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之道之趋入证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5:31:44

敞开之道之趋入证悟

(2010-01-04 20:14:38)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创巴文集 禪與般若  第五地的波羅蜜多是全面的覺知。這種禪定境界在印度傳統中稱為dhyana,在中國稱為禪定(又作靜慮),在日本謂之zen,意思都是指全然投入,無分中、邊。假如有中心與邊緣之分,那麼,我們的心即非全然投入,因為我們必須同時注意著兩端,故而兩極化的意識一逕存在著。
  禪定是沒有觀者的覺知。當我們論及覺知時,表面的意義上是指自我中心的觀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自己該在哪裡以及如何處理當時的狀況——相當複雜的過程。我們必須時時追蹤自己與自己所遭遇的狀況,清楚自己如何處理狀況,以及我們的行動對其產生的影響。一時之間要管這許多事使我們唯恐顧此失彼,因此我們必須格外警覺小心。在此種情形下,要保持全然覺知是非常困難且複雜的。
  禪定的覺知簡單許多。它的藏文字是samten:其中sam意為「覺知」,ten意為「使穩定」,因此,samten是「穩定的覺知」,是神智清明的覺知而非禪經兮兮的覺知,覺知到只須注意少數幾件事,因為一切都已被簡化成單一狀況。如以單純、開闊的眼光來看,菩薩的行為——各波羅蜜多、佈施、安忍、精進、持戒等,皆可被視為不同的過程。如果這些過程在一非常開放的情況下發生,則佈施與安忍等等之間沒有衝突——它們可以結合起來相輔相成。
  禪定的開闊或「全面的覺知」啟發般若進一步的發展。般若是空間銳利、準確、尖刻的一面,像寒冬冷冽的空氣:清、冷、乾脆。直到第六地般若圓滿之前,菩薩的行為仍反應圓通的態度,他尚無足夠的清明與覺性可以將之看破。般若突破菩薩行為中的恭順——異常的慈悲,溫和老練,可以處理任何狀況;菩薩如糖漿、蜂蜜一般性質——甜美、和善、溫柔,同時狡猾。般若突破任何圓通的態度,任何善、惡或操縱的意識,任何固定的概念感。
  在突破的過程中,般若持續發展,在下一階段的第七地開始出現「善巧方便」,亦作方便度——對於方法的完美運用。在前數地之菩薩行——佈施、忍辱等,是善巧的,但含有恭順的因素——某種悅足感,感覺自己修行達成了功用,因此在前六地,有很微弱但基本的企望存在。當然,「彼與此」的意味不像未登菩薩地者那般深重與笨拙,然而菩薩的習氣仍屬精神唯物式的,他們非常溫和卻狡猾不易捉摸,因為他們既包含非二元性也包含了虛偽。在此階段,情況可能頗為複雜,因為當你越趨完美,你的不完美就越微妙,因此方便度代表完全超越精神的唯物主義。善巧方便包含使用般若的突破之法,以及發展無分「我」「他」之感;換言之,你不再那麼覺得是一旅程,不再那麼覺得要參考或核對,你完全轉向於更大尺度所發生的事。
  方便度之圓滿不在於克服了什麼,而在於獲得更多的信心——沒有參考點的完全信心。充分之善巧表示毫無禁忌,我們不害怕存在、不害怕活下去,我們必須把自己當成勇士;如果我們能以勇士自居,則無堅不摧,因為勇士敢於面對一切,正如叢林中的猛虎。
  趣入證悟
  第八地的波羅蜜多藏文稱monlam,梵文為pranidhana,字面的意思是「大願」。monlam意為靈感,是對於未來可能發生之事的遠見,並非指一般預測未來可能發生什麼,這裡的靈感或具洞察力的遠見是指由現在所孕育的未來——現在對於未來的可能性;那是非常切合實際的,將現在視為踏腳石,它含有未來的潛力。
  第八地的靈感是得自於如實地看待事物、看待自己。我們受到啟發而行於寬闊、完善的大乘道上,以更廣大的層面——宇宙的層面——與世間打交道。目前狀況既包含過去,也包含未來。
  比一階段的菩薩自信無比,但卻非出於自我中心的方式,他的參考點不是自己而是一切眾生,因此對他而言無所謂「彼」、「此」;或許因他與一切眾生無二無別,故而不再理會誰是誰、什麼是什麼。這並非出於盲信或迷惑,而是非常實際地——因為毫無意義要去畫分地盤;未來的情況如彼,現在的情形如此——因為事情原本是這樣。
  第九地的波羅蜜多梵文稱bala,藏文為top,意思是「力」。「力」度在此表示方便度的自信更為增進。方便度的自信是行至懸崖邊緣,力度的自信是奮身一躍;那看似一極為大膽的決定,但是因為無參考點之故,可說是一異常的普通狀況——去做就是了。就某方面看,這反而比造作地泡杯茶來得容易。
  在菩薩道初期,認清自己的各種潛能與技巧、知道自己是一個全人,這令我們感到無比欣喜。其後的旅程不再是自覺的,但這種不自覺仍然是另一種自覺;我們仍在使用參考點——當然是以一種超然的方式,然而仍在證實自己的經驗。直到經過第七地之後,我們才打破這層障礙而圓滿了方便度。最後,我們不再需要參考點,我們根本毋須再有旅程,所行之道成為一個演變的過程,其間我們開展更大的能力——完全的能力,證悟的能力。這將我們帶至第十地——法雲地,智(藏文 yeshe,梵文jnana)波羅蜜多增勝。
  智慧是不認同教示、不認同道、不認同方法。菩薩不再認同道,因他已成為道,他即是道;他在自身上努力,踩著自己走,直到他同時變成了道、馬車與車中的乘客。菩薩是見、力、方便、佈施、知識、全面的覺知,那是無可言狀的大力;而同時進至十地的菩薩又是無力的,因為他已完全依照佛陀的方式被程式設計完成 ——這聽似矛盾,但克是如此。
  有一則關於印度一位國王的故事:國王宮中的占卜師告訴他,七日之內將降下一場雨,喝了那雨水會使人瘋狂。國王聽完之後馬上儲下大量清水,因此,當令人瘋狂的雨水降下之後,除了他之外,所有他的子民都瘋了。過了不久,他發現無法與他的子民溝通,因為他們將瘋狂世界當做真實,而在這個由大家共同的瘋狂所創造出來的世界中,一切事情都進行得很順利。最後,國王終於決定放棄他儲存的清水,改喝致人瘋狂的雨水。這雖是個表達證悟頗令人失望的方式,但也不失為非常有力的方式。當我們決定喝下令人瘋狂的雨水之後,我們不再有參考點,因此從那個觀點看,證悟即是全然的瘋狂。但是國王與他的子民之存在是事實,因此他們必須一起使世事繼續進行。使世界運用成為一種神智清明的顯示,因為已經沒有參考點須要奮力掃除了。菩薩道的整個過程有合乎邏輯之處,也有異常不合邏輯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