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学》详细梳理(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7:59:20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

  1、动机: 是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的功能:⑴激活功能,在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并且维持一定的行为强度。⑵指向功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⑶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会决定行为的强度,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

  二、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根本原因: 个体的内在的某种需要.诱因: 外在环境则作为。

  需要: 是有机体内部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外的的环境刺激: 也可能成为行为的驱动力量,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

  三、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

  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

  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同时存在,转化。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动机存在适度水平,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

  第二节社会性动机

  
一、交往动机:

  
1、交往动机及其获得: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获得方式:的两种观点: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种本能行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

  2、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合作;情谊;归属。

  二、成就动机: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1、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2、成就动机的特征: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动机,也是决定个体努力程度的动力因素。⑴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⑵具有坚定信念;⑶正确的归因方式。

  三、工作动机: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X理论:工作为钱Yi理论: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V理论: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Z理论:个人价值感与组织目标v一致时。

  第三节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生来具有一些特定先天倾向,行为受本能力量驱动。

  二、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

  三、认知与期待理论:人类动机不是来自客观的事实,而是对这些事实的解释(动机力量=效价(目标对个人的价值)X期待)

  第四节 情绪情感及其种类

  一、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应为反应。

  情绪的构成包括三种层面: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着差异: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情感是人所特有的。

  3、从反映特点看差异: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基本形式:四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情绪状态:⑴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⑵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⑶应激: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3、情感的种类:⑴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首先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⑵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⑶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四、情绪情感的表达

  
1、表情: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比语言更真实显示情绪的真实性。

  2、表情的种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

  第五节 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⑴情绪具有激励作用: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⑵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⑴促进功能(认知操作活动的促进力量)。⑵瓦解作用(对认知活动的瓦解)。

  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直接影响身心健康

  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非言语性交际。

  第八章人格

  
第一节 人格性质

  
一、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特征:⑴独特性。⑵稳定性。⑶统合性。⑷复杂性。⑸功能性。

  二、人格的结构:⑴知—情—意系统。⑵心理状态系统。⑶人格动力系统: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⑷心理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⑸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第二节 人格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⑴冲动型(反应快,但精确性差)与沉思型(反应慢,但精确性高)。⑵系列型(一步一步地分析,女性的记忆、言语功能)与同时性(采取宽视野的方式,男性的数学、空间能力)。⑶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二、气质差异:(气质:脾气秉性,先天形成)胆汁质(李逵)、多血质(自来熟,交情浅)、粘液质(沉着老练)、抑郁质(林黛玉)。

  三、性格差异:性格 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后天形成,体现阶级、道德性,有好坏之分。结构:四个大方面: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第三节 人格理论

  
一、人格特质说: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提出了16种根源特质,人人具备,只是表现在量上的差异,可对人格量化分析。

  3、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谨慎性。

  二、人格类型说:施特恩,

  1、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好冒险、爱刺激。

  2、对立型模式——内向与外向人格。 3、多元型模式——阴阳五行说。

  第四节 人格成因

  
一、生物遗传因素(智力、气质上遗传因素重要;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遗传影响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和难易)

  二、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同一社会的人)

  三、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对人格强大的塑造力;父母教养方式直接决定人格特征的形成,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权威型(顺从、不诚实); 放纵型(任性、独立性差);民主型(活泼、交往、有礼、思想)

  四、早期童年经验(幸福不一定形成健康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不一定形成不良人格;早期经验不单独决人格,与其他因素共同;童年影响不会永久不衰)

  五、自然物理因素(不起决定作用,表现为一时性影响;有解释行为特点作用)

  第五节 人格测量

  
一、测验法: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国外最流行,哈萨维和麦克金里编写,适用16岁以上小学文化,临床诊断和正常人人格。2、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信度和效度不如智力测验。3、青年性格问卷:适于大中学生。

  二、投射法:佛洛伊德心理分析人格理论为基础1、罗夏克墨渍测验(看到什么)。2、主题统觉测验(默瑞,编故事)。3、句子完成法。

  
第九章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分为三个方面:本能、合群需要、自我肯定的需要

  二、人际交往的理论

  1、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⑴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⑵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三种需要分为主动和被动的两种情况。

  2、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人的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某一特定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的话,他就越会表现这种行为,而某一行为付出的代价很,获得的收益又不大的话,个体就不会继续从事这种行为。

  第二节 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

  一、人际沟通

  1、人际沟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

  2、人际沟通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的平衡。沟通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个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身心状态,实现与他人的联系,明确人际关系的行动方向,从而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3、人际沟通的基本模式:信息源(试图沟通的人)、信息(观念、情感)、通道(传送方式)、目标靶(信息接受者)、反馈(交互作用的过程)、障碍(可能发生在任何环节)和沟通背景(沟通发生的情景)。

  4、人际沟通的类型:⑴言语沟通。⑵非言语沟通:表情,眼行为(功能有注意、劝说、调节和表达情感),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分类:象征、说明、调节、情感表露),服饰,讲话风格,人际空间。

  二、人际吸引的条件:⑴相似性与互补性。⑵个人品质:热情、外表。⑶接近性与熟悉性。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社会测量法,莫雷诺。

  1、社会测量法的原理与假设(存在交往和相互作用关系,心理上必然产生相互影响,反应在行为上。那么了解特定情景下的相互选择行为和行为意向,就应该了解成员间的心理联系状况)。

  2、社会测量法实施的步骤: 社会测量问卷或访谈,对问卷或访谈结果的分析处理。

  3、社会测量法的应用:可以了解群体内部三个方面的问题:了解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群体中有无非正式小群体,了解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

  第三节 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主要功能:⑴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⑵使成员具有认同感。⑶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一、群体的一般特性

  
1、群体规范: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是对成员具有比较和评价作用,可以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用以调节、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它们保持一致,群体规范还可以作为成员们彼此认同的依据。

  2、群体的凝聚力: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它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正性力量和负性力量(正性力量:成员间的人际吸引;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群体的有效性和和谐性。负性力量:成员离开群体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成员没有选择加入其他群体的机会,不得不留下)。

  3、群体中的角色:一个群体一旦形成,成员就会发展出相适应的特定行为模式及角色的地位。

  4、群体的领导:主要指群体中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够影响群体行为的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领导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领导的产生:⑴个人特质理论:指领导者都具有某些与生俱来的特质,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能成为领导者。⑵情境特质论:认为情境因素决定了个体能否成为领导者。

  二、社会影响(个体处于社会群体中,自己的言行就会与他人密切联系,产生相互影响,群体的特征也会影响到个人行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⑴社会助长: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干扰: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

  ⑵社会惰化: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①社会评价的作用(个体不记名)。②社会认知作用(认为其他成员也不努力)。③社会作用力的作用(成员多,影响分散)。

  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①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成绩,还公布每个成员的成绩。②帮助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大家都是努力工作的。③不要将群体弄得太大,把大群体分为几个小群体。

  2、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

  导致去个体化的原因:⑴匿名性。⑵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使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

  3、群体的决策行为

  
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造成群体极化的原因:①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②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③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④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⑤竞争性的群体气氛地鼓励冒险。

  ⑵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

  怎样防止群体思维带来的不良影响:①群体领导人应该努力做到公正,并培养一种公开咨询和讨论的气氛。②群体成员应该像支持群体计划一样,鼓励人们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③应请“局外专家们”对群体成员提出挑战,并给群体带来新的思路。④在达到一个共同意见之后,群体领导人应该安排一个“第二次机会”的会议,使得群体能够将萦绕在心头困惑和保留意见表达出来。

  4、从众与服从

  
⑴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分为表面上顺从和内心真正的接受。

  个体比较容易从众的现象:①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所呈现的刺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的倾向就越高。②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的凝聚力时。③个人感受到群体成员个个能干,自己却无法胜任时。④个人的反应将会被群体大众所知道时。⑤群体至少具有三个成员并且他们的反应是一致的时候。⑥在鼓励遵从社会准则的文化背景下。

  个体从众的原因:①行为参照(他人铜佛算作自己的参照)。②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③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

  ⑵服从: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

  影响服从的因素:①命令发出者(权威性,关心爱护执行命令者)。②命令执行者(道德水平、人格特征等)。③情境因素(周围人的复苏行为,奖励结构等)。

  服从的原因:①合法权力。社会赋予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力,而自己只有服从他们的义务。②责任转移。自己行为的责任转移给他人,而不在自己。

  第十章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科学的健康观念:世界卫生组织宪章(生理和心理两方面)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广义上,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界定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⑴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⑵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⑶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⑴一般常态心理。⑵轻度失调心理。⑶严重病态心理。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⑴有正常的智力水平。⑵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⑶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⑷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⑸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四、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开展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保健网络、增设专业机构。

  第二节 心理健康与压力

  
一、压力及其来源

  1、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指的是一种身心反应;是一个过程。

  2、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源: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人类最主要的压力源是人,人际关系是造成压力的最主要来源。

  ⑴身体性压力源:指通过对人的身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主要原因。

  ⑵心理性压力源: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⑶社会性压力源: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⑷文化性压力源: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

  二、压力的身心反应

  
1、压力下的生理反应: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

  2、压力下的心理反应:心理反应有积极的: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有消极的:思维狭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减弱、注意力分散等。

  3、行为反应:可分为直接反应:面对引起紧张的刺激时,为了消除刺激而做出的反应。间接反应:指借助某些物质暂时减轻与压力体验有关的苦恼。

  三、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1、影响压力的因素:经验、准备状态、认知(面对压力时,在没有任何实际的压力反应之前先辨认压力和评价压力,两个阶段:初步评估压力来源的严重性,二级评估处理压力的可能性)、性格、环境。

  2、处理压力的方法:

  
面临压力解决问题的三个不同的阶段:⑴冲击阶段,当压力来临时。⑵安定阶段。⑶解决阶段。

  应对压力的策略:处理困扰与减轻不适感。

  不良的应对方法:依赖药物、酗酒抽烟。

  正确的应对方法:了解自己的能力、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积极面对人生、建立合理观念。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挫折

  一、挫折: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包括:挫折情境、挫折感受。

  二、挫折的产生原因:外在因素(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和内在因素。

  三、挫折后的反应:⑴攻击行为;⑵冷漠;⑶幻想;⑷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机,借此保护自己。分为: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十种表现方式:①否认。②幻想。③压抑。④投射: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⑤反向: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⑥转移:将不满足的情绪发泄到危险较小的对象身上。⑦退行: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心理状态像是退回到儿童水平。⑧文饰: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⑨补偿:指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的痛苦。⑩升华: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作用具有二重性:积极和消极)。

  四、挫折的应对策略:⑴正确认识挫折。⑵改变不合理观念(此事不该发生;以偏概全;无限夸大后果)。⑶加强修养,勇于实践。⑷优化自身人格品质(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

  第四节 心理健康与焦虑

  一、焦虑,焦虑障碍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二、焦虑的主要类型和产生原因

  
1、广泛性焦虑障碍:持续感到害怕,但无法指出具体害怕什么。

  2、恐慌障碍: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

  3、恐惧症:对一些非常特异的场合在并无危险的情景下产生极度强烈的害怕。

  分类:广场恐惧症。社会恐惧症。特殊恐惧症。

  4、强迫症:人常常没有理由地重复一些思想和行动,或如果不做出自己的一套仪式性行为就会感到非常焦虑。

  5、创伤后应激症:表现是对创伤事件的重复体验。

  三、焦虑的应对策略:⑴认清焦虑状况。⑵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不回避。正面迎战。做记录。⑶学会放松自己。⑷运用想像减轻焦虑。⑸进行理性思考。⑹接受专业治疗

  第十一章毕生发展

  
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除生物意义上的发育、成熟外,伴随人的一生;多维性多发向性;由获得和丧失组成;个体差异,可塑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二、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产前期-0(生理的发展)乳儿期0-1(生理、适应环境、习得简单反射)婴幼儿期1-3(动作技巧、语言、社会性、身体发展)儿童前期3-6(自我意识、性别认同、力量、创造力)儿童后期6-12(动作技能、具体思维、书面语言、同伴关系、自我自尊)青少年期12-18(生理高速发展、生殖成熟、抽象思维、人格独立、两性关系)成年早期18-45(职业与家庭、认知能力处于高峰之后下降)中年期45-65(生理衰退、认知技能复杂化、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但学习能力下降,自我从新评价)老年期(享受家庭生活,从新适应生活)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内在和外在的

  四、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⑴横断研究法: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⑵纵向研究法:也叫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的质的变化规律。⑶群体序列研究法: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一、胎儿和新生儿的发展

  1、胎儿的身体发展:胚芽期、胚胎期、胎儿期。

  2、新生儿心理的发生:出生后约一个月时间。特点:形成速度很慢;成型以后,不很稳定;不易分化。

  二、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1、婴幼儿的生理发展

  2、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三个原则: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由简单的、无意识的动作到复杂的、意识控制的动作。

  三、儿童期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1、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主要是触觉、听觉和视觉。

  2、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发展顺序:⑴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感觉和动作认识周围的一切。形成“客体永久性”。⑵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符号表征,特定: 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⑶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开始符号的逻辑思考,开始去自我中心,克服片面性。⑷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抽象思维发展完善。

  四、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⑴依恋行为。⑵性别社会化: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学校教育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教科书、老师、同伴群体)。⑶道德判断的发展(①儿童对已有的道德定向的认知特点:从认识单纯的规则到了解真正意义的准则;从单方面的尊重到多方面的尊重;从约束的道德品质到合作的道德品质;从他律到自律。②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阶段:皮亚杰,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7、8岁);可逆性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

  社会性发展:主要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第三节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一、青少年时期的身体发展:1、身体外形和体内机能的发展:⑴身高和体重。⑵第二性征。2、性的发育与成熟。

  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1、青少年时期智力的发展(形式运算阶段)。2、青少年时期个性的发展(⑴自我意识的发展,越来越强烈。⑵情绪表现的矛盾特点(矛盾性):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⑶人际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对友谊非常看重;与父母之间常常会有一段时间不能和睦相处;开始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

  第四节 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一、成年初期:1、求职与升学。2、婚恋与生育。

  二、中年期:1、生理的变化及其适应(生理衰退)。2、中年危机:不能接受自己仪容方面的变化;家中没有小孩子了;事业方面的变化。

  三、老年期:1、感知觉的进一步退化。2、身体机能和智力方面的变化特点(力不从心,学习能力减退)。3、老年期的情绪情感特点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情绪情感体验比较深刻;持续的时间长。4、老年人的个性心理特点(保守、自我、嫉妒、刻板、依赖、好管闲事)。5、面对死亡(不太惧怕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