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泽东思想观察和解决两极分化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28:53





           现在从国家领导、知识精英、普通百姓,都认为我国目前贫富悬殊,两极公化情况严重,矛盾尖锐,必须着力加以解决,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些人开出各种药方。如认为是在切蛋糕时给居民多切一些;有的提出从税收解决;有的提出限制垄断行业的收入;限制高管的收入;有的提出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收入,培养中产阶级,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收入格局;有的提出建立资本家和工人谈判工资的协商机制等等。这些措施都可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应该用毛泽东思想分析、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两级分化的严重情况

目前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尖锐对立。从最近几年出现的湖北邓玉娇杀干部,上海杀警察,湖南杀法官,杀幼儿园幼童和小学生事件,通钢事件,以及群体性事件频发,特别是最近富士康的十三跳,丰田汽车等厂的工潮,都反映出我国目前社会矛盾的尖锐程度。

如何看待这些现象,领导和精英们都说:“有深层次的矛盾”。究竟什么是深层次的矛盾,如何解决深层次的矛盾,没有见下文。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情况严重。绝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认识是一致的。但是,也有不同认识,如2010年6月21日的《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刊载中央党校经济部主任赵振华的《研究新进展:多视角观察收入差距问题》一文,就谈到有人认为“我国收入差距处于适度区间,……表明目前的收入差距还为社会所认可。”认为“城市内部的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处于合理区间。”也有人认为我国出现了局部的两极分化,但未出现全面的两级分化。我认为这些观点没有反映当前的实际,以下事实可以说明,我国两极分化已相当严重。

(一)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国际上一般认为基尼系数警戒线为0.4,而我国的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8,到2007年上升到0.48。据王小鲁研究加上“隐形收入”显著高于国内外专家计算的0.47-0.50的水平。

(二)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60%的财富。而我国则是10%的家庭掌握了41.4%的财富。成为全球财富集中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另根据福布斯富豪榜显示,2009年中国前40位富豪的总资产从2008年的520亿美元翻到了1060亿美元,即每位富豪的总资产从130亿美元增加到260多亿美元。

(三)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巨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标准,2008年定的贫困标准为每人每年收入1196元,以此标准全国农村共有贫困人口400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2%。如果按人均每人每日1.25美元的贫困线推算贫困人口接近三亿人,这三亿人一年的全部财富不足1370亿美元,还不到1000名最富裕的人一年5710亿美元财富总额的四分之一。就是说,一个顶尖巨富占有的财富相当于120万穷人的家当。

最高收入10%的人群和最低收入10%的人群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据王小鲁研究则为65倍。

(四)在初次分配中“强资本、弱劳动”趋势不断强化。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的增长。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占运营成本的50%左右,而我国还不到10%。

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下降,全国政协委员,全总党组成员张世平委员反映,投资和消费比例不合理,工资增长低于经济增长,1997年至2007年在GDP比重中政府财政收入从10.95%升至20.57%,企业盈余从21.23%升至31.29%,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39.74%。有23.4%职工五年间未增加工资。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8年全国城镇私营企业职工月工资均为1423元。其中,以农民工为多。

(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根据中国劳动协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

另据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丛亚平、李长久提供2009年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51亿人,有养老保险者15.88%,有医保者27.5%,有失业保险者10.1%。按三口之家计算涉及4.5亿万人的负担。

(六)高管和职工收入差距过大。据上市公司的年报分析,208家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从2006年的6.72倍扩大到2008年的17.95倍,而国企高管和社会平均工资则相差128倍。国资委官员称:目前央企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定得并不高,年平均薪酬也就60万元左右。每年60万元还不高吗?而且实际决不只这个数字。实际上从报刊披露情况来看高管薪酬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都大有人在。

(七)不规范收入比重巨大。据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研究,2008年全国被统计遗漏的“隐形收入”高达9.26万亿元,占GDP的30%;其中有5.4万亿元定义为“灰色收入”。还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工薪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只有13,国家能够监控的只有“白色收入”。意味着大量收入脱离了所得税调节范围,游离于监控之外。人们把形形色色的收入,概括为五种:白色收入,即正常的工资福利等收入;黑色收入,即贪污、收贿、诈骗等非法收入;灰色收入,即介于非法和合法之间的收入;血色收入,即以牺牲他人的生命和用鲜血榨取的收入,如黑砖窑、黑煤窑等;金色收入,即利用黄金、股票、期货获得的收入。

调查证明,城镇居民收入中没有被统计的收入估计高达4.8万亿元,遗漏主要发生在占城镇居民10%的高收入户。

(八)社保、医保不落实。在城镇就业人员中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仅为62%和60%。农民工参保水平更低,参加社保和医保的不足20%和31%。

二、如何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两极分化

历史早已证明,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贫富悬殊,两级分化,是无法避免的,是正常现象。在封建社会由于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大多数农民破产,这是我们都经历过的情景。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追逐剩余价值,残酷剥削工人,工人过着牛马一样的饥寒交迫的生活。中国解放前的大小城市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历历在目。

就是在精英们一再宣扬的,所谓西方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屡屡爆发。特别是2008年以来这场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许多国家债台高筑,入不敷出,工人失业无法解决,生产恢复迟缓,社会保障亏空严重。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头羊美国也是困难重重,失业率居高不下。历史证明,资本主义是解决不了两极分化问题的。

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民主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一个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转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选集》第三卷21页)。列宁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中指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隔着一个过渡时期,这在理论上是毫无疑义的。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征。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换句话说,就是已被打败但还未被消灭的资本主义和已经诞生,但还非常脆弱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列宁选集》第四卷84页)。

按照马列主义过渡时期的理论,中国革命胜利以后,要不要开始搞社会主义,要不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农村要不要走集体化的道路存在着两条不同的道路。

以刘少奇为代表的一些人,他们主张“建立新民主主义新秩序。”“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让资本家存在和发展几十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私有权在今天中国的条件下一般地还不能废除。”“即使东北将来有一万个富农党员也不可怕,……认为当党员便不能有剥削,是一种教条主义。”在天津讲话中还提出“剥削有功,剥削越多越好”的观点。(以上均见《毛泽东传》,薄一波《若干决策和事件的回顾》)

毛主席对刘少奇的上述观点表示了不同意见,进行了批评,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主席就指出:“关于社会制度的主张,共产党是有现在的纲领和将来的纲领,或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两部分的,在现在,新民主主义,在将来共产主义,这是有机构成的两部分,而为整个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所指导”。(《毛选》647页)。同时指出:“共产党员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毛选》254页)

毛主席在1952年9月14日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十年到十五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是十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毛选》236页)1953年2月和王任重谈话说:“有人说‘要巩固新民主主义新秩序’。还有人主张‘四大自由’,我看都是不对的,新民主主义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毛传》247页),“什么叫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步骤是走向社会主义。”

经过调查研究,充分酝酿,于1952年9月24日,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于1953年9月24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周年的口号中向全国正式公布,经七次修改,经毛主席审定,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制订总路线解决了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问题,统一了全党思想。

根据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理论,过渡时期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生长着的共产主义斗争的时期。是要通过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逐步增加共产主义因素,削弱以至消灭资本主义因素。是要通过斗争,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又不能再产生的条件。毛主席正是根据马列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制订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在总路线的指引下,根据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初步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国防的现代化。造出原子弹、卫星上天,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改造,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打下了物质基础。

在总路线的指引下,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建立起强大的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通过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组织起合作经济。从而使工业、商业、外贸、金融、进出口等各行各业都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经济基础。

在总路线的指引下,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通过由互助组,到农业生产合作社,低级社到高级社,到人民公社。把一家一户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农林牧副鱼全面发展的集体所有制。消除了在农村产生两极分化的土壤和根源。

在总路线的指引下,从国家领导人到广大的工人、农民都实行了按劳分配的制度。人们的收入既有差别,又不悬殊。对领导干部权利既有限制,也有群众监督。

在总路线的指引下,进行了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改革上层建筑,改进机关作风,中心是改善党和国家机关与群众的关系。同时,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斗私批修,以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制度。

在毛泽东时代的三十年,中国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灭了阶级,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现了按劳分配制度,广大的工人、农民成了国家的主人。通过深入的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改造,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旧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没有了存在的土壤。广大群众的精神面貌斗志昂扬,积极向上,社会主义积极性发扬光大。

可是,在毛主席逝世以后,一些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对毛主席的路线和所走的道路,对毛泽东时代进行造谣,诬蔑和抵毁。胡说毛主席搞的是“空想社会主义”,是“民粹主义”,是“贫穷社会主义”。他们否定毛泽东时代的一切。他们提出:“补课论”,“社会主义不可知论”,“共产主义渺芒论”,他们提出要“补资本主义的课”,要“发展私有制。”鼓噪“补课论”,推动私有化。

在八十年代初,首先在农村解散了人民公社,解散了集体经济,在全国推行了包产到户,分田单干,挖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农村两极分化打开了大门。

从九十年代开始,在不向“姓社姓资”,不问“姓公姓私”,不争论的方针指导下,开始了公有制企业的改制重组,兼并转让,抓大放小,实行股分制。通过合法的和非法的手段,把一批公有制企业变成了私人企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在改革的过程中,提出要砸破“铁饭碗”,打破“大锅饭”,要减员增效。使几千万工人下岗,买断,推向社会,给广大职工带来极大的困难,给社会也造成极大的压力。

通过股分制改造,实行公司制管理,企业领导人成了老板,公有制企业职工成了雇佣劳动者,对分配问题领导说了算,工人没有任何权利。工人失去了主人公的地位。

同时,发展了大批的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些企业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现在在GDP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在城镇就业的劳动力中已是“四分天下有其三。”在这些企业中工人的劳动已成为商品,工人和企业主的关系是雇佣关系,在分配中资本家得到的是利润,工人得到的是出卖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资本家追逐利润,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是没有止境的,工人是没有权利的。因此,在私人资本家的企业里是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的,也就是在初次分配中是不可能公平的。困此,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分配中体现的两极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三,如何解决两极分化问题

分配问题实际是个生产资料占有的问题。生产资料的占有决定分配的制度,决定生产产品的分配形式。马克思在《导言》中说:“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个人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参与生产,就以工资形式参与产品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中央党校选编《政治经济学部分》第16页)同时,指出“在分配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1)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个人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这是上述同一关系的进一步规定,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产品的分配显然只是这种分配的结果”。(同上,第17页)

按照马克思的论述,分配是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是生产关系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决定分配关系。是按照所有制的占有关系,分配生产的产品。在封建的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下,产品是由封建地主阶级所决定的。在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条件,是按资分配的。工人所得到的只是出卖劳动力的价格。在封建的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两极分化是必然的,正常的,是不可能避免的。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是在消灭了资料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实现的。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才可能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才可能消除产生两极分化的经济基础和土壤。

“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他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生产关系。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对资本主义人剥削人的关系,对资本主义按资分配制度的否定。因此,对两极分化问题,必须从生产关系,也就是所有制关系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找出解决两极分化的办法。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要不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问题。

刘少奇,邓小平对于搞私有制,发展资本主义必然会出现贫富悬殊,两极分化都是心知肚明的。

刘少奇说:“现在农村阶级分化,正是将来搞社会主义的基础,将来我们依靠政权,下个命令就可以剥夺它。”(《毛传》344-345页),他还说:“农业集体化要经过一个大的运动来达到,而不是零散地、慢慢地建立,十几年后发动一个运动,经过两三年搞起来。”(《毛传》346页)

刘少奇这种发展私有制,两级分化以后,依靠行政下个命令剥夺他。或搞运动解决。这种办法我看是行不通的。

邓小平提出了搞私有化会出现两极分化。他说:“现在看来发展起来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发展差距问题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富裕起来后财富怎样分配也是个大问题,分配问题大得很,虽然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还困难,但是一定要解决,否则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和他弟弟谈话)他还说:“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过大的差距”。(《邓选》三卷64页)“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上邪路了。”(《邓选》三卷111页)邓小平提出了“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新的资产阶级,就真的走上邪路去了。”他没有提出如何解决两极分化的办法。

现在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刘少奇的办法行不通,邓小平没有提出解决办法。

要真正解决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问题,首先要根据马克思、列宁、毛主席的理论,肯定当前是处在过渡时期,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不管是初级阶段,还是低级阶段,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我们的一切政策都应该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我们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既然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就要逐步发展,增加共产主义因素,削弱直至消灭资本主义因素,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党宣言》所提出的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彻底消除产生两极分化的经济基础和土壤。

我们要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指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1953年10月26日,毛主席和陈伯达、廖鲁言谈话说:“要搞社会主义,‘确保私有’是受了资产阶级影响。‘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言不及义’就是言不及社会主义,不搞社会主义……,不靠社会主义。”(《毛传》360页)

在1955年10月4日,召开的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毛主席在会议结论中,谈到农业合作化的动因时说:“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是很没有良心哩,马克思主义是那么凶哩,良心是不多哩,就是要使帝国主义绝种,封建主义绝种,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在这方面,良心少一点好。我们有些同志太仁慈,不厉害,就是说不那么马克思主义。”(薄一波《回顾》350-351页)。

关于农村两极分化问题,1962年和李井泉谈话,李井泉说:“单干以后,两级分化很厉害,只要二年就很明显。”毛主席说:“两年都不要,一年多就会出现两极分化,其中有的还是共产党的支部书记,贪污多占,讨小老婆,放高利贷,买地;另一方面是贫苦农民破产,其中有四属户、五保户,这恰恰是我们的社会基础,是我们的依靠。我们要代表贫下中农也代表一部分富裕的农民,所以要按劳分配,平均分配的不能太多”。(《毛传》1242页)

毛主席对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别是农业的集体化,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真是呕心沥血,艰辛探索,和错误路线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直到1965年重上“井冈山”,在井冈山和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有一段谈话,很能说明毛主席对这个问题的心境。

马杜香2006年所著《前奏——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有一段和张平化的对话,5月25日送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下山时,毛主席大声地问,“你是没有忘记我在专列上的许诺吧。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样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不安稳了”。张平化激动地望着毛主席。大声地说:“主席,我懂了”。(马杜香:《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0月10日第一版151页)

1974年12月26日,毛主席和周恩来谈话时,做出了《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极专政……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

“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

“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因此要多看点马列的书”。

列宁说“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工人阶级一部分,党员一部分也有这种情况”。“无产阶级中,机关工作人员中都有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毛传》1713-1714页)

毛主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关于过渡时期的一系列论述,是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问题的钥匙,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当前可从以下几方面研究解决。

一是,在经济上坚定不移地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巩固扩大公有制的基础。改善公有制企业的管理。在公有制企业实行《鞍钢宪法》坚持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让工人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充分发扬民主,把分配置于阳光下。所有人员的工资、福利、奖励方案都应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确定,不能少数人说了算。

二是,在农村坚定不移地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对一直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的先进典型,如:河南的南街村,刘庄,江苏的华西村,河北的周家庄等,许多集体经济搞的好的社、队进行调查研究,对他们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消除两极分化的土壤。

农村、农民要以农业为主,以农业为基础,搞好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农林牧副鱼全面发展。村镇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工副业,尤其要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问题。

要保障农民的权利,改善党和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支援。

三是,建设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队伍。

马克思在1871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指出:“为防止政府机关人员由人民公仆变成人民的老爷,要实行薪金制度,政府领导人员只能拿相当于技术人员的工资。”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多次谈到实行巴黎公社的原则,其中一项就是“取消支付给官吏的一切办公费和一切金钱上的特权,把国家所有公职人员的薪金减到工人工资的水平”。

毛主席历来是非常重视国家机关建设和队伍建设的。要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于1967年4月29日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围绕干部不脱离群众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低工资制,困难时期领导干部带头降低工资:规定干部参加劳动制度:干部蹲点,调查研究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整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制度;以四大为主要形式的群众监督制度。由于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对国家工作人员实行了群众监督,从而保证了三十多年来党和国家机关的清廉作风,保持了党和国家机关与群众的良好关系。

我们应该根据马列主义原则,毛主席所创造的经验加强党政机关的队伍建设,纠正目前存在的严重腐败问题,建设一支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队伍。

四是,对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进行规范,加强监管。
规范运营成本核算,规范盈利分配,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关系,确定分配比例,保证职工工资在生产发展基础上逐年提高。纠正“强利润,弱劳动”的现象。对职工的社保、医保要按国家规定保证提留。

五是,坚决打击非法收入,规范隐形收入和灰色收入。干部的贪污、

收贿、营私舞弊,买官、卖官等非法收入,是这些人暴富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必须真正下最大的决心加以解决。
对各种各样的隐形收入,灰色收入应彻底清查,搞清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对合法的加以明确,对非法的加以取缔。

一些高收入群体,如明星的收入,广告的收入,矿产老板,房地产业老板收入等都应该严加规范,严格征税。对企业的广告费用开支也应进行严格控制。这些方面对扩大两极分化都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