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WEB2.0:自由的征途、温暖的归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6:34:18

课程改革与WEB2.0:自由的征途、温暖的归途

 

我曾经是中学教师,现在从事IT行业。我欣喜的发现三年来持续火热沸腾的中小学新课改和web2.0有着诸多自然而然的契合点和诸多有趣的遥相呼应。它们在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空间里拥守着共同的精神内核,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同样的故事。

------比较文学研究里有两个派别: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个人认为平行研究是针对两个没有接触没有碰撞的系统,而后者则出现在两个系统互参互证、彼此渗透之后。目前一些高中和大学已经开始利用博客进行教学,也许研究会接着开始。

那么,暂且允许我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和心情来“平行研究”一下。凭我以往的经验判断:

比较学是好玩的东东,因为它可以是在看似风马牛的关系之间拉出彩带,从而得出“殊途同归、万法同宗”的又一次证明。


1、

每个人都可以对教育发表评论,只因每个人都曾是被教育者。骂教育的人估计是全天下最多的。似乎任何社会病症、任何我们看不惯的事情都可归结为教育失败造成的恶果。

发轫于17世纪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课堂格局和源于前苏联学者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现的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过于强调教师的引擎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饱受责骂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最具共识的一点是:学习本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结果却变成了一件折磨人的苦差事。这是我们所经历的并铭记在心的。中国是教育失败的国家,这几乎成了定论。也难怪大家要拿教育开刀。

但我讨厌动不动就骂教育体制的人,就象动不动骂儒家道统的人,因为骂的人未必就是负责任的人。但骂会成为一种风尚,一种流行病。

教育是该骂,它不再是洁净天池神圣家园,相反它已成为一个怪圈,搞不好在里面失就晕头转向或麻木不仁,然后悲惨的丧失自己。

在中国,拯救的代名词是“改革”,于是有了新课改。

2、


评论者对门户网站的形容会用到“高大全”这个的字眼。高大全是五六十年代的偶像,是当时德才兼备的典范人物。这里姑且不论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它是作为高贵的理想主义存在,还是作为自欺欺人的假大空存在。我们只说这种形如巴洛克建筑的宏伟网站。

外国人说中国有两样东西长,一是长城长,一是网页长。尽览欧美网站真还没有发现如此包容万象,包揽一切的巨无霸。初期的门户网站具有报纸杂志电视的特征,它们是内容提供商,是内容呈现者。用户更主要的是作为不动声色的观看者,和束手束脚的客人。
在旧时代(1.0时代,呵),那些充满想法的心灵并没有找到表达自己,并参与对象之中去的路径。

于是,那些脚步和斧头同行的年轻革命者和解构主义者出发了。他们扯出一面叫“web2.0”的概念大旗。这很像隋末的“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也许他们只是和人类的习惯作斗争,只是在另一个空旷的野地筑居。


3、


单调、死板、高大、全面、表象化、中心论和对接受者的漠视,它们有着一样的毛病。


4、


真理是沧海万川,真理也是一滴水。那么,对于充满革新精神开放精神的新课程和WEB2.0,它们拥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呢?

■单向到全息,机械到人性

我觉得是一种人文精神在引导着两者的这个过程。教育和网络都不再将参与者当作单向度的人,而是自觉默认其为内心丰富的高贵存在。所以不管是互联网还是教室,都是一个生命场,一个精神磁场。

■强调普罗大众

互联网世界是草根阶层,课堂上是学生群体。更多的人应该有更多的声音,不要再关闭他们的声音。更多的人应该有更开阔的舞台,不要再占据他们的舞台。

■自由、开放

这首先是一种权利,谁都是主体,谁都可以说出想说的一切,谁都可以尽情的展现自己的风采和才艺。
这里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强力政治。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这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自由开放的气氛是为了造就自由开放的健康的生命。

但这种自由开放同时也是建立在社会契约或课堂契约的基础上面。强调自由也就强调自觉。

一度人们指责博客网站是垃圾场,污言秽语和不良影像漫天飞午,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前不久BOKEE、BLOGCN和新浪博客上面都闹出了许多风波。这说明放纵自由权利势必造成混乱。这也是政府提倡文明上网和BOKEE发起博客公约的缘由。

至于新课改,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课堂的阀门一启动,章法大乱,学生一片哗然,老师束手无策。
二是一堂课在热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完美的发展着,最后完美的结束了。课后你问学生这堂课学了什么,他茫然不知;再接着你叫学生考试,他无从下手。有人谓之为“可怕的减法”。

■互动、共享

容易想到的是网友之间的沟通,网友与网站之间的沟通。正是通过信息的汇聚、思想的渗透和盘根错结的有序有机结合,网站成了一个各个人各个部分交互产生作用的生态系统,从而又为网友创造了一个活泼灵动的生存空间。

回到学校和课堂则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学生们成为推动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他们在解放自己之后,将课堂运转为一个充满阳光和氧气的生物圈,并依托于此成为这个生命场的最大受益者。

此外,解构、分散、灵活、民主、对等、自动自发、多元化、个性化,这些都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5、


新课程和WEB2.0各有勇敢的探索和丰富的理论,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计较一下是谁的理论更丰富。我相信这些理念和经验是可以彼此映照和相互利用的。

这里想简单的探讨一下新课改对WEB2.0概念及其精神的认识和利用。

我们来看看web2.0的两大理论:

■自组织理论

首先是我所了解的普里戈金伟大的耗散结构理论,它所要回答的是人体从一个细胞如何成为了胚胎,食物中的一些简单的小分子又是如何变成了人的眼睛鼻子嘴巴这样高度整齐的构成。这是一个从无机到有机、从无序到有序的奇妙的聚变过程、质变过程。

自组织建立在耗散理论、系统论、协同论、全息理论等基础上面。指的是一个系统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从而降低自身的熵含量,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地从简单趋向复杂、从粗糙趋向细致,自行提高本身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而自组织系统内各单位之间,在开放的、不平衡发展的状态中组成自发的竞争和协作。

这不就是新课标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吗?这不就是知识传递、知识共享吗?这不就是一个学生从白纸到美丽图画的成长历程吗?

■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说白了就是强调事物那条长尾巴,就是强调和重视细小存在、分散个体。努力发掘个人价值,从而实现个性解放,这是一次从中心向周边的发展。同时证明周边的力量合聚起来更加强大。

这曾经是经济学里的重要理论,映射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茫茫群氓,而是活灵活现的生命个体、自成体系的精神宇宙。突显他们的作用和价值,成为新课改的努力方向。

在这场变革中,教师要做的是反抗“一根粉笔一张嘴,重点难点加要点”的旧年代传统,从独奏者转换成伴奏者的角色,否则课堂就是一个“有头无尾”的崎形怪物。


6、

新课程利用web2.0网站经验的几个实验

■Google:

作为一个以创新为生命力的公司,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这里只提一下它的新闻首页。用户可以随意的设置新闻首页的内容、位置、风格、模块、内容、功能,有人说多姿多彩的首页时代来临了。那么老师和学生对教材的设置,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最起码可以拥有这种思维,有时一种思维就代表着一种突破。

■土豆网和中国播客网:

土豆网的口号是“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中国播客网的口号是“有梦想就有可能”,这是两个平民音讯/视讯的发布和共享网站。
人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忧乐,有自己的梦想和生活,怎么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午台上导演好自己,如何让他们展现美好的自己,这就需要老师提供机会和午台。

■豆瓣网:

这是一个实践web2.0精神相当到位相当成功的网站。从中你可以相信web2.0绝非一场概念泡沫。每个人都有自己看过的电影、音乐、书籍,对它们进行整理和评论,这是一个帮助记忆、管理知识、启发新解的趣事。

如果我们的老师准备一个大大的笔记本,让学生随时写上自己的所读所看所听,并附上一段评语,其他的同学如果也欣赏过此作品的话,则在其评语后面“跟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主页”,罗列属于自己的电影音乐书籍,每个作品都标明最早登记该作品的页码(那一页就是关于该作品的讨论专区,形成一个专题),相信这也是一个趣事。

■大众点评网:

这是一个对各地餐饮业评头论足的食客网站,发表点评的人未必都是美良家,但都是被赋予话语权力的“判官”。好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形成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历史社会,衣食住行,什么都可以点评,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善于结合自身的人生经验对每样事物提出自己的见解,那么就不用担心他是否具备“独立思想、自由精神”了。不妨设定或让学生自行议定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存在物,作为对象进行观察和评说。比如本市的各条马路的路况、各个百货店的服务态度。

■网络天书和天下维客:

WIKI(维基)与其说是一种开放的技术不如说是一种合作的精神。在学校教育中,能否针对某一个学科或某一个项目做一个信息共建。比如笔者曾经执教的城市旁近有一座森林公园,上面蝶类资源丰富,如果让学生群策群力以WIKI的精神建造一个蝶类知识库,这应该是一件有益而可行的事情。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考察和阅读,创建各类词条并增补各类定义。从而形成一种观察和探究的习惯。

■天际网和联络家:

这是两个面向职业人群的社交网站。如果我们一定要要学校和课堂上拷贝它们的SNS(六度空间)理论的话,显得有些造作寄强。我想到的是
上海市宝山区团结小学的“艺友式活动学习”。学生们通过“发布信息、浏览信息、加工信息”,进行招友、找友。大家都有要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并寻找和结交有相同兴趣爱好的“艺友”。在这个活动中,每个人都要独立思考并不断学习,并在合作、交往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指数和友情指数。这是一个教人学习和交友的活动。可想而知对学生的知识形成和未来发展有多大的帮助。


任何一个有益的有趣的web2.0网站,我相信都有值得教学借鉴的地方。
形式永远不是主要的,体悟那种新鲜的统一的教化之道,什么形式都能创造出来。


7、
关于尊重的哲学。

也许人类所有的活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展现人的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让每个人呼吸到自由的新鲜的空气,并让每个人成为富有主观能动性的创造者和滋滋有味的欣赏者。
课堂也好,互联网也好,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被动的学习一些知识,而是要努力促成人的高层次需求:社会交往(感情上的)、尊重和自尊、自我实现(马斯洛)。也就如魏书生所言“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学生感到幸福”。
如何创造一个环境,让身在其中的人爱思考爱创造,这是新课改和web2.0应有的题中之义。因为两者都是精神性,形而上学的。


最伟大的时代,必定是做到了启发民智,又何止是课程改革与web2.0,所有自由开放的事业都是殊途同归的,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有什么符合人性的事业不是在尊重的题旨之下运行?


8、
在这场比较中,我的发现是:


革命不是把命革掉。文-革差点将中国传统文化-革-死早已是个大教训。
课改之前,其实很多水平高的教师的课已经是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优秀的老师他并不需要天天等着教育理论和教研室来指导。
而作为门户网站自其开设论坛和聊天室开始就是web2.0的推动者和跟进者。
李彦宏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讲得更直接:“其实互联网诞生一开始就具备WEB2.0的特性”。
而旧有的教学方式和门户网站均有许多可取而不可弃的地方,如果全盘现代化,那么造成的除了断裂,还有迷失。
传统的和摩登的总是相辅相承的,重要的是把握好二者的尺度和力量。


颜峻在他的乐评中谈及摇滚语境中的“后现代”时,激情而虔诚的说:后现代
“是一种向命运索取自我的机会,是个人抵抗权力的可能性,是大众的觉醒,是技术中的美和还原后的人性。我们不难发现这所有的一切都在趋向于健康。”“后现代”精神也就是web2.0精神,也就是新课改精神。至于名词是如此的不重要。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写中国之行的《文化苦旅》和欧洲之旅的《行者无疆》,那覆盖下去的情怀是一致的。这是前几天读余秋雨时一个小小的感慨。

世界是在阴阳反变、一负一正的过程中前进的。但必定有一条主线象日月一般经行于人类的历史和心灵。
我们同时走着两条路:那就是自由的征途和温暖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