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五识——胡中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5:52:44
读诗五识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的讲演
胡中行

  ▲ 旧版《全唐诗》   ▲ 《塞下曲》诗意图   ▲ 徐悲鸿《奔马图》

   去年高考有两件事引起轰动的。一件是有一位考生居然用甲骨文写作文,惊世骇俗!后来经专家考证,这篇甲骨文混合了大篆小篆,再加上自己生造的字,很不严肃地在糊弄人。所以只得了8分。著名文字专家裘锡圭先生认为8分也给多了,应该得0分。我很同意裘先生的意见,因为这里牵涉到一个学风问题。还有一件是出现了一篇被称为“史上最牛的高考作文”,全文用古体诗写成,共102句,就连前言后记都是文言的,虽然也是半文不白,但是精神可嘉,并且镇住了当地的阅卷老师们,于是得了满分。我认为这个满分是很不应该给的。因为既然是用古体诗,那就要用古体诗的标准去衡量。而这首诗在这方面的谬误不下几十处。这两件事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存在着严重缺失。

  这种缺失不是个别现象,可以随手举出许多例子来。

  ■ 例一 有个外国朋友居然把《唐诗三百首》当做对付中国人的武器。他说中国的年轻人热衷于学英文,所以走在街上经常有人会同他搭讪希望能借此练习口语。一次在火车上有个大学生来找他,他无意中掏出一本《唐诗三百首》请教,那个学生立即借故跑了。之后他碰到中国人搭讪就用这种办法,竟然屡试不爽。

  ■ 例二 我们学校有一次搞对联大赛,吸引了新华社的记者,要来采访。当时入围500多幅作品,我们中文系三位老师各自在家里终审,最后看法惊人地一致:建议一、二等奖空缺。为什么?就是因为尽管同学们都很有才,但是不会写对联,不懂规律格式。这样的“对联”拿出来会出洋相的。

  以上例子反映的还是同样的问题。

  还想说一点,一些学理工科的朋友有时候太注重逻辑,这对于读诗不一定好。因为中国古典诗词讲究的主要不是逻辑,而是美感,亦即诗意。

  举个例子,华罗庚先生曾经批评过唐代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他说这首唐诗缺乏逻辑:其一,月黑就是无月,无月如何看得见天上的大雁?其二,大雁南飞应是秋天,秋天又何来大雪?华老的话似是而非,毛病就在于他不懂得中国古典诗词看重的是诗意而不是逻辑。宋代的沈括也犯过类似的问题,他曾对杜甫的《古柏行》提出质疑。诗中有两句写道:“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沈括曰:“老杜谬矣,无乃太细乎”?意思是四十围和二千尺不成比例。如此较真不是很好笑么?

  其实不但是诗,重美感、重意境,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基本特点。记得有位美国学者曾经批评徐悲鸿的一幅奔马图,说马如果按图中的架势奔跑,两条前腿便会折断。如果从解剖学的角度看,这话或许有一定道理;但从美感意境的角度看,只能说明这位美国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无知。

  还有个笑话是说古时候的一个中秋之夜,苏州有位老翁跟两个女婿赏月,大女婿是秀才,小女婿是讼师,都是文化人。于是诗兴大发,大女婿脱口而出:“清光一片照姑苏”。二女婿当即指出:“大哥差矣!难道月光只照在姑苏吗?”遂提议改为“清光一片照姑苏等处”!这样一来逻辑倒是逻辑了,但这还是诗么?这是二女婿的“职业病”使然。

  今天我讲“读诗五识”,目的正在于为大家学习古典诗词提供一个门径。

  第一,识字

  我知道我一讲这个你们下面不少人就会反感。想想我都读到大学了难道连字都不识么?但是请问你们,现存汉字一共有多少个?据权威的讲法至少有六万个。那我们每个人能识多少个字呢?大概四千左右吧。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随便翻开一本稍微高级一点的汉语字典,十个字里面最多有一个字是你认识的。所以识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任重道远、永无止境的事。

  曾经有一道高考题:“坐”的部首是什么?答案:从“土”。后面还有一问:为什么?这一问考倒了一半学生。答案是“古人席地而坐”。这只是一道高考题哦。那我再问,“坐”是个什么姿势?回答“膝盖着地”。那和“跪”又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臀部靠着脚后跟叫“坐”,臀部离开脚后跟叫“跪”,上身挺直叫“长跪”。“跪”和“坐”的差别很小,因此在古代,“跪”不是一个表示恭敬的姿势,“拜”才是,五体投地,因为动作大,所以尊敬啊。汉乐府有一句“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上山采蘼芜》),有些人就说“长跪”表现了这位妇女对前夫的谦卑之态,其实“长跪”并没有这个意思。

  汉字不是随便造的,所以字形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國”这个字,原来没有外面的框子,“或”就是国家的意思,为什么呢?“口”表示人口,下面一横是土地,“戈”表示军队,这就是上古时代的国家概念。后来外面加上一个大“口”,表示疆域。国家便有了现代意义。

  又比如“荤”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鸡鸭鱼肉叫“荤”,可它为什么是草字头呢?既然是草字头就表示植物,这是一定的。所以“荤”的古代意义是指有辛辣味的植物,比如大蒜、韭菜、洋葱之类,这种植物有刺激作用,据说吃了容易乱性,因此和尚尼姑也是不吃的。

  李煜有首词大家应该都会背,其中有一句“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个“莫”是什么意思?我看了很多诗词鉴赏的书籍,对于这个字要么不注释要么就写“不要”。一个人不要靠着栏杆,什么意思呢?难道怕他掉下去?“莫”其实就是“暮”,两者是古今通假的关系。李煜是一个亡国之君,黄昏的时候一个人倚在栏杆上看着夕阳,生发出许多感慨来。所以准确把握“莫”这个字的意思是理解这首词绝妙意境的关键。

  孔子说过“郑卫之声淫”,有人便认为孔子批评郑风卫风淫荡下流。仔细想想,孔子怎么可能把黄色文学当做教科书呢?其实“淫”这个字的本义并不是指不正当男女关系,而是“多而过分”,比如“淫雨霏霏”。再注意这个“声”字,可见孔子是在讲音乐。

  我也不是说要你们每个字都钻研到如何的深度,那是文字专家的事,但是对待文字要严谨。我们有些同学喜欢乱用词汇。比如说很多同学喜欢用“豆蔻”这个词,动不动就说自己“正值豆蔻年华”。豆蔻是指十二三岁的少女。“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说得很明白,“十三余”。二十好几了,怎么还是“豆蔻”呢?

  古今意义越接近的字越要注意,特别是同形异义字。比如古文中“少年”指的是十八九岁的大小伙,跟现在的年龄段就不一样。又如“黄昏”,原来是指半夜,与现在的时间完全不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如果约在“黄昏”见面,你傍晚五六点钟就去了,那要等多少个小时啊?

  阅读古诗文还要注意“避讳”这个问题。《种树郭橐驼传》里面“得养人术”,其实是“养民术”,但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只能这样写。《水浒传》里面武大郎究竟卖的是什么?写的是“炊饼”,多数人以为是大饼,就是烧饼。但其实应该是馒头之类的食品,因为“炊饼”本来叫“蒸饼”,只是为了避宋仁宗赵祯之讳才改的。

  第二,识人

  了解每个诗人不同的个性对理解他的作品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个笑话,说商人、秀才、地主和农民四个人被雪困在一座亭子里。闲来无聊,秀才便提议大家联句作诗。商人随即作了第一句:“大雪纷纷堕地”,有些商人总喜欢附庸风雅,有点像现在所谓的“儒商”。其实这句诗也有点不伦不类的,“堕地”为什么不直说“落地”呢?接着秀才脱口而出:“都是皇家瑞气”。秀才因为要写考试文章,奉承拍马成习惯了。游手好闲的地主觉得雪景非常美丽,不禁说道“再下三月何妨?”这下农民急了,跳起来骂道:“放你娘的狗屁!”这四句诗就非常符合四个人的身份特征。

  我们来看看白居易,大家印象中的“人民诗人”。白居易留下的诗歌是唐代诗人中最多的,有近3000首。为什么白居易会留下那么多作品呢?因为他这个人对自己的诗歌比较偏爱,不仅自编诗集,还抄了好几遍放在不同的地方。假如我们通读他的全部作品,就会发现其实这3000首诗中只有100多首是为民请命的诗歌,大部分也只是吟风弄月而已。

  再看王维,他是信佛的,虽说他的诗歌是一幅幅山水画,但是中国古代的诗文从来没有纯粹写景的,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哪里是写景,分明在写自己!不像日本俳句“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它不表达什么诗人的思想,只是纯粹的景色描写。这是中日文化的差别。王维的不少诗是有佛教思想的。一首“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就是一部佛经。佛经讲“色中有空,空中有色”,这个“色”指的是存在,看不见人即是空,有人语响又是色,看不见太阳,却又在青苔上看到太阳光,真是游刃于色空有无之际,充满了禅的意味。

  小李杜对于爱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杜牧可以算是唐朝诗人中最有政治才干的一位,对于军事、政治、经济都很精通。但是生不逢辰,因此他变得玩世不恭,生活上留下了种种“劣迹”。他虽然也写过赞美妇女的诗,但他对女性的态度总体上还是一种玩弄的意思。李商隐则不同,尽管性格上有些黏糊,但却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我们在欣赏他们关于爱情的作品时,就应该注意这一点。

  第三,识世

  就是要认清诗歌创作所处的时代。这里应该破除形而上学的观念。比如讲到《孔雀东南飞》,就批判地说诗歌体现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其实仔细想一想,这是妇女压迫妇女啊,它讲的是婆媳矛盾。婆媳矛盾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们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这种矛盾了吗?婆媳矛盾在本质上永远也无法调和的。除非今后家庭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撇开这个问题,这首诗给我们的信息恰恰是,当时的社会是很开明的。刘兰芝被休之后,太守派人来说媒,要娶她做儿媳。太守相当于地区级的一把手,这样的事在现代都很难做到,可见当时的社会真的很开明。唐朝社会更是如此,离婚率比现在还高,而且公主带头离婚,正史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公主今天结婚,不久离婚,后来又结婚的情况。

  还有《诗经·硕鼠》,很多人说这表现的是奴隶反抗奴隶主的呼声。这也是违反史实的。在奴隶社会,奴隶是什么?奴隶生来就是工具,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当时奴隶还不会觉悟到说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了去。因为他根本没有东西。所以这首诗讲的应该是小奴隶主对于大奴隶主的怨恨与反抗,是那些大奴隶主把他们的东西抢去了。

  孔子讲“学而优则仕”,有人批判说这是“读书做官论”。但是孔子那时候根本没有科举制度,哪里来读书做官的途径?问题就在这个“优”字,“优”在这里做“优裕、丰裕”解。就是说如果读书有余力的话不妨去做做官。这与读书做官论风马牛不相及。

  第四,识物

  这里的“物”,是指名物、事物,包括制度习俗等等。对“物”,我们知道的越多越好。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个“雎鸠”是一种水鸟,但是我相信它肯定在古代跟爱情有关系,否则怎么不说“关关麻雀”呢?但是这根链条断了,我们已经无从知道真相。中国的神话传说大量失传,跟儒家“不语怪力乱神”有关。

  孔子在抹杀神话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比如说“黄帝四面”,别人问孔子黄帝真有四张脸么?孔子说你理解错了,它的意思是黄帝在四个方向派了四名大臣执行他的旨意,就好像他有四张脸一样。还有说“夔一足”,夔是掌管音乐的鸟,有人问这鸟是一只脚么?孔子说不是这个意思,应该句读成“夔一,足”,意思就是管音乐一个人就足够了。两则神话就这样变成了“历史”。

  为什么古诗文中许多的物在今天看来很难理解了呢?因为时间过去了。比如木制的马桶,现在变成抽水马桶了,人们对它逐渐淡忘。三千年以后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木制的桶是派什么用的,只要一个人说原来这是用来“方便”的,他就可以评上教授了。想想我们现在花了很大功夫弄明白的东西,古代随便一个老太太都觉得很熟悉。这就是时代的隔阂。

  第五,识法

  就是大概知道一下诗歌是怎样写成的。包括诗的格律、诗的韵味等等。再有尽可能了解作家对于作品的修改过程也很重要。比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一开始写的是“滁州四面有山”,后来改成“环滁皆山也”。毛泽东的“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原来是“红雨有心翻作浪,青山无意化为桥”。比较一下,优劣自现。 

  毛泽东另有一首诗《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原本这个第三句写的是“中华女儿多奇志”,但是为了协调平仄,只能把“女儿”改成“儿女”,这样一改,意思就没有先前贴切了。

  岳飞有首诗,题为《登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这首诗的第三句不合平仄,但只要把“好山好水”改成“好水好山”就可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通行的版本错了。

  我真诚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能够提高大家对于古典诗词的兴趣,能如是,则吾愿足矣。

  (在静安区“书友汇”的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