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的智慧优于少数专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4:04:3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08-20 15:05:12
 
 
朱长城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不仅在政治领域,在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同样是公理式的总结。在《百万大决定:世界是如何运作的?》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在群体成员普遍处于信息不足、凭借经验进行猜测时,群体表现出来的对未知世界的洞察力,仍然超过了精英分子的“理性”能力。用那个做了猜公牛体重实验的高尔顿的话说,“群体对于民主判断的准确性要比预想的可信得多。”
高尔顿猜公牛体重实验其实很简单,通过统计对公牛体重下注的彩票,得出公牛体重算术平均值,以此作为“整个群体的集体智慧”。令人吃惊的是,这个集体智慧的数值,比任何一个人猜测的公牛体重都要准确。这类事情的存在形式还有很多种,例如,几百名业余人士对大选的猜测,比盖洛普的专业预测结果更准确;当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发生空难后,股市对其供应商的反应,比真正的灾难调查,更快而且准确。与此相反,所谓的专家、精英的决定却并非那么可靠。例如,一项研究表明,药物病理学家的一致性是0.5,这意味着不同的病理学者对同一件事情,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所以,“我们应该停止对精英的追捧,应当向整个整体(当然也包含那些精英分子)寻求答案和帮助”。
在《百万大决定: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一书中,这样的正反案例还有很多,反复强调两条简单的道理:群体的智慧要优于少数专家;任何人都不会比群体知道得更多。这样的观点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古语中早就有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用简洁的语句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无论如何,贬低人民,贬低广大群众的观点,至少是政治不正确的观点,而且无法流传于主流话语中。
但主流的、冠冕堂皇的话语,并非整个现实舆论世界的全部,总有一些因素导致群体的智慧无法完全发挥,虽然最终在“群体正确”的公理面前得到纠正,但其间产生的纠错成本,却可能毁掉一代人的一生一世。股市中的非法关联交易、内部人交易等等,以虚假信息掩盖真相,所以安然倒地,是群体智慧的惨淡胜利,虽胜犹败。
因此,发挥出集体智慧,避免错误选择后的高昂纠错成本,需要一些条件,即这本书中总结的:独立、分权、协调的艺术等。保持独立性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每一个社会性大事件爆发的时候,总有一些意见领袖会试图或软、或硬的控制群体的自由选择,并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去年开始的国内A股“大跃进”可谓距离我们最近的群体性事件,此事已经牵扯到了1亿个账户,关联了3亿甚至更多人口。但在这么庞大的群体性事件中,依据“私有信息”,即各位投资人基于自己独立判断,而进入股市的群体,并不是显著的多数。相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盲动症并非少数。上至80岁老人,下到大学生,虽有个人情况千万种,但选择却是一致的,就是“入市”。如此群体的癫狂,虽然我们坚信群体智慧会选择出一个多空双方的均衡点,但这种代价并非每个股市的参与者都可以承受。如同巴菲特所说,市场先生是狂躁抑郁症患者,今天可能欣喜若狂,明天可能消沉沮丧。狂喜与沮丧的落差,不禁让我们关心证券交易所里面的老先生、老太太们的身体状况。中国股民摆脱诱惑,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待加强。
与股市金融领域的波澜壮阔相比,政治领域的浩劫杀伤力同样巨大,导致群体智慧纠错成本更高。古今以来的极端政治思想层出不穷,虽然祸害无穷,极端“精英”们却总打着大众的旗号,越是把政治正确的政治口号喊得震天响,越是没有权利的正当性。
回头看看高尔顿的猜测公牛体重实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猜测体重这样的娱乐项目上,群体中每个人表现出各自的自信心,以最独立的姿态填报了自己的猜测值,寻此路径,找到了最正确的群体智慧。但当公牛变成“精英”的时候,独立的心态就极难保持。虽然每个人都有偶像崇拜心理机制的合理性,但过犹不及,猜精英不是自己在“猜”,而是游离在言听计从到半信半疑之间。也难怪现在的商业世界那么强调品牌,每个品牌,都是一个让人远离理性的商品“精英”,让你在群体的压力下,“不得不买”这类精英产品。
所以,“最聪明的群体应该是由那些彼此能够保持独立,并持有各种各样观点的人组成的。”拥有心静自然凉心态的人,不仅当事人内心世界平衡,而且对群体做出正确决定,具有正面意义,所以,心静自然凉的人,对于旁人、对于群体而言,是一份福利。既然人们在猜测公牛体重时可以无所顾忌旁人的议论,那么,我们又何不把今天的股市当成是资本公牛呢?不论你的判断是远离还是进入股市,那么你应该有平常心看淡亲朋好友的舆论压力,以及内心对财富的投机心态。如果全国股民都能相对独立的做出这样的判断,而非遭遇舆论诱惑,中国股市难道不会成为全中国人群体智慧的最佳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