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及浙江省的定位(上)--刘亭的学术主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1 00:15:55
“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及浙江省的定位(上) 2009-11-25 17:33:00   0 推荐

(成文于2005年6月25日)前  言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把握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挖掘自身比较优势,明确浙江省在全国和长三角两个层面中的发展定位,并提出落实定位的若干建议。研究过程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强调开放性、动态性和现实性;在定位的明确上,注重“把握发展趋势、发挥比较优势、彰显浙江特色”。

——科学把握发展趋势。坚持开放思维,把握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国内四大经济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变化趋势,将浙江发展置于长三角、整个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以大视野进行综合考量,合理定位。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运用动态思维,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在新的背景条件下,既要尊重历史沿革,扬弃传统优势;又要培育新生优势,力戒路径锁定;不断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切实彰显浙江特色。既要按照“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体现浙江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立足浙江实际,紧密结合浙江省情,充分体现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凝聚力量、突破重点、带动全局,形成富有浙江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对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及影响的分析:遵循“一大要求”,顺应“四大趋势”

(一)一大要求

中央要求浙江,总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在全国继续“走在前列”;具体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三个方面,在全国继续“走在前列”。

将中央对浙江“走在前列”的要求,作为判断区域发展趋势的一个内容,是因为这是中央审时度势,科学估量浙江既有发展基础,又恰当判断浙江未来发展潜力所作出的科学结论。仔细研读,可由此及彼、由点及面,反观和领会中央对大趋势的宏观把握。

(二)四大趋势

趋势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并行发展

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加快向我国转移,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不断扩大。这提供了浙江吸纳国际先进要素的有利条件,使浙江能充分利用国外的原材料、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缓解资源和创新要素的紧缺,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但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及贸易的全面扩张,也加剧了浙江传统优势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风险。随着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浙江经济也更容易受到国际贸易摩擦、国际投机资金、汇率调整、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不确定因素的强烈冲击。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并行发展,总体上要求浙江提高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在全球经济体系中谋求最佳分工地位。

趋势二:国内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深化

国内区域发展正由“沿海先行”向“区域协调”过渡。全国呈现出的“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四大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一方面将使得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在财政转移支付、投资立项、吸引外资、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得到国家更大的政策倾斜;另一方面,也将要求东部地区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步伐,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让渡更多的国内市场空间,为促进地区共同富裕,承担更大的责任。同时,这也有利于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扩大区域间经济技术的合作与发展;也有利于浙江发挥企业家创业能力强及机制灵活、资金丰裕等优势,扩大市场销售,突破资源瓶颈,实现“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的份额、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的主要经济指标变化趋势分析,2001-2004年,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长三角上升了3个百分点,珠三角上升0.7个百分点,环渤海上升1.1个百分点,长三角上升速度最快;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长三角上升了7.6个百分点,珠三角下降了3.5个百分点,环渤海下降了1.9个百分点,逐渐拉开了距离;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长三角上升了12.4个百分点,珠三角下降了11.3个百分点,环渤海下降了0.7个百分点,落差相对较大(见表1)。

作为东部发达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要求浙江与其他内陆地区拉开发展层次,在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趋势三:长三角国际化、一体化进程加速

长三角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从2004年数据来看,全国实际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其中长三角253.21亿美元,占到全国的41.8%,浙江66.8亿美元,占到全国的11.0%;全国进出口总额11548亿美元,其中长三角4160.7亿美元,占到全国的36.0%;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落户长三角(见表2)。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上海提出“1234战略”:一个“主战略”是“科教兴市”,两个“优先”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三个“服务”是“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中国”,四个“中心”是“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这将进一步加大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对外的辐射带动作用。邻近省份在发展战略谋划上,也顺应并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发展。如安徽提出“奋力崛起”战略,其核心便是“东向发展”,或称之为“沿海化”;江西提出“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其战略目标为联结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

长三角区域合作和交流的不断深化,总体上要求浙江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中更加积极有为,以图趋利避害、谋求互利共赢。

趋势四:作为沿海先发区域的浙江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浙江经济总量已超过万亿元,但资源要素和创新要素紧缺问题日益严重。能源、土地、水、环境容量全面趋紧,国际市场成品油、煤、铁矿石等重要原材料价格不断高企。经济增长仍是依靠低技术、低价格、低收益这“三低”方式为主;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滞后于经济发展;城乡、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概括而言,资源、环境和市场的约束趋强,凸显了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压力;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机制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分配不合理及心态不平衡,凸显了浙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压力。实施“八八战略”和“平安浙江”,是保持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体现了浙江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但转型需要支付成本,甚至以牺牲一定的增长速度为代价,为此要在速度和质量、短期和长期、效率和公平、继承和创新之间,进行审慎的平衡。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总体上要求浙江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前提下,推进发展模式的实质性转型,以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浙江省区域发展在全国、长三角两个层面上的定位:四个先行、四个重要

以“先行”作为定位的关键词,是由于“先行”意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干就是“先行”的行,前列就是“先行”的先。和“率先”、“提前”等词汇相比,“先行”的实践性更强。能否做到“先行”,首先要看主体“行动”的大方向是否正确。下一步发展的大方向,就是党中央指出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而要达到这样的发展境界,从现状出发,无非是转型发展,即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与时俱进的扬弃,继承好的、创推新的,也即“八八战略”所要求的“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

(一)争取在四个方面,成为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区。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发展基础来看,浙江多项发展指标领先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从发展趋势来看,浙江下一阶段发展快于全国的态势仍可继续保持。浙江拥有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率先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条件(见图1、表3)。

从周边区域来看,在区域发展梯队中与浙江同处一个层级的部分沿海发达地区,也都提出了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如广东省提出,2010年全省进入宽裕型小康社会,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020年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省提出,2007年前,苏南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前,苏中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2017年前,苏北总体上建成小康社会,苏中部分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发展要求来看,“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是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同时,也体现了中央希望浙江“走在前列”的要求。

第二,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动力的先行区。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浙江缓解当前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的有效手段,是解决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唯一途径,也是落实中央“走在前列”要求的实际行动。

从现状来看,资源要素紧缺、生态环境恶化、市场空间逼仄已对浙江的发展形成严重制约。电力供应呈现出全面性、持续性紧张,即便未来加快以火电为主的电源建设,也会遭遇煤炭供应吃紧、电煤运输困难、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浙江水资源总量本来尚属可以,却因粗放利用、肆意污染,导致水质型缺水日益严重。据水利部门预测,2010年我省需水量将达到260亿方左右,而目前我省的供水能力仅为200亿-220亿方左右。根据《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4-2020年平均每年可新增耕地面积仅10万亩左右,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十分艰巨。建设用地虽实施开源、节流、搞活的方针,但基本农田无可更改,可供开发复垦耕地不多。为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越来越大,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仍未有效遏制。市场环境也不断恶化:内有地区替代、产业空洞化之忧,外有非关税壁垒增多、利润空间受挤压之虞(见表4)。

从趋势来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市场制约、实现既定发展目标的明智选择。当前浙江的发展,一方面正步入“矛盾凸显期”,各种深层次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另一方面,又必须抢抓“发展黄金期”,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口号虽已提出多年,但始终“老方一贴”,是因为原有发展模式尚有空间,且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尚未到位。如今再审视现状、放眼前瞻,显然难以为继,相关改革势必着力攻坚。要在当前各项约束条件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唯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华山一条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转型就没有浙江的发展,没有转型就没有浙江的未来,没有转型,很有可能“十一五”将会成为浙江近30年来辉煌发展的拐点。

浙江如能顺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将成为区域发展模式转型的典范,也实现了中央对浙江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在前列”的期望。改革开放至今,浙江在经济增长上所取得的一系列瞩目成就,基本还主要是依赖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从区域比较来看,浙江可谓以平面扩张取得先发优势的典范,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也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当前的“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现期”双重叠加的“战略机遇期”中,浙江如果能顺利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性转变,那又将成为主要依靠创新推动的区域发展模式的典范。

第三,深化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先行区。

从历史来看,浙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浙江市场化程度居全国第2位,民营经济体制优势是浙江发展的活力之源。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浙江加快发展主要得益于民营经济和市场先发优势,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率先发展和国有、集体(包括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率先改革。

从现状来看,浙江经济体制带有明显的初级市场经济的特征,改革先发优势正逐渐丧失。浙江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育相对滞后,产权交易、直接融资等市场发育的制约因素较多;企业组织形式、市场交易方式尚属低级;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现代产权制度、信用制度有待完善。因此,浙江急需深化改革,实现由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建立起“好的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即开放的市场经济,“入世”即融入国际上以发达国家为主流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如同小平同志所说“开放就是改革”一样,国际化也就是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市场化。开放不仅表明经济互动,还意味着体制接轨。

从趋势来看,随着生产要素流动越来越频繁和便捷,区域核心竞争力将逐渐从资源禀赋优势、生产技术优势、产业基础优势,转向仿效较难、流动不易,与区域文化、社会结构、政府组织、公民素质紧密相关的体制机制优势上来。因此,加快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对确立浙江在区域发展竞争中的领先地位,至关重要。浙江不能满足于以往改革的先发优势,要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紧迫感,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继续保持全国的领先地位。

第四,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先行区。

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得益于走出了一条城乡互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路子,较好地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三农”问题,促进了城乡的协调发展。

从现状来看,浙江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领先全国。浙江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为全国第三位、各省区第一位。浙江的城市化水平,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2004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2936元的2.08倍;城乡收入差距在浙江虽然也呈扩大趋势,但远远小于全国水平,且2004年浙江城乡收入之比从2003年的2.43∶1缩小到了2.39∶1,出现了8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首次缩小,而全国尚为3.21∶1。在浙江,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正在加快构建。随着《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的贯彻实施,浙江城乡一体化水平仍将继续领先全国(见图2)。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更高要求来看,浙江还存在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

从趋势来看,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农”问题的尖锐化及久拖不决,最终将导致区域经济陷入“增长的陷阱”。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将对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较好地实现浙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在前列”的要求。

(二)努力在四个领域,成为长三角发展的重要区域

第一,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浙江制造业发展已有很好的基础。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国际跨国公司正逐渐把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甚至地区总部移入长三角地区,为浙江协同上海、江苏,共同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了良好机遇。

在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上,浙江应加大科技园区、高教园区等创新创业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本整合提升已有的块状特色经济,培育新兴国际化产业集群,形成若干总量规模、创新能力、装备水平、资源利用率等居于全国前列的全国性制造中心和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推进与上海、江苏的联动发展,加强优质要素共享和产业分工协作。

第二,长三角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4%,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期。随着长三角城市群加速向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迈进,加之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设施的建设,浙江城市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浙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在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上,浙江应抓住空港、海港、高速公路、跨海通道、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机遇,强化与上海的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的互补发展。进一步明确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与核心城市上海及北翼城市群共同打造长三角都市圈。其中,杭州要成为长三角的现代服务业次中心和休闲中心、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核心区之一;宁波、舟山要加快港口一体化开发,成为长三角连接世界各大港口的国际性港口城市、临港重化工核心区之一,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北接嘉兴、南连温台,形成沿海对外开放扇面;湖州要成为杭宁经济带的重要中心城市,并与嘉兴共同打造近沪经济走廊。

第三,长三角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产业区。

浙江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地貌、水系自成体系,平原水网密布、山区森林茂密。全省森林覆盖率59.4%,自然保护区29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67个,环境支持系统仅次于西藏、海南,居全国第三。生态优势已作为浙江八大优势之一,写入“八八战略”。

在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上,浙江应以建设生态省为抓手,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造适宜人居的环境,形成人口、城市、产业与自然和谐的优美景观;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繁荣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省份;顺应长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型、出口导向型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趋势,积极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与产业化经营手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考虑到长三角地区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休闲度假旅游将出现“井喷”现象,浙江应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

第四,长三角成为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是海洋资源大省,拥有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6倍,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6500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居全国第一位;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3061个,占全国的2/5;港口、渔业、旅游、油气四大海洋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港口资源更是得天独厚。对区域发展而言,港口不仅仅是港口,还意味着是连通全球的大市场、蕴藏丰富的大矿山、连片开发的大工业、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绵长的海岸带,兼具区位、基础条件以及水、土地资源等综合优势,已经成为全省生产力布局的主轴线(见表5)。

在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上,浙江要发挥“港、渔、景、油、涂”的资源优势,培育港口海运业、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抓住世界港口及临港工业发展重心加快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以及海洋科技蓬勃发展的机遇,以沿海港口城市和主要大岛为布局重点,加快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温州洞头半岛工程以及杭州湾大通道的建设,全面推进陆海联动和资源整合。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海洋产业,适度集中布局发展临港型重化工业,培育海水淡化、海洋能源利用、海洋生物深加工等新兴产业,有序推进海涂和无居民海岛综合开发。重中之重,是依托浙江众多的深水良港,推动港口海运与临港工业双轮驱动、合力提升,并推进临港工业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