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指要】(2)百条术语释义 -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wanglixi...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5:21:25

【周易指要】(2)百条术语释义

 

    

案语:本文是《学易杂谈》中的一篇旧作,移到此处是为了读者阅读方便,原来的说明是:自从2002830日起,笔者在读书论坛陆续贴出三组学习周易的体会文章,一组是《学易笔谈》共44篇,一组是《易国春秋》14篇,再一组就是《学易杂谈》。由于这些东西拖得时间很长,不要说读者看起来费力,就连作者自己也感到力不从心,本来一部非常严谨的周易,经过这样的一番折腾,似乎成了杂乱无章的东西。因此有必要把自己的思绪做一个整理,于是有了这篇《百条术语释义》。

    

   

众所周知,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易学名词术语,简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每一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术语,每一个门派有每个门派的术语,甚至每一个易学家也有每个易学家的术语。子曰“必也正名乎”,倘做深入研究,不弄清这些术语的含义,也就不知所云。笔者在学习周易的过程中,也使用了许多术语,这些术语,有的是完全沿袭了传统易学;有的名词虽属传统易学,但内容、含义有了改变;有的则是自己的杜撰,目的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此前的文章中大部分都已谈及,现在的整理重发,一是想把这些认识进一步条理化、清晰化,二是也为读者提供一些方便,省得每篇文章都要解释。

   

目录:

 

    一、总类

     1、周易

     2、易经

     3、显学

     4、幽学

     5、素

     6、朴

     7、章

     8、质

     9、道

    10、器

    11、传统易学

   

    二、易数类

     1、易数

     2、天地之数

     3、天数

     4、地数

     5、零

     6、大衍之数

     7、动数

     8、静数

     9、定位数

    10、卦爻之数

    11、卦数

    12、爻数

    13、九六

    14、叁天两地

    15、五天四地

    16、叁伍以变

   

    三、爻类

     1、爻

     2、爻性

     3、爻量

     4、阴爻

     5、阳爻

     6、阴阳界

     7、纯爻

     8、临变爻

     9、爻位

    10、相邻

    11、相对

    12、君位

    13、爻时

    14、爻序

    15、三个“对立面”

    16、三个“圆圈”

    17、三个“层次”

    18、两个“跷跷板”

    19、两根“拐子”

 

     四、卦类

     1、卦体

     2、原筮卦

     3、复筮卦

     4、平衡卦

     5、一般平衡卦

     6、微妙平衡卦

     7、失衡卦

     8、一般失衡卦

     9、严重失衡卦

    10、亨通卦

    11、窒卦

    12、八卦

    13、同体异构

   

    五、易道类

     1、易道

     2、地道

     3、天道

     4、人道

     5、天元

     6、地元

     7、人元

     8、只出不入

     9、只入不出

    10、君子之道

    11、天人合一

    12、天地合一

    13、地人合一

    14、三道皆合

    15、天人相悖

    16、天地相悖

    17、地人相悖

    18、不合时宜

    19、不合人道

    20、和合

   

     六、卦变类

     1、卦变

     2、爻变

     3、位变

     4、时变

     5、爻变位不变

     6、位变爻不变

     7、爻变位亦变

     8、原始反终式

     9、中道而返式

    10、同元不同方

    11、左旋右转式

   

    七、易象类

     1、易象

     2、爻象

     3、卦象

     4、易道象

     5、天道象

     6、地道象

     7、人道象

     8、初筮告

     9、主星

    10、伴星

   

     一、总类

 

     1、〔周易〕,指不包括易传的易经。周易是一个无比严谨的、首尾连贯、环环相扣的体系,它描述了宇宙间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就其研究对象和方法而言,它无疑是一种哲学,只不过不同于现代的形式;它是一种最原始的哲学,更可能是一种未来的哲学,一种不仅能够概括和总结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成果,而且能够综合科学和艺术、融会情感和理智、包纳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达真善美境界的更高级的哲学。

 

     2、〔易经〕,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卦名、卦辞、卦符、爻符、爻序、爻辞、卦序等这样一些部分。这些不同的部分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这就是易经。

 

     3、〔显学〕,主要是指卦名、卦辞、卦符、爻符、爻辞、爻序、卦序(爻题例外)等部分,因为这些部分是可见的,或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把这部分内容称为“彰显之学”或简称“显学”(不同于中国学术史上的“显学”),好比“清荷”,这是浮出水面的部分。主要内容有:形体与形态、形态与态势、态势与事情等。

 

    4、〔幽学〕,系指周易中一部分不可见或不容易直接见到的内容,如易数、易道等。卦符作为卦体,是可见的,本应归入“显学”部分,但因为平面的垒砖头式的“六画”已经远离了真实的卦体,因此,对卦体的探讨,也只得放在“幽学”之内。这是“清荷”潜在水下的部分。“幽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章与质;二是素与朴;三是器与道,这可以看成是易经的“三大范畴”。

 

    5、〔素〕,素是构成卦爻的单纯到不能再单纯的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素有三种,一是天数,二是地数,三是介于天地之间的不天不地或亦天亦地的数。在一般情况下,素只有两种,即天数与地数,二者互不兼容,兼容就意味着不单纯。素只有在群体或整体中才能存在,在与对方的比较中才能存在,如果失去了某一方,则另一方也便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6、〔朴〕,朴是素的整体,首先它包容了一切素;其次是这些原本互不兼容的素在一定条件下又和睦共处。朴和素的关系不同于章和质,章和质是并列关系,朴和素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章和质有同一性,朴和素有统一性。朴分三种状态,一为原始状态;二为终极状态;三为标准状态,这些状态也可统称“自然态”。

 

    7、〔章〕,章是爻内所包含的与自身性质不同或相反的另一种存在。阴爻的“章”是天数,阳爻的“章”是地数。

 

    8、〔质〕,与章相对待的是“质”。如果把章与质看成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话,那么质就是主要的或基本的方面,章则是次要的非基本的方面。爻的阴阳性质决定在质不在章,阴阳就是质或质的表现。章与质不是截然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章可以转化为质,质也可以转化为章。章与质的统一(确切说是同一)就是数,就是天数与地数。天数与地数是构成质的要素,也是构成章的要素。

 

    9、〔道〕,也叫易道,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指具体的道路。道分天地人三种,这是三种不同性质的“道”。易道则是这三种道的总称。

 

   10、〔器〕器是经过人的头脑加工的朴,相对于“自然态”的朴而言,这是一种“人为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卦体。

 

    11、〔传统易学〕,所谓传统易学,是指肇始于先秦、成型于汉魏、发达于唐宋、传承至今天的易经研究的结论和方法,包括“象数”、“义理”为主导的种种不同流派。

 

    二、易数类

 

    1、〔易数〕,主要指天地之数、大衍之数和卦爻之数。

 

    2、〔天地之数〕,天地之数不是自然数,更不是什么奇数和偶数,它是用数的形式,对万事万物进行抽象和概括的结果;广义的天地之数是一个从零出发最后又返回到零的数,是质和量同一的数,因而是绝对数、大限数,是数外无数的数;狭义的天地之数是天数、地数与零的总合。

 

    3、〔天数〕,天地之数当中的一种,在不包括零的情况下有二十五个,二十五个数一律平等,彼此之间,既没有质的差别,也没有量的差别。

 

    4、〔地数〕,天地之数当中的一种,在不包括零的情况下有三十个,三十个数一律平等,彼此之间,既没有质的差别,也没有量的差别。

 

    5、〔零〕,天地之数当中的一种,它是天地之数的开端,又是天地之数的终结;还是介于天地之间的“不天不地”或“亦天亦地”的数。

 

    6、〔大衍之数〕,天地之数还可以分为动静两类,大衍之数是天地之数当中的动数,其中天数有二十三个,地数有二十七个,合计五十个,有四十八个可以在不同的爻与爻之间流通。另有两个数处于动静之间。

 

    7、〔动数〕,也即大衍数。有四十八个可以在不同的爻与爻之间周流,另有两个虽不能离开本爻,但在原位也能滚动。

 

    8、〔静数〕,也即定位数。用于确定爻的方位的数,因为不能脱离本爻,所以相对于本爻而言,也叫静数。

 

    9、〔定位数〕,用于六爻定位的数,其中天数三个,地数四个。

 

   10、〔卦爻之数〕,是具有空间方位性质的天地之数,是受到制约与规范的天地之数。

 

   11、〔卦数〕,卦内所包含的天地之数,一个卦在特定的时间内,不是包含二十四个天数和三十个地数,就是包含二十五个天数和二十九个地数。

 

   12、〔爻数〕,指爻内所包含的天地之数,在特定的时间内,每个爻都是九个数,或者都是天数,或者都是地数,更多的是天地数混杂。

 

    13、〔九六〕,九六是指的爻量,如果以一个天数的量为一,一个天数的量相当于一个半地数的量,那么一个纯阳爻的量就是九,一个纯阴爻的量就是六。

 

    14 〔叁天两地〕,是指天数与地数的一般量比,即一个天数的量相当于一个半地数的量,或者说一个地数的量相当于三分之二个天数的量。

 

    15、〔五天四地〕,是天数与地数的特殊量比,即一个天数的量相当于一点二五个地数的量,

 

    16、〔叁伍以变〕,是指爻变的临界点,一般情况下,阴阳爻互变是在天数三与四之间,或者说是地数五六之间。

 

    三、爻类

 

    1、〔爻〕,爻是数的一个小群体;是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领域;是一个方位;是过程的一个阶段;是卦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方面。而卦体则是集时空为一体的可以模拟万事万物的数字化的全息模型;

 

    2、〔爻性〕,即爻的属性。根据属性区分爻有三种,一是阳爻,二是阴爻,三是介于阴阳之间的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的爻。

 

    3、〔爻量〕,系指爻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等可以用数表示的东西,爻量是由爻内所包含的天数与地数决定的。

 

    4、〔阴爻〕,爻的一种,用符号“--”表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爻内所含天数为零至三,或者地数为六至九,那么这样的爻就叫阴爻,所以阴爻按量分有四种。

 

    5、〔阳爻〕,爻的一种,用符号“—”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爻内所含天数为四至九,或者地数为零至五,那么这样的爻就是阳爻,所以阳爻按量分有六种。

 

    6、〔阴阳界〕,当着一个天数的量相当于一个半地数的量的时候,在天数三四之间,或者是地数五六之间,有一个“阴阳界”,作为爻,这是一个“不阴不阳”或“亦阴亦阳”的爻,是阴阳未判的“混沌”状态,是阴变阳或者阳变阴的中介与桥梁。

 

    7、〔纯爻〕,包含有九个天数的爻叫纯阳爻,包含有九个地数的爻叫纯阴爻。

 

    8、〔临变爻〕,包含着三个天数和六个地数的爻叫临变的阴爻,或者叫最强大的阴爻;包含有四个天数和五个地数的爻叫临变的阳爻,或者叫最弱小的阳爻。

 

    9、〔爻位〕,系指爻的空间方位,在球形卦体上,六爻分处于上、下、前、后、左、右。

 

   10、〔相邻〕,系指在空间上有直接联系的爻,如下爻与前后左右爻为“邻”,前爻与上下左右爻为“邻”,左爻与上下前后爻为“邻”等。

 

   11、〔相对〕,系指在空间上没有直接联系的爻,如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

 

    12、〔君位〕,系指周易卦序中奇数卦(如乾、屯、需等)的下位。

 

    13、〔爻时〕,系指六爻在过程中所表现的阶段,爻时用天干来表示。

 

    14、〔爻序〕,指六爻的顺序,即初、二、三、四、五、上。

 

    15、〔三个“对立面”〕,六爻分处于三个“对立面”或叫三个“空间对称”,即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

 

    16、〔三个“圆圈”〕,六爻分别构成三个“圆圈”,即下前上后、下右上左和前右后左。

 

    17、〔三个“层次”〕,依据高低,六爻分为三个“层次”,即下爻为第一个层次,前后左右为第二个层次,上爻为第三个层次。层次越高,势能越大。

 

    18、〔两个“跷跷板”〕,前爻与后爻形成一个“跷跷板”,左爻与右爻形成另一个“跷跷板”,两个“跷跷板”成十字交叉。

 

    19、〔两根“拐子”〕,在球形卦体上,六爻按下→前→右→后→左→上顺序形成一根“拐子”,曰初、二、三、四、五、上,这根“拐子”叫人道;曰甲、乙、丙、丁、戊、己,这根“拐子”叫天道。在乾卦中,两根“拐子”是一致的。在坤卦中,人道这根“拐子”没有变,天道这根“拐子”变成己、庚、辛、壬、癸、甲,两根“拐子”还是一致的。在其它卦中,再也没有两根“拐子”完全一致的情形。

 

    四、 卦类

 

    1、〔卦体〕,指球形卦体,平面六画是球形卦体的简化或变形。卦体是一个诸爻紧密联系着的整体,一个数能够周流的球体,一个集时空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万能的、长青的卦体。卦体只有一个,它反映了世界的统一性,卦体的形态大体有六十四个(即六十四卦),它反映了世界的多样性。

 

    2、〔原筮卦〕,指周易卦序中的奇数卦,如乾、屯、需等,所用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

 

    3、〔复筮卦〕,指周易卦序中的偶数卦,如坤、蒙、讼等,所用天干为己庚辛壬癸甲。

 

    4、〔平衡卦〕,在六爻中,如果前后左右四个爻等量,或者前与后、左与右分别等量,那么这样的卦就叫平衡卦,如乾、坤、剥、复、既济、未济等,六十四卦中,共有十六个平衡卦。

 

    5、〔一般平衡卦〕,在平衡卦中,如果下爻与上爻等量,如乾、坤等,或者下爻的量大过上爻,如复、既济等,那么这样的平衡卦就叫一般平衡卦。

 

    6、〔微妙平衡卦〕,在平衡卦中,如果下爻的量小于上爻,那么这样的平衡卦就叫微妙平衡卦。如剥、渐等

 

    7、〔失衡卦〕,在六爻中,如果前后左右四个爻不等量,那么这样的卦就叫失衡卦,如屯、蒙、需、讼等,六十四卦中共有四十八个失衡卦。失衡卦又有一般失衡卦和严重失衡卦的区别。

 

    8、〔一般失衡卦〕,在失衡卦中,如果下爻的量大过上爻,那么这样的卦就叫一般失衡卦,如屯、需等。

 

    9、〔严重失衡卦〕,在失衡卦中,如果下爻与上爻等量,或者上爻的量大过下爻,那么这样的卦就叫严重失衡卦,如蒙、师等。

 

   10、〔亨通卦〕,指卦爻运行通畅无阻的卦,如乾、坤、屯、蒙等。

 

   11、〔窒卦〕,也叫“穷卦”,指卦爻运行中遇到阻隔的卦,如讼、师等。

 

    12、〔八卦〕,八卦(三爻卦)不是独立的卦体,不能定位,也不能取象。八卦的总合是一个特定的球形卦体,八卦是这个卦体上的八个部位,是六爻之网的“网结”,是数的“枢纽”、“编组站”、“交换平台”,是相邻三爻共有的“国门”。

 

    13、〔同体异构〕,指卦体相同而内部结构不同。例如有两个阳爻和四个阴爻的屯卦,其内部就有数百多个不同的结构。

 

    五、易道类

 

    1、〔易道〕,易道是一个总称,指卦爻的运行规则或规律,易道依附于卦体,并非说在卦体之外还有一个什么抽象的“易道”,易道有三,即天地人三道,三道性质不同,不可混而一谈,但三道在卦体上又交互作用,彼此消长,共同推动了卦爻的运动、发展与变化。

 

    2、〔地道〕,地道是卦体六爻在静态条件下的一种相互关系,或者说是六爻在空间上的差异与联系。严格说来地道还不算“道”,因为这里还没有运动;但也可以算“道”,因为它是运动的潜在原因。在两个“跷跷板”上,量大的一端向下,或者量小的一端向上,这种趋势就叫地道。

  

    3、〔天道〕,天道是指卦体六爻在时间上的差异与联系,或者说是六爻在动态条件下的一种相互关系;六爻在时间上的顺序,原筮卦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来表示。复筮卦用己庚辛壬癸甲来表示。由于天道与人道的错乱,在球形卦体上,按照人道的顺序,“天道”一般有四十八条,个别卦有十六条。

 

    4、〔人道〕,人道是六爻关系的一种外在规定,反映了人的意志、愿望与要求。平面六画自下而上的顺序就是人道,在球形卦体上则是下→前→右→后→左→上这样一个顺序。

 

    5、〔天元〕,天元为甲,它是原筮卦在天道上的开端,是复筮卦在天道上的终结。

 

    6、〔地元〕,地元为己,它是原筮卦在天道上的终结,是复筮卦在天道上的开端。

 

    7 〔人元〕,人元是下爻也即初爻。元筮卦的人元为“大君”,复筮卦的人元为“从王事”。

 

    8、〔只出不入〕,指天元和地元的性质,在原筮卦中,天元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在复筮卦中,地元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

 

    9、〔只入不出〕,指天元和地元的性质,在原筮卦中,地元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在复筮卦中,天元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

 

    10、〔君子之道〕,人道在一般情况下就叫君子之道。

 

    11、〔天人合一〕,即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例如乾与坤,这是整个两条道的合一,其它卦中再没有两条道完全合一的情形,但在个别爻与爻之间还有天人合一的情形,例如坎卦二爻为戊,三爻为己,由二至三合乎人道,由戊至己合乎天道,这也是一个天人合一。

 

    12、〔天地合一〕,即天道与地道的合一,例如屯卦,初爻为乙,三爻为丙,上爻为丁,三爻与五爻失衡,三爻有向上的趋势,那么由初至三,或者由三至上,就叫天地合一或者是天地皆合。

 

    13、〔地人合一〕,即地道与人道的合一,例如同人卦二爻四爻失衡,初爻有至二的趋势,由初至二又合乎人道,这就叫地人合一。

 

    14、〔三道皆合〕,这种情况极为少见,例如泰卦,三五失衡,五爻有向上的趋势;五爻为乙,上爻为丙;由五至上合乎人道,这就是一个三道皆合。

 

    15、〔天人相悖〕,也叫天道与人道发生顶撞,例如屯卦五爻为戊,上爻为丁,由五至上合乎人道但正与天道相悖;由丁至戊合乎天道但又正与人道相悖。

 

    16、〔天地相悖〕,天道与地道反向运行,例如小畜二四失衡,二爻有向下的趋势;但二爻为乙,上爻为丙,按照天道二爻又当向上,这就是天地相反或天地相悖。

 

    17、〔地人相悖〕,指人道与地道违行,例如蒙卦二四失衡,二爻有向下的趋势;由初至二合乎人道但不合地道,由二至初又正与人道相悖。

 

    18、〔不合时宜〕,指爻的运行没有合适的时机,例如屯初为乙,屯二为己,由初至二,这就是不合时宜。不合时宜的极端就是相悖,例如从乙至甲,从丙至乙等等。

 

    19、〔不合人道〕,一般指脱离人道的行为,例如由初直接至三,由三直接至上,或者由三至初等等。不合人道的极端就是相悖,例如由二至初,由三至二等等。

 

    20、〔和合〕,指阴爻与阳爻之间的交汇、交融,和合是有条件的,一般是有合适的时机、有利的形势,再有就是至少不与人道相悖。

 

     六、卦变类

 

     1、〔卦变〕,指卦与卦之间的相互变化,包括爻变、位变和时变。卦变反映卦与卦之间的本质的或内在的联系。

 

     2、〔爻变〕,指爻的阴阳变化。如果一个卦中,爻的阴阳起了变化,那么这一定引起卦变。爻变反映了卦的内在变化。

 

     3、〔位变〕,指爻的方位起了变化。如果爻的方位起了变化,即便是爻没有变化,那么这也是卦变。例如屯变蒙,原来的阴阳爻没有变化,但卦却发生了变化。位变反映了卦的外在变化。

 

    4、〔时变〕,指爻所表现的时间起了变化,一般时变总是和位变结合在一起的。

 

    5、〔爻变位不变〕,卦变当中的一种形式,例如复卦变无妄,爻位没有变化,但某些爻的阴阳起了变化。当然爻时也起了变化。

 

    6、〔位变爻不变〕,卦变当中的一种形式,例如屯变蒙。当然爻时也起了变化。

 

    7、〔爻变位亦变〕,卦变当中的一种形式,例如蒙变需,既有爻的阴阳变化,也有爻位与爻时的变化。

 

    8、〔原始反终式〕,卦变的基本形式,包括覆卦,但又不归结为覆卦,如屯变蒙为覆卦,即整个的颠倒。蒙变需不是覆卦,但也是整个的颠倒,这也叫原始反终式。

 

    9、〔中道而返式〕,卦变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果是一个卦中间的某个爻没有运行到上爻,中途返回来占了初位,从而变成另一个卦。例如坤卦五爻变成了屯卦初爻,这就叫中道而返式。

 

    10、〔同元不同方〕,卦变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果一个卦在变成另一个卦的时候,初爻的爻位没有变,改变的只是运行方向与时间,那么这种形式的卦变就叫同元不同方,也叫“分道扬镳式”或“殊途同归式”,例如师变比、萃变升。

 

    11、〔左旋右转〕,卦变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果一个卦在变成另一个卦的时候,中间四个爻也发生旋转,那么这种形式的卦变就叫左旋右转,例如履变泰、井变革。

 

     七、易象类

 

     1、〔易象〕,易象是用形象的语言,对卦爻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状态的描绘,这是周易在表述上的一大特色。用形象的语言对具象的卦爻的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的描绘,或者说对卦爻运动和变化规律的描绘,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们的思维运动和变化的规律。

 

     2、〔卦象〕,卦象就是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卦的整体状态。卦象一般可分为方位象、事物象。

 

     3、〔爻象〕,爻象就是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爻的状态。爻象一般分为阴爻与阳爻的取象、某爻同其它爻关系的取象。

 

     4、〔易道象〕,易象的一种,主要描绘卦爻的运行状态。易道象一般可分为天道象、地道象和人道象。

 

     5、〔天道象〕,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爻与爻在时间上的联系,如用“天子”、“帝”、“王”、“宗”、“父”等来表示天干之甲,用“心”表示天干之辛等。

 

     6、〔地道象〕,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卦的形势或爻的运动趋势,如“垂其翼”、“鼎折足”、“折其右肱”等。

 

     7、〔人道象〕,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爻与爻的外在联系和运动趋势,如“君子”、“小人”、“寇”等。

 

     8、〔初筮告〕,周易经文中第一次出现的字、辞。

 

     9、〔主星〕,也叫“准星”,系指“初筮告”,例如泰卦五爻讲“帝乙归妹”,这句爻辞是个“初筮告”,也可以叫主星或准星。

 

    10、〔伴星〕,周易经文中再次或多次出现的字、辞,例如归妹五也讲“帝乙归妹”,这个“帝乙归妹”就是一个伴星。伴星与主星一定有某种共同点,但也一定有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