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以为:曾经有一个油贩子……(南方都市报 2007-11-1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0:23:43
曾经有一个油贩子……
2007-11-17 10:11:12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余以为
据《新快报》报道,近日有中石化员工私下贩卖柴油,“每吨6800元,比统一的批发价高出100元。”记者的口气像是发掘出负面新闻。今日,《南方都市报》又刊登了中石化义正词严的澄清报道,指出这仅是一场骗局。
但在我看来,正反两方却不怎么分明。难以相信涨价前一日油品紧缺,到涨价翌日即可敞开供应,可以用“运力不足”解释。开车到油站有钱加不到油,或者企业因缺油而停工,所产生的郁闷,比多付一两个百分点的钱,要严重得多。
社会所怨恨的囤积成品油现象,相信不是油库员工作出的决策。相反,决策者看到该新闻将会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震怒”,私卖柴油的职员可能会受到“严惩”。“限量发售”是商家常用的招数,以制造供应紧张气氛,谋取超额利润。油库员工为了“蝇头小利”,不限量发售柴油,明显在破坏集团大计,“损害国家利益”的帽子随时可以扣上。
不过,“国家利益”在产权明晰的新时代,应该有新的阐释。中石化是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的作用下,管理层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基本一致。虽然国家仍然控股,但是上市公司利润最大化,并不代表国家利益最大化。因为政府赋予几大石油集团垄断经营权,相当于委托企业代政府向用油者征收资源税,上缴利润等效于资源税。
任何税率都不是越高越好,高到一定程度就会抑制经济发展,损害国民利益,危及社会和谐。因此,当垄断企业亏损或者微利时,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一致,所以世界上大部分国营企业亏损经营。当企业利润超过一定限度,企业利益就与国家利益相冲突了。上市之前,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利益关联度不大的时候,垄断企业可能亏损或者微利。上市之后,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利润高度相关,那么,经营者必定会利用垄断特权使企业利润超过合理限度。于是,在利益驱使下,囤积成品油这类严重危害社会和谐的极端手法也敢于采用。
不必指望政府严厉打击囤积成品油的决策人,只要在机制上稍作调整就可以杜绝此现象:上市公司不得垄断经营,垄断企业不得上市。考察几大石油集团上市前后的表现,不难印证上述建议。不过,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摆脱依赖垄断企业获得政府收入的思想。
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朝代靠商人靠企业征税——元朝,元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税制不合理造成政府利益与国民利益相冲突,是重要原因。而除此之外,数千年来中国历朝历代所采用的直接对个人或者对土地征税,被证明为最有利于政府利益与国民利益相契合的手段。西方国家却直到普选权落实,以及左翼政党掌权之后,直接税才成为主流。
在油企囤积的情况下,油贩子们“偷偷摸摸”谋取私利,实际上起到抵消囤积效应的作用,利国利民利地方。有感于他们的冒险精神,我情不自禁地模仿周星驰:曾经有一位油贩子站在国人面前,我们没有珍惜,等他出国之后油价疯涨,我们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11170255.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