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长工给毛泽东的一封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2:49:49

                        [ 2006-5-5 19:38:22 | By: 逛逛 看看 ]
            前言
            今年十二月八日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军事教育家(此处根据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何长工同志悼词的决定而来)何长工同志诞辰105周年的纪念日。
            回首这位革命老人戎马一生的艰苦卓绝的奋斗让人不禁感从中来,特别是这位老人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内乱中身处逆境犹能高风亮节的举动更加令后人敬佩不已。本文就试图通过何长工同志在文革时给毛泽东的一封信说起,借此来纵观一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抵制这场世纪浩劫的种种无畏的表现。
            1966年10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刚刚结束,身为中共中央工交党委委员、地质部党委书记的何长工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该信是通过朱德递交给毛泽东的,何长工在信中写道:“受到主席的批评,我既惭愧又遗憾。我从1919年在北京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和你相识,到秋收起义跟随主席上井冈山,在主席长期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万万想不到主席培养了我几十年,居然培养出一名反党分子。不仅我个人感到遗憾,我想主席也会深深感到遗憾。请主席不要听信旁人的谗言,将昨日的功臣变成今日的罪魁,将昨日的同志变成今日的敌人。”【注1】            何长工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呢?原来在此次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小组长汇报会上,毛泽东点了何长工的名字,说何长工是犯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错误。并且由李富春负责传达毛泽东的这番讲话。【注2】            何长工的这封信不同于有些领导干部一旦被毛泽东点名以后马上痛哭流涕的检讨、自批,而是软中带硬的指出强加给他头上的这顶所谓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帽子的荒谬。一个穿越枪林弹雨的革命了40多年的老同志,一个冒着生命危险去跋山涉水联络朱德、陈毅并且最终导致井冈山胜利会师的被毛泽东称为“革命的长工”的老战士,一个亲手制作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的老红军,一个被国民党反动派杀掉全家的老革命在公元1966年的10月被他一生无怨无悔追随的党的领袖点名称之为“反党反社会主义”,想来不但何长工不服,就是我们这些后来者看到这滑稽、悲哀的一幕也会浮想联翩的。
            正如何长工自己所说的那样,在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无一处没有毛泽东打下的烙印,毛泽东不但深知何长工还曾经一度赋予何长工不同寻常的使命。在同王佐、袁文才队伍联系的时候,正是何长工运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让王袁两部对毛泽东产生了逐渐的信任。在红军长征的危难之际又是何长工挺身而出去和陈济棠谈判取得广东军阀的协作,中央和红军得以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通途。以后无论是办荣民医院还是主持抗大,毛泽东亲自点将何长工,何长工无一次不胜利完成任务,对于这些,毛泽东多次给予表扬,何长工对待党和革命,对待他毛泽东究竟如何,毛泽东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也是最心里有数的。            然而,到了文化大革命,何长工和其他一些老同志一样不愿意看到好端端的国家陷入混乱与万劫不复之地,对于所谓的“大乱达到大治”的观点表示了不理解、不支持等正确的抵制,可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换来的是党的领袖因此对他们一生革命名节的全盘否定。毛泽东一生都在提倡调查研究,主张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和人,可是,就在这样的倡导下却不经过认真的核实、了解,随便的点名批判一个通过法定程序选举出来的中央委员,一个部长,并且随意的定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何长工此刻的愤懑不平也是可想而知的,也是情有可原的。
            而且像文化大革命这么一场荒诞不经的打着漂亮的旗号说什么反修防修实则是内讧的运动,不但直接冲击了何长工这样的领导干部,就连朱德这种建国以后基本不再过问具体政务的核心层成员也不能幸免。            解决罗瑞卿的上海会议后,朱德曾经忧心忡忡的对康克清说:“肃反肃到了我们党的内部核心,是真的?是假的,弄不清楚。”【注3】他还说:“打击面宽了,真假失去了标准,党内以后要不平安了。”朱德的预言没过多久就变成了现实。1967年1月月底,戚本禹就号召起来打倒朱德,大字报贴满了各地,还专门成立了批朱联络站。准备在2月10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召开万人大会批斗朱德,康克清陪绑。以后虽然没有搞成,不过康克清到底没有躲过,还被做了喷气式,游斗她更是家常便饭,以致于连苏联的塔斯社都公开报道说前红军总司令的妻子被红卫兵揪斗。大抵是看在对外影响的面子上,康克清才没有像有些领导人家属那样被整的没完没了。晚年的朱德经常一个人落寞的自言自语说:“居心叵测啊,居心叵测。”【注4】            九大开幕时,毛泽东说:“朱德、陈云也不是天天反对我,他们也有不反对我的时候。”而毛泽东大概忘了当初他是怎么夸奖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的了。这位被毛泽东曾经定位为“人民的光荣”(1978年12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毛泽东手迹)红军总司令在1971年的夏天、在北戴河和昔日的井冈山战友陈毅说出了一段埋藏在心里很久的话也可能是对文革加诸于他的厚诬的唯一的回应吧。            朱德说:“我们这些人为了革命干了一辈子,现在为了顾全大局,作出这样的容忍和个人的牺牲,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是少有的,将来很多问题都会清楚的。”向以宽厚著称的朱德在说这番话以后又重复了一遍,听者都默默无语。【注5】
            更为有力的是,参与审判江青、林彪两个犯罪集团的原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回忆说:“如黄永胜与叶群通话,有时一次就通话135分钟。······我们拿出调查的证据,在时间上同黄永胜说的差了三天。证明他们这次密谈和那个文件无关,说的是另外不可告人的私房话。我们还拿出一个证据,是他另一次和叶群通话时被林立果偷着录的音。······叶群说林彪手下有七八个人,真正喜欢的还是你黄永胜,他们还说了许多污七八糟的话,都有录音在”(引自伍修权著《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的回顾》,载《中共党史资料》第34辑,51、52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4月第一版)
            李卓然的失宠于毛泽东,应该是西路军事件以后,而何长工则百分之百是吃了张国焘的瓜落。            毛这个人我看了不少的资料,发现他是比较记仇的,陈晓农后来同我说过一件事,说是陈伯达晚年回忆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文革运动兴起以后发现凡是在历史上得罪过毛泽东的,特别是重大事件不合作的人在文革中都被清算,可以说无一漏网。如此准确无误的打击历史上的异己者看来不像是没有准备的。
            当朱德向陈毅倾诉心中的苦闷和愤慨之际,同为当初井冈山的红军领导人之一的陈毅又何尝能够平静呢?            陈毅在那次著名的红军大会上意外的取代毛泽东的地位,让毛泽东一辈子都没有忘记。也让那些时时刻刻准备兴风作浪的极左分子时常铭刻在心。这件事成为陈毅一生的“麦城”,一旦到了需要向毛泽东表示效忠或者高举毛泽东旗帜的时候,陈毅的这段“不光彩”的往事都要被提出来,都要在陈毅已经愈合的伤口上再扎上一把刀。            从苏区肃反到黄花塘事件,从延安整风到文化革命,就在陈毅即将离别人世之前的一年中还因此向陈毅放了最后一次冷箭。            对于陈毅是何许人也,毛泽东当然知道。而对于陈毅究竟是拥护他毛泽东还是反对他毛泽东的,毛泽东比其他人应该更加清楚。毛泽东曾经评价陈毅说:“陈毅有的地方像我,有侠气,爽直。”【注6】而作为陈毅多年的战友、同志的谭震林、粟裕曾经评价陈毅是“光明磊落”,可见,陈毅尽管在历史上和毛泽东曾经不那么一致,但是,此人从来都不是背后捅刀子的小人,更非投机分子。而且,陈毅之反对毛泽东,主要是工作上的分歧,这和政治上的寻衅整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一旦陈毅认识到错误在自己的这边时,他就不留情面的进行自我批评,当年著名的“九月来信”的起草人就是陈毅,正是这封信对于毛泽东重回红四军领导岗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陈毅回到延安后,满腹委屈的向毛泽东反映饶漱石整他的情况,毛泽东当即表示此事可以放一放再说,陈毅就保留了自己的看法。陈毅和项英的私交很好,这在党内不是秘密,然而,一经涉及原则问题,陈毅并没有因为私交就站在项英的一边,相反多次和项英唱反调,连毛泽东在默许饶漱石大整陈毅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陈毅在苏南“未犯路线错误”。            可是,当陈毅直言指出文革的灾难实质的时候,毛泽东坐不住了。陈毅在怀仁堂的讲话虽然不多,但处处触及毛泽东的痛处,特别是陈毅说:“延安整风的时候还不是总理和我们这些人挨整。”这句话成为陈毅要翻整风一案的“铁证”。毛泽东以后大发光火的对陈毅说:“你陈毅要翻延安整风的案,全党不答应。”事实上,陈毅何尝是要翻延安整风的案,不过是一句话道出了延安整风时毛泽东的组织路线的内幕罢了。那时节,毛泽东安排刘少奇系统上来,适时,白区的一些领导人很是吃得开,成为整风运动的主力军。而文革肇始,刘少奇、彭真、陆定一等当初整风运动的领导者或者健将都先后遭到清洗,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做法又何其相似呢?因此,毛泽东对陈毅大发政治脾气也是由此而来。            陈毅对叶飞、陈丕显等人说过:“中国现在又有人把毛主席捧的这么高,毛主席威望国内外都知道,不需要这样捧嘛,我看那,历史惊人的相似,他(指林彪)不当叛徒我不姓陈!”【注7】以后历史的发展恰恰证明了陈毅的预见,可是,这种苦口良言当时是不入毛泽东的耳朵的。            陈毅在二月逆流以后曾经几次给毛泽东去信要求面见毛泽东主动谈谈,一个政治局委员找党的领袖谈及工作和思想,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何况毛泽东自己也多次强调说党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信上去以后迟迟没有毛泽东的回音,后来终于回信了,毛泽东在上面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堆陈毅的历史错误,说了改也难的重话。
            1971年11月14日,毛泽东在谈及二月逆流时说:“老帅们有气嘛,吵一下也可以的,同我来讲就好了。”回忆到此的陈毅的最后十三年中的主要秘书并且亲身经历过毛泽东回绝陈毅一事的杜易愤愤不平的说:“陈毅曾经两次写信要求和主席面谈,都被回信拒绝,没有给他当面谈话的机会!”【注8】            第三次庐山会议期间,陈伯达讲了一个天才的发言,陈毅本来不想讲话,后来听说有人否认毛泽东的天才,就按照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了对毛泽东的认识,陈毅说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上确实有天才。并且综合了他自己的错误进行反证。然而,这么一个发自内心的发言在汇总到华北组二号简报时居然笼统了归结为一句话:“陈毅同志做了拥护陈伯达意见的发言。”其实,像陈毅这种中央委员(还是军委副主席)的发言当时都有会议记录的,毛泽东想调来阅读一下并不费劲,然而,毛泽东既没有看陈毅的发言全记录,也没有找来有关人士问问清楚,就主观的下了论断说这是“二陈合流”。            多年以来,我们的党史教科书为尊者讳,基本上都隐去了毛泽东下二陈合流的定论的这一段。然而,还是有部分回忆录和资料对此进行了披露。作为当时红得发紫的四人帮的亲信爪牙之一的徐景贤在他晚年的回忆中就交代这个论断就是毛泽东定的。【注9】而秘书杜易转述陈毅自己的原话是:“这次会议我就是讲了讲对毛主席的敬佩,就把我搞成二陈合流,真是莫名其妙、冤哉枉也。”【注10】批判二陈合流是专门发了中央文件的,而中央文件的发出历来都要毛泽东的签署,所以,这件事毛泽东不但知道,而且还亲自定了调子。'            陈毅患病以后迟迟得不到很好的治疗,1970年10月回京以后,找中办副主任王良恩联系住院事宜,王良恩推三阻四不答应,还撒谎说总医院没有床位。陈毅倍感纳闷,他让秘书再度告诉王良恩说是周恩来批准他住院的,王仍旧不理会。以后负责陈毅治疗的吴桓兴院长说陈毅的病给足足的耽误了81天,【注11】而杜易秘书则认为耽误的远远不止81天,对于一个身患癌症的病人来说耽误治疗就等于谋杀。
            当1972年陈毅病逝之后,毛泽东赶来参加本来不准备参加的追悼会,在会见陈毅家属时,毛泽东终于说了一句:“陈毅是一个好同志,是一个好人”的“最高指示”。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就在这次盖棺论定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居然对张茜说:“陈毅同志的诗词不大合乎平仄。”【注12】谁也不知道毛泽东在如此庄严的气氛下何以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对于毛泽东参加陈毅追悼会这件事,党史历来给予高度的评价,也有的书因此把毛泽东、陈毅的友谊上升到新的起点。对于这件事,我们还是来听一听陈毅身边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经历了文革中的种种非难劫后的声音吧:“毛泽东的这句话来得太迟了,身后褒之,何如生前保之?”【注13】
            像朱德、陈毅、何长工这些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跟随毛泽东闹革命,虽然同毛泽东有过分歧、误解,但是,他们对于毛泽东始终处于十分敬仰的状态,朱德在张国焘的威逼之下还说出了朱毛不能分的话,陈毅在病痛之间听说毛泽东生日因此忍痛吃了面条借以表达对毛泽东生日的祝贺,何长工被打得不成样子仍旧表示愿意紧跟毛泽东。他们出于共产党员的良知和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以及几十年革命原则的坚持的角度出发,对于文革这场内乱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可是,这些在毛泽东看来都是不能容忍的,毛泽东不惜利用自己的无上的权威对这些人进行政治打击、默许一些人强加给他们种种无中生有的罪名,甚至拉出去批斗。这样的做法不但是不人道的,也是违反了党章的规定。一个终生抱定民主革命的党的领袖在胜利的威望达到如日中天的时候,错误的利用了这种威望,把个人的权威凌驾于全党之上,对于不同意见的持有者进行政治上的迫害,这不论如何都应该受到历史的谴责。而谴责的同时则是更多的反思和反省,让这种无休止的内耗和无良的政治运动永远从中国的政治舞台和中国人民的视野中消失。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