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争的前因后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2:43:55

-----中日十五年战争的前因后果

 

       我相信世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支配,人们常说的突然事件,其实也是有其因果支配,只是来得突然,未有心理及时间上的准备罢了。中日之间的战争既在日人的掌控之中,也出乎国人的意料之外。中国史学界一直把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认定为日人侵华的全面开始,所以民间上到八十岁的长者,下到两三岁学语顽童,都知道八年抗战。但日人学界却有中日十五年战争之说,从时间的差距中就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在下面的阐述中我会提到,这里暂时不表。

      九.一八对每个中国人来讲是个沉痛的日子;是个不堪回首的日子;是个不容忘却的日子。首先,向抗日战争中牺牲和活着的勇士们敬礼!再次,向抗日战争中惨遭日人杀害的同胞默哀!!!

一、 中日十五年战争的缘起

        日本人为何要侵华?其实日本人这一阴谋已酝酿百年之久,非一朝一夕之功。先取高丽,琉球、再图支那,是日人几百年来的既定国策。他们用几百年的时间去策划实施,并且一步一步去实现,如果不是半道杀出个程咬金(美国),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可能日人已经全面占领中国,我们很可能像爱尔兰共和军或者是巴勒斯坦抵抗组织与日人还在嘶杀。就不能悠然自得写什么文章。个人认为,日人侵华主要有以下三点重要因数。

        1、 文化因数:从明亡之日起,日本人就不认可满洲人统治的中国,认为他们曾经无限向往和狂热学习的华夏汉文化已亡,胡人统治中土以无先进性可言。而日人认为日本却比较完好保留了华夏文明的衣冠文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是有理由和有资格去与清国为敌的,日人一直想成为东亚文化圈的精神领袖。我们看一下葛兆光,原载于《书城》杂志月刊2004年第9期的一些文章截选:“不断有中国船到长崎,也不断有一些遇见风浪的船漂到日本的各个地方。遭遇多了,客人和主人之间,常常会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不过,并不全是中国人的错,当时日本人,多少有一些歧视中国人。 

  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据说是满清入主中国,让日本人觉得野蛮在中国已经战胜了文明,尤其是满清的中国人,都脱下了原来的汉族衣服,剃掉了受之父母的头发,编上了蛮人的辫子,这一点就让日本人觉得很鄙夷。仿佛老话说的“哪壶不开提哪壶”,他们明明知道中国汉族人对这种服色改易也很在意,他们偏偏就要在衣服上面做文章,挑开已经渐渐平复的旧时伤疤。现在还留下不少当年日本人好奇的绘画,绘画中的清国人都是“辫发胡服”,与史书记载中的华夏衣冠和他们想象中的中华人物,已经有了很大差异,于是,他们特别仔细地询问,并且用画笔把他们的形象画下来,不仅是猎奇,也借了这种外观的描述,表达一种文化上的轻蔑。一个叫做伊东龟年的人,就对清国船员们的髡头辫发和上衣下裳很不以为然,原因很简单,因为日本读书人虽然对历史上的中华文化有钦慕之意,但是对现实清国的存在却相当蔑视。据学者说,清朝的出现,唤起了日本人对当年元寇的回忆,所以打心眼里对满清有一种敌意,因此在记载了服色之后,他不忘记添上一句:“大清太祖皇帝自鞑靼统一华夏,帝中国而制胡服,盖是矣。”他们说,中国已经荣光失尽,因为满族人的入主中原,所以“今也,先王礼文冠裳之风悉就扫荡,辫发腥膻之俗已极沦溺。则彼土之风俗尚实之不可问也”。 

  日本人的逻辑很有趣,一方面他们觉得中国衣冠已经成了野蛮胡服,满心地瞧不起,一方面要证明自己衣冠是文明传统,却又还得证明自己穿的是正宗中华汉服。因为只有证明自己古代衣冠源自上古中华正宗,才能证明文明在日本而不在中国。所以,他们不断在漂流人那里寻找自我证明。一个叫做关龄修的日本人,便拿了日本保存的深衣幅巾及东坡巾,告诉中国人说,这是“我邦上古深衣之式,一以礼经为正。近世以来,或从司马温公、朱文公之说,乃是此物”。而且故意问中国人说,你们那里一定也有这样的衣服吧?中国船员仔细看过后,只好尴尬地承认,这是“大明朝秀才之服式。今清朝衣冠俱以改制。前朝服式,既不敢留藏,是以我等见于演戏列朝服饰耳”。

        2、经济因数:人口众多,耕地稀少、资源匮乏、灾害不断这是日本的真实写照。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16、17世纪,以及后来18、19世纪资本主义高能耗的大生产时期,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对日人来讲就是朝思暮想的东西。只隔着一个朝鲜的中国具备了他想要的一切,他能不打歪主主意吗?常言道:“不怕贼来偷,就怕贼惦记。”我们看一下,下面一些记载日本经济侵略的调查研究,主要是移民方面的,日人叫“拓殖”,就可以看出日人的狼子野心。“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政策由来已久。日俄战争刚过,日本殖民政策制定者儿玉源太郎和后新平,就曾鼓吹向中国东北移民100万人。但是,大规模移民的实施,始于“九·一八”事变。1932年8月30日,日本第63届国会决议:向伪满洲国移民500户。于是,在日本陆军省和在乡军人会的参与下,日本拓务省从在乡军人中挑选移民。到1936年6月共进行5次移民,将2 785户、7 000余人移入北满的桦川、依兰、绥棱、密山等县,这批移民是“试验性”的武装移民。另外还有由民间团体组织的所谓集合移民,亦称自由移民。如:由失业者构成的天照园移民,由天理教主办的青年宗教开拓团天理村移民,镜泊学园移民等。

       此外还有以警护铁路为目的的自警村移民。 因为日本移民,中国农民的大片土地被剥夺。日本侵略者不仅夺占了大面积的官公土地和东北军政要员、抗日将领的所谓“逆产”,而且以收买不在地主土地之名,强行剥夺了大量普通农民的耕地。特别是1933年3月,第1次武装移民侵入桦川县时,在依兰一带围剿抗日武装的关东军第十师团,在依兰、桦川、勃利、密山、宝清、虎山等6县进行了大规模的圈占土地运动。他们强行收缴地照,低价收购,如有拒绝,即施高压。结果于1934年3月终于激起了中国人民武装抗暴的土龙山事件,土地“收买”班长第十师团第六十三联队长饭冢大佐被活活击毙。此后,在移民侵略方面,伪满洲国被推到第一钱;土地“收买”由东亚劝业会社进行,到1936年已“收买”了上百万公顷的土地。为了管理这些土地, 1935年还设立了满洲拓植会社。当时实行所谓“买田制度”,即日伪当局先以“收买”名义向农民收买土地,使农民私有土地变成移民会社的“官有地”,但在日本移民入侵前仍由原土地所有者使用;日本移民入侵后,退出土地的农民在同一县内可以买到相当于原来面积的土地。在推行这种办法时,日伪当局先用金钱贿买当地大地主和村屯长,然后用警察暴力压价收地。

    日本更大规模的移民始于百万户移民计划,它和产业后五年计划、北边振兴计划,共同被称为伪满洲国的“三大国策”。1936年“二·二六”事件后,日本军国主义急剧膨胀,移民侵略随之加快步伐。1936年4月,关东军召开第二次移民会议, 5月11日正式提出《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案》。同年7月,日本拓务省根据关东军的方案制定了日本政府的移民方案。继而8月25日广田弘毅内阁将“满洲移民政策”宣布为日本“七大国策”之一。

    日本推测, 20年后伪满洲国人口将达5000万人。用20年时间把100万户、500万人移送到伪满洲国,以使自称为“大和民族”的日本人在伪满洲国达到十分之一的比率,建立起以日本人为“指导核心”的“日本秩序”。同时,它也是日本大规模向国外输出贫困和社会经济矛盾的重大举措。当时日本拥有农民560万户,其中占有土地5反以下的贫农为35%,即200万户。百万户移民计划就是要把这类“土地饥馑”的农户的一半,即100万户,用20年时间分批送到伪满洲国,使之充当侵略工具,反过来又削弱日本国内人民的反抗与斗争。百万户移民计划从1937年起分四期进行,第一期, 1937~1941年为10万户,以后每期递增10万户。占地标准,每户10公顷, 100万户,共计划占1 000万公顷。也就是说,伪满洲国三分之一的耕地,将被相当于伪满洲国人口十分之一的日本人所占据。

    伪满洲国末期,日本移民方针,在政治、军事方面没有变化,但在经济方面,明确地把“增产”放在首位,这是紧急掠夺农产品的措施之一。1943年开始实行紧急开拓政策,移民入植计划减少,种植面积和交售粮计划却大幅度增加。1944年,日本移民政策更“集中到增产粮食这一点上”,当时,除新建的义勇队开拓团外,移民已经很少。同年中期,移民计划更干脆停止执行,但对开拓团的增产要求有增无减,尽管由于青壮年全部入伍,都已沦为老弱妇孺开拓团。当时,日本移民和朝鲜民共耕种着30多万公顷土地。”(注:关于伪满移民文献参于:《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5期)

    2、 政治因数:日人要想征服世界,中国的战略地位就显的非常重要。如果有了中国这个大宝库,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钱有钱,那么日人必定能称霸世界,所以这个战略高地一定要拿下。后来日本敢对美国宣战,很大因数是他们认为基本上已经征服中国,所以认为自己有本钱与洋人为敌,所以他们一直打着从洋人手中解放亚洲人民旗号。这是他们称霸世界野心的最好表露。从地缘政治来讲,拿下中国就等于拿下整个东北亚,同时为征服世界夯下牢固基础。向北可取俄国和欧洲,西可进军印度和中亚,向南可控制整个大洋。总之,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后来日本的整个战略部署也是按这个方针进行的。同时,清朝末年的政治形势是多国列强染指中国,日本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之后,其元气大伤,国民厌战争情绪严重,反战暴动不断。

    如:1918年8月3日,抢米暴动(亦称米粮暴动、米骚动)首先在日本富山县爆发。 1918年日本国内通货膨胀,米价居高不下。同年8月因政府决定出兵西伯利亚、干涉苏俄革命,下令大量征集军粮,米商乘机哄抬米价,劳动群众愈加生活困难。8月3日富山县中新川郡西水桥町的近200名家庭主妇举行示威,要求降低米价并冲进米店抢米,掀起反抗斗争。6月,东、西水桥叮和滑川町千余居民以实力阻止大米外运,迫使町当局降低米价。经报刊报导后,影响强 烈。至8月14日舱米风潮波及名古屋、京都、大贩等大中城市。群众袭击米商,与前来镇压的军警搏斗,抢米暴动进入高潮。9月17日抢米暴动平息,被捕者2万余,被起诉者7708人。但军阀寺内正毅内阁深受打击而垮台。日本当时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等情况,不太允许其再次扩大战争规模,因此,当时日本进入温和派执政时期,但好景不长十多年后,随着1932年5月15日,日本首相犬养毅遭少壮派军人暗杀,数名海军少壮派军人冲进首相官邸,射杀犬养毅首相。不久,另一批人分别袭击牧野伸显内官邮、日本银行、政友会本部和东京都警察厅等处。入夜时分,农民组成的敢死队袭击东京附近的变电所。

    暴动发生后,东京都警察厅立即动员15000名警官,全面警戒,是为“五一五事件”。 该事件的影响极广,最重要的结果是陆军的权力大增,结束了8年的政党内阁。 从此日本内阁由主战派的军人长期把持着,为全面侵华打下了政治伏笔。

    4、历史因数:做为中国人,尤其是汉人不能不对中国文明史的两次倒退而感到惋惜,一次是蒙古人,一次是满洲人对中华文明的颠覆。无论过去和现在一些出于政治目的的御用文人对元和清如何歌功颂德,但都不能掩盖其对中华古文化的迫害。以中华文化继承者自居的日人,感到征服中国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他们要比那些胡人更有资格入主中原。明朝中叶,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最著名的野心家)丰臣秀吉刚刚对日本诸岛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颇有醉翁之意的两次“侵朝战争”,虽然因明王朝的强大而遭重创,但却并非毫无所获,因为丰臣在这场失败的战争中所创出的战略意图被他的“孝子贤孙”们奉为经典----征服朝鲜,而后以朝为跳板,征服中国。甚至数百年后的20世纪初,日本主战派在其“侵华宣言书”--即著名的“田中奏折”中所“描绘”的“大陆战略”的中心战略也基本如此,所不同的仅仅是多了几个字--“进而征服世界”罢了。

    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稍感强大,主战派的少壮军人们又把征“韩”搬上政事议程。日本明治维新后,向外“开疆拓土”,陆上西进的目标是朝鲜和中国大陆。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由此日本侵略势力进入朝鲜。清朝与朝鲜有宗藩关系,日本极力破坏这种关系,在朝鲜造成与中国的尖锐矛盾和多次冲突。1885年3月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确立了两国在朝鲜的对等地位。此后日本即有计划地大力开展了针对中国的扩军备战活动。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帮助镇压。日本政府表示对中国出兵“决无他意”。但当清军入朝时,日本以保护使馆和侨民等为名大军入朝,于7月25日突袭中国北洋舰队,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时隔多年以后的,““九.一八事变”以及“七.七事变”,只不过是上面的历史延续罢了。

二、日本人阴谋为何总能得逞?

    在严密的计划都有泄露的时候,何况日人的野心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从满清到民国高层都没有从战略高度来认识中日之间的问题。个人认为日本对中国长达百年的侵略,不仅是日方单方面的问题,也是中方长时间姑息养的结果。我认为中方在对日问题上有几点严重失策,现罗列出来与诸位探讨。

    1、 朝鲜问题

    从地缘政治来讲,朝鲜对中国是非常重要。从清朝开始对朝鲜问题就没有很好的处理过,给后来日本侵华创造了许多便利条件。清朝靠武力征服朝鲜,使朝鲜君民并不真心对清。崇祯年间,中国联合朝鲜蒙古抵抗满洲清国。清国进攻朝鲜,逼迫朝鲜被判中国。当时的朝鲜王说:我们和中国就像儿子和父亲,哪有儿子帮助外人对抗父亲的道理!于是清国数次入侵朝鲜,朝鲜不得不和清国和谈。但朝鲜还是暗地里帮助中国。清国让朝鲜运输粮草,朝鲜运输粮草的军队故意走靠近大明军队的路,故意引起明军的注意,把粮草给中国人。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但中国最终还是被清国消灭了。朝鲜准备了好几个“反清复明”的方案,但由于清国看守严谨,而且自己力量微弱,都没有实现。 

    虽然中国灭亡了。但朝鲜还是遵守中国明朝的习惯。在衣冠礼仪上,都是按照明朝的传统。一直到被日本吞并。所以,朝鲜人对当时“满清”统治的中国并没有多少好感,所以面对日本和中国,时常摇摆不定,他们象失去父亲的孤儿,已没有明朝时抗倭的决心斗志了。这说明,满清对朝鲜问题重视不够,在人心归向上就可见一斑。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帮助镇压。但是,清朝出兵是碍于中国和朝鲜的宗主关系,不得不做出相应反应。对日本出兵估计不足,准备不够,在战略上没有足够的重视敌人,因此吃了个大亏。后来中日之间开战,战火已烧到中国境内,清朝的军阀们大都为了保存各自的“家底“,都不愿意与敌人死拼。北洋水师更是为了自保而全军覆灭的典型。黄海大海战虽然惨烈,但清军实力尚存,后来退守威海卫海,不主动出击,想凭借炮台死守而自保,但后来陆上炮台的失守,北洋水师则成了瓮中之鳖,最后全军覆灭。中国没有从战略高度认识朝鲜问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方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东北问题

    东北过去称为满洲,包括现在的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部分地区,其战略地位及其重要。谁控制了东北就等于控制了半个中国,向南突破山海关,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就无险要可守。满清入关、日本的全面侵华还有后来东北野战军的解放全中国,无一不是把东北做为战略大后方,而后挥师入关,而一扫中原的。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对龙兴之非常重视,而这种重视不是从战略意义的,而是出对自家祖地的保护。一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才“放禁”允许关内民人移民东北。日本人看到东北人口稀少为了,为了达到吞咽东北的阴恶用心,从1910年开始日本人实行强制的移民政策,先驱使朝鲜人打头阵,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朝鲜移民,迁入中国东北,于是便形成了世界史上罕见的民族大移动的潮流。以鸭绿江沿崖的长白、临江、辑安等地为例,1905年时,这一地区区有朝鲜垦民8750余户,39440余人,而到了1911年便增至12100余户,50100余。

       据琼斯《1931年以后的东北》中所载:“到1945年东北光复前,居住在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共有三百万人之多,超过了(当时)东北总人口的5%。”前面文章提到的日本人移民计划更是触目惊心呀。由于清政府在东北问题上缺乏具有战略眼光的移民开发和戍边屯军,给日本人侵略中国,吞噬东北以可乘之机。后来的民国政府在东北问题上同样也没有在战略高度上给予重视。后来的是史学界也犯同样毛病,笼统称中日战争为“八年抗战”,也是从日本人对关内侵略开始计算。由于近代中国的领导人,尤其是国民党的一些元老多半是中原南方人。他们对东北本身就有生疏之感,客观的来讲,南方人区域意识很强,东北当时人烟稀少、天寒地冻、经济落后,在当时内乱不断,各地军阀混战的中原,已经无人顾及东北。废帝溥仪被民国军人冯玉祥赶出北京就是一大败笔。这给苦于找借口让“东北独立”的日本人来是天大的机会,日本人连夜星程把废帝溥仪接往东北。1932年3月9日,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伪“满洲国”在长春正式成立,国号大同,改长春为“新京”。溥仪为政府“执政”,郑孝胥为“国务总理”。虽然,当时的国民政府并不承认,但并无实际意义上的动作。后来“满洲国”生产的炸弹大都丢到关内无辜百姓的头上。日本人在东北的全面得逞,增强了其全面侵华的决心。

    还有很多导致中日十五年战争的原因,如:内战方面、国际方面、军事方面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表述,以后再撰文与大家探讨。通过撰写以上文章本人总结出两点:观点一:对待中国周边国家的政策及方针,一定要站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思考。观点二:要懂得朋友和敌人的辩证关系,还是那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2007年9月17日,写于北京晓坤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