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中日关系,还是海权维护,中国都要坚持“以我为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1:30:44

对待中日关系,还是海权维护,中国都要坚持“以我为主”

2010-10-05 20:46:09

浏览 83110 次 | 评论 73 条

昨天,温总理和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亚欧会议期间进行了“交谈”。会前,菅直人曾经直言去布鲁塞尔的目的就是为了与温家宝举行首脑会晤;后来,大概觉得中国方面态度强硬,日本高层则开始在此问题上不断低调,菅直人临去比利时前,也否认他将与温总理会晤。但日本有关阁僚仍在话里话外为两国总理会场外的这种“不期而遇”(或说“如期而遇”)埋下了伏笔。如今,日本人如愿以偿。

中国外交部为这次“交谈”所发的新闻稿,一共只有115个字,大概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针对这次中日交恶的原因,表述了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立场;第二部分,表述了中国对日关系的积极态度;第三部分,主语虽然是“双方”同意,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方的观点,即对未来两国高层会晤的前景做了展望,但也巧妙地预设了前提,如果说“民间”的交流缓和两国民众间的对抗情绪,那么加强“政府间沟通”,可否理解为这种“沟通”的成果决定双方高层会晤的可能性呢?

我虽然对胡锦涛主席如约下月出席日本主办的APEC首脑会议并会见日方首脑谨慎乐观,但这仍需看两国关系这个月的走向及气氛。其中,两国“政府间沟通”的层级,是事务级,还是内阁有关当局的级别,值得留意。而中国是否会恢复上个月中止的中日东海问题谈判,是个重要观察点。

中日两国总理的这次见面,在很大程度上算是中国帮了菅直人一个忙。昨天,日本传出消息,说小泽一郎将难逃“强制起诉”的命运。这对民主党政权是个不小打击。现在,通过首脑间的直接沟通,中日关系有所转圜,这虽然不会令日本政界内外的右翼强硬派满意,但在日中关系上也算是一种交代,对他的政权稳定来说,还算是一项利好吧。

但这次“交谈”,对中国来说,也同样是符合自身利益的。毕竟,此次钓鱼岛风波不能一直僵下去;这次见面,可以说是中国为此次事件画上的一个有条件的休止符。

对于这次钓鱼岛事件,尤其是当时释放船长的这个焦点,对于中国的得失,外间有各种议论。我个人除了认为这次事件是中国维护自身海洋权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外,同时认为,这次事件中方较好地运用了“以我为主”的战略,为维护海洋权益提供了一次好的经验。

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无疑处于弱势地位,毕竟钓鱼岛现在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这个现实出发,中国这次在事件发生后,态度出乎日本意料之外的强硬,以释放船长为核心,中国祭出了多项前所未有的制裁措施,对日方形成了空前的压力,最后,以“政治决断”的形式(虽然日本政府“犹抱琵琶”地不肯承认)释放了船长,使日本政府失分。就这个事件本身,虽然中国不可能在维护钓鱼岛权利上得到实质进步,但中国通过这样一个事件的处理,使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钓鱼岛问题上,一方面,纵使日本拒不承认钓鱼岛的争议性,但这种表态现在已属徒劳;另一方面,中国通过这个事件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在维护海权方面的难有作为的形象。这是这次事件带给国人最大的惊喜。

对于这次事件,中国当然与日方有交涉,有经有权,特别是日方突然释放船长,很有好事者联系美方的态度等等。但从根本上说,这次中方外交战能打成功,关键在于中国从一开始就贯彻了“以我为主”的方针,所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易日方的思维方式扰乱中国的处理方式,最后得以胜利。可以说,这种“以我为主”的方针是今年中国维护海洋权利方面的一种政策延伸。

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从黄海,到南海,再到东海,有关国家与中国龃龉不断,其中还有世界头号大国的介入。中国在黄海美军军演问题上,态度强硬,逼使美韩一次次放弃美军机进入黄海的目的;在美国与东盟突然联手打出“南海牌”时,中国寸步不让地予以回击,在东海问题上,无论是此次事件,还是中国中止中日东海谈判,所贯彻的都是这样一种不为人所动,“以我为主”的方针。这无疑是正确的。

中国在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时,就现实来说,处于一个相当的弱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短期内也难以改变。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实出发,从中国增长的国力出发,从现在做起,坚持“以我为主”,以自己的步调,一步一步做起。

我以为当务之急是抛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样不切实际地思维定势。比如在南海问题上,首先,要坚决抵制东盟国家使南海问题“国际化”的图谋,坚持双边谈判,否则就免谈。其次,在南海中国现控岛礁上,加强军事设施,包括军用机场的建设力度,以切实维护海权。第三,则应当搁置南海共同宣言,这样的多边文件既不能贯彻中国“双边化”的意图,在南海有实利者,也不可能为中国考虑,中国不应当与虎谋皮。

日前,中国驻菲律宾刘建超大使表示新的南海多边文件已有形。窃以为不可。

 

10上一篇 << 看待朝鲜三代继承的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