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版本达120余种 高鹗是整理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3:03:56

李少红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是按照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一百二十回普及本拍摄的。学者解玺璋认为:“如果一定要把《红楼梦》拍成影视,那就应该遵循影视创作的规律,不能承担‘学术性的选择’,无论80回本、100回本、120回本,甚或你自己改编的新版本,都不重要,贾宝玉的原型究竟是谁,大观园又在哪里,或者究竟结局是兰桂齐芳还是悬崖撒手,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抓取适合的素材,讲一个好的故事,处理好演员的表演,‘让学术的归学术,让艺术的归艺术’。”


  这里的80回本、120回本,都是通俗的说法,如果让版本学家来解释,可就不这么简单了。本文以红学家林冠夫和任晓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红楼梦》版本作一简单介绍。


  红学百年一瞥


  戏学家林冠夫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书的钞本之多,梓板之频繁,如《红楼梦》者实为罕见。《红楼梦》究竟有多少版本(这里版本一语取广义,包括刻印本和写本),据一粟《红楼梦书录》著录所及计,达一百二十余种,其中,刻印本近七十种。更值得注意的是钞本。程伟元‘程甲本’《序》中讲到当时此书有‘置于庙寺’者,又程伟元高鹗‘程乙本’《序言》中,有‘坊间缮本’语,可见《红楼梦》在传抄流传阶段,写本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到今天,多数本子已散佚,即使如此,一粟的著录也还达五十余种之多。”


  红学家青睐脂评本


  红学家将众多《红楼梦》版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砚斋评本系统,一类是程高刻印本系统。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包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题为《石头记》的,包括王府本、戚序本(包括张开模原藏本、有正书局石印大字本和小字本、宁本)、郑本。题为《红楼梦》的,包括杨藏本、舒序本、梦觉主人序本,均属于脂评本系统。目前这一系统的主要版本有12种。新红学派许多重要人物如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冯其庸等,均重视与推崇“脂评本”《红楼梦》,认为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十几种“脂评本”,均为《红楼梦》活字排印本之前的早期传抄本,对红学研究的价值不言而喻。又据“脂评”,可以断定《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这一结论如今已成为社会的主流看法。


  甲戌本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仅存16回(1~8回、13~16回、25~28回),因第一回正文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15字而得名。甲戌为清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本不仅在现存众版本中时间最早,且书中有大量脂砚斋等人批语,披露写作背景、增删修改情况,有一条批语甚至透露了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的重要信息,故一向为学界重视,被视为红学“源头”,“国宝”级孤本。甲戌本一度由胡适收藏,后随胡适飘流海外,胡适逝世后存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上海博物馆2005年重金购回。


  己卯本是个过录本,今存41回(第1~20回、第31~40回、第61~70回,其中第64、67两回原阙,系后人武裕庵抄配),藏于国家图书馆。因第4分册书名下,有“已卯冬月定本”6字而得名。后发现的第55回下半至第59回上半残抄本现藏国家博物馆,此本底本很可能来自曹家,价值极大。


  庚辰本也是过录本,现存78回(缺第64、67两回),为早期钞本中最为完整者,因第5至第8分册书名下各有“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字样得名。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首版,迄今印行已逾400万套的《红楼梦》校注本,前80回即以庚辰本为底本,后40回以程甲本为底本。 杨藏本,系“杨继振旧藏本”简称,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由于多有涂改,酷似手稿。其78回末,有朱笔“兰墅


  阅过”四字。高鹗字兰墅,故称此本为高鹗补订《红楼梦》所依稿本亦不无道理,遂有“红楼梦稿本”之别称。


  戚序本为“戚蓼生序本”简称,因卷首有戚蓼生序而得名。共80回。卷首有戚序的本子,计有4种,现分别收藏于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


  此外,尚有甲辰本(存80回,因卷首有一篇作于乾隆甲辰的梦觉主人序而得名,亦称“梦觉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列藏本(存78回,缺5、6回,因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院圣彼得堡分院得名)、己酉本(存前40回,因舒元炜序作于乾隆己酉得名,现藏于首都图书馆)、郑藏本(因郑振铎藏得名,仅存23、24两回,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卞藏本(存前10回正文及33~80回回目,因收藏家卞亦文于2006年在上海以19.8万人民币拍得而得名)等版本。


  排印本功不可没


  印本系统版本数不胜数,早期有影响的有18种。清乾隆五十六年冬(1791),由程伟元主持,高鹗参与整理的《红楼梦》木活字排印本问世了,翌年春又排印一次,这是《红楼梦》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红楼梦》从此告别手写本时代,进入刻印本时代。胡适将这两个本子定名为“程甲本”、“程乙本”,沿用至今。此后二百余年间,坊间一切刻本,无一不以程、高本为底本。


  关于排印本的由来,程伟元在120回本《红楼梦》的《序》中说:“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读者颇以为憾。……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繙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笋,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供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胡适、俞平伯、周汝昌等皆不买程伟元的账,认为这是弥天大谎,后40回书是他请高鹗续补的,思想与艺术与前80回不可同日而语。也有人认为,高鹗续写并非另起炉灶、异想天开,应该有曹雪芹原稿作依据;续书艺术上并不比前80回逊色,人物性格发展前后统一,故事脉络衔接天衣无缝。


  程甲本、程乙本都是120回本,卷首都有绣像,相对于80回本而言,“全本”无疑更有吸引力。人物有了归宿,故事有了结局,显然有助于此书流传。俞平伯临终那句“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的遗言,说出了《红楼梦》传播的实情,经得起历史检验。不过,这后40回续书,究竟出自何人之手,迄今为止并无定论,是高鹗续补,还是他人撰补?众说纷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红楼梦》校注本第三版时,已将作者署名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主任周绚隆曾对记者说明如此署名的理由:“没有可靠的材料证实高鹗就是后四十回的续者,因而吸取冯其庸等红楼梦研究学家的意见,把作者改为无名氏。”高鹗由续作者变成了“整理者”,表面看地位下降了,实际上可能更接近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