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工程大事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7:26:20
嫦娥纪事
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2002年
2010年 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
我国或将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8万公里的直接奔月轨道。
“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
2009年 嫦娥一号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完成使命
嫦娥一号卫星在完成预定任务后,鉴于卫星状态良好,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卫星在轨的宝贵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技术试验,为二期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圆满完成使命。
此外,在2009年内,嫦娥二号卫星系统完成了关键技术攻关、正样产品的验收工作,正在进行整星总装测试和大型地面试验验证;火箭正样产品目前正在按计划生产和试验;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正按计划进行地面设备改造和试验。
2008年 发布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
2008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一年任务,所有载荷均开展了有效的科学探测,获得了超过1.37TB的科学探测数据。
2008年11月12日,发布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图。
2007年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实施首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绕月轨道。
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卫星进入环月轨道。2007年11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为我国第一幅月图揭幕,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2006年 “嫦娥一号”进行最后飞行样机阶段的研制
2006年,完成月球探测卫星正样产品的设计、研制、总装、测试、试验、发射及飞行试验。
2006年,“嫦娥一号”卫星进行最后飞行样机阶段的研制。运载火箭完成正样投产任务,测控和发射场系统完成技术改造和调试任务,地面应用系统完成组装和调试任务。
2005年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初样研制基本完成
2005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初样研制基本完成,通过了整星结构测试、卫星耐热性能测试以及通电性能测试等专项试验。
2005年,运载火箭、探测器 、数控、发射场和地面运用五大系统均完成了“初样”阶段,确定了各项技术指标。探月工程转入嫦娥一号正样飞行卫星的研制,预计在2007年发射,围绕月球来探测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信息。
2004年 中国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
2004年,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工程命名“嫦娥1号”工程,中国探月工程第一期正式启动,绕月工程各项研制工作也全面展开。目标是要在2007年之前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
2004年3月,一台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激光高度计被选定为探月计划“首席摄影师”,它将跟随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亲历绕月旅行,用三维影像再现月球表面原始风貌,为下一步宇航员登月选择最佳着陆点。由此我们将获得覆盖整个月球的地形图,包括人类探月活动从未涉及的月球两极区域。同时,科学家们积极开展包括月球车在内的各项研究工作。9月,绕月探测工程总体和各系统的详细方案设计完成。
2003年 完成绕月探测工程的综合立项论证工作
2003年,国务院同意探月工程的第一阶段“绕月探测工程”立项。
2003年3月完成了绕月探测工程的综合立项论证工作,提交了《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综合立项论证报告》及《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科学目标与发展战略》,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的可行性论证报告。至此,我国的绕月探测工程已如孕育在母体中的胎儿,只待时机成熟呱呱坠地了。
1995年,“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提出并下达了“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课题。来自航天系统和中国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学者,经过一年的工作,形成了第一份较完整的月球探测可行性报告。
2000年11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其中,“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被明确列为近期发展目标。这篇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份政府白皮书,是由国防科工委组织编制的。
2002年10月,栾恩杰听取了有关专家关于开展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等问题的汇报后表示,国家航天局将全力推进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随后,他委托孙家栋院士负责月球探测工程的综合立项论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