎缩,而深穗市场却依然火爆,二、三线城市也表现不一。对突击出台的调控政策效果,业内争议不休,但不少专家表示,总体预期,此轮调控之后房产市场年内恐难有大幅反弹。

  同时,最新出台的上海调控政策细则“沪12条”中虽然并未明确房产税开征时间和具体征收税率及办法,但其表述再一次引发市场对房产税的强烈关注。业内人士表示,房产税已经成为本轮调控最大的悬念。

  政策

  各地政策密集出台

  “停贷”“限购”打击炒家

  “虽然政策主体依旧是对4月份‘国十条’的进一步落实,但在许多细节上的强调足以敲打市场,进一步压缩楼市的炒作空间。”有业内人士指出,如在“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上,此次的调控政策进一步挤出了水分,明确要求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而此前政策中“首次购买90平方米以下普通住宅的贷款最低首付可为20%”的规定,也统一调整到三成以上,并明令各商业银行加强消费性贷款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

  该人士表示,由于推行全国“一刀切”,不再像此前出台的政策那样只要求在房价过高城市有选择性地实行,各地在信贷政策方面几乎没有制定细则的必要,只需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更有利于打压非自住性购房。

  同时,中央抢在传统楼市旺季的国庆长假前快速推进诸如“限购令”等规定,更是显现出此次调控决心之大。

  就在9月30日同一天,深圳和厦门同步加入“限购”行列。厦门市规定,从2010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同一购房家庭只能在厦门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而深圳的政策更为严厉,第一次将调控矛头指向存量层面,该措施称“对于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部分家庭成员为本市户籍居民的家庭),限购2套住房;对于能够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

  10月7日晚间,上海市政府批转了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八条具体措施,也明确了“限购令”:“暂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违反规定购房的,房地产登记机构不予受理房地产登记。”

  在上海成为继北京、深圳、厦门之后,国内第四个推出“限购令”的城市后,有消息称,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下周将开会研究是否出台限购政策,相关政策正在加紧制订。日前,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正密切关注楼市有关动态,“如果发现房价反弹幅度较大等情况,不排除采取限购、一房一标价等措施,以保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市场

  京沪骤冷深穗火爆市场陷入多空博弈

  新政一出,“十一”长假期间,各地楼市反应不一。

  京沪市场观望气氛明显,成交迅速降温。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统计信息显示:国庆前6天(10月1日至6日),全市新建商品房(不包括经适房和限价房)网签总量为782套,环比国庆节前6天(9月25日至30日)的3939套,跌幅超过了80%,与9月同期相比也有近51%的跌幅;全市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138套,环比国庆节前6天的5351套,跌幅达97%,与9月同期相比跌幅也有94%。

  上海的情况也并不乐观,上海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9月份最后4天成交量疯长,但9月29日系列调控政策出台后,“十一”长假前三天上海基本没有成交量,随后几日成交量则下降到几百套,6日共预售各类商品房401套。

  相比京沪两地的大幅缩量,深穗市场却呈现出异常的火爆场景。来自2010中国深圳(秋季)房地产交易会的消息显示,在一系列调控政策和刚刚出炉的深圳“限购令”冲击下,深圳新房交易量不降反增,国庆前5天,全市新房成交量为2179套,比去年增长了3倍多,1、4两日,新房成交量跃上600套,创今年以来新房成交量纪录,相比春季房地产交易会上129套的惨淡成交纪录,实现了大幅回暖。

  与此同时,广州楼市的表现也颇为抢眼。根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阳光家缘网站的网签数据显示10月1日至6日,广州全市网签1749套,相比去年黄金周704套总成交量,增加2.5倍,成交面积达到18.8971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为12199元/平方米,虽比9月一手住宅均价12268元/平方米出现小幅下跌,但仍维持高位。

  “新政下,市场的博弈正在不断加深。”业内人士分析市场冷热不均的怪现象时表示,这是此前一致回暖的预期出现分化所致。

  对北京楼市十一期间的表现,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承认,今年国庆期间,因各部委发布的调控政策影响,提高了购房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减少税收优惠等,成交量与2006年和2007年同期的常态水平相比有所降低。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的报告则指出,尽管“五项措施”造成了国庆期间北京楼市成交量的大幅萎缩,但面对新房的低价集中入市,二手房房源的增加和议价空间的增大,部分购房者仍然会选择出手购房。

  “这么多次调控后,房价并没有明显下跌,人们对调控政策的理解与以前不一样了。”面对广州楼市的逆市火爆,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直言,回顾近年来的楼市调控,房价短期回调10%后往往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反弹,很多人已经对调控失去了信心。

  与此同时,“限购令”、“贷款一刀切”等新政也引发了末班车效应。“有些家庭则担心政府下一步会出台限购措施,所以趁十一黄金周期间尽快买一套房,有的家庭属于首次置业,担心今后无法支付三成首付,因此赶在黄金周期间趁部分银行还处于政策空档期,从而尽快出手买房。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黄金周期间的成交量。”

  预测

  房价半年内很难大涨

  专家称国家已同意上海试点房产税

  “今年底,广州楼市将进入低谷。”黄韬预计,随着楼市调控政策进一步发挥作用,下半年广州住房成交量有可能急速下降。而尽管存在争议,但在分析后市走势时,大部分人都不敢小视此轮调控的效果。不少专家预测,今年楼市半年内恐难再有大涨。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在分析上海细则“沪12条”时也指出,从调控手段分析,限购属于行政命令,在投资投机者大量购房的现实条件下,暂停购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为合理的自住者留下了“活路”———可以新购一套。而个贷政策方面,“沪12条”除严格落实了中央政策外,还严格了公积金贷款,信贷政策的全面紧缩,将有力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这都使上海房价半年内难上涨。”

  杨红旭特别提到,虽然“沪12条”中,之前部分民众有所期待的房产税最终没有出来,但其中却有“按照国家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工作要求,本市将积极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的表述。他分析说,“这说明国家已经同意上海进行试点,只是还需准备配套措施和等待更佳时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房产税依然是楼市调控最重要的‘备用武器’,继续发挥着对于投资投机需求的威慑作用。”

  长假期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对个人所有的住房恢复征收房产税是必要的”。该人士解释说,中国现行房产税开征始于1986年。由于当时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等情况,《中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对个人所有的非营业用房产免税。如今既然时机成熟了,现在恢复征收再合理不过,总比推出“物业税”这一新税种要方便许多。

  此言一出,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房产税开征似乎已经箭在弦上,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房产税并不是原子弹”。即便房产税开征,也要看其具体征收办法和税率,假如征收税率很低,反而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比如出租的第二套以上房产,房东完全可以转嫁到房租里,未必真能打击投资购房。”

  □名词解释

  房产税

  目前所探讨的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以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早于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就已正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但对个人所有非营业性房产免征。

  房产税并非新税种,其收税方式是依照产原值减去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税率为1.2%。其中,房产出租的以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税率为12%。而用于居住时,房产税暂按4%的税率征收。  (南方日报)

  A股十月开门红:三重利好刺激 地产股涨幅最小

  “十一”长假过后,A股一开门便迎来红色一片,在资源类股票领涨下最终冲上2700。

  A股节后首个交易日大幅收高,在资源类股票的带动下,沪指收复半年线,收报2738.74点,大涨3.13%。

  三重利好刺激股市

  昨日是国庆长假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指数在资源股的带动下大幅走高,其中沪指涨3.13%,深成指涨3.86%。

  从板块和行业来看,有色金属、煤炭、黄金、石油和钢铁成为领涨的主力。从个股看,紫金矿业、兖州煤业、富龙热电等多家上市公司个股涨停,其中以煤炭股的个数最多。煤炭采选行业的23只非ST类股票中,有15只个股涨停,涨幅最低的靖远煤电亦达到7.97%。

  国泰基金指出,国庆期间外围市场表现良好带动了A股首日的做多情绪,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也带动了做多情绪,因此股指在上午开盘后即呈现单边上扬的走势。

  以港股为例,国庆节假日期间港股4个交易日内上涨了2.35%。

  更直接地刺激投资者信心,并导致新兴市场以及大宗商品市场走强的因素是美元。由于美联储再度执行“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指数在节假日期间的破位下行,投资者预期资金将很快流向新兴市场的大宗商品市场。

  大成基金的研究员指出,全球货币的竞相贬值将对资源品种构成利好,比如有色金属、钾肥、稀缺矿产等。

  而另一方面,多数机构投资者认为,节日期间出台的上海房地产调控细则力度弱于市场预期,且随后政策暂时处于真空期。受此影响,昨日地产股走势虽略逊于大盘,但仍整体收红。

  地产看短不看长

  国庆节前以及期间出台的地产政策,无疑成为A股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政策因素之一。

  在国家各部委节前的地产调控措施发布之后,上海市又发布了细则,其中包括限新购一套住房,并差异化信贷等政策。

  国泰基金的分析指出,这些调控短期内对遏制房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但市场此前关注和预期的房产税等,并未出台。同时如果考虑到接下来时间政策处于真空期,若房价保持平稳,短期对地产板块形成利好。但从长期看,市场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长期政策利空也未出尽,因此地产板块上涨也会有限。

  安信证券行业分析师徐胜利和柳世庆指出,上海的楼市调控严厉程度逊于预期,而从北京的数据看,新盘的预订情况看起来依然良好。加之政策面将更多只是继续落实已有政策,地产股或再次出现机会。

  ■ 抢眼个股

  被罚956万 紫金矿业涨停

  黄金周长假过后的股市,黄金股票分外抢眼,昨日不少与黄金相关股票均涨停收盘。其中,山东黄金、紫金矿业、辰州矿业均涨停。此外,贵研铂业和豫园商城也因与黄金相关,分别上涨4.21%和3.54%。

  分析人士认为,黄金股大涨主要是受国际金价上涨的利好影响,国际金价在最近10个交易日中,有8天都触及了纪录高点,在7日达1365.70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后,昨日出现明显回落,一度跌至1328美元/盎司。截至昨日17时,国际金价在1330美元/盎司左右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矿业就在7日晚间,宣布因为7月份污水泄漏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被福建省环保厅罚款956万元。

  昨日开盘,紫金矿业股价非但没有应声向下,反而A股大涨10.04%,H股大涨超12%。分析人士称,市场将其解读为“抄底”信号,行政处罚做出意味着利空出尽。

  实际上,此次不足一千万元的罚金对于紫金矿业而言可谓“九牛一毛”。据公司去年年报,该公司在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209.56亿元,净利润达35.41亿元。

  ■ 受冷板块

  调控落地 地产股涨幅最小

  昨日是十一黄金周后股市开市第一天,所有板块全线上涨,但地产板块仅上涨1.33%,成为板块涨幅倒数第一。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一黄金周前一个交易日,虽然中央刚刚制定了新的地产调控政策,但地产股的表现却超出市场预期,地产板块以3.92%的上涨幅度位居行业板块榜首。节前与节后,新政下的地产股表现出剧烈反差。

  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方炎表示,9月30日地产股的反弹,是因为之前市场对调控就有预期,第二轮新政出台,意味着悬着的另一只靴子落地,至少短期内不会再出新政策,利空政策反而对市场是一种利好。而在国庆期间,新政下房价仍然坚挺,10月7日上海出台的调控细则也并无新意,只是以往政策的重复,如果执行不下去,对房价控制不住,仍会引发进一步的调控。昨日的上涨,也仅仅是大盘上涨,地产股跟涨而已,市场对地产股仍未恢复信心。

  另一位不具名的地产分析师也表示,从昨日的地产股表现来看,房地产板块涨幅排名靠后,相当于投资者抛弃了地产股。(新京报)

  二次调控政策出台 地产股不跌反涨需深思

  由于国庆节前有关楼市二次调控的相关政策出台,这使得此前压制股指走强的政策面不确定性消除了不少,在“靴子”落地之后地产板块随后出现大幅上涨走势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由于此前地产股普遍已经反映了房价下跌30%~50%的预期,在二次调控政策落定、房价下跌预期并未超出此前市场预期的情况下,地产股相对低估的估值优势又开始体现出来,而市场走势也再次印证了“利空出尽是利多”的股市规律。

  在10月底创业板首批限售股解禁等压力下,目前局部估值高企的中小盘个股短期要想再有所作为难度颇大,股指要想突破目前的盘面还是需要依靠整体估值较低的权重股板块,而此前启动的有色金属、刚刚露出峥嵘的地产股,以及股指的定海神针银行股的表现需要重点关注。就目前的板块基本面以及整体估值情况来看,银行股最多就是估值修复行情,有色金属的表现则和大宗商品市场走势息息相关,地产股表现的持续性则尚待观察,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房价不跌,调控措施就难言结束。

  由于此前压制股指的120天均线日益下移,在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股指的突然大涨固然有多方偷袭之嫌,但实际效果却不容低估。一旦股指继续出现大幅反弹,那么突破120天均线的压制将水到渠成,笔者此前预计的股指调整将难以出现,取而代之的仍是震荡盘整或攀升,而系统性投资机会的来临仍要等到四季度末。

  在大宗商品方面,由于美元汇率近期跌跌不休,金价和铜价分别在近期创出历史新高和两年新高,在美元汇率继续看跌的背景下,有色金属板块的升势仍可持续,而农产品则将开始面临调整的压力,郑棉节前的跌停或许就是一个信号。(第一财经日报)

  地产股涨幅吆鸭子 房价下跌后才是加仓良机

  昨日大盘放量上涨,地产股受制于调控政策低开高走,最终板块整体小幅上涨1.18%,涨幅位于两市最末位。分析人士认为,前期地产股的下跌反映了对调控政策的担忧和预期,虽然目前地产股整体估值较低,但政策的长期执行及整个行业不确定性加大,预计地产股仍将维持震荡格局。

  地产股昨日小幅上涨1.18%

  地产股昨日低开高走。午后,多只地产股出现一波拉升走势,板块整体并没有拖累大盘上涨的后腿。截至收盘,华丽家族封至涨停,西藏城投、万房地产、创兴置业涨幅超过5%。板块内超过八成个股收红。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在两部委推出楼市调控新政策的影响下,地产股不惧利空反而急拉上涨。昨日虽然低开,但最终延续上涨。对此,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任劲表示,地产股的不跌反涨,主要是因为调控政策“靴子落地”的心态得到强化。而从最新出台的上海细则来看,其内容都在中央政策的范围之内,房产税也并没有实质性突破,减轻了投资者的担忧。

  房价下跌后才是加仓良机

  “目前短期内政策利空出尽,地产股短期投资机会已经显现。”招商证券认为,目前各城市新房库存已见底回升,凭借行业自身供求关系的逆转或将导致房价的下跌。但若新供应量的形成迟迟低于预期,或需求格外旺盛,到12月房价依然没有下跌迹象,则政府有可能出台新的调控政策。只有等房价下跌后才是大幅加仓地产股的良机。

  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从上海楼市的限购政策看,这是一种行政手段而非经济手段,所以其执行力将受到市场的考验。预计上海新房的供应速度将有所放缓,上海楼市朝着供需同时缩进方向发展的概率较大,预计本次地产调控将长期执行,整个行业不确定性加大,估值水平难以提升,中期走势仍将比较纠结。  (天府早报)

北京国庆二手房交易量较节前大跌97%

  在楼市升温明显之时,中国政府在国庆长假前夕再次打出楼市调控“组合拳”,令排队购房的盛况戛然而止。“十一”黄金周,北京新上市的楼盘遭遇意想不到的冷清场面,购房者再度陷入深度观望期,民众期待房价大幅下降。

  今年的第二轮调控可谓是最严厉的,包括了首付最低三成、二套房首付最低五成、暂停三套房贷款等内容。其中,首付由原来的二成提高至三成,对银行贷款购买者影响巨大。在北京辄近200万元的房价,若增加一成首付就需要多交20万元,这对于大多数购房者不是小数目,一些刚性需求者也不得不暂停购房。

   4月份,政府实施今年第一轮楼市调控,令市场业绩惨淡。压抑了四个多月的开发商,本想在国庆期间抢占市场制高点,他们纷纷在9月下旬集中推出大量新房源,北京就有30多个商品住房项目、8000多套住房集中上市,而且大部分都是低价入市。

  开发商集中上市新楼盘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想赢得今年最后三个月量价齐升的局面。但是,新调控政策给开发商泼了一盆冷水,第二波观望潮迅速形成,成交量出现急刹车。

  国庆长假期间,北京楼市出现了调控后惨淡的景象。据最新统计数字显示,10月1日至6日,北京新建商品房网签总量为782套,环比国庆前6天的3939套,跌幅超过了80%。

  观望的情绪也蔓延到了二手房市场。10月的前6天,北京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138套,环比国庆节前6天的5351套,跌幅达97%;与9月同期相比跌幅也超过了94%。此次调控比第一轮新政实施后的“五一”假期还要惨淡,创下了迄今为止的年内新低。

  抑制房价暴涨、抑制投机性需求,政府出台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如果政府不及时打碎开发商的“银十”梦,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开发商是否会面临绝地大反弹的局面呢?

  中国房地产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评论家牛刀坦言:“那个局面将是十分可怕的。”他认为,大量普通买房人将会几代人借钱去为一套房子交首付,他们不会再相信政府在遏制房价上能有什么作为;而房子总是要住的,迟买不如早买,因此,倾家荡产也会交一个首付。这样形成了市场的普遍心理,中国再造多少房子也不够,房价就会一直上涨。

  坊间观察家认为,中国政府这波调控楼市“组合拳”出台,可谓及时精准,将助推房地产健康发展。(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