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争”与“不争”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9:09:34
1992年,华中师范大学现任校长马敏从美国做访问学者与妻子一同回国后,生活和研究条件都非常艰苦,当周围的老师、朋友替他抱怨时,他却用自己最喜爱的一句名言笑答:“流水不争先嘛!”

  高山流水,万流归宗,终成其百谷之王。马敏以“不争先”的心境,去完成了“争先”之战。回国第二年,他与挚友朱英教授合作出版力作---《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该书被国内史学界誉为“个案研究的成功之作”。1995年出版《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被誉为商会史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2003年上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后,开启了又一个百年的新航程,几年间,他掌率的学府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争了一个又一个领域之“先”。

  马敏的“不争之德”令人仰慕,马敏的“不争”之心境令人叹服,这是何等的平淡超然,抑或是王者的霸气!

  品味马敏的“不争”与“争”观,让我彻悟:看潺潺流水,源源不断汇聚而成,入江入海汹涌澎湃,势不可当。其中的“不争”与“争”是辩证的,“不争”之中包含着“争”,“争”和“不争”又是统一的。

  “不争”也是一种前进方式。马敏的“不争”之德当应颂扬,惟其“不争”,方能实现恒常之心缓缓用力,以实现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锻造精神之魂,凝结精神纽带,丰富精神精髓,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不争”之德,才能引领先锋风尚。

  “不争”是“争”的基石。“与世无争”是马敏生活追求的一种境界,他痴心钻研,致力于学术研究之中乐此不疲,才争得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实现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事事”不争,正是他走上成功殿堂的步步台阶。马敏从“不争”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告诉我们,“不争”也是“争”,恰似“不争”胜有“争”。假若人人为争名趋利耗费心计,上班为名而谋,下班为利而思,日夜为名利而操劳,哪有精力去谋工作,谋事业,谋发展,社会何以得进步,人民何以得福祉。

  纵观社会,种种暗流在冲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誉”来;无“利誉”不起三更早,功利化私欲在膨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等等一切都是金钱至上价值观在作崇。当下,创先争优活动风起云涌,千万党员奋勇争先,争相奉献,似缕缕清风轻拂大地。新时期道德模范郭明义20年间55次义务献血,不为名;捐款资助特困家庭学生12万多元,差不多花去他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不为利。郭明义的质朴追求和崇高精神无不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品”马敏,“观”郭明义,他们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对待“争”与“不争”,以公而忘私的品德对待“争”与“不争”,忘却自己,忘我工作,让世人称颂,当学习。因此,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把握时代精神,勇于改革创新,树立正确的“争”与“不争”观,勤奋工作,生命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丰盈,人生才会在平平淡淡中变得幸福,老百姓才会在倾听庄稼拔节声时感到欣慰,我们才能享受科学发展丰硕成果展现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