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调支持日本 中国须防止过于急躁出败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5:09:43

美高调支持日本 中国须防止过于急躁出败招

更新时间:2010-9-25 11:27:57点击数:文字大小:大中小 

  美高调支持日本 中国须防在钓鱼岛事件上急躁出败招


  日本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捕、羁押中国渔船船长已过半月,日方一再拒绝中国要求“无条件放人”的外交呼吁,并坚称钓鱼岛无主权争议问题的行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日各项交流停滞、国内民意沸腾,双方均有骑虎难下之势。


  我们注意到,日本首相表示冷静对待,继续发展同中国的战略互惠关系;日新任外相前原诚司在坚称按国内法处理中国船长的同时,表示日方不采取对抗措施。中方虽然作出了暂停东海谈判和省部级以上双边交流的决定,但对解决问题的期待仍然是一种被动性的。23日,美国防部高调作出支持日本的表态。面对日本外软内硬、美国施加压力的情况,如果中国急于打破僵局,则有可能败招迭出。本人以为应结合把握日本借事发力的意图,确立解决问题的四项原则目标。


  一、必须确立钓鱼岛主权之争的最低目标


  首先,中国需要清晰的定位一个问题,即:日方舰艇在钓鱼岛海域撞击中国渔船、羁押船长并扬言按日本国内法惩罚的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日本威胁中国要公布全程录像,意图用所谓中国渔船主动撞击日方舰艇导致了抓捕事件,淡化日方侵犯中国主权的事实;同时,日方多次声称,钓鱼岛没有主权争议问题,坚持按国内法对詹其雄进行处罚。这就等于从言、行二方面抹去了中国的主权权利。


  中国的外交应对尚缺乏针对性,错误地在此问题上进行纠缠。准确的答复应当是:中国渔船在自己的传统渔场从事作业,日方舰艇对其进行围追堵截,是侵犯中国主权的非法行为;其间发生船体碰撞,责任完全在日本方面。在主权问题上,外交语言关键是原则性,而不是多样化。


  从事件发生到现在,中国只强调“无条件放人”一个条件,而对日方侵犯中国主权行为从未作出道歉要求。那么,矛盾也就有可能在日方放人之后大事化小、烟消云散。这种示范效果是十分负面的,对于日本来说,丝毫没有得到任何的惩戒,只不过是一次试探性行动的失败;这就难保日本和其它国家不会又一次的挑起事端。


  我以为,中国最低限度要达成一个目标,即日本放弃对钓鱼岛“国有化”的行动,并停止在钓鱼岛海域行使执法活动。中日东海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框架,必须限定在双方“争议区”进行,否则应无限期中断双方谈判。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就草草收场,就是中国的败招之一。如果日本强硬到底,那么中国就应坚持现有反应措施,升级对抗措施,并在民意上掀起反日浪潮。


  二、必须挫败前原诚司的对华强硬外交路线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突然发难,与日本新任外相前原诚司有直接联系。事件发生时,前原诚司奉职于交通国土厅长官,并分管海上保安厅;事发后,前原诚司特意赶到石垣慰问抓捕中国渔船的执法人员。前原诚司是“中国威胁论”的鼓动者,是日本国内主张对华强硬、对美亲和的少壮派政治领军人物,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推动日本入常异常执着。因此,前原诚司执掌日本外交之后,中日之间必然面临着新的摩擦与斗争。如果不在中国渔船被非法抓捕问题上强硬到底,必将助长其对华强硬作风。


  而教训的手段就是要进行政治、经济双重打击。在政治层面,中国当忍受类似日本前首相小泉时期的冷淡局面,无限期暂停与日方进行外长级交流与会谈,表达对前原诚司对华不友好的反感态度,使其在对华关系议题上一事无成,挫伤其政治信心和政治形象。用好安理会“否决权”,重点挫败其意图通过强硬作风推进日本入常的图谋,使其在日本国家外交战略上走向失败。如果希望得到中国的谅解,除非在钓鱼岛归宿与东海划界上作出妥协;否则,须防此类政客“口蜜腹剑”式的口头让步。


  中日之间的经济问题,本身处于一个新调整期;不久前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就已经初显端倪。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希望日企改变对中国员工的歧视性做法,实行岗位、待遇公平化;二是对资源输出的争议,中国希望日企在利用中国稀有资源时,将精深加工产业链转入中国境内,改变目前保留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环节的利己做法;三是日方对中国购买日本国债推高日元升值的指责。对于前二项争议,中国既然给予日企国民待遇,日本理应接受中国基于自己发展需要的安排,实际这已属于内政问题;大政已定,应借此机会拒绝与日方的一切谈判,附带给予前原诚司策划、挑起钓鱼岛事端以惩罚。 三、必须坚持中国处理朝鲜关系的自主权


  朝鲜问题事关中国东北地区安全与稳定,也是中国处理东北亚地缘冲突问题的重要支撑点,一个稳定、发展、和平的朝鲜,符合中国的利益。朝核问题,不过是半岛问题的继续,也是美、日、韩牵制、扰乱和消弱中国维护国家主权与地区和平能力的一道绊脚索。阻止朝鲜半岛的和平化进程,实质上就是阻碍中国和平崛起、破坏中韩战略互信的进程。


  “天安舰事件”之后,美国借机制造地区紧张局势,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利益,中国不可能任其长期酝酿、发酵下去。


  经过中国外交努力,中、朝双方高层会晤后,朝鲜重申了半岛无核化政策,原则上同意重启六方会谈,并对外作出了效仿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宣示;如果国际社会真心解决半岛问题,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时机。韩国对此作出了积极、正面回应,表示将支持和响应朝鲜经济开放政策。然而,日本却无视中国的努力,再次把人质问题、优先去核问题端了出来,美方随之附和并否决了中国关于早日恢复六方会谈的建议。此举不仅陷中国于尴尬处境,也充分暴露了美、日为祸半岛、灭亡朝鲜、祸引中国的真正阴谋。


  由此可见,中日之间尚缺乏建立政治互信双边关系的基础,继续一厢情愿地扩大双方共同利益,也不可能推动争议性问题的解决。因此,从维护国家威信和安全利益出发,中国应放弃多边求和的韬晦政策,旗帜鲜明地支持朝鲜“改革开放”事业,推进中、朝经济合作,并争取俄罗斯、韩国加入这一进程。否则,如果顾忌日本态度,不能着眼长远地为和平解决半岛问题积累和创造条件,继续受到没完没了的牵制,那么就是一大败招。


  四、必须对日方侵害中国主权行为坚决回击


  针对日本增加西南岛屿驻军计划,中国应明确提出反对意见,警告其挑起军备竞赛和打破地区战略平衡的后果。如果日本一意孤行,应相应增加中国东南方向防御力量建设,并强化包括钓鱼岛在内的东海海域军事与行政执法力量存在。


  同时,应做好日方蓄意勾连中国“三独”势力行为的应对预案。如果日本公然走向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对立面,中国是考虑再一次“抗议了事”,还是采取降低外交关系、甚至不惜公开对抗的强硬措施,则是区分中国能否强势维护核心利益的衡量标尺。而这个问题,与第二个问题属于同一类问题,即必须挫败日本对华强硬外交作风,否则就是在困境中讨价还价、越陷越深的败招。


  总之,中日之间仅着眼于共同利益的友好合作,是不现实的;还必须大谈双方的分歧与矛盾,并纳入处理中日关系的整体框架之内予以统筹考虑。既然不能置国家领土与主权利益于不顾,就不能忽略双方事实存在的分歧与风险;合作是利益需要、斗争是必然局面,并围绕这一原则,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领域内作出针对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