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教育2.0 - 教育技术资讯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0:07:11
走向教育2.0
交互式教育、虚拟校园、播客学生以及“数字原住民”——所有这些快速演变中的现象被称作教育2.0。
在最近的全球教育与研究会议中,人们关注的问题也主要是“什么是教育2.0”,或者换句话问“web2.0是如何影响未来的教育和学习的?”
在web2.0引发的这场教育革命中,毫无疑问,技术和工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教育和学习的全球化以及校园中的新一代——“数字原住民”的出现也是促成这场革命的重要因素。
web2.0
对于很多走在发展前沿的人来讲,web2.0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Web2.0的意思是我们如何使用网络,而不是网络是什么?web2.0是一种新型的手段,让人们通过网络交互。Web1.0是一种一对多的信息传输,人们发布网站供其他人浏览,过程缺乏交互感。相反,你可以这样理解web2.0——“供人分享的网络”,它强调协作、分享和交流。用户不是被动的阅读它,他们亦可以贡献内容。
教育2.0发端于web2.0技术普及的当下,这些技术包括:博客,播客,社交网站甚至是新型的游戏。比如,超过60所大学在“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三维虚拟社区)中设立了机构,这个虚拟世界也吸引了全世界四百三十万人成为其居民。因此,web2.0构建的人际关系网络和交互形态正逐渐转变着教育和学习的形态。不过,同以往的任何一场变革一样,这并不是技术的独角戏。
全球化驱动教育2.0
驱动教育2.0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在全球设立了分支机构。
它们其中的一些,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全球化扩展。比如MIT开放课程,来自全球的学生都可以利用其免费的课程资源(OpenCourseWare)来学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正利用Google Video来免费提供大学课程。
其它一些大学则是通过在本部之外设立的分校来实现其向全球扩展的计划。英国诺丁汉大学在中国上海设立了分校;美国著名的工程大学——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把分校开在了克罗地亚;澳洲的蒙纳士大学则在马来西亚有一所分校;新加波也成功的邀请到MIT和慕尼黑大学把分校办到其本土上,实际上,新加坡希望到2012年能吸引150,000名学生到这个城市国家进修工程技术学位。
另外,一些国家正在建立“知识中心”,阿联酋迪拜的“知识村落”入住的大学分校就有:英国的密德萨斯大学、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印度的圣雄甘地大学、圣彼德堡州立工程与经济大学;卡塔尔的“教育城”则包括了卡内基•梅隆大学、威尔康乃尔医学院、乔治敦大学外交事务学院,以及德克萨斯A&M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的分校。
现在的学生们都渴望到国外扩充自己的教育经历。依照《每周新闻》的调查,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从1975年的八十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二百五十万人,年平均按3.9%的速率递增。在一些国家的博士学位获取中,外籍学生亦占有有相当的比例;比如:英国是38%,美国是30%。
许多大学也鼓励这种趋势。在欧洲,每年有超过十四万的学生加入到Erasmus项目(欧盟硕士课程:跨国、跨校的联合硕士项目)中,从2200所教育机构获取学分。“博洛尼亚进程”则创建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区域”,通过欧洲大学协调机制来促进大学的一致性与多样化的平衡发展。目前有45个成员国。
实际上,寻求教育全球化不只是大学,许多K12学校亦正通过互联网加入了全球化学习的进程。
数字原住民
这些跨国求学,用播客听课的学生是谁呢?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的Marc Prensky把他们称作“数字原住民”。而在技术爆炸之前成长起来的则被称作“数字移民”。数字移民比较深沉、专一和文本化,甚至可能把电子邮件打印后再阅读,而数字原住民则会在屏幕上阅读它们。
对于数字原住民来讲,一切都要讲究速度和多任务。技术是他们的第二天性,他们能在同一时间舒适的使用不同的媒体。他们能一边学习、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并且还和朋友互发短信。
数字原住民,有时候也被称作“千禧一代”,在未来十年他们将是你的学生或者员工,并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因为大学学位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必要条件,这将导致高等教育越来越热。利好的消息是会有更多的学费进帐,难题是:需要更多的校舍,大班额和更好的IT设施。不过这些看起来像是传统学校遇到的问题。在教育2.0时代,学生已经可以跨越现实和虚拟的障碍实现分享、参与和协作等学习行为;因为这是他们——数字原住民的时代。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或许我们能逐步认识“教育2.0”特征: 教育的全球化——学习者能得到更丰富的教育; Web2.0 ——支撑学习者能跨越学习藩篱的技术;数字原住民 ——教育2.0的学习者。
Trackback: http://tb.donews.net/TrackBack.aspx?PostId=119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