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心清神静,远离不祥之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2:32:36
                                  养生之道:心清神静,远离不祥之器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第四十七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第四十八章》很多人对于事物的把握,不能从“道”的角度把握,因此,不能从根本出发认识事物,常常事事亲力亲为,非身陷险境而不能得知,其实,真正的圣人对于这个世界,不必出门面面俱到地去了解,就能知晓天下事物的基本道理;不必频频观望窗外,就能知其自然的普遍法则。在老子看来,“无为”,事物则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更是如此。如果人为地干涉人的发育成长和生活,按照某种主观愿望来干扰和改变社会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所以,只有在“无为”的自然状况下,人才能健康的生活,社会才能正常的发展。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老子养生的“无为”原则进一步延伸,就必然可以得到其养生的第二个原则:“虚静”原则。因为人之“有为”皆因欲念而起,欲念一起则心动,心动则意动,意动则神动,神动则气动,气动则形动,形气神动则必然神驰于外,气散于中,精耗于内,健康为之受伤。要防止这种局面的发生唯有一法,这就是“虚其心,静其神”。心虚则欲望不起,神静则念头不生,心清神静,根本坚固,形神相亲,则能长生久视。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第三十一章》老子认为:有道者是尽量不使用兵器的。一个治理国家很得法的人是不会随意进行战争的,战争总是被迫的,而且也是最后的选择。对于身体来说,国家的兵器意味着对身体的保护,我们的身体一旦产生了疾病,就好像一个国家发生战争,药物则成为我们保卫身体的重要武器。现代社会恐怕没有没吃过药的人,人们因此产生了对药物的依赖性,按老子的观点,药物如同兵器,对于身体来说也不是一个吉祥的事物。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常用药物的人,也不是一个养生得法的人,所以,对于如何正确地使用药物,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有些人天生就有使用这些药物的倾向。滥用的药物分三阶段作用于大脑。第一阶段作用于前脑,影响感知;然后,这种刺激会连向大脑各重要部位的神经纤维——我们和爬虫类一样都有这些部位;最后,它们会把兴奋的信息送到大脑的其他部位,通常是影响多巴胺系统。多巴胺是下丘脑和脑垂体腺中的一种关键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浓度受精神因素的影响,中脑的神经原物质多巴胺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从理论上来看,增加这种物质,就能让人兴奋,但是它会令人上瘾,因此有很多人的上瘾行为,都是因多巴胺而引起的。由此可见,药物确实不是祥和的器物,不是一个善于养生的人应该使用的,只有迫不得已而用之时,最好以恬淡的态度处之,不要迷信药物,尽量减少对药物的依赖,防患于未然是应有的态度。老子说:“战胜了也不以为荣耀,而以为荣耀者,是乐于杀人。乐于杀人者,将不能得志于天下。……争战死亡众多,要以悲痛哀伤的心情对待。战胜了,用居丧的礼节处置。”来源:北斗成功网 http://www.beidouweb.com/viewnews-4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