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重点关注行业市场避开Intel与AM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8:37:40
作者: 来源:市场报 时间:2007-10-31 9:11:42 阅读次数:8 阅读等级: 需要积分:0

打破无“芯”势在必行
其实,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并不晚,1965年我国已成功鉴定了第一块集成电路,但之后30年一直发展缓慢。尤其是在CPU方面几乎一片空白,这意味着我国电子产品(包括计算机、家电、手机等在内)的制造还处于国外的控制之下,我们仅能从事整机装配。一个长期无“芯”的国家,只能被动地选择全球产业链的下层位置。那么,中国人到底要不要做CPU?
中国信息产业2003年的GDP是1.8万亿元,利润750亿元,利润率4%;到了2005年,GDP已达2.8万亿,利润1300亿,利润率降低到3.4%;2006年,信息产业GDP达到4.75万亿,利润率也仅仅是3.4%。“这么大的一个产业,我们的利润率才这么高,中国内地前十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才2%-3%。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产业链的末端,我们要掌握核心技术,国家有这样的需求。”龙芯项目组的负责人胡伟武博士表示,“中国必须发展可控的技术工业,这个是必然的。而且从国家战略上讲,信息产业、CPU无论如何是不能控制在外国人手里的。”
排除万难 形成自主产权
在回答了“中国人到底要不要做CPU”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有没有能力做”。 不可否认,许多人曾被Intel强大的科研队伍以及雄厚的研发投入所震慑,对制造拥有自主产权的CPU持怀疑态度。而且,制造中国自己的芯片,不仅仅意味着时间与精力的成倍付出,更多的是这项选择本身承载着巨大的风险。制造芯片是高投入、高风险,但不一定有高回报,稍有失误便会前功尽弃。
正是在这种经不起太多失败的压力之下,研制“龙芯1号”的一年多,龙芯项目组不知道在机房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最后关头甚至连续奋战了六天六夜。胡伟武的母亲见他时说道:“你做龙芯都做出白头发了。”2002年9月28日,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国内第一枚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龙芯1号”面世。可以说,这是在胡伟武的带领下,所有的研制人员一起用心血铸就了中国人自己的龙芯。
有网友称:“龙芯就是几十个不信邪的科研人员用有限的经费搞出来的,对此最难受的是一些将核心技术奉若神明的美国信徒和竞争对手。”2005年2月18日,龙芯2号处理器正式面世;2006年9月13日,“龙芯2E”通过了科技部验收。随着龙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芯片设计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
差异化发展 进军世界
跟龙芯芯片性能爆炸式的增长相比,龙芯的产业化进程低调得几乎悄无声息。因此,很多关心龙芯的人不禁要问:龙芯能 拥有多大的用户群?龙芯产业化的目标是什么?龙芯会超越“奔腾”吗?
Intel公司生产的CPU芯片在PC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使“奔腾”在许多人心目中成为CPU芯片的代名词。其实,CPU的种类很多,而使用CPU的地方也不仅仅限于PC机。从未来的市场看,随着后PC时代的来临,传统PC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地位将逐步降低,并被各种易用或便携的信息处理终端所代替。这就决定了龙芯进军个人电脑市场的道路,是一条与Intel、AMD完全不同的道路。
因此,龙芯不能只盯着当前已被瓜分殆尽的市场份额,而应根据未来应用发展的需要,开辟新的疆域。龙芯的相关负责人都在重申一点:“龙芯寻求的就是差异化的发展,行业市场会被重点关注”。龙芯个人电脑芯片的发展战略包括:CPU功耗做到2瓦以下,电脑芯片(包括CPU、北桥、南桥、图形芯片)总价格低于30美元,性能做到够用等;龙芯的行业市场包括税控、监控、甚至3C等领域。
目前,龙芯的产品已经引起了消费者甚至是厂商的关注,相信龙芯产品会越做越好,凭借意法半导体广泛的客户和渠道资源,这颗“中国芯”也将迅速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