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说"潮语",官场话语革命时代来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27:14

  北大历来是出新闻的地方,这一次也不例外。在 7月7日的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周其凤引用周杰伦的《千里之外》送别学生,朗读学生情书,又一次引起了媒体注意。(7月8日《新京报》)


  在前有华中科技大学“根叔”的雷人演讲之后,再读这样前脚刚走、后脚跟进的新闻,免不了有点“审美疲劳”,谈不上太大的冲击力。新闻的时效性,使得这条消息注定了自身的寂寞命运。但联系这两件事以及近期的一些新闻事件来看,这或许折射出我们的高校以及官场话语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大学校长,既是官员,又是精神领袖。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看出社会思潮和社会风气的变化。多年来,官员和大学校长留给我们的印象,几乎清一色是黑裤子、白衬衫、面孔庄严的刻板形象。在学生眼中,校长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人物,讲话教条呆板,令人昏昏欲睡。当然也有个别例外,属于这个圈子中的“稀有动物”。校长(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陌生的过客关系,擦肩而过,行色匆匆。毕业后,大学生怀念更多的,恐怕是同学间的友情与生涩纯真的爱情,与校长、老师之间的情感交集恐怕只是小小的一块区间,就像西瓜上切下来的弯弯月牙。官员说话的官腔官调,民间更是批评强烈,与对付那些说话云遮雾罩的所谓“专家”如出一辙,反对起来毫不留情。


  不知什么时候,官员、专家说话成了八股式的铁板一块,连高校这样相对单纯的象牙塔中也不能免俗。             很多场合中,听众一味关注说话者的来头和身份,而忽略、淡化了说话者的话语方式与话语内容,买椟还珠,仿佛后者并不重要。这些佶屈聱牙、荒腔走板的话语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交流、共鸣。虽然当下各部委面对媒体越来越开放,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直面媒体。但是,在新闻发言人制度中,我们再次领教了枯燥无味的话语方式。“怎么说”和“说什么”成为孪生姐妹,既是方式,也是内容。在这里,数千年传承下来的生动灿烂的语言文字,成为没有温度的木乃伊。更可叹的是,枯燥的话语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惯例被沿袭下来,谁不遵守就犯了行规。前车之鉴是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因为外向开放的性格与媒体交流,结果成为新闻发言人中的另类,不得不从心爱的岗位上“下课”,打入另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种下仇恨自己遭殃。不久前,江西防洪总指挥办公室副主任平其俊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没直接回答有关“下游群众的安危”的提问,而是不断强调各级领导的“重要指示”,让其陷入网络舆论声讨的漩涡。央视主播李小萌称,“平主任被人肉了,有人举牌要其走人,接匿名电话,精神恍惚,不敢回家,妻子哭泣,孩子不能上学。”


  “被人肉”的平其俊,只是民众反对官场刻板语言和不作为的替罪羊。如果遇到类似民生问题都王顾左右而言他,又没有必要的制度监督和惩罚措施,必然会遭到民众的“人肉搜索”。在当前语境下,平其俊肯定会感到自身的冤屈,认为自己只是不幸走霉运的一分子,如海派作家张爱玲所说,“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恰巧赶上了”。从报刊、网络意见领袖的评论来看,几乎没有人对平其俊的遭遇表达同情,认为平其俊咎由自取,是官腔调官调做派的应有报应。


  平其俊的遭遇,是偶然中的必然。没有平其俊,还有其他的张其俊、李其俊步其后尘。以此观之,花纳税人钱的官员或手持话筒的话语人应一日三省,警钟长鸣,不要成为平其俊第二。釜底抽薪的做法,就是彻底改变当下空话、套话漫天飞的现状,代而为朴素的、亲民的、有一说一、就事论事的话语方式。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出现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打酱油”、“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网络“潮语”,与年轻的毕业生们形成了共同的语义场,留给人们可亲可敬的印象。笔者全文读过“根叔”的演讲,说实话,除了网络流行词众多的印象外,感觉与其他大学校长送别毕业生的致辞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就是这样的讲演,在目前的高校恐怕为数也不会太多。筷筒里拔旗杆,矮子地里选将军,因为稀缺,所以珍贵。


  北京大学周其凤引用周杰伦的歌词,朗诵“写给37楼小薇的情书”,甚至还在致辞中提升人气似的,牵扯上正在上演的“世界杯”,以期达到与毕业生共鸣的目的。从与学生交流这个角度看,这些都很必要。但我们更希望看到,日常生活中的李培根就是毕业典礼上那个平易和蔼的“根叔”;在毕业典礼上朗读情书的周校长,在平日校园里与学生“打成一片”也不只是个传说。当然,在目前要做到后者尚有一定难度,尤其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对此我们并不抱有太多奢望,只希望这些掌握话语权的人们适当的时候从趾高气扬的姿态中俯下身来,从文山会海的公文式宣讲中超拔出来,以一种相对平等的话语方式与民众交流,让那些渴望交流的喉咙自由发声,体会到说话的美妙与言语的磁性。


  说什么固然重要,但说话的方式也不可小觑,这涉及一个人的姿态与雅量。近期的关于“话语”的几则案例中,或许正向我们发出这样的信号,就是越来越多的官员(校长也有行政级别)注意到言语方式的重要,而且正在尝试着进行调整。因为随着80后、90后的不断成长壮大,走上岗位,官员面对的听众所存在的语义场正在发生变化,如果说话、演讲中还是原来的“三板斧”,对于这些年轻人无疑于老古董,话语吸引力和个人魅力必然会大打折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和北京大学周其凤的演讲中,我们看到官员的话语方式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可喜的变化。我们期望这些微小的变化能够从教育界扩散开来,影响到政府的其他部门。尤其是那些长期以来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党报党刊,作为国家公器,更应该以此为训,用大家喜闻乐见的鲜活语言去编辑报道,说“人话”,通过话语方式的变化,吸引读者,引领读者,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程。如果读者连你的报道都不读了,强硬征订的“伪”发行量又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