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温州发展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7:21:37
十问温州发展之四:蓝天碧水何时回到身边?

字号:[ 大 中 小 ] 日期:2010-09-26 浏览次数: 48   

   “现代不现代,关键看生态。”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归总,我们看到,没有百姓会像今天这样,迫切地期待生态环境的“失而复得”。当人们感受到日益损毁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富裕形成巨大反差时,那种山清水秀、草木皆茵的环境遐想,就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愿望。 ——题记

  内河不见清澈,天空少见蔚蓝,城市绿阴稀疏……这就是我们生存的城市。

  这个城市原先不是这样,西晋末年,郭璞造城以“天人合一”的原理,“连五斗之山,通五行之水”,暗合“深生态学”理念,成为“山水城市”的范例之一;

  温瑞塘河作为温州人民的母亲河,自东晋时期由人工开凿,经唐大和、会昌年间大规模疏浚,后在南宋淳熙14年由知州沈枢组织修筑,形成著名的“八十里”荷塘。

  如今,城市“旧貌”换了“新颜”,“五斗之山”、“五行之水”的生态概念却早已支离破碎;塘河那“酒旗翻野色,渔棹弄秋光。百里荷花境,曾图入帝乡”的记忆,正在失掉灵魂,变成了亟待改良的现实。

  我们可能有一千个理由说我们侵蚀环境的无奈,但在今天,我们只有一个理由来“还债”:对未来负责!

  生态资源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没有有效调和,使温州生态环境的发展远远落在人后

  在GDP增长16%的速率下,环境质量却能保持上年的水平,这就意味着所有新增的排污量要全部削减。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但是,福建厦门市却做到了。

  如今的厦门,被誉为“最适宜诗意栖居”的温馨城市,这个殊荣的取得,厦门经历了一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无到有、从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从治疗型治理到预防型保护与建设的转变,从以堵为主向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转变。

  厦门与温州有许多相似之处,温州于1984年列入14个沿海开放城市,厦门于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两地经济发展差不多同时起步,都在快速推进过程中出现发展与保护的问题,但如今看来,在经济与生态“齐步走”中,厦门已明显走在了温州的前头。

  这个结果不是偶然的。近些年,厦门始终坚持引进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低消耗的项目;从实践中探索出“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总结为“十个优先”:环保立法优先、编制规划优先、决策环评考虑优先、发展清洁产业优先、资源节约优先、立项环保评估优先、财政环保支出优先、基础设施环保建设优先、环保技术优先、政绩考核环保指标优先,作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制度保障系统,以此形成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厦门模式”。

  如今,厦门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道路绿化率达97%,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6%。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覆盖率27.4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8%。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厦门市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为86.59%,这一比例已经连续几年呈现上升趋势。

  数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但与厦门对比,温州的生态环境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更加丰富的内河、江河资源、湿地资源以及更高的森林覆盖率等。可尽管如此,我们的生态环境之路,却至今没有走出自己的路子,反而纠结在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中无法自拔。

  从原始积累阶段开始,温州对生态环境就已经“负债”,如今,一连串的“全省末位”,已经使我们在生存环境中“无地自容”

  温州2009年和2010年生态省建设工作任务书考核,已经连续两年全省排名最末;2008年、2009年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综合指数,也连续两年居全省末位,且2009年比2008指数进一步下降;截至2009年市本级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62%,全省排名倒数第一,县(市)生活污水平均处理率仅在40%以上,全省排名倒数第二;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全省排名倒数第一……

  这些让温州汗颜的排名,能部分反映出温州的生态环境现状。

  也许很多问题,可以追溯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之初,温州人就有着强烈摆脱现状的致富欲望,但是,我们却很少估算环境的最终容量,于是,制革、电镀、塑编、化工、印染、铸造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家庭作坊四处开花。

  制革业,让鳌江水质一度列为劣五类,在全省八大江中排名最差;塑编业、电镀业、化工业等严重影响了全市平原河网水质,去年我市劣于五类水的站位24个,占68.57%;近岸海域水质去年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1270平方公里,占21%,比2008年明显增加;大气污染复杂性增强,呈现二氧化硫、悬浮颗粒、机动车尾气污染并存的复合型特征;主城区、瑞安、乐清、苍南、永嘉等地酸雨污染仍较为严重,龙湾等部分地区行业性空气污染较为突出。

  杨府山曾经是温州的城郊,所以温州的垃圾场建在这里,涂村工业区内不少化工企业也安家这里。如今,这个“乡下”地方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早年埋下的“恶果”,终于在如今“发芽”:这里成为了市区东部环境最差、垃圾最集中、臭气最集中的地方。

  温瑞塘河是温州的“母亲河”,可在今天,塘河不堪重负,部分河道黑臭依然,不少河岸垃圾遍地,违章建筑拆不完,这些问题仍困扰着我们。

  三垟湿地内频繁的人类活动、过度的外来干扰,湿地生态系统“超负荷”运转,生态功能日渐退化,整体水质已为劣五类。有专家论证,三垟湿地的现实生态价值,仅发挥其理论价值的16.4%。

  温州大学教授张小燕认为,如果只是历史的“欠债”,我们可以慢慢还,但现在我们还得支付高额的“利息”——很多生态环境的现状一年不如一年,对于温州来说,这样的“攀升”才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温州首先是要终止污染,减少炫耀性的资源消耗:“温州的环境造就了温州人的个性,环境的继续恶化,失去的将不单单是物质家园,更将是精神家园。”

  我们的努力为什么总是收效甚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生态环境的改良变得步履维艰?

  我们清醒了,并开始努力。但是,这些努力没有取得我们预想的效果。为什么?

  市环保局有关专家指出,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结果的外化,温州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追根溯源是产业层次、布局、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除企业的原因之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外因还有不少。比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同时,温州还是我省唯一尚未建成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城市。再比如,我市电镀企业总共有701家,但目前建成投用的只有鹿城后京电镀基地,83家企业入驻。不少污染企业档次低、治理能力差,纳管率不到30%。

  基础设施的滞后直接造成污水收集、处理受到制约,市塘河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就拿塘河来说,目前沿河还有上百个旧村未实行截污纳管,每天仍有10多万吨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直接排进塘河。同时,部分企业未建污水处理设施,或已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以及工业园区和工业污水处理设施未能同步建设,导致不少工业废水仍然直排塘河。

  同时,目前的机制体制,也难以适应生态建设的新形势。生态建设是综合工程,但由于条块分割的工作特性,使得这项工作无法统筹运行。温州生态园管委会总工程师高永兴说,将村庄、企业等一切有人的活动全部迁出湿地,才能顺利开展湿地的保护性开发建设。可安置用地问题,一直困扰着湿地村庄的搬迁。如今,审批难造成的安置用地无法落实,湿地内计划搬迁的5个村迟迟“按兵不动”。

  除了这些显性的因素,有专家认为,生态环境建设过程存在的隐形利益博弈,更是阻力之一。部门之间、企业之间、村与村之间,都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置全局于不顾。可以这么说,在所有生态环境的损毁与修复过程,都牵扯到利益再分配的问题,也涉及到责任推诿的问题。有关人士坦言,利益至上与政绩观错位,正成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最大阻碍。

  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温州到了今天已经退无可退。如今,我们必须客观审视,积极谋划未来之路

  “富饶秀美、和谐安康”是生态环境的目标,在当前的种种压力之下,温州无路可退,唯有直面困难,走出温州生态环境建设的特色之路。

  温州在长远的生态环境建设中,首先是要编制建设规划和“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而这个规划必须吻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主旨,即长江三角洲地区要在2020年提前实现生态文明的现代化,温州作为长三角的一员,高楼大厦不足为奇,绿色、生态才是真正意义的现代化。

  其次是要创新思维,树立生态成本关、环境大局观和绿色政绩观。温州人善于变通也勇于先行,2009年底哥本哈根会议迎来“低碳时代”,而在此之前的2008年11月,温州就筹资1600万元申请成立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暨碳汇造林项目。这是浙江省第一个以增加碳汇、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公益性基金专项,也是全国第一个地级市的基金专项。同时,温州还可以发挥灵活的市场机制,通过推进资源市场化改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公益基金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环保建设领域。

  再者是合理利用,温州具备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条件,尤其是生态资源。市林业局局长徐顺东说,温州的森林覆盖率在浙江省内能排上前五,森林规划总面积达到590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接近60%。依托生态环境资源,可以将生态优势福泽百姓。只有利用率的提高让百姓获利,生态环境的建设才具备更多民意基础。

  同时要着眼未来,不拘泥于眼前的投入产出比。文成县委书记吴开锋认为,生态环境从一时一地去看,并不能显现其巨大的价值,但是,生态是“聚宝盆”,今天的涵养、修复,注定会在今后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还要发挥好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作用,让政绩融在清水中,把丰碑刻在青山上。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夏凤毅说,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要了解温州整个社会发展中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避免管理的“纸上谈兵”。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来引导降低能耗。同时,企业也肩负起生态建设的社会责任,这靠自觉,也得靠引导和约束。

  生产、生活、生态归结起来就是“三生有幸”,“三生”融和就是幸福的标志。但是,做到这点,我们任重道远。因为我们不是白纸上素描,而是在素描上重新布局。

  我们相信,认清前路并深知没有退路,我们一定能找到出路。只有这样, 蓝天碧水,将不再是我们的期待!(记者 陆剑于 缪小霞 张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