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冰红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0:14:44

中秋回福建老家,姐夫神秘兮兮地从冰箱里取出一罐茶叶,说是让品一品好茶。看那四四方方的铁罐包装,还以为是上好铁观音。这两年,铁观音身价暴涨,搞得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闽南人都喝不到家乡出产的好茶了。包括市面上卖几百块一斤的,一看哪里是正宗铁观音,无非是黄旦(也是产于安溪的一种乌龙茶)之流而已。
不过姐夫取出来的并非铁观音,而是细长发黑的一种茶叶,凭感觉这应该是武夷山岩茶之类。捧起来一端详,果然产地武夷山。听姐夫说,这种大红袍一斤好几千块钱。心里颇为不屑,上次朋友送的大红袍,我搁了半年都没喝,最后还送人了。当然,这也不是真正的大红袍,而是从母树扦插繁殖的“小红袍”罢了。真正的大红袍,也就是产于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的那几株母树早已不再采摘,就算有的话,每年产量不过几百克,哪里轮得到普通老百姓享用。
 回头看到新闻,才知道最近又刮起了一阵大红袍热。在厦门,去年以来新增的大红袍专销店就达到五六百家,大红袍市价更翻了两三倍不止,普通的上千元,最贵的高达10万元。不仅厦门,在广东、山东、北京等地的大型茶叶市场,大红袍专卖店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难怪,作为铁观音故乡的泉州,也悄然兴起了这股消费风潮。
看到这一幕,相信许多人都会想起前两年的普洱茶热。原本粗俗不堪的茶饼,到后来居然也炒到了好几万一斤,而且说是年代越久越贵。后来泡沫破灭,大概也没多少人相信这些鬼话了。和普洱茶一样,这回大红袍热,据称也和游资炒作有关。炒家收购、囤积大红袍,然后进行精包装,再把价格炒上去。简单讲,这种炒茶的手法和炒房如出一辙,玩的都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当价格上去后,看谁充当最后的冤大头。
有趣的是,经过几轮资本炒作的洗礼,如今这类市场操控手法越来越骗不了消费者了。据报道,许多高价大红袍专卖店里看茶、买茶的顾客其实寥寥无几。看这情形,这一轮茶叶泡沫应该很快就会破灭。这也难怪,吃茶讲究习惯。大红袍的消费人群本来就相对较少,炒成了天价也未必有多少人跟风追捧。而那些游资一见风头不对,要么认栽走人,要么转移战场,最终市场也将回归平静。当然,经过一轮洗劫,有些消费品的价格跟以往相比,仍可能处于高位运行状态——这不,现在连喝茶都成了一种高消费了。
这里倒不是想探讨游资炒作的道德问题,而是纳闷,这些来历不明、游荡四方的资本,为何喜欢拿某一类消费品炒作?这可能说明,这一类消费品的现有价格尚有操作空间。但我认为,这更表明眼下的资本拥有者越来越喜欢玩干一票走人的游戏。前不久,有经济学人感慨,国内民营企业家越来越不安守于实业,有的企业家甚至把实业出售,拿钱去投资房市、股市,当然也不排除加入“炒茶”队伍。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炒房、炒茶,都大抵能够反映出民间资本投资的困境。这些民间资本看似四处出击、翻江倒海,其实更可能是找不到出路的一种表现。
实业难做,这有经济环境的因素,也难免有政策上的原因,但不管如何,一旦民间资本视实业投资为畏途,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讲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从小的方面讲,由于资本大肆炒作民生题材,老百姓不免受其牵累,为高物价埋单。例如老百姓越来越买不起房子,甚至越来越喝不起茶,就是其中一例。从大的方面讲,实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企业家都不愿意搞实业,这个经济实体就可能因为大家都热衷于玩虚的而变得不堪一击。
这么说起来,喝茶成了高消费,还不能全怪那些游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