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工作图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8:20:28
新周刊
也许你不想工作,但职业是你的饭碗,更是你的阶层名片。
每个人有4种出身:家庭出身、城市出身、教育出身、职业出身。你能决定自己的后两种。
始于2001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社会阶层调查课题组发现,教育与权力决定职业声望。而职业是最重要的分层标准,财富和声望其实都依附于职业的标准(帕森斯语)。
在起点大致平等、过程略有变化而结果迥然不同的非公平竞争社会,一个赚钱多、社会美誉度高、既稳定、又有技术含量,还能带来巨大影响力的职业,属于稀缺资源。现实常常是,赚钱最多的职业未必具有被尊敬的声望,而最受尊敬的职业未必能赚到大钱。
身处这样一个通胀时代,你还要掂量你和你的职业、你所处的行业能否跑过CPI。
好在,中国的职业与阶层都尚未固化,所有人在面对职业焦虑与身份焦虑的同时,都还有重新选择和晋级的机会。
新时期的新工作图景
文/胡赳赳
100年多来的中国人似乎只有3种职业:革命、工作和揾食(粤语:本义为找吃的,引申为找饭碗找工作)。1949年之前,革命者的职业描述是推翻一套旧秩序、确立一个新世界,闹革命的都是职业革命家;由此延伸到1978年前后,神圣的革命延续为以奉献为光荣的工作——“工作着是美丽的”,职业之分在此背景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实际意义,都叫“革命工作”。1978年之后,改革者的职业描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人数十年来积累起来的在职业观念,和这个社会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改革的年代,人人都有刷新一个新世界的冲动,但在生存、发展的需求置换了以往的责任和奉献的主题后,其职业描述也就顺理成章地在创造和革新的旗帜下渐渐回归本位,职业,首先就是一个饭碗——虽然它不仅仅是一个饭碗。
尽管中国的职业谱系图,100年来呈现为上述历史的线性流变,但革命、工作和揾食是“三原色”,把这些颜色配上权力、财富、资源以及社会名望等要素予以调和,则可分别派生出不同的职业身份来。
但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重视职业划分的重要性。但划分的标准,却因为职业均与从业者的社会身份密不可分而呈现出有点纠缠不清的复杂性。根据权力、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标准,杨继绳在《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2000,香港)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农民、工人、流动民工、私有企业主、知识分子、官员、当代新买办和社会有害群体八个阶层。而按照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标准,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2,北京)中,则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十个阶层。
这种宏大的“职业—阶层”划分在社会学的价值框架内,使得职业成为一种衡量“社会如何被组织”的研究视角。但对于个体而言,职业始终在三个层次上体现出价值:谋生价值(安身立命)、上行价值(未来发展)和体验价值(幸福和成就感等等)。理论上讲,一个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成就感的职业,毫无疑问应该享有很高的声望,但问题的关键却是,到底什么样的职业才能让从业者拥有幸福和成就感,从而确保其公认的良好社会声望?
这是新时期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职业困惑。
心态:职业焦虑和身份焦虑
不劳无获的劳动价值论、为人民服务的普世观和信仰工作的工作原教旨主义在一个全球化(又是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没多少市场了。相反,人们更多地发现劳而无获的存在,并对此提出了心理上的种种质疑:当辛辛苦苦的积蓄以前能买个卧室而现在只能买个厕所时,当物流技术在实现“流程再造”和女人们在实现“流程再嫁”时,当社会的再分配模式从制度系统的孱弱变成民间系统的强悍时,一种旧的架构已衰老,而新的架构还没诞生。
无论你是革命派、工作者还是揾食人,亦无论你初入职场还是职场老手,即便手捧无数本职场圣经、在办公室政治和社交名利场中出生入死、跟工作热恋结婚生出一堆团队来,你都会因职业身份的快速转变而生出无数的焦虑。
“在这里,每个人都在做超出他能力范围的工作。”一名年轻的老总曾经如此感叹,一方面是快速提升的业务,另一方面是自我和团队的迅速成长,才能应对这个“不确定、变化快”的世界。
职业身份的认证在这个时代显得混乱而庞杂,手递一张名片:置业顾问是售楼小姐、合伙人是皮包公司、什么头衔都不印则可能是个幕后主脑、主管也可能是办事员、而经理则可能是大公司独霸一方的实权者、总监下面可能还有执行总监副总监、总经理上面可能还有大中华区总经理。一个人昨天是打工的,今天就是老板;昨天还不入流,今天就跟你坐在同一个VIP席面上;昨天你还在背地里羞辱他,今天就当着面求他。
广告公司给员工培训,第一条就是摸清楚客户是干什么的,管哪块。光看名片铁定看不出来,一定得研究组织结构和主营业务。
焦虑也随之而来。一个传媒老总跟同事讲他的一个梦境,梦见在跑步,跑了第二名。同事跟他开玩笑说:“你可不能跑第二啊,你可是《第一XX周刊》的啊。”新杂志筹备两个月了,他还觉得恍惚,笑言自己还没觉得是新东家的人。
《身份的焦虑》的作者阿兰·德伯顿说:“只要不觉得羞辱,人完全可以长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毫无怨言。”哈,他加了一个伟大的定语,在决定前途和命运的职业面前,人人都力争上游,用物质语言对话是避免羞辱的唯一办法。
阿兰·德伯顿说,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职业身份的切换也是如此,用下一个职业取代上一个职业,用下一种声望取代上一种声望,用下一轮薪水取代上一轮薪水。
业态:过度竞争和过渡性职业
许多人把职业当作一种过渡性的产品来对待—没有一个终身职业,而是随时会停摆,放下工作,出去旅行,然后回来再上班。
自由职业的出现提供了这种可能,一年有两个月在闲着或每过两年要歇上一阵。这种过渡职业的出现甚至让人嚷嚷着要35岁之前退休。与“40岁之前用身体换钱,40岁之后用钱换身体”的活法不一样的是,早早就设想了后路,不会成为工作的奴役,工作是通向某种自由之境的一个渡口。
过渡性职业在80后的孩子那里显得更是理所当然,他们不需要赚很多钱,人人都可以当“啃老族”,如果一份工作不是自己所乐意去做的,可以像一份情感一样随时抛弃。一份职业的开端和结束往往更具有主动性,而不是被选择。
与自由职业不一样的是,过度竞争出现在很多行业里面,先是席卷了IT行业,接着房地产行业也出现了同样的局面。想必在将来证券业、金融业、财务业都会有这种情形出现。这就使得“IT行业的蓝领工人月薪只有2500元”成为一个现实。
要想看看几年后哪些职业会出现过度竞争,只需看看现在的大学招生有哪些热门专业即知。
过度竞争使职业形态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些曾经具有声望的、能带来好运的职业现在看起来并不那么充满光环了。大学“一毕业即面临失恋和失业”的局面并未结束。所有行业都声称要“两年以上从业经验者”。
白领工资条按城际划分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有的只是人们的攀比之心在作祟。劳动法即便规定加班享有双倍的薪水,但不加班职员便觉得对不起老板,都要在下班之后期期艾艾一阵再走。国务院在征求各界意见,使得上班一年的人即可享受带薪年假5天,但过度竞争的现实情况是:表现比你更积极的人将受到肯定,而你在海滩上休假时也许只能感叹“前浪死在沙滩上”。
这因此催生出一个过分敬业的群体来。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是蜘蛛侠的价值观:“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们一方面高喊“不想工作”,一方面表现得比谁都热爱工作。对于他们而言,没有工作,人生便不完整,工作是金不换。年少多金者或创富领袖体绝少能体会到这种工作乐趣—不是谁都能在深夜加班的乐趣中体会到存在主义的哲学观。
尽管过劳死让职场中的人岌岌自危,但工作的冲动却远胜于偷懒的冲动。中国人的勤奋和热忱使永动机都相形失色,如果真有永动机存在的话。为谁工作?为什么要工作?什么是好工作?这种职场菜鸟尚在思考的命题在濒临身体破产的、过劳死易感人群那里都不是问题。一个激情四射的人生伴随着深深的躯体疲倦和内心活跃。那些安分守己的人在他们看来是被时代淘汰的一个族群,只有折腾才是主旋律。
生态:职业经理人的崛起与办公室的消亡
随着八小时工作制的名存实亡,第一空间(工作间)、第二空间(生活间)、第三空间(休闲场所)的界线正在弥合。一台电脑基本上能够解决当代人从娱乐到生活到工作的各项需求。因此,办公机制也面临着新的组织关系。管理学大师汉迪就预言了三叶草组织的出现:第一片叶子代表核心团队;第二片叶子代表外界顾问;第三片叶子代表临时雇用者。
就“阿迪”而言,品牌管理者是第一片叶子、设计师是第二片叶子、加工商是第三片叶子。大量的工作,都是在办公室以外完成的。
这种新的机构模式的形成使得职业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只有少数人是终身雇用者、只有专业人能有更多项目可做,而临时雇用者则有更强的生产能力。办公室这个传统意义的支撑职业人的地点已经变得模糊,在许多新兴行业面前已不再适用。
与此相伴的是,专业人的出现、技术精英和管理精英的兴起使得职业经理人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崛起使得职业有了新的价值观: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因此雷锋叔叔的故事变成了一个冷笑话。切·格瓦拉的理想主义和激情也被偷换成一个个励志和成功学的符码。虽然这看起来是一个无趣而冷漠的、在利益驱动下的群体,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样一个群体的成熟,使得观念的变革、理念的创新成为可以实操和执行的真箱实货。
2003年,中国社科院曾经统计过声望最高的3个职业分别是: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大学教授。4年前则是:市长、部长和大学教授。4年后,有人认为这个声望调查符合新时期的职业观吗?人们更加愿意拥护自己手头的那份工作,尽管它有多么不如意,但看起来还是美好的。
40年前,《中国大趋势》和《定见》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第一次来中国时,招待他的娱乐节目是喷火表演。今年,当他再一次去当年的那个地方时,马友友正好在那里演出。他说:“从40年前的喷火表演到现在马友友的演出,这就是中国这40年来发生的变化的一个缩影。”尤其是,马友友不是在为他表演,而是在为那些忙碌的事业有成的中国人表演。
好工作,坏工作
职场中人往往对职业评价摸不着头脑。
超过七成的上班族想当记者,但记者们却把自己描绘成“新闻民工”,身心疲惫、四处奔波、天天熬夜、收入微薄,就差爬塔吊了。公务员说自己是压力最大的职业,但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和报考比例年年创新高。国企CEO很郁闷,都是管理人员,为何比外企要差上一大截?外企CEO也不痛快,为何垄断行业的中航油没啥竞争,CEO年薪却可以拿到2350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份报告你不得不读,那就是中国社科院在2001年做的《职业声望调查》。虽然已经过去6年,但其中仍有不少耐人寻味的东西值得今天参考。80个职业分门别类,基本上囊括了当时人们的所有想象。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炜认为,职业声望是公众对客观存在的职业等级在主观层面的反应和评定,而这种评定则由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劳动技能、支配能力等等复杂因素所决定。
下面我们试图给出这样一些标准:
法则一:当然是钱。
当晒工资成为最热炒的网络现象,当垄断行业的工资构成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当通胀让你每月拿到的钱都会短一截,那么,钱就成为职业的第一标准了。何况,工作或者职业的原始目的就是赚钱。
问题在于,工资是钱,奖金是钱,福利收入和隐性收入也是钱。国企员工的工资单上有采暖费、消暑费、书报费,外企和私企员工却只有一两个简单名目。上市企业的员工们在计算着自己的期权,大多数企业员工则在纳闷:为何国家统计局总是说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不断在涨,而自己的工资单数字却纹丝不动?
法则二:美誉度。
美誉度对于职业的作用就像绯闻对于明星的作用,没有的时候想要,有了又不想。大学教授显然比中学教师更有美誉度,而工程师自然比技术员听起来更好听,影星比电视剧明星高级,CEO要比厂长更现代。
职业的美誉度饱含了人们对于这项职业的无尽想象,这其中有道德因素、风光程度、职业形象的优雅与否等等,还受着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样一项职业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经历美誉度的几起几落。
比如,医生。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医者父母心……你尽可以举出很多的赞誉之词,这些都蕴含了人们对这一职业的高美誉度的认同。可同样,简单的一起事件也可以让这些词改换成:红包、黑幕、回扣、医疗事故等等负面评价。
职业的美誉度就是这样模糊并善变。
法则三:可持续性。
很多女孩子去当空姐是因为想张扬自己的青春,很多二三流明星最终发现几年出不了头就意味着一辈子出不了头。一个职业能不能拥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能干多久。虽然,我们看到模特最终成为了模特经纪公司老板,空姐变成了地勤,记者都当了主编,服务员自己开了小饭馆,明星都开始写回忆录了,但这也只能认为是他们利用了职业资源成功转行,而不能说是原来的职业本身具有可持续性。
我们的理想都是35岁退休,但你知道,理想终归还是理想,能在53岁退休都应该额掌相庆。趁年轻捞上一笔固然是一种走法,但更多的人喜欢可以一直捞。
法则四:权力和影响力。
简单地说,就是能不能影响别人的生活。
一个大学教授可以决定一个学生未来的3年是在格子间朝九晚五还是读自己的研究生。一个明星可以让500个粉丝甘愿放弃自己的生活,到机场出口去等上一天,而一个狗仔队则可以让这个明星张皇失措地挡住自己的脸。一个石油公司可以让3.3万亿的资金冻结起来等着中奖,然后两天内又可以让中了奖的钱蒸发掉600亿。
在改变别人生活的力量中,以不被人察觉的方式出现的是影响力,以显而易见的方式出现的就是权力。比如,无论是不是“史上最牛”,钉子户和媒体都不可能真正影响到别人生活,真正的主角是政府的拆迁主管部门和房地产开放商,尽管他们一度被弄得灰头土脸,但是别忘了,让你成为“钉子户”的是他们,让你成为“史上最牛”的也是他们,让你最后消失的还是他们,“钉子户”或者不是钉子的拆迁户的生活都在他们手里,媒体的报道和大众的谈资也在他们手里。这就是为什么青春偶像剧《奋斗》里男主角的生父和养父分别是房地产商和规划局工程师的原因。
法则五:技术含量。
虽然职业不分贵贱,但人们总还是怀着一点点技术崇拜的心态。能够成为工程师自然以为你拥有着较高的教育背景和技术水平,这些都代表着你在这项职业上的前期投入足够多,自然也就引起对这项职业的产出预期。
判断技术含量的一个简单标准就是准入门槛。人人都可以当小商贩,所以小商贩比百货公司经理的技术含量低;很多人都可以当IT工程师,但能进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只有800多个。
另一判断标准则是职业的名字,英文比中文高级,中文里字数多的比字数少的高级,新词汇的比旧有的高级。所以,人们便开玩笑给小偷改名叫做夜间物流工程师。
和技术壁垒相对应,还有一些非技术壁垒的标准。同样是做职员,打打报表、发发传真,在普通公司做和在中国 移动做显然不同;同样是建筑师,给建筑公司打工和在规划局供职可完全不一样;同样是考公务员,监狱管理局和烟草专卖局可是两回事。可以总结的规律是:如果你的单位拥有人所皆知的简称,那么它基本上就是份好职业了。
在《职业声望调查》中我们看到,外资企业电工、集体企业电工、国营企业电工、私营企业电工分别单项计算。连电工都分得如此之细,可见中国职业阶层之博大精深。
职业声望排行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15:10新周刊
最老来俏的职业 中医
提名:考古学家、社会科学家
无论中医西医的争论还要持续多久,但有一点是可以看得到的:中医是越老越值钱。
《豪斯医生》、《E.R》等热门的美国电视剧中,那些绝顶聪明、杀伐决断的医生们无论多么吸引眼球,都取决于一些技术的操作,开刀、检查概莫能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西医是个体力活,上了岁数就不一定干得动了。而中医则不断沉淀、不断积累,越是须发皆白,越能给人以信任感。
另一老来俏的职业是社会科学家,最好是研究国学哲学玄学梵文什么的,别人都不懂。比如季羡林,懂的人死光了,就成国宝了。
最青春饭的职业 二奶
提名:模特、记者
如果有“结婚员”这个职业,那么二奶一定是最适合的了。
她们业务专精、工作敬业、善于策划、精于细节、重视效率,这一切原因都在于她们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性不强,投入大、产出大、风险大、时间短。
现在已经不适宜用道德指标去评判二奶,但有一项是可以达成共识的,那就是她们必须在有限青春的周期内达成业务指标。
最万金油的职业 记者
提名:广告人、设计师
当塞缪尔·G.弗里德曼、迈克·华莱士、沃尔特·平卡斯还在一线拼搏的时候,中国二十来岁的记者们已经开始谋划跳槽了。
说起来,记者,或者说中国记者真是一项万金油的职业,有着广泛的跳槽可能性。记者们干了几年就想着去唱片公司、电影公司、电视台,给各色企业做策划、给二流广告公司写文案、给三流明星当经纪人,给畅销书作家当枪手、帮小出版社卖书号,或者帮地头不熟的过江龙打电话找人约饭局。
智联招聘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上班族想当记者,原因是“因为它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世界,很有挑战性”。世界越大就越有挑战性。
最有软实力的职业 女秘书
提名:生活助理、“小三”(职业第三者)
“史上最牛女秘书”的故事告诉我们,秘书再也不是一个只能看别人脸色行事的职业了。在这个岗位上,固然你没有大声说话的硬实力,但你拥有能让任何公司、CEO都灰头土脸的软实力。
所以,“网络信息存储商”会被网民的口水淹没、总裁最后走人,无缘无故掉下来一个天大的负面新闻,被竞争对手念叨10年,被《管理沟通》课的教师念叨5年。眼下,轮到“冰箱制造商”头疼了……
最讨人嫌的职业 置业顾问
提名:保险经纪、传销人员
在地产中介的名片上一般都印着“置业顾问”这个头衔,但不管你最后有没有置业,他一定会把你“顾问”到烦。只要你留过一次电话,那么未来半年到一年内,你是不会清静的,他关心你的收入、工作单位、家庭状况、心理需求、身体状况,他帮你分析国家政策、市场行情、卖方心理,他安慰你、同情你、鼓励你、支持你,他拍胸脯帮你搞定,他耸耸肩爱莫能助,这个世界所有的角色和表情他那里应有尽有。最可怕的是,他们会把你的电话“资源共享”给另外的置业顾问、保险经纪、装修公司、股票专家、宽带服务商、纯净水配送站……
最金饭碗的职业 公务员
提名:垄断国企职员、教师
公务员说自己压力很大,因为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比一般群体强烈,因为工资每年都会按照通胀比例递增,因为他们居然也开始要引入淘汰机制了,因为全国人民都参加的社保医保他们不参加——他们走另外一条路,例如医疗费用报销80%~90%。因为会面临人际关系压力导致精神紧张或压抑,因为还要面对各种应酬、酒宴,这些都会导致重大疾病的发生。
这样说起来,压力最大的职业倒不如说是最金饭碗的职业。公务员这个职业,至少不用担心可持续发展和CPI指数。
最具灰色收入的职业 公务员
提名:律师、医生
同样的工资单晒出来可能完全不一样。
取暖费、消暑费、书报费、通勤费,你有吗?基本工资、年功工资、技能工资、岗位工资,你分得清吗?奖金、补贴、双月奖、季度奖、年终奖、集资分红、承包分红,你想不到吧?衣服、鞋子、食用油、大米、挂面、月饼、西瓜、购物券,你永远也别想了?
这还只是某些公务员的某些收入而已吧,如果你愿意动动脑子、跑跑腿、指点一下迷津,应该还有吧?
所以,在中国,永远不要相信工资,晒工资都是靠工资生活的人才干的傻事。
最暴利的职业 房地产老板
提名:煤老板、基金经理
一个房地产企业一天之内可以创造两个神话:中国内地房地产企业的市值老大和内地新首富。40位最富之人里可以有15位是房地产开发商(2007《福布斯》亚洲版“中国40富豪榜”),十大富豪里有8位是搞房地产的(2007胡润百富榜)。
当全中国所有人都在倾家荡产买房的时候,房地产老板怎能不成为最暴利的职业。
最闷声发大财的职业 煤老板
提名:垄断国企职员、银行家
有钱的人都是挖煤的,挖煤的都闷不吭声。产量、税额永远是谜,地点永远只能在报纸新闻的边角余料里猜,挖出来的是煤,流入的可都是现金。
矿主们有着最奇怪的身份:矿总是承包的,钱总是自己的;也有着最隐秘的工作性质:他们从不抛头露面,你只能从名车豪宅看出这行的特色。
最有话语权的职业 政府官员
提名:幼儿园教师、记者
听证会是一个彰显话语权的伟大发明。那么,谁来决定一个听证会的召开与否、范围大小、结果如何?
当然是官员。官员,或者说高级公务员,是一个特殊而有趣的职业。从理论上讲,他们不过是行政管理人员,是诸多职业中的一种。但是,他们拥有者一种影响别人生活的隐性力量,他们的工作就是安排我们的生活。
官员们把话语权悄悄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设置议程的权力,通过审批、资助、设立等等方式,把话语权转化为执行力。所以,有的听证会召开了,有的没有,有的人在听证会上发言了,有的没有,但最后结果都是你的生活被改变了,官员们的话语得到体现了。
最口水的职业 成功学讲师
提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电台主持人
可以没有讲台、可以没有PPT、可以没有麦克风,但绝不能不说话,成功学讲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可以把正确的废话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修辞、不同的比喻、不同的感情色彩、辅以不同的肢体语言在不同的场景、不重样地讲上两千多遍。你还涕泪交加地感谢他们,认为他们给你指明了人生正道。
他们就是靠嘴混饭吃的,不说话毋宁死。
最受人非议的职业 医生
提名:警察、保安
SARS的时候,医生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多少赞歌、雕像、报告文学、新闻纪实歌颂着白衣天使。而就在之前,医生还被人骂为黑心,而之后,医生又依然成为灰色收入、态度恶劣、吃回扣等等负面评价的代名词
当然,本质上讲,这不是医生的错。医生是医疗环节上直接面对大众的最后一环,某种程度上,他们成为了医疗环节所有错误的最后承受者。“齐二药事件”、“欣氟事件”,这些本来是药品环节的问题,最后被医生有意无意放大并最终承受了下来。
这就是像击鼓传花,每个人都在传,卫生部在反思、药监局在整改、医院在改革,但医生这个职业却永远受非议。
最容易潜规则的职业 导演
提名:研究生导师、经纪公司老板
吴思必须要感谢导演,因为正是有了这一职业的存在,才真正让吴思的潜规则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电影导演、电视导演、晚会导演……所有的导演,不管长没长着一部大胡子,不管事实怎样,近几年来他们的职业表现都被普遍认为是最有能力进行潜规则的职业。
在老百姓的眼里,娱乐圈不就那么回事,导演和演员不就那么回事。所以,演员出来威胁是一回事,导演出来叫屈是另一回事;明星声称自己是清白的是一回事,导演被莫名其妙拿下消失了又是一回事。
最考眼力的职业 星探
提名:基金经理、时装买手
每个二流小明星上访谈节目的时候,都会说自己当初是“陪朋友去考的”,不料朋友早早被刷掉,而他们却“一不小心笑到最后”。另外一个故事就是在街上被人看中,开始当然会认为对方是骗子,自己还挺不想搭理他,最后自然也“一不小心笑到最后”。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就是由意外组成的,而星探这种职业也就成为了最具有发现意外的眼力的职业。
最具欺骗性的职业 天气预报员
提名:股评家、艺人
没有哪个职业比尼古拉斯·凯奇在《天气预报员》中扮演的那个天气预报员更郁闷的了,工作枯燥乏味、看不到未来前途、每天对着绿幕装腔作势。
在我国,未来2~3天的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可以达到70%~80%,从科学角度讲这已经是很高了,要知道,美国对暴雨预报也只有25%的准确率。当然了,日日出行的市民们总是不满足,他们要求天气预报准确到每天头顶上出现的每片云彩。
有句开玩笑的话说,天气预报员每天都在对着全国人民撒谎。不过,他的伤害度总要小于股评家。
最靠外形吃饭的职业 健身教练
提名:艺人、空姐
所有第一次去健身房的小白领面对“你想选哪个私人教练?”这样的问题的时候,都会对着展示栏比较良久,然后指着最壮硕的那个照片说:“我要这个。”
虽然健身教练这项职业已经迈入了科技化、高学历化的门槛,但健身教练和学员们都知道,外形是直接决定第一印象的要素。学员虽然也关心教练的学识,但他们更崇拜和信任6块腹肌。教练们抽空也要卖卖蛋白粉或能量特餐,但更多时候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形体,这是这项职业的敲门砖,所有的知识和讲解都只能在学员看中了你的肱二头肌之后才发挥作用。
最让人想入非非的职业 公关
提名:导演、护士
曾经一度人们对公关小姐充满了幻想,即使有了《公关小姐》这样一部电视剧来为这个职业正名,但大众对于公关的职业内容还是充满了好奇。人们经常觉得,公关不就是帮企业花钱嘛,公关人员也无非就是人漂亮、身材好、口才好嘛。
但公关真正的关键却在于如何弥合企业与大众之间的沟通断层,如何把企业意志通过有效率的方式传递出去,在于摸清每家媒体的报道口味和选材思路,在于和各方面形成友好的沟通界面,随时进行快速的信息了解。而不是每天发两千封电子邮件,把你的邮箱塞满了垃圾消息,却找不出一条值得一读的新闻。
最日夜颠倒的职业 广告人
提名:性工作者、传媒人
半夜3点,所有还亮着灯的写字楼窗口里有一大半都是广告公司。下午3点,刚刚起床拿着提案夹出门打车的,也有一大半是广告人员。熬夜做提案,因为广告主第二天就要看;提案会上被毙了,继续熬夜做提案。做这一行就意味着永远熬夜,因为随时要提案、投标、比稿,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头天晚上有没有熬夜的基础上。
彼得·梅尔是广告人,最后他逃到了普罗旺斯;而中国广告人的心愿是,多熬几个夜就可以去普罗旺斯住几天了。
然后呢?然后回来接着熬。
最不用动脑的职业 电梯服务员
提名:足球运动员、景点讲解员
茶杯、饭盒、小风扇,报纸、靠垫、小竹竿,电梯服务员,或者说电梯大妈,就在一张小桌里后面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如果她们高兴,她们可以跟你聊上几句家长里短、问你几个家庭成员问题;如果她们心情不好,那么她们只需要说一句话:“几楼?”然后冷峻地用小竹竿捅一下按钮,此后继续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早上8点上班,晚上12点下班,时间漫长、内容简单,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省力也是最郁闷的职业。
你如果没见过,那么就去北京吧,赶在奥运会之前。
最疲于奔命的职业 导游
提名: 出租车司机、快递员
导游永远在路上,因为不在路上就意味着没钱拿。导游永远没有节假日,因为节假日大家都在旅游,导游必须工作。听上去导游这份工作好像挺惬意,永远都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但实际上这地方他已经来过两百多次了,每次都得在同一个地方吃饭、在同一个地方住、走同一条路,在同一个景点、同一角度把讲了两百多遍的话一字不差地再讲一遍,接受游客们两百多遍几乎一样的感叹、玩笑、套近乎、争吵、算帐……实在是最疲,也是最奔命的工作。
哪些职业跑得过通胀?
文/胡尧熙
11月6日早上10点,近百名内地记者挤在香港联交所大厅内,大盘上清楚地显示虽然恒生指数又下跌了400多点,但阿里巴巴的单股价格却从13.50元的发行价猛涨到了32元,顿时引起一番议论。有记者粗略地估算了一下,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经超过了150亿港币,把百度甩在了后面,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科技股。最高兴的人是躲在二楼喝香槟,没有和记者打照面的马云。事后出席媒体会的是阿里巴巴B2B总裁卫哲,他并非创业元老,但手中的期权足够保证他日进400万人民币,之前盛大唐骏以日进50万人民币而自封的“中国最高价打工者”头衔也在这一天易主。CPI指数再高,这个时候也无非是纸面上微不足道的涨幅。
和股权挂钩
卫哲和阿里巴巴的18个创业元老只是特例,他们至少跑赢了100年的通胀,只要股权还在,阿里巴巴不关门,他们的后代可以继续跑赢。
但通胀和职业之间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联系纷杂,工资水平和CPI指数都只能是阶段性的数据,人们可以看清2007年的通胀规模,但明年和之后又怎么预计?除非有人可以看清未来数十年内的职业薪酬动向和通胀规模,人们就可以依照指示纷纷跳槽或彻底转行,以确保自己退休之后不用依靠社保生活。除此之外,任何断言职业跑赢通胀的故事都只能是过去时态。
2007年,福布斯财富榜和胡润百富榜上的名字跑赢了通胀,但他们的财富指数只和大盘涨跌挂钩,而不是和CPI指数;年收入超10万元的电力局抄表人员也跑赢了通胀,但高水平年薪还能保持多久是个问号;截至10月底,传说王石今年工资加奖金已经进账了7000万元,与此同时,不断有大学生零工资上岗,待遇和非洲接轨。通胀和职业的关系就是如此,可以影响,但难于计算。最好的财富保值方法永远是投资,职业帮不了你太多。
职业经理人有可能是个例外,它处在职业金字塔的最顶端,兼具创业者和打工者的双重身份。但从年薪数万到数十万,职业经理人的价码就像这个群体本身一样参差不齐,与其说职业矜贵与否,不如看自己身在什么样的公司。阿里巴巴上市造就了富豪群体,传闻职位最低的一位是公关主管,但和满街的CEO比起来,他的财富又走在前面,金领和金领之间也可以泾渭分明。
股票市场的市值可能已经超过资产的实际价值,但在和通胀赛跑的时候,它永远是门槛最低、最有效的财富聚合方式。选择一个好的公司,然后购买它的股票,力争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分量的股东,这是大多数人和通胀斗争的方式。如果你恰巧是一名职业经理人,过程可能会顺利很多,你可以不花分文得到股权分享价值。这可能是职业经理人最吸引人的地方,但前提是,你必须身在上市公司。
8%的特殊人群
9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2007中国国际资本市场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称,过去10年中国CPI增长较慢,同时,过去15年中国的工资上涨是全世界最快的。
这并不是易纲的一家之言,在新华社的调查中,中国人工资跑赢通胀可以找到数据支持:2002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年薪为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这个数字显然远远大于过去几年间的CPI平均值,但工资连续4年增长两位数,没有人感应到了与此带来的生活变化。调查中,96.5%的人对工资状况“极度不满”,即便人心苦足,如此整齐的愤怒情绪还是罕有。
“平均工资”在公众情绪里无非是一套障眼法,用于掩盖行业之间、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在越来越高的“平均工资”后面,人人都感觉活得越来越累。
愤怒的打工者至少还有资格、有机会抱怨,沉默的是已经退休的老龄人群。他们没有工资可拿,养老金从来没有“连续增长”过,相比于职业收入,社会福利保障能不能跑过通胀更有可能是个悬疑,前者只关系到活得够不够好,后者直接宣布你能不能活。
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行业的从业人员占去全国在职人数的8%,有幸进入8%的人可以终生不用为通胀担忧。他们的年收入可能不存在于工资单之上,也不寄望于市值,但收入水平是其他行业的6—10倍,增长速度悄然超过GDP。2006年,中国人均工资超过2万元,如果做一道算术题,你会发现8%的人平均年收入为1.12万元,相当于全国上班族工资总额的55%。看到结果,你可以明白,12%的工资涨幅究竟流往了什么地方。冷暖自知的职业收入,在某些时候也可以成为被统计出来的幸福感。
把指数攥在手里
通胀永远都在,只要你还在,它就如影随形。跑得过通胀的职业也许只存在于想象中。最理想的方法莫过于赚够一票,35岁退休,但这样的职业也逐渐稀少。最早倡导“35岁退休”的IT圈也并不平静,一边是阿里巴巴上市,一边是华为裁员,暴富和下课同在。
就如同不稳定的中产,中国也有不稳定的职业,IT人在短短几年间经历了烧钱、裁员、复苏的阶段,几乎走过了一个正常企业在几十年内才能经历的过程,现在是Web2.0的时代,大小网站风起云涌,但当中的80%还没有实现盈利,凭借家底和风投苦撑,IT人到底还是不是一个好职业,谁说得清楚。投身其中的人都是为了买一个预期,但预期最难预料,昨天还是仅次于思科的3com,今天就要被华为收购。
有北大教授在网上晒工资单,月收入4000元,“很穷”。但盛行于青岛的传闻是,当地一处别墅群被北大教授团购买断,晒出来的工资和实际收入之间,又被划上扑朔迷离的问号。
从2005年开始,公务员考试牢牢占据了“中国第一考”之位,这个职业的吸引力已不言而喻。但对于那些追求挑战性的职场人而言,金融业才是台面上的职业,有人统计过,在亚洲,销售、法律、制造业、电信等九个行业中,金融业仍是2006年收入最高的职业,中国内地的部门经理级别年薪为50万人民币左右。同样居于高水平的还有广告或传媒公司的创意总监,平均年薪也超过50万元。在以指数衡量财富的年代,没有什么能比把指数攥在手里的职业更安全。
职业就是阶层!
文/山鸡哥
每个人有4种出身:家庭出身、城市出身、教育出身、职业出身。你能决定自己的后两者,并能决定你的下一代的前两者。
高手对有前途的职业(公司)的判断方法是:张开大拇指和食指,测量报纸上的招聘广告,版面大于两指张开极限。
这样的职场猛人一定能跑过CPI和你:无恶习,无怪癖,每天全勤,多方充电,总是提前或超额完成工作,长期自愿无偿加班,拼命掩饰家乡口音。
貌似体面的职业,但是穷;不体面的职业,但有钱;你选哪种?大多数人选择前者。
嫁错了人,读错了专业,进错了公司,买错了股票,都可能进入令自己心有不甘的阶层。
人生职业化,正常;阶层货币化,不正常。
你是业主,你的小区开发商属于“上上层”,建楼的工程师属于“上下层”;帮你办理按揭的银行业务员属于“中上层”,接你电话答复电信业务的接线员属于“中下层”,小区保安属于“下上层”,小区菜场外设摊卖自家种的蔬菜的菜农属于“下下层”——2007年,中科院把中国职场分为6个阶层,也把你的生活圈分为6个阶层。
你不清楚邻居属于哪个阶层,当他装修打穿你家的墙时,你们把各自的阶层像外套一样脱去,吵架。
中国有上流社会吗?有人说没有,因为现在只谈阶层不谈阶级,封建贵族已断代,上流社会应有的贵族传统和教养已经失传;有人说有,由高官、高干子弟、亿万富翁、明星企业家、明星艺人、明星主持人、明星运动员、明星知识分子和作家、名流派对、秘密社交圈、豪宅、私人会所、奢侈品和高档服务机构共同构成。
中科院说,中国社会职业阶层“上上层”占整个就业人员总数的1.1%(773万人),“下下层”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4.2%(4.45亿人)——问题是,谁会觉得处于“上上层”的大学教师、政府机构负责人、科学研究人员、主治医生、企业主管们,属于上流社会呢?
跳槽成了职场伦理,总有人同情地、不解地问你:你为什么还在那家公司做?言下之意是,你为什么还在下流社会?
掩饰所属阶层的方式有:职业、穿着、说话腔调、财富、婚性、场所。
体现所属阶层的方式有:职业、穿着、说话腔调、财富、婚性、场所。
阶层晋级的荆棘路是:花了18年才能坐在这里和你喝咖啡。
阶层晋级的捷径是:买彩票,嫁个有钱人,参加全国性选秀节目,突然继承巨额遗产。
普通人的奋斗路径是:先择城,再择校,再择业,业精于勤;先求富,再求贵,再求福,福至心灵。
什么叫贵?就是不把富放在眼里;什么叫福?就是不把富与贵放在眼里。
跨越阶层的恋情屡见不鲜,最伤人的话不是说“分手吧”,而是说“回到你的阶层去吧”。
写博客是一种超越职业和阶层的行为。写博客的人,年收入从-5000元到100000000元不等。
好消息是,穷人的博客点击率也有可能比富人高;坏消息是,博客点击率并不能提高年收入。
白领不是阶层,是人肉打卡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办公室综合症和职业病患者。
小资也不是阶层,是精神胜利法,自以为能花小钱享受好品质动小情享受好格调的恋物癖。
弱势群体和利益集团都希望淡化阶层概念,共享和谐社会。那么强化阶层概念对谁有好处?对传媒、广告业和虚荣心有好处。
中国的职业与阶层故事,足够料写当代版《人间喜剧》。可惜,当代文坛已有一万个1/10000的巴尔扎克,但没有一个巴尔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