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心理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2:43:27
 
古人的心理疗法
翻开中国古代医家的医著,中医先哲们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形神”即心身间的生理病理关系,构筑起朴素的心身医学体系。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脏腑藏神”、“七情内伤”的理论和本土化的“情志相胜”的操作技术,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经典医案。与现代心理治疗的一些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张从正(1156—1228年),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是中医“攻下派”的代表医家。张氏精于中医的心理治疗,他在发挥《黄帝内经》中情态相胜的理论时说:“悲可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听视。”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张氏运用感、娱、怖、触、夺等方法无药而愈病的验案,可窥古代中医心理疗法的一斑。
笑疗祛痞满
息城司侯,闻其父死于兵乱,大悲痛哭,遂觉胃脘胀满,状若覆杯,疼痛难忍,服药无寸效。张子和出诊时,恰巧逢巫医在病人的床边念念有词。于是他便模仿巫医的举止神态,“杂以狂言以谑病者”。司侯大笑不已,数日后痞满皆散。
中医情态致病说认为,七情内伤可致脏腑的功能失调,出现腹满、胀痛、呃逆、泄泻等症状。司侯因悲忧不解,气郁于中,聚而成痞,情志不畅是根本的原因。张氏巧用“喜胜忧”的情态相胜之理,使病人乐而忘忧,气其舒缓通和而祛病。现代心理学则将笑视作一种愉快心境或轻松情绪的体现,对改善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状态十分有益。对周围事物荒唐的认识和个人优越感的产生,便会带来心身的放松和快慰。近年来,国外的笑俱乐部生意红火,说明“笑疗”正越来越被现代人所青睐。
娱乐除狂怒
项关令之妻,病怒不欲食。叫呼怒骂,“欲杀左右,恶言不辍”。众医皆用药治疗,半年多症状未减。张从正认为此病既然药治不效,当施情治。便让两个女娼各涂丹粉作伶人状,妇人大笑。次日,又令作角斗,病人又大笑不止。然后让两个能吃的妇女,在病人床前进食,时夸美味可口,病妇忍不住索食品尝。数日后怒减食增,不药而病瘥。医案中的病妇因大怒而致躁狂,出现语言、情绪、行为方面的异常。张氏先以姿色艳丽的歌伎舞于床前,又让她们角斗于庭院,使患者置身医者设置的欢快的情境中,因暴怒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得到矫治。现代心理学中的娱乐疗法是指通过各种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看戏剧、读诗词、做游戏等,来改善不良情绪,矫治不良行为。
击几疗惊悸
卫德新之妻,夜间因遇盗贼惊吓坠于床下,遂惧怕声响,甚至听到家人的脚步声都会“惊倒不知人”。张从正思考再三,乃命二侍女将患者两手按在高椅上,在其面前置一竹几,用木棍反复敲击。病妇开始听到敲击声胆战心惊,连续敲击后,便习以为常。
张从正认为,“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平者常也,常见之必无惊”。以惊恐之法,来治疗由惊恐所导致的惊悸症,是中医情志相胜理论的独具匠心的发挥。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看,本症属于神经症中的“恐怖症”。在特定的心身状态下,本来无害或无关的体验,即盗贼的行径使卫妇产生恐惧感,这种应激的负强化和泛化,使其惧怕任何声响。张氏用木棍敲击竹几,让病人长时间处在最恐惧的逼迫情境中,达到“移精变气”,改变内在旧情境的目的。  
“以情胜情”得安康
                    相传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叫“傅山的药引子──煮不软的石头”。说的是:李小牛入赘到粉莲家,小俩口日子过得不错,堪称恩爱夫妻。一天李小牛因入赘受人奚落,回家跟自己媳妇发泄了几句。粉莲越想越伤心,抽泣了一夜后就病倒床上,有气无力,饮食不进,竟一卧不起。  
                    这下急坏了丈夫,听人指点,李小牛起早赶路,向清代著名妇科医师傅青主求治。傅青主问清病情后笑道:“这个病,不见病人也能治,只是眼下药不齐,不过你可先把药引子准备好。你回家的路上,有条石沟,你走到石沟中间,然后往右走七步,那里有一个鸡蛋大的黑石头,你把石蛋拣回去,先武火后文火煎熬,随时添加水,不能停火,也不能离人,直到石头煮软了,就来我这里取药。”
                    李小牛按照傅先生的嘱咐,果然找到了黑石蛋,心里真是欢喜若狂:“人说傅先生通神,果然名不虚传。”他回家便日夜煮个不停,眼睛熬得通红,却也毫无倦意。粉莲见比情景,心中十分感激,不禁转恨为爱。她心疼丈夫,主动下床代小牛煮石蛋,并让小牛去问问傅先生“多久才能将石头煮软”。
                    傅青主听完,笑着对李小牛说:“你回去吧,她的病已经好了。”李小牛迷惑不解,傅先生解释说:“你媳妇的病在一个‘气’字上,由于你为她的病尽心尽力,气由你身上起也由你身上消了。”这正是:“看以荒唐不荒唐,其中自有秘密藏。石头虽然煮不软,以情胜情得安康。”
                  “以怒胜思”治顽疾
                    公元前280年,齐闵王患了忧虑病,整日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常无故叹气。经许多名医治疗,不见好转。齐王听说宋国有一位名医叫文挚,医术高明,就派人前往宋国请文挚医治。文挚到后,详细询问和诊查了齐王的病情后退下。太子问:“父王的病有治好的希望吗?”文挚回答:“齐王的病我是能治好的。但是,齐王的病治好后,必然要杀死我文挚的。”太子吃惊地问:“这是什么缘故?”文挚说:“齐王的病必须用激怒的方法治疗,否则是无法治好的。我如果激怒了齐王,我的性命也难保了。”太子急得不得了,向文挚叩头恳求着说:“如果先生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亲拼死也要保住你。父王平时最听我和母亲的话,先生不必顾虑,放心的治吧。”“那就好,我就把这条命送给齐王了。”文挚便答应了太子。
                    文挚与太子约好看病时间,第一次文挚未去;又约定第二次,文挚也失约;连续失约三次,齐王非常恼怒,痛哭不上。有一天文挚终于来了,连礼也不行就走到病床前,不将鞋脱下就上床,还踩着齐王的衣服问病,气得齐王咬牙切齿,不答理文挚。文挚“得寸进尺”,且粗话激怒齐王,齐王再也按耐不住了,从病床上翻身起来大骂不休。此后齐王的忧虑症就痊愈了。齐王病愈后怒气未消,派人捉来文挚,准备把他放在烹杀犯人锅中,活活煮死。太子和王后得了消息,急忙赶来解释,请求齐王宽赦,齐王不听,还是叫卫土将文挚投入锅中,活活煮死。
                    这一范例在我国心理治疗史中谱写了第一个以身殉医的悲壮曲。
                    青龙桥有位姓王的儒生,得了一种怪病,喜欢独居暗室,不能接受灯光,更不能见阳光,偶尔走出暗室,病情更加严重,遍寻名医,屡治无效。
                    一天,名医李建昂经过青龙桥,家人忙请李医生前来替病人诊治。
                    李医生诊毕,并不给病人处方开药,却向家人索取这位王儒生过去所作的文章,接过文章就朗读起来,故意读错,而且读的声音很高,有意让王儒生听见。王儒生在暗室内听有人乱读他的文章,大声斥责:“读者何人?”李医生读的声音更高。王儒生气愤至极,忘记了畏明的怪习惯,从暗室中跑出来,接过文章,就灯而坐,用手指着文章的字句,质问李建昂医生:“你不解句读,为何在此高声嘶闹?”王儒生经过这一激怒,郁闷得泄,怪病痊愈。
                    范进中举是一个烩炙人口的心理治疗的故事。它出于清代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书呆子范进,寒窗苦读,一直没考取功名,直到54岁,侥幸中举,高兴得发了疯。
                    中医认为范进的发疯是因为“过喜伤心,痰湿上涌,痰迷心窍,而成疯狂所致”。范进中举发疯以后,他的老丈人(杀猪匠)胡屠户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只打得范进昏倒在地,吓了一大跳。范进平时就惧怕老丈夫胡屠户,这一打清醒了,有利于除痰开窍。范进的病也就从此而愈了。范进中举虽然是小故事,但体现了中医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即“用恐惧制止过分欢喜”的道理。
                    用激发病人怒气作为治疗手段,取得疗效,是中医情志治病“怒胜思”的典型范例。
                  “诈病行诈”医怪病
                    明朝名医张景岳与几位朋友外出旅游,住在榆关客寓中。一天,有人请他去看一位患“急症”的妇女。只见这位妇女口吐白沫,僵卧在地上。用手触诊,口鼻皆泠,气息如绝,而脉象和缓,与“病情”不相适应。
                    根据脉象,不属病态。张景岳思索片刻,判断为诈病。诈病就要诈医,张景岳在病人身边大声说:“这个人的病很严重,也很危险,要用火攻。要用大壮艾绒灸眉心、人中和小腹等处,否则性命难保。我的住处有艾绒,可速去取来。”张景岳医师接着又说:“且慢,我随身带有丸药,病人如能咽下,咽后有声息,就不必用火攻;如果口不能咽,或咽后无反应,就要用艾绒火攻。”那位患病的妇女听了张景岳医师的话,生怕艾灸烧体,药到口边立即咽下,随之声出体动。原来这位妇女是装病。
                    清代名医范文甫,人称医林怪杰,不但治病有方,而且治假病更有诀窍。戴某之妻,平素心胸狭窄,常因一些琐碎小事生闷气,且记仇心甚强。一日,戴某匆匆忙忙的来到范医生寓所,称其妻突然患重病,卧床不起,不食不语,要求速去急救。范医生立即随病家前往,经过望形色、查病情、切脉象、观舌苔等细心诊断,一切正常。根据病妇的性格特点,范医生确诊她是装病。走到戴妻床前,故作惊骇之状说:“你病情很危重,重得连药物都快无法医治的程度,现在配方取药已来不及了。必须速取粪缸中的陈汁,煎上一大碗灌服,事不宜迟,迟则难以挽救。”说完扬长而去。回到寓所,范医生笑着对他的学生说:“今日出诊,看到一位装病的妇人,给她开了一剂灵丹妙药,我走后她一定会立即起床大骂,今后她再也不会装病了。”次日,果闻戴某的妻子在医生离开后便从床上跳起,破口大骂而愈。范医生对学生说:“诊脉须细心体验,处方要周密考虑,不可胆小,也不可大意,勿因重病而退缩,这样才能治好病人。”
                  “怡悦治病”显奇效
                    张子和是心理疗法的一代大师,在病人中亨有崇高威望,治好了不少疑难怪病。当时项关令之妻,得了一种怪病,肚中饥饿,但不吃饮食,整天大喊大叫,发怒骂人,吃了很多药,始终不见效。
                    后来求治于名医张子和,张医生诊断后,认为这种怪病,用药物治疗难以奏效。于是,他叫项关令找来两名妇女,涂脂抹粉,装扮成戏子(演戏的人),妞妮作态,做出很多滑稽动作,病人看后大为怡悦,不住地发笑。病人一高兴,病就减轻了。次日依旧如此。张子和又叫两名食欲旺盛的妇女,在病人面前狼吞虎咽地吃东西,边吃边说:“真好吃,味道真鲜美呀!”病人不自觉地问道:“真的那么好吃吗?让我也尝一点。”于是病人也跟着吃起来。就这样,病人怒气渐消,饮食渐增,滴药未进而怪病痊愈。这一例子说明中医的心理治疗不仅颇有风趣,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我国古代名医,就有利用人类顾羞的本能治疗一些怪病,效果很好。《古代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记载了两则顾羞治病的故事,读之颇有趣味。
                    一、有一位女子,因打呵欠,手上举后再不能放下,吃药无效。明代医家愈用古利用女子害羞本能,采用计谋权诈的心理疗法,假装要解这位女子的裙带为她作针灸治疗,病人于是一惊,不自觉地忙用手遮掩身体,急而生变,手便放下。
                    二、明代名医张凯,善于治疗疑难怪病,方法灵活。有一女子打呵欠,两臂上举也放不下来,面对这种怪病,医生们一筹莫展。名医张凯分两个步骤为其治疗:第一步,先叫女患者的母亲在内室脱去女儿的衣服;第二步,扬言医生要进屋,女子顾羞,马上用手遮护自己下身,双手复原,举动灵活了。
                    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已经70多岁了,膝下无子无女,一时间惆怅之情油然而生,慢慢地食不香、睡不好,渐渐忧虑成病。当地知情的医生知道心病难治,不知情的医生认为年逾古稀,断难康复。沈老医生的病日渐加重。名医张仲景知道后,赶到沈老医生家来,详察病情后,沉思许久,提笔书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蒸熟揉成蛋大团子,外涂朱砂,一顿食用。”沈槐看了方子,觉得非常可笑。他吩咐家人照法将5斤面团子做好,挂在房檐下,逢人就指着房檐下那些面团子,得意地把张仲景奚落一番:“你们看,这就是大名医张仲景开给我吃的五谷杂粮面团,这五斤要一顿吃完!这真是笑话、滑稽、荒唐!哈哈,哈哈哈......”过了些日子,张仲景又来看望沈槐,见到老先生眉舒目展,又恢复了往日慈祥的容颜,内心高兴地说:“恭贺老先生病祛体康,学生斗胆,班门弄斧了。”沈老医生恍然大悟,真是又佩服,又惭愧。原来张仲景是故意开个荒唐处方,让沈老医生见笑,忘却无子之忧,取舒肝理气之效。
                    清代有一个八府巡按,患了精神抑郁症,成天闷闷不乐,终日愁眉苦脸,请了很多名医诊治,吃了不少的药,而病情始终没有好转。有一天,一个无名老中医路经此地,家人请他为八府巡按治病,这位老中医进入官府,按脉良久,沉吟不语,好一会才恍然大悟的对病人说:“噢,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嘛!”这位八府巡按一听,禁不住捧腹大笑。并且一边笑一边说:“我堂堂男子汉,身为八府巡按,怎么会得月经不调症呢!以后,每当提及此事,这位八府巡按总是大笑不止,就在这一次一次的开怀大笑中,他的病不药而愈。
                  “巧设妙计”医奇症
                    曾经有一位病人突然声音变哑,不能说话,自从得了这种怪病之后,经过很多医生治疗,吃了很多药,均不见效,始终不能说话。两个月过去了,病情毫无好转。一家人都为他着急、焦虑。
                    据人介绍有一位无名老中医能治此病。全家欣喜若狂,赶忙请到家来。这位老中医声称:自有妙法治好此病,但必须把门窗紧闭,挂上几层厚布帘子,把室内变得暗暗的。家人按照老中医的要求布置好了。老中医郑重其事地对病人说,只要你听我的话,此刻就可以说话。病人点头表示同意。老中医带领病人在室内来回走动,叫病人时刻注意自己的咽喉,走一步咽一口唾液。走动几圈之后,老中医突然问病人:“能说话了吗?”病人也高声回答道:“还是说不出。”从此,怪病治好了。
                    有一富翁得了怪病,自感脚无力,行走要人扶持或者必须手持重物才能缓缓移步。请许多名医治疗,均不见效,后才让人抬到程钟龄医寓求治。
                    程钟龄了解病情后,特意在病人房里作了一番布置。他告诉病人,这是他的古董收藏室,而后一件一件地介绍,最后特别指着病人椅旁的大瓷瓶说:“这瓶是家传之宝,已是世间罕见,千金不易之品了。”
                    程钟龄吩咐病人暂不服药,在室中静养,旁人未经他的允许一概不得入室。病人在室中闷坐了两天,无人陪伴,连程钟龄也难得见到一面,憋得心慌,决定出去走走,环顾室内除大瓷瓶外,别无倚仗之物,于是小心翼翼地抱瓶而走。岂知程钟龄在旁窥视已久,待病人抱瓶欲走时,突然闯入室内,猛喝道:“真是为富不仁,你竟敢偷我宝瓶!”病人一惊,手一松,“当”的一声,瓷瓶摔得粉碎。病人大惊失色,垂首呆立......
                    程钟龄见病人不靠支持物已能站立,随即拉着病人的手说:“走,随我来!”那富翁竟跟在后面起步而行,走出室外......多年顽疾,霍然而愈。
                    程钟龄这才告诉病人,瓷瓶等古董并非稀世之宝。这一切皆是解除他心理上的压力而设的计谋。
                  “心病心治”胜良药
                    一病人双目通红,眼泪直淌,神情十分忧虑,前求叶天士医生诊治。
                    叶医生详诊细察,询问了起病经过后说:“依我看,你这眼病只需几贴药便能好了,只是,你两只脚心7天后长出恶疮,那倒是关乎性命的!”病人大惊,恳求治疮。于是叶天士告诉他:“唯有一法,你当按法而行,每天晨起睡前,用手搓足心三百六十次,一次不能少,如此坚持,方能度过难关。”
                    病人很相信名医叶天士的话,便诚心诚意地去搓脚心,7天过去了,脚心不但没长出恶疮,而且眼病也不知不觉地好了,精神显得十分轻松。
                    病人前去向医生道谢,叶天士笑着告诉他:“你的眼病是因为忧虑所致,我告诉你脚心要长恶疮并教你搓脚心的方法,不外乎是要让你分心,不要老记挂着忧虑的事;况且搓脚心本身也有降火宁神,补肾强身的作用,所以你心病自愈,眼病也就好了。”
                    《续名医类案》记载了假萝卜治病的病例:宦官谭植,一向谨小慎微,不轻易说错一句话,性格内向。但有一次在家庭宴会上,却说话“走了小火”,在兴奋之余,随口说了“有大如人的萝卜”。客人们都讥笑他吹牛不打稿子。过后,谭植悔恨自己说错了话,终日忧忧郁郁,忧愁难解,羞愧不已,得了重病。这种病中医称之为“忧郁症”,药物治疗难以奏效。
                    这位宦官的儿子聪明达理,分析了自己的父亲的性格与病因,于是想方设法做一个假萝卜象人一样高大,并且安排了同上次一样的家庭宴会,用车子载着这个大萝卜推至席前,客人们都惊讶万分,他的父亲十分高兴。竟以萝卜果真大得象人一样的“事实”,印证了他父亲所说的大话,就这样,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假萝卜治病的例子,是用行为的满足来治病的,医学称为“行为满足治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喜胜忧”的情志想象治疗。至于人一样大的萝卜当然是假的,用的是权且之计,以满足患者的行为需要,解除致病因素,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晋书.乐广传》记载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乐广将军宴请宾客,大厅中烛光交错,众宾客猜拳行令,饮酒举杯,热闹非凡。一位客人正举杯痛饮,无意中发现酒杯中似乎有一条小蛇在游动,活灵活现。因碍于众客人情面,硬着头皮勉强饮下这杯“蛇酒”。从此以后,忧心忡忡,疑惧横生,总觉得蛇在腹中蠢蠢欲动,整天愁眉不展,恶心呕吐,以至卧床不起。
                    乐广将军得知这位客人病了,反复思考,这病是怎么得的呢?终于回忆起墙上挂着一张弓,猜测客人所谓的吃了“蛇酒”,很可能是那张弓倒映于杯中之影。乐广既是良将,又是“良医”。一没给客人求医施药,二没给他求仙拜佛,而是重新把客人请到大厅,再设宴席。这次,对客人的座位,杯盏,一如以前那次宴席安排放置。当酒斟满杯时,挂在墙上的那张蛇形弯弓的影子,又再次落入客人的杯中,杯中游动的“小蛇”,与以前一模一样。客人重见此景,虽惊魂又起,而事已了然。积虑多日的疑团顿时解开,病也霍然而愈。
                  这就是千古流传的“杯弓蛇影”的典故,也是中医心理治疗的生动事例,充分说明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