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最佳路径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57:39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最佳路径选择 [ 丁口 ] 于2010-10-07 21:56:44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最佳路径选择

深圳海关:王 可

包容性增长的含义在于:单纯发展经济是不好的,而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才能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这才是发展的目的,才能可持续。
一,包容性增长的经济路径:GDP的增长方式要向绿色转变。现阶段,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GDP的增长方式要向绿色GDP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引导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财政投资向高技术倾斜,没有提高生产效率但实现绿色生产的企业也应视为高技术企业,同时坚决淘汰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的落后产能,要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尤其是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其次,要从国家层面建立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奬优罚略的战略机制,比如:正在起草的《生态补偿条例》应对于某些实现了循环经济的企业,用政策和资金鼓励其再生产、再发展;对于某些高耗能企业要加收高碳税。再次,改革各级环境保护局的管理体制,为避免地方上寻求政绩或寻租等原因对于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做得不够彻底,各级环保局应该用直属中央的垂直管理体系。最后,要积极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充分用好看不见的手实现绿色经济;还要大力倡导和鼓励绿色经济的研发。
二,包容性增长的社会路径: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温家宝总理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我国现阶段存在市场资源配置不公、人民收入分配不公、教育医疗不公、司法不公等种种问题,亦存在底层劳动者受欺凌和就业难等多种缺乏正义的社会现象。
1、关于社会财富分配差距过大问题。据权威部门统计,在我国0.4%的人掌握了70%以上的社会财富,收入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国家干部、演艺人员、私营企业主、国有集体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收入排在后五位的为工人、农民、农民工。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网民对于像袁隆平、李振声、杨振宁等为国家和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获得巨额财富持欢呼支持的态度,对于权力寻租、黑社会垄断或钻法律漏洞等社会贡献与其回报不成正比而持有巨额财富者是痛心疾首,根据非随机抽样和估算,目前每年全国黑色收入在4.4万亿元,为全国1%人口占有,这样一来,基尼系数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全国刑事立案就增加3.1万起,消费水平就会下降若干个百分点,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当前经济结构的调整极为不利。所以,以上谈到的政治建设若干改革和经济建设若干改革势在必行,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是否可以与时俱进,改为“公平和效率均衡”。据此:第一,从多个角度打破垄断,分权避免寻租,像重庆那样的打黑行动在一些特殊地区也要深入、持续的开展,同时要严防有些“权力人”、“黑道人”把大量资金、资产转移到国外,支持中小企业进入垄断行业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对垄断行业高于别的行业几倍的工资要有“限薪令”。第二,在现有政策法律基础上对于囤积土地、哄抬物价者要有刑事处罚。第三,对于一些诸如演艺人员的特殊群体要实行“零头薪水”制度,也就是其大部分报酬应该用来给国家交税,因为他们创造的社会财富与其收入是大大不成比例的。第四,用货币政策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坚决制裁利用信息谋取钱财者。第六,对于高档商品进一步加税,对于社会必需品给予适当的补偿。第七,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倾向于低收入群体。其实,要找到诸如此类的办法百条都有,而且大部分都可行,关键是要有铁腕人物关于调整现有的利益格局。
2、充分就业和保障劳动者尊严问题。温家宝总理不久前指出中国失业人口达到两亿(人保部公布的数据是有偏差的的)在已经就业的人口中,农民工被榨取的剩余价值过大,其人格没有被应有的尊重,经常发生限制自由、侮辱嘲讽以及殴打体罚等种种不合理现象,由于农民工的数量庞大(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难于做出准确统计,但根据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农业户籍的劳动者达到5亿以上),这个问题需要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劳动合同法》是政府保障人权、实施以人为本施政理念的重要举措,有人认为该法的实施使一些企业直接增加了劳动力成本,造成沿海地区的用工荒,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的价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劳动者用于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另一部分是劳动者用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和子女抚养等方面的费用,现在党和政府把理应回归的剩余价值归还劳动者,这是正确的决策,其实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和一些体制障碍尚未解决,但这不属于本问题之范畴,不展开叙述。
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可以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也可以使雇主和雇工间的关系趋于合理,这个观点是被西方经济学家反复证明了的。所以,打破垄断是当务之急,然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敌人就是通过垄断既得利益的集团,要打败他们,用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就是集中优势兵力逐个瓦解,再用法律形成一个健全的体制机制。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性质所决定的,它对于稳定和促进消费增长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也同样具有积极的重大作用,况且当今各国都非常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和保障程度都还不到位,这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快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基金要向农村城市里的农民工倾斜并积极探索农民工的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住院保障机制以及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体系、义务教育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等等。
三,包容性增长的政治路径: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近代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可以领导中国人民推翻骑在我们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仍然具有其他政党所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中国共产党可以带领中华名族实现伟大复兴。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党执政一个甲子之时,往往会进入各种社会矛盾的突发期,这是历史的考验,需要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才能永葆生机、不负使命,完成历史重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关键在于:
1、用共产主义信仰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革命战争时期,受压迫的人民坚信共产主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理想信念,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现在,我们党是一个拥有7593.1万党员的大党,实事求是的说,真正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党员比革命战争时期要少,甚至有一小部分党员认为既无内忧亦无外患,他们丧失了党性修养,还有一小部分党员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用权力寻租,最可怕的是有一小部分党员觉得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达,其制度就可以照搬。其实,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只是表象,其经济结构的失衡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的,而这种失衡必然导致这种制度的灭亡。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把计划和市场装进一个篮子,却实现资本主义经济学家追求的“帕累托最优”。所以建议各级党校在未来的五年内开展一次用辩证的眼光和创造性思维重温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让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著作、撰写心得、提高修养、增强党性,文化宣传部门还要鼓励多出一些不同历史时期能够反应出我党的先进性的精品力作。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脉联系,逐步推行党政分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我党各级领导干部同人民保持血脉相连的态度以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各种问题的能力。首先,怎么才能做到我党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脉相连,从理论上讲,党政领导干部从哪里产生,就对哪里负责,比如:一县之长如果由人民差额选举产生,那他就必须履行竞选时的承诺,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但是,我国的国情决定各级党委书记须由上级党组织任命,为了稳定,不能由民选产生,而且党的书记必须是该地区的一把手,这就存在着一个党政分开的问题,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系统分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危害,提出要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此后这项工作卓有成效,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一些省、市、自治区减少了党政交叉兼职,正当这项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发生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此项改革告停。其实,1989年的政治风波是一伙别有用心的反革命分子企图颠覆党、颠覆社会主义的阴谋所致,党和政府的果断平息是十分正确的,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仍要这样处理,但是,这不应动摇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相反,只要政改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就更加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基层书记应更侧重于大事的决策权、更好的履行监督权,行政的基层一把手由人民选举对人民负责,高度行使行政权,当然,这样的改革要循序渐进,从某些合适的地方开始,从基层开始,而且基层党的领导通过人大对行政领导应该有享有罢免权。其次,关于我党各级领导干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必须时刻牢记邓小平同志的选人用人“四化”原则,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3,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做到党内制约。关于多党轮流执政才能互相监督的说法是极其错误的,因为这样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政策的不连续性,极大的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是党内的相互监督和制约非常必要,党必须管党,而且要从严治党,从严治党的关键是“制度”,从近些年来频繁发生的腐败案件来深入解析,我们党一些领导干部从人民公仆沦为阶下囚,就是手中的权力没有制约,加上思想防线的瓦解,被毛主席所说的“糖衣炮弹”击倒了。其实,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制定制度却非常难,原因就在于“公共权力”的广泛性,它不仅涉及国土、税务、人事等一些敏感的部门,还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要本着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的原则,在各个领域抽调精通该业务的精兵强将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避免权力寻租,比如:海关原来都是人为布控,现在改为风险管理体制下下的电脑布控,就使得公务人员没有了开哪些箱、不开哪些的权力,避免寻租的同时也就避免了国家税收的流失。再比如:对于土地使用性质问题,楼盘的容积率问题,各地规划局都享有非常大的公权,诸如此类如何制约,都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制定“避免各个行业权力寻租若干条例”的当然是国家有关部门及这个行业的专家,然而制度的监督却要由整个社会来完成。
四,包容性增长的文化路径:充分发扬文化的魅力,倡导“国情文化”。
文化是为社会所服务的,倡导“国情文化”,也就是让人们在知国情、懂世界后,以先进文化带动生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的目标。
1、倡导先进的民族文化。我们在3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道路,公路通车里程从建国之初的8.07万公里跃升至373万公里,民航国内外航线由1950年的12条发展为1532条,安全状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文盲率从1949年的80%以上降低至3.58%,诸如此类种种都是中华民族在共产党周围发挥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中民族团结的精神就是一种文化,是值得宣扬的一种文化,也是我们在以后道路中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制胜法宝。
2、倡导先进的生存文化。庞大的人口数量,尤其是庞大的农村人口数量,已经是一个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个巨大的包袱,当我们不顾一些的追求人们的生存和社会保障时,十多亿的人口是挑战,当我们急切的追求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十多亿的人口还是挑战,而我国位居前列的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水资源等等被13亿一除,就显得那样的无奈;而计划生育政策恰恰在大学老师、公务人员、高学历人员中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对有些地方、有些人群的约束力就不是那么强,其实,刚才提到文化是可以选择的,农村人们希望人丁兴旺、子多富多,这种文化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前的落后文化,如何撇弃旧观念,实现一种先进的人口文化,提倡晚婚晚育和优生优育,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3、倡导先进的环保文化。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我们在承担世界工厂角色的时候,却无法摆脱投入高、产能低、消耗大、小产业过多的旧工业化模式,我们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倍。这就需要政府在加大力度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全体公民也能为了子孙后代、为了还华夏大地一个碧水蓝天去自觉的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创造一个自觉接受、自觉宣传、自觉实施的先进的环保文化。
4、倡导先进的养老文化。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1.5亿老人,一日三餐,按照现在最便宜的5元钱盒饭计算,每年要吃掉8157.75亿元,而我们现在的养老支出一年只有5000亿元,仅仅解决吃饭这个问题就很困难了,什么别的文化享受和医疗问题就更谈不上了,中国的孝道世界文明,但是必须还要倡导一种养老文化,就是儿女应该提前为老人买养老保险,负担进养老院的费用,实行养老的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