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做不懂句读(jùdòu)的冬烘先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3:10:42

莫做不懂句读(jùdòu)的冬烘先生

2010-09-27 11:28

莫做不懂句读(jùdòu)的冬烘先生

  桂林古稀老朽谭生树/文

发表于 2010-9-27 10:03  只看该作者  

  迂直憨笨的老朽赞赏山而先生的坦率。学术论争就应该这样坦诚直言,就应该这样说自己的真话。
  不同意“你那样划破坏了音步的对与粘。”
  诚如《现汉》所言:【节奏】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老朽拙见,这个“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绝不是按某种模子刻板地一成不变“造”出来的。
  诗人写诗句是要倾述他对事物对意境的感悟。后人读他的诗句既要努力体味诗人当时的感悟,也免不了带上读者自己的感悟。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节奏。
  但是,在该停顿的地方不停顿,该断的地方不断而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不该断的地方断了,那是可能会被人讥为是不懂句读(jùdòu)的冬烘先生的。

[ 本帖最后由 桂林古稀老朽 于 2010-9-27 11:39 编辑 ]

 附注:

老朽的划分是:
日照/ 香庐/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或者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请你选择 50楼 发表于 2010-9-26 11:19  只看该作者 老先生划分完全正确。

 ★★★★★★★★★★★★★★★★

引用:

原帖由 王山而 于 2010-9-27 06:32 发表

  经人提示,我在《与王山而谈古诗知识》中见到了此帖。你虽然没说这样“划分”是断句还是节奏,但是我认为是断句而不是划节奏。因符合断句的定义;而不合节奏的内涵。


  七言律句四个音步,前三个平仄交替,你那样划破坏了音步的对与粘。

★★★★★★★★★★★★★★★★

请您选择  发表于 2010-9-27 11:16  只看该作者

老朽先生点明了诗歌的要旨,佩服!

人教的“硬道理”网友也有类似的表述(一四条):

硬道理:

1、“日照/香炉/生紫/烟”是正确的划分而“日照/香炉/生/紫烟”是错误的划分。
   绕不过去的原因:读诗不仅是为了听,更是为了理解内容,“生紫”之类划分破坏了诗句的意思和结构,违背了王力所说“声律单位与意义单位的一致性”原则。这在教学中是致命的。
2、认为古典诗皆是两个音节一节奏,五言七言皆是“二二一”“二二二一”划分节奏。
   绕不过去的原因:古典诗涵盖很广,包括所有的古代诗歌,古代诗歌诗句长短和句式复杂多样,“皆是两个音节一节奏”不可能适应古诗句式复杂的变化。
3、古诗的节奏由平仄决定,音步要平仄相间。
   绕不过去的原因:平仄是近体诗(格律诗)的概念,古时讲四声,古诗包括古体诗,古体诗不以平仄格律为要求,即使近体诗也有不合律的诗句,不存在平仄相间。
4、古诗节奏与结构意义无关,划分节奏依据声律,不考虑结构意义。
   绕不过去的原因:古诗是表意文字作品,由一个个义符(汉字)组成,不是由音符组成,参见第一条,理解诗歌内涵也是读诗目的之一。读为解服务,解离不了结构意义。
5、
我的观点我举什么论据来证明都可以,权威不一定正确。
   绕不过去的原因:观点要被证明,论据的可靠性是重要的。学术观点的证明,要依据具有同领域有权威性、通识性的理论依据,而不是以驴证马,以偏概全。以个见替代共识。否定权威必须有充足的有说服力的通识性强的证据,持观点者必须有完备的知识体系。


[ 本帖最后由 请你选择 于 2010-9-27 11:39 编辑 ]

 

我正在玩搜狐微博,快来“关注”我,了解我的最新动态吧。
http://glgxlx.t.sohu.com/分享到搜狐微博上一篇:再谈断句与节奏的异同 下一篇:乱弹“讨论”“没有结果”的滥调儿招不回“已死”的“百年老……(之四百七十九) 链接地址:http://glgxlx.blog.sohu.com/160271261.html 复制此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