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忆之二十七:侨汇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4:07:59

孝感马明老弟的一篇留言,使我又回忆起计划经济时的另一票券——侨汇券。








 

侨汇券又称侨汇物资供应票、侨汇商品供应券。它是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商品短缺,为了保证和方便外宾、港澳台同胞和侨眷购买商品而发行,一般由省级的商业厅负责印刷。它诞生于1957年7月30日,于1992年废止。

侨汇券的发行时有其特殊历史背景的。侨汇是海外侨胞给国内眷属的汇款、赡家费。1949年中国建国之初,在沿海侨乡,侵犯侨眷收取侨汇经济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挫伤了海外侨胞汇款的积极性。1955年2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关于保护侨汇政策的命令》。由于当时物资供应短缺,在侨乡出现了以物顶汇的现象,侨汇额不断下降。为了争取更多的外汇收入,1957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争取侨汇问题”的指示,根据侨汇额核发一定比例的物资购销凭证(俗称侨汇券)给国内收汇人,侨汇券持有者在专门商店或柜台购买紧俏商品或生产物资。

侨汇券与外汇券不同,它虽也有面值,但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人民币现金共同使用。侨汇券汇聚了粮票、布票、棉票、副食品购买券、工业品购买券等各种票证。此外,有些省的侨汇券还印有肥皂票、煤票、油票等稀有票证。

当海外的亲戚汇款回来,收款人凭汇款单到银行兑换后,银行都会附赠一张等值的“侨汇券”。所以,只有侨眷才有机会得到这样的票证,在当时,这算是最“小资”的票证了。

与外汇券一样,各地设有侨汇券专卖店或专营部(有的与外汇商店合一)。同样,这些商店(或专营部)里有其他商店里没有的高档、紧缺商品。所以,当时除去外宾和出国人员,也只有侨胞才有可能买上缝纫机、电视机和自行车这样的奢侈品。这些商品根据品种的不同收取不同种类的票证。如买粮、油类商品需要粮、油类购买券,买工业品需要工业品购买券。同类的商品,也根据品种的不同而收取不同数量的购买券。如一般的小件商品收取的券就少一些,而大件商品,如: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收取券的数量就会多一些。

同外汇券一样,随着商品、物资的丰富,侨汇券也失去应有的作用,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