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酒后骂领导”能否不拘留?(新京报 2007-11-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0:21:02
“酒后骂领导”能否不拘留?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11-19 7:45:35 · 来源: 新京报

市民张某在西宁市政府门口高声骂市政府领导,后被民警带走。张某承认大清早喝了3瓶啤酒,壮胆来到市政府门口取闹,理由是西宁至湟中县的道路年久失修,政府没有及时修,为此,他要给大家讨个“说法”。(11月18日《新京报》)
尽管张某有“政府没有及时修路”的理由,但其行为违反了法律“不得公开侮辱他人”的规定,理应受到相应惩罚。不过“行政拘留8天”的处罚偏重了,行政拘留差不多是治安管理处罚中最重的处罚。
骂人与争吵在中国是比较日常的冲突和庸常的恶,处罚一般都较轻,人们之间大多会以道歉、调解等办法加以解决。如果张某骂的是邻居而不是领导,他多半不会受到这么重的处罚———民间许多类似的辱骂行为大多以道歉和罚款了事,不导致严重的后果根本不会拘留。
在充分尊重法律、尊重民权的情况下,公民不会因为骂的是官员而加重惩罚,相反可能会因为骂的是官员而不是一般平民而减轻惩罚;同一种骂人行为,在普通公民之间,骂人者可能要受到严惩,但如果是就公共事务骂了官员,骂人者的责任便会大为减轻———因为官员是公众人物,既然选择了当官,选择了被纳税人供养和管理公共事务,也就让渡出了一些私人权利,不能与平民有享受同等的权利保护待遇。私权限制下,“骂领导”自然就比“骂邻居”轻多了。
有关部门对张某行为的定性是“在市政府门前高声辱骂市政府领导”———这种强调“市领导身份”的描述带着官本位色彩。但如果将官本位话语换成纳税人话语,把骂人者理解成一个纳税人,把被骂的官员理解成食税者,骂人行为就可理解为:纳税人纳税后应该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被纳税人供养的官员应该为纳税人提供法定的服务,可公路年久失修政府部门没有及时修理,这严重影响到了纳税人的生活。在通过正常路径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有纳税人借着酒劲到市政府向食税者讨个说法。
如果官员有“食人民纳税”的食税者意识,把平民当着供养自己的纳税人而不是自己管着的人,应该会以食税者的敬畏宽容这种酒后辱骂。
□曹林(北京 编辑)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zonghe/1044/2007/11-19/018@074535.htm
公众表达:以食税者的敬畏宽容“酒后辱骂领导”
潇湘晨报 2007-11-19
曹林(北京 媒体从业者)
11月13日上午,张某在市政府门口高声辱骂市政府领导,后被民警带走,处以行政拘留8天。张某承认大清早喝了3瓶啤酒,壮胆来到市政府门口取闹,理由是西宁至湟中县的道路(非高速)因年久失修,政府没有及时修理,为此,他要给大家讨个“说法”。(11月18日《新京报》)
“行政拘留8天”的处罚明显偏重了,民间许多类似的辱骂行为大多以道歉和罚款了事,不导致严重的后果根本不会拘留。如此重罚一个骂领导的公民,有站在官本位立场利用公权对公民进行报复性重罚的嫌疑。
在一个尊重民权的国家,公民不仅不会因为骂的是官员而加重惩罚,相反,会因为骂的是官员而不是一般平民而减轻惩罚;如果是就公共事务骂的是政府和官员,骂人者的责任便会大为减轻——因为官员是公众人物,选择了被纳税人供养和管理公共事务,也就让渡出了一些私人权利,就没有了平民那样较多的隐私权、人格权、名誉权等等。私权限制下,“骂领导”自然就比“骂邻居”轻多了。
有关部门对张某行为的定性是“在市政府门前高声辱骂市政府领导”——这种凸显“市领导身份”的描述带着浓厚的官本位色彩,如果将官本位话语换成纳税人话语,把骂人者理解成一个纳税人,把被骂的官员理解成食税者,骂人行为就可理解多了。公路年久失修政府没有及时修理,这严重影响到了纳税人的生活。在通过正常路径仍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才有纳税人借着酒劲壮胆到市政府向食税者讨个说法。
恶语辱骂虽然不对,但这是一个纳税人对一群食税者的“问责”。如果官员有“食人民纳税”的食税者意识,把平民当着供养自己的纳税人而不是自己管着的人,应该会以食税者的敬畏宽容这种酒后辱骂。当有人以“管民者”而不是“食税者”立场看“酒后辱骂市领导”时,小民竟敢骂官,自然就会利用公权对公民进行报复性重罚了。
http://hlj.rednet.cn/c/2007/11/19/1374937.htm
曹林:“酒后骂领导”能否不拘留?(新京报 2007-11-19) 陕西志丹4名干部传播骂领导短信被免职(新京报 2007-11-21) 韩方明:人民大会堂能否免费开放(新京报 2007-3-2) 新京报:拘留无照摊贩值得商榷(2006-2-28) 于德清:少林问禅能否不着商业炒作的相(新京报 2008-6-12) 舒圣祥:魏文林能否延伸对黑窑事件的追问(新京报 2007-8-14) 魏文林能否延伸对黑窑事件的追问(新京报 2007-8-14) 新京报:侦查机关能否主动出击“官煤勾结”(2005-11-2) 新京报:“经济学家”争论能否引发学界集体反思 周正龙被指曾买虎年画(新京报 2007-11-19) 新京报:拘留无照商贩无损法治精神?(2006-3-6) 新京报:拘留无照商贩无损法治精神(2006-3-4) 高俊玲:孔令辉“提前解除”拘留于法无据(新京报 2006-7-26) 业主拍摄法院执法业主被拘留(新京报 2009-6-25) 考生因父母曾被拘留无法报考军校 状告公安局(新京报 2009-7-23) 多面肖志军(新京报 2007-11-29) 新京报:挺虎官员为何还是林业厅的领导 警官母亲报案称遭诈骗 7名无辜者被拘留34天(新京报 2010-1-12) 河南村民用乡长茶杯喝水起冲突被拘留7日(新京报 2010-3-25) 酒后到市政府门口辱骂市领导 西宁一男子被拘(西宁晚报 2007-11-18) 新京报:舆论不应对富人进行道德强制(2006-1-19) 秋风:查处低价售房不合情不合理(新京报 2008-12-19) 社论:拿什么保证“黑砖窑”不卷土重来(新京报 2007-6-20) 韩涵:不需“应急”的城市才是好城市(新京报 200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