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志 家园梦——记“2010·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6:24:55
丹青志 家园梦
——记“2010·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本报记者 徐红梅《 人民日报 》( 2010年10月05日   04 版)

中国文化(中国画)
陈 辉(中 国)

云涌深处(综合材料)
浅野均(日 本)
金秋时节,北京城如往年一般秋高气爽,可是,广东大雨成灾,还有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多少灾难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令人不安。由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美协主办的“2010·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提出“生态与家园”的主题,得到海内外85个国家美术家的呼应。他们以艺术的方式再次敲响了生态保护的警钟。
生态:共同的担当
500余件风格不一的中外美术作品,分布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的10余个展厅中。或许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全球性使然,更多的作品选择了以批判性、警示性的笔调揭示自然生态的破坏和人类的生存危机。俯而读,仰而思,观众置身其中,犹如面对着大自然的审判,思绪沉重。
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伤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土耳其艺术家穆阿拉·居尔莱以肆虐的干旱、污水排放叠映成愁容满面的脸庞,控诉着“环境污染”。智利艺术家乔治·帕斯密诺将镜头对准了种植园产业,“改进的风景”中,生长迅速的辐射松和桉树导致了土壤养分的过度损耗,警示着无法确定的未来。生灵在日渐污浊的环境中丧生。牙买加艺术家加菲尔德L.摩根创作的“饕餮之鸟”从天空坠亡,通体洁白却满腹生活与电子垃圾,怎不叫人悲愤和伤感?城市中人的生命同样脆弱。西班牙艺术家帕科·波麦的“车祸新闻”描绘了两辆汽车相撞之后的惨烈现场。
生态不仅仅是自然的、生命的,还是社会的、精神的。格鲁吉亚艺术家格拉什维利·亚力山德的雕塑“创造”中,两只捏着花朵和种子的金色的手分列两旁,唯独捏着钱币的黑金色的手位居中央,高高在上,寓意耐人寻味。伊朗画家阿利亚卡巴尔·亚砍卡尔以“若隐若现的模特儿”,探知人类社会中人与社会结构的联系以及人的独立性,所有的人是否都如同那若隐若现的身影?
自然的伤口,同时也是文化的创伤。捷克艺术家帕特里克·哈布尔以“酸雨中的母子”暗喻生态失衡的代价:大自然母亲怀抱着缩成一团的孩子,那是她所有的成果——文明、草木生灵等,却无处躲避。当代艺术形式在主题表达上显示出更加尖锐的批评意识。智利艺术家罗萨里奥·卡蒙娜·约斯特的装置作品“间断的练习”以一次性塑料餐盒展示了人类为地球制造的超量垃圾,每个餐盒里都爬满了苍蝇和蚊虫——那是作者惟妙惟肖的画作,消费文化与环保之间的矛盾呼之欲出。
中外美术家以悲悯的眼眸探视着世界的各个角落,警示人类正面临生态失衡、家园颓败的自然惩罚。正如智利艺术家尼古拉斯·赛斯的摄影作品“海岸线系列”所记录的那样,地震和海啸损坏的建筑物上,太平洋的海浪在墙上留下了水位线,告诫人们生死仅在一线间。
家园:共同的理想
从西方的表达到东方的陈述,作为国际性的展览,这里有着太多的不同。跨文化的交流中,观众穿越广袤的地理和文化疆界,一览丰富的社会和心灵图景,人类共同的理想也得以凸显——对全球化冲击下生活方式同质化的抗争、对美的渴望、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家园的护卫。
家园是一种双重的存在。
这里有对物质家园的关注。塞尔维亚艺术家伊万娜·戴维多维奇的视线锁定了家园的所在——建筑,组画“地中海的传说”以古希腊建筑的岩石与拜占庭、中世纪遗产的结合,表现了纯净的家园之美。伊朗艺术家塔里耶·迈达巴迪以一窗之景——“氧吧,以及面向地平线的窗子”表达了对美好家园的回忆和向往。中国画家胡明哲从北京街区高大的玻璃幕墙中寻求灵感,无限“生长的都市”景象,是人们曾经的美好理想,却又带给人们心灵上的不安。
这里有对精神家园的探索。中国版画家山丹在“天籁”之音中追寻着马背民族的精神归宿。印尼艺术家伊·普图·艾迪·阿斯玛拉·普特拉的思绪飞向宇宙,作品“宇宙的”表达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和谐共存的愿望。日本画家池田良二的作品中,人类“遭遇天窗”,行走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如此渺小,似光一般流泻,人的思想和行动又该以一种怎样的形式存在?奥地利艺术家乌苏拉·格罗泽的影像作品“简单逃脱”中,日复一日在家中劳作或沉溺于电视剧的女子最终奔向了大自然。
在中国,“生态与家园”还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现如今的国际性焦点问题,在经历了许多磨难的中国,在迅速发展的今日中国,它是一个突出的中国话题;在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下,它又是中国艺术家长期关注的核心和本体。20世纪中国社会的转型,使传统的家园意识从文人遣兴、精神放逐转换到对现实的人文关怀,在对自然和环境的和谐再现中,传统意义的山水和花鸟获得了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的双重寓意。如中国画家陈辉,以中国传统民居表达“中国文化”内涵,现代构成和光影效果与干湿浓淡的墨色变化相融会,中与西、古与今在“家园”中交融着、诉说着。
秉承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携带着城市文明的观照方式,东西方美术家审视着人与自然,他们或以写实的手法再现,或凸现自然的内在形式结构,或走向极致完全抽象化,或探索超时空的精神表达……在这里,家园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嘈杂,成为星空下的回忆与仰望。
明天:共同的开拓
自2003年创办以来,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已成功举办了四届。
从 “创新:当代性与地域性”到 “当代艺术的人文关怀”,从“色彩与奥林匹克”到“生态与家园”,展览的主题不断从艺术本体向当代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拓展;从首届45个参展国家到第二届的69个、第三届的81个、本届的85个,参展国家数量不断增多;从以绘画、雕塑、版画等架上艺术为主的办展宗旨,到对装置、影像等新媒体艺术形式的适当吸纳,北京双年展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开放性,新人辈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长江的介绍,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具有当代人文关怀的北京双年展。
不过,虽然本届展览全球应征作品达1.2万余件,但最佳作品奖依然空缺。这表明了双年展策划委员会披沙拣金的严格,也反映出当前美术创作的普遍困境:形式多元却精品匮乏。
虽然本届双年展562件参展作品中398件是国外作品,虽然平实的智利特展与鲜活的奥地利特展不失为亮点所在,虽然北京双年展已经获得了世界各国艺术家的认同和拥护,虽然架上绘画早已不是西方的主流……北京双年展却不能对精品的缺失处之泰然。作为年轻的双年展,作为坚持架上艺术的双年展,作为具有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的当代国际艺术大展,只有吸引更多优秀艺术家的参与、激发更强的艺术创造力促进更多优秀作品的产生,而不是参差不齐;只有在双年展的制度范围内形成长期的交流、在双年展体制之外形成自主性交流,而不仅仅是一种展示,才能更好地发挥独特的办展机制,更好地弘扬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以及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多样性与东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主张,才能进一步提升双年展的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挺进艺术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