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室里的道德人格图谱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9:57:40

中国教室里的道德人格图谱设计

——网师《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课程思考

 

干国祥

 

今天的沉思将涉及一个教育的敏感问题。但与其和别人费尽口舌,倒不如静下心好好思考,然后走进教室,把我们能够想到的最完美的道德人格,展示给孩子们,然后,带领着孩子们,包括我们自身,沿着那道德人格的阶梯,庄严而自由地前行。

道德人格图谱?它是科学的实然,还是伦理的应然?(意思是说,它是一个人道德成长的必由阶梯,还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希望自己的成员所能拥有的最完美的道德人格?)

一个自由和民主的社会,能够传授、强调一种道德人格图谱么?

这个道德人格图谱,是人类普世的,还是西方文化的,或者只是中国文化的?

既然身为教师,自己极可能终身无法抵达道德人格图谱的最高境界,那么这一切对教室里年幼的孩子来说,有何意义?

不是说一个健全的社会依靠的是法治,而不是强调成员的道德么?那为什么不讲公民、法律,却继承起孔子和孟子们的传统,重新讲起了道德人格?

……

类似问题,我可以无限地列下去。因为道德问题无论是哲学领域还是心理学领域,都是争讼未休的难题。加上最近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及各个文化的自我认同,学校教育中的道德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还没有点燃的火药桶——迟早它有被点燃的一天,迟早因为爆炸、碰撞而将产生新的思想与观点,从而推进真正的道德教育。但是在此之前,将会有无数的孩子因为某种视而不见与讳莫如深而被耽搁。

确实,思考道德问题时,有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譬如第一个问题:你所谓的道德人格图谱,它是科学的实然,还是伦理的应然?

作为科学的实然,意思是说,无论采取怎样的符号来表述,我们可以说,只要是人类就概莫能外。即使因为处境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但我们可以说,那个原理是一致的。无论是一个民族因为频繁争斗而养成了以牙还牙的文化,另一个民族因为较祥和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养成了崇尚礼尚往来的文化,我们可以说,这种处境导致不同文化个性的原理是仍然一致的,它是科学的实然。

而伦理的应然,则可能是一个特定社会依据自己的需求,而设计出来的道德规则和相应的人格标准。譬如当前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就显然不同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信徒,不同于传统儒家的君子,也不同于远古时代的英雄标准。

那么我们所说的道德人格图谱,它属于前者还是后者?

要理清这个问题,我们得回到网师课程《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从雷夫教室里的道德人格图谱,和他所追随的道德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说起。

在雷夫的五年级教室里,他为学生建立起了一个可以追求并达到的道德发展六阶段。这六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而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他首先依据个体在社会习俗中对社会规则的认知水平,区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种水平。前习俗,即还不能很好地理解社会规则,所以依据躲避惩罚、渴望奖励来行事。在习俗水平,则开始理解社会规则,开始努力依据社会标准来做个好人,并维护社会规则本身。而在后习俗水平上,他意识到习俗乃是人类或特定的社会为了自身的存在而发展出来的“语言”,它本身不是目的,比它更高的,是生命原则,甚至在此有一种神圣性存在。所以他会以基于生命的同情同理心,以及某种神圣标准,来对待道德问题。

以下就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

(一)前习俗水平(0-9 岁可以达到)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这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没有真正的准则概念。

第二阶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向这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人际关系被看作是交易场中的低级相互对等的关系。

(二)习俗水平(9-15 岁可能达到)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准则(我们可以发现赞赏、表扬与前面奖励的继承性及差异性),有维持这种秩序的内在欲望;规则已被内化,自己感到是正确的。因此,行为价值是根据遵守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所达到的程度。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决于人的,有助于人的或为别人所赞赏的行为。他们希望被人看作是好人。这时儿童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价行为。

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

(三)后习俗水平(15 岁以后可能达到)这一水平又称“原则水平”,它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支配,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了。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他们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认为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取向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背离了一个人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谴责感。

依据柯尔伯格,这六个阶段是不可邋等与逾越的,人的道德人格水平,只能依次上升,且终其一生未必一定能够顺利达到较高的阶段(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上的成人事实上停留在一至四阶段的居多,而达到第五、六阶段的人相对较少)。

仔细体味,我们可以发现仅仅就语言的表述而言,雷夫老师的六阶段是和柯尔伯格的理论较高地契合的。但是如果细究起来,把《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的具体场景的描述,和柯尔伯格相关理论进行比较,我们将会发现事实上雷夫老师的第五、六阶段,其实并没有达到柯尔伯格所说的后习俗水平。我们可以认为,这是雷夫老师为了激励他的学生,而所作的一种变通:即把一种追求,以及偶然的行为及其道德目的,和成熟的稳定的道德人格相比附,以促进孩子们的道德发展速度。(我认为,雷夫是用第三阶段的道德层次的特点,在推进第四五六阶段的道德认知及追求。)

那么中国文化中的个体道德,也会按照这样的路子发展么?也应该按照这样的路子发展么?

会不会不同的文化背景,将使得中国文化中的道德人格发展,与此完全不同?

事实上,柯尔伯格的道德人格研究,是一种科学的心理学的研究。他作了大量的跨文化与语言的实证研究,证明这样的道德人格发展具有人类的普遍性。可惜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他的研究中没有更多的来自中国的材料。

但是我们不妨先作如下猜测:

如果一种文化足够成熟,使得其个体在自己的文化能够不停留在第一到第四阶段,那么这种文化中必然会产生出第五、六阶段的道德人格。而这样的道德人格一定将成为这个文化的核心、楷模、圣人或英雄。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猜测:也许确实会有某些部落因为文化发展的迟缓,而未能在自己的文化中发展出道德较高阶段(就像他们的数学概念,没有发展比3更大的数一样)。而中国文化中必然有对应于道德人格发展阶段的道德语言存在,而且可能还比较清晰、比较重要。

事实上,这样的道德话语在中国文化中比比皆是。在上个学期网师的《论语》课程中,我曾经仔细地分析地孔子的“仁学体系”。我曾经梳理出在仁的复杂的概念中,不同的词汇具有不同的层级。相比而言,约束性的那些德目处于较低的位置,而将心比心的“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居于仁学的最核心,而“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样的推恩思想,则居于更高的位置,接近于圣人标准。

或者我们甚至可这样比较,孔子仁学中的“克己复礼”,相当于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中的第四阶段;孔子仁学中的“恕”(如自己之心,将心比心,所以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相当于第五六阶段;而“已立立人、己达达人”则可以说是第六阶段。

当然站在文化的开端处,孔子虽然深思人类道德,以至于开拓出了一个极为宽阔的道德思想、道德人格的局面,但是因为没有类似黑格尔、皮亚杰这类发展阶段思想的激荡,所以在早期儒家的道德思考中,并没有清晰地出现类似柯尔伯格道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思想。但在柯尔伯格之前,有一位现代中国思想家受西方思想的激摩,也提出了一种发展的道德人格阶段说,这就是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中提出的人生四境界: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比较一下我们将发现,自然境界是冯友兰虚设出来专为动物而设计的道德境界。但其实动物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动物和前习俗的人一样,是以趋利避害为行动准则的,而且我们也不能判断说这种趋利避害,能不能称之为道德的觉解。即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道德行为及其相关的心理,但我们尚不能判断,这该不该称之为一种道德意识。

我的意思是,如果去掉这个自然境界,那么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将和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基本一致:

功利境界=前习俗水平=(趋利避害)

道德境界=习俗水平=(成为社会积极自觉的一份子)

天地境界=后习惯水平=(从更高的目的来审察社会道德规则)

我们知道,冯友兰的文章,远在柯尔伯格之前就写成了,而且确实是在受到西方文化激荡之后的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与整理,也就是说,它是“很中国的”。那么这样的“巧合”或许正是证明了柯尔伯格的道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确实具有人类的普遍性,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实然。而冯友兰还只意识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伦理上的“应然”和“当然”,却没有从心理学上发现,这同时也是道德心理发展的“实然“和“必然”。

但是,毕竟用天地境界来称呼这个后习俗的道德水平,和用基督的爱来称呼这个后习俗的道德水平,确实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这就意味着,在实然的基础上,我们对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在不同程度上带有了文化的烙印,同时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应然表达。

不必说东方与西方的巨大差异,同样是在中国文化中,天地境界就存在着道家和儒家的不同理解。

在道家,达到天地境界可以用两个词来表达:道法自然;适性逍遥。

也就是说,在意识到宇宙中存在着冥冥运行的大道规律之后,人有意识地采取一种无为、不干预的方式,以不妨碍宇宙大道的运行,而自己也得以在此进程中自在逍遥。这样的境界,被道家理解为是天地境界。

而儒家则认为,宇宙既然已经造就了人类,人类的思想本身就是大道的体现。因此人类的无为并不是对大道的遵从,而恰恰是对大道的违背。虽然人类的思想与行为可能会屡屡犯错,但探索纠错本就是宇宙大道的显现。所以,赞天地、化万物,这乃是人类的觉解抵达大道的见证,这样的境界才是天地境界。

无论道家儒家,这样的觉解都建立在宇宙阴阳变化、生生不息的认识上的。只是在这一点共识之下,两家的觉解不同,便有了完全不同的道德语言与道德策略。

所以在实然的阶段上,出现了不同的应然——也就是不同的追求。而这两种追求,和基督的爱都有所不同——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不同于基督的“你打了我左脸,我伸出右脸给你打”的。

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教室里,可能出现的道德人格图谱,将既有着人类的普遍一致性,尤其是在它的大纲水平上,应该是相当接近的。但是在具体的语语和榜样上,我们将会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为此,也许我们将能够在这样的认识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文化中的道德人格图谱(或者说道德人格发展图示)。我这里不妨依据上面的分析,来抛砖引玉,试作一个。它可以称之为三境界六阶段:

一、功利境界。【遵从胡萝卜和大棒的趋利避害阶段】

分两阶段:

1.我不想受到惩罚;

2.我想要得到奖励。

二、道德境界。【克己复礼阶段】

分两阶段:

3.我要做个好孩子;【追随特定榜样、亲仁】

4.我要捍卫游戏规则。

三、天地境界。【仁的最高阶段】

分两阶段:

5.将心比心(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惠泽天下(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显然,在发展的较高境界,这完全是一种儒家话语的表述。我以为,这也许是我们文化中最好的表述,而且它必定与真正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西方美德,是不相冲突的,但它因为文化的原生性,对我们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对这个图谱要作清晰的说明,却并不是一篇周日沉思的份量所能够担当的。在这里,道德层次因不稳定而产生的退化问题,道德运气在里面的作用,以及自然进化而塑造的人的心理规律在关键时候的超稳定性——因为道德是人类发展中较高甚至是最高层次的事物,而越高层次的事物将越为脆弱(原子比分子稳定,分子比细胞稳定),所以在某些时候,道德将具有一种不确定性……所有这一切,都值得写成专门的文章,来加以梳理。

所以我仅将此思考,作为我们新教育人在中国教室里构建自己文化的道德人格图谱,作一点拓荒性的工作,后面的真正的大厦,将由您在自己的教室里,用几年的时间来慢慢完成。

请记住,道德人格的大厦,德育的大厦,永远只能在活生生的教室,在活生生的人身上实现,而无法通过写作来完成。

它们永远有待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在共同生活中身体力行,来慢慢地完成。而最终完成的,就是我们的生命本身。事实上在生命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可以切割出来被叫做道德的部分,道德,永远是完整的生命中渗透到全部角落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