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字材料思想性的方法和技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7:37:23
增强文字材料思想性的方法和技巧
[ 作者:张瑞志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点击数: 1362     更新时间:2010-6-29     文章录入:jlyhx ] 【字体: 】            (《应用写作》2010年第7期)

好诗要有诗眼,好文要有文魂,文魂就是思想性。文以载道,材料是思想的载体。一份好的材料,要想出点彩,烙印深,能“打”人,就要有思想。提高文字材料的思想性不是“四六句子”的生硬拼凑,不是排比对偶的过多运用,不是大小标题的平仄对仗,它是对事物的透彻分析,是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是对道理的深刻阐述,是对观点的精练概括,是思想的高度升华。评价一份材料好不好,最核心的就是要有思想性;材料难写,最难的就是怎样写出思想来。那么,怎样才能增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呢?

一是努力把本质的东西揭示出来。就是要透过现象抓住并深刻剖析事物的本质,把精粹的东西写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震动和警醒。话不在多,但一下子就要刀在骨头上。一份材料,有几处甚至一处闪光的东西,就足以使全文生辉。我们说一个人很有思想,一份材料很有思想,就是说能从一般的现象中抓住问题的本质。

比如,李瑞环同志写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文当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有些同志沾染了一些很坏的风气,他们习惯于坐在屋子里,豪言壮语,气吞山河,听起来似乎决心很大,道理很多,但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嘴巴行千里,屁股在屋里,高谈使他们浪费了很多时间,阔论使他们耽误了许多事情……他们不当运动员,只当裁判员,只吹哨不上场,谁‘进球’吹谁‘犯规’;你在前边干,他在旁边看,干好了他说‘早该如此’,干错了他说‘意料之中’,他们涣散了别人的斗志,污染了周围的风气。”这段话看似随口说出,实则达意深刻,入木三分。以“行千里”和“在屋里”的反差,一语道出了官僚主义者只说不做的本质;以“运动员”和“裁判员”构成对比,突现其好逸恶劳、沽名钓誉的面目;以“进球”判人“犯规”剖示出其妒贤嫉能的阴暗心理;以“前边干”与“旁边看”、“早该如此”与“意料之中”揭示出其缺乏工作热情、袖手旁观、极不负责的恶劣态度。如此深刻的剖析,切中了问题的要害,揭示出现象的本质,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

所以,提高材料的思想性,要特别注意揭示问题的本质,揭示越深,光点越亮,震撼人心的力量就越强。

二是把阐述的问题剖析深透。就是论述问题要往深开掘,层层剥皮,逐步递进,不满足于抓次要的,而是要抓住重要的;不满足于掌握事物的外在特征,而是要挖掘其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眼前的情况,还要预测发展的趋势;不满足于表层的现象,还要找出深层次的症结,让人感到问题确实讲通了、说透了。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论领导的小短文,文中说到: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多数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能干一些,干得更辛苦一些,同时也更能承受一些,眼光更远一些。有些人认为领导水平没你高、专业没你强、能耐没你大,他们能成为领导主要是他们运气好、关系硬、会来事,领导的领导任人唯亲。确实,人品最好、业务最精、工作最刻苦的不一定能当上领导,有些业务二流、甚至三流的反而当上了领导。刘备论耍大刀不如关羽,舞长矛赶不上张飞,运筹帷幄比不上诸葛亮,但就是这样一个业务上不入流,遇事只会哭鼻子的平庸之辈,偏偏统领文臣武将,成为汉中王,主要是在任人唯贤、协调关系、管理差遣等方面有独到的高超之处。所以,无论是在通常情况还是在特殊情况下,登上高位的多数还是确有高人之处的精英。这一番话,虽然语言很平实,但理说得很清,论得很透,深刻的思想性就自然孕育其中了。

三是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就是用新的视角认识问题,提出不同于过去、不同于一般人的观点。经常写材料的人都知道,出个观点不难,出个新的观点真难。因为机关工作周而复始,理论学习、党的建设、人才队伍、改进作风、抓好落实等,年年都讲,逢会都讲,好点子都讲完了,好话都说尽了,但材料还得写,观点还得出,出路就在于出新,就是要善于转变视角,另辟蹊径。大家都已明白的道理要避开,上面讲的不能照搬,以往材料中多次用过的不能简单重复。应该说,形势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生活也天天发生变化,只要肯用心,总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比如,在去年召开的全军心理服务工作会议上,很多发言者在讲心理服务的重要性时,主要从工作生存环境变化、心理疾患增多这个角度阐述。但军委徐副主席在阐述这个问题时强调:不是人人都有心理问题,但人人都有心理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把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影响性阐述得更加深刻。

再比如,有一个杂志社收到一篇稿子,主题是表现一个连长不搞弄虚作假。这个思想不算新了,但其中有个事很有新意:营里要这个连报“两员三手”(优秀指挥员、“四会”教练员、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连长说没有达标的,营里还催着报,那意思很清楚,就是启发他降低标准,凑个数字,但这位连长不为所动,回答:没有就是没有。这里面就有个新思想:坚持实事求是,要抗得住外部干扰和诱惑。报社编辑就要求作者以这件事为素材重新写了这篇稿子,突出表现那位连长顶住压力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后来,这篇300多字的短新闻,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全军军兵种报纸好新闻一等奖。可见,不缺好思想,缺乏的是发现。

所以,即使是老问题、老道理,也要注意发现其中的新思想,用变化的写法加以阐述,使陈旧的道理听起来能有新鲜的感觉。

四是在论述中赋予辩证哲理。就是把辩证的思想体现在材料中,用雄辩的逻辑力量增强材料的思想性。

比如,去年北京军区符廷贵政委在一篇文章中,分析我军思想政治建设面临挑战和考验的一段话,就体现了辩证思维,他是这样讲的:“当前,我军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考验。既有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颠覆、破坏,又有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背景下各种杂音、噪音带来的干扰;既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引发的广泛冲击,又有深化军队改革带来的深刻影响;既有新形势下官兵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呈现的新特点新变化,又有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与官兵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三个既有……又有……,充满了科学辩证的思想,增强了对问题分析的深刻性。

再比如,一个材料在论述用人问题时提到:人总会有缺点和不足的。在平常人看来,短就是短;在有见识的人看来,短也是长。这就是所谓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长处固然值得发扬,而从短处中挖掘出长处,既能扬长,又善于用短,这是识人用人的最高境界。如果小才、奇才、怪才甚至庸才都能被“短中见长”,就会有更多的千里马奔腾在各行各业中。这一番论述就充满了丰富哲理,使人听起来感到见地深刻,很有道理。

五是把具体的问题加以概括升华。概括、升华,就是对具体的问题不要就事论事,要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它。从一些领导修改过的材料看,这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联系实际时,总是跳不出业务上那点具体事,讲得很拉杂琐碎,从中看不出、抽不出东西来。一杂一碎就陷入平庸。写材料,要强调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但一定要注意概括提炼,把具体的东西理性化,把零乱的东西系统化,从个别问题中引出一般性规律,从而给人以条理性、思路性的东西。

比如,有个单位一名战士和地方女青年拉拉扯扯犯了错误,还有的战士经常去网吧,有一个材料草稿针对这些问题提要求时,规定今后战士不准和地方人员拉拉扯扯;要严格请销假制度,特别是业余时间外出要从严控制;所有人员一律不准涉足不健康场所等。领导在审查时改为:要充分认清社会上消极因素对官兵影响的严重性,切实提高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打牢官兵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要严格责任制,积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请销假、业余时间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内部既要管严管住,又要防止社会上消极因素浸透进来;要积极改善官兵的物质条件,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创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显然,修改前就事论事;修改后针对问题作了概括、提炼,提出的要求比较系统,条理性、指导性更强。

六是坚持以数据论理。小情况能体现大思想,小数字能说明大道理。对在论理上不容易说透的问题,用数字说话,是最简洁、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比如,有一个关于建立学习型机关的文字材料中,提出一个观点叫休闲学习化,提倡机关干部不要把闲暇的时间白白荒废了,应该主要用在学习上。他用了一组数字,算了这样一笔账,来说明把握好业余时间、搞好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有人做过计算,每天读1小时的书,能读18000字,一周7天读126000字,一个月可读540000字,一年的阅读量可达650多万字,相当于30万字的书20多本。特别是现在双休日、节假日多达114个,几乎占去全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如果用在读书上,收效将是不言而喻的。

再比如,每个单位的管理情况都有其特殊性,如果只使用概括性的语言,就不容易把这种特殊性到底特殊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程度说清楚。一个单位领导在讲话时用了一组数字,使大家对这种特殊性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专业技术干部占干部总数的76.5%,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干部381人;离退休人员2166人,占全体干部、战士和职工总数的40%;正式职工2969人,临时工近3000人,职工数量接近干部战士总数的50%;士官1294人,占士兵总数的74.9%,现有车辆3161台,平均每天动用2000多台次;干部驾驶员916人、职工驾驶员514人,分别占驾驶员总数的37%和21%;房地产租赁项目665个,面积近13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6000人。这组数字一摆,不用再作过多分析,特殊性就非常清楚了。

运用数据材料,一定要精心筛选,坚持少而精,要运用能说明问题的数字,从而达到化简为繁、见微知著的奇效。

七是用群众语言强化思想。群众语言来自于生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体现着深刻的道理,特别是有些土得掉渣的群众语言,看似浅实则深,往往蕴含着耀眼的思想火花,若在材料中恰当地运用,能够扩展和深化对自己所要阐述的问题的认识,把深奥的道理简单化,不仅有助于强化材料的思想性,而且还会增加材料的文采。有些文绉绉的书面语言,高深莫测的哲学语言,空洞晦涩的纯理论语言,强制说教的领导语言,会使群众消化不良、云里雾里、昏昏欲睡。他们最爱听、最想听、听得进、听得懂的是群众语言。

现在,群众化语言经常出现在中央领导的谈话和报告中,“不折腾”、“让人民放心,让人民满意”、“让我们一起继续来打拼”,这些生动活泼、亲切自然的话语,深受群众的喜爱,蕴涵着深刻的思想。一些单位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梳理的群众语言也非常好,很受欢迎,比如“分析检查如同搓澡,有些灰尘自己往往看不到、够不着;即使看到了、够着了,也很难下得了手,有时多请别人搓搓,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忽视科学吃苦头,盲目发展栽跟斗”,“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做到不端群众碗、不欠自然账、不吃子孙饭”,“科学发展要高瞻远瞩,不要鼠目寸光;要实事求是,不要条条框框;要脚踏实地,不要拔苗助长”。这些群众语言虽然很朴实,但却形容到位,入情入理,比起长篇阔论地讲大道理要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