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还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8:45:24

哲学的还原(修改稿)

(2010-08-25 12:06:00)

当我们谈论哲学,问:哲学是什么?有着已有的种种回答,如:哲学是关于世界本质的终极思考,哲学是最高的智慧所在,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对人的终极关怀,等等,等等。这些回答都有道理,但是在我看来,它们只是解释了哲学的功能,并没有真正告诉我们哲学的本来是什么?哲学是怎样在人类的心灵中产生?它所追求的是什么?

要达到哲学的本真,就需要对哲学进行还原,还原到哲学的本来面貌。

在种种关于哲学理解中,我非常赞同黑格尔的见解,他极为精辟地指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

黑格尔的见解:

1、“哲学以绝对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

2、“哲学的历史就是发现关于“绝对”的思想的历史。绝对就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以上两段,见黑格尔《小逻辑》(第二版序言) 。

哲学的本来是什么呢?哲学不是别的,从本真上讲,哲学就是一种思维运动,这种思维运动有着它特殊方式,这种特殊方式就是通过概念逻辑的正向进阶和反向倒置,生成一种概括一切的心灵观念,并以此为世界的本原和终极所在。探讨哲学的本来,就要了解它的思维方式,进而达到哲学的自我意识。在这样的意义上,哲学进而以思维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人类头脑中,有着两种互为联系的意识运动:

一种是知性意识的运动。这种知性方式,不仅人脑具有,许多高级的动物脑也具有。所谓知性意识,是指头脑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体觉、性觉等多元触觉合成的判断,所生成的知性感知和知性感知方式的事物样式,以及由这种知性感知所生成的种种记忆和行为。

一种是概念意识运动。这种运动,是人类符号制作的文化进化的生成。就目前所知,它只为人脑所有。所谓概念意识,是指人脑借助于符号的抽象和概括,把知性感知的事物样式制作为符号的记号、指代和名称,并由符号的定义生成概念,形成的概念逻辑工作的思维运动和概念方式的事物样式,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展开的文化作为。

概念意识运动与知性意识运动有着互为的联系。知性意识运动是概念意识运动的基础,概念意识运动是知性意识运动的升华。知性意识运动提供了由触觉合成的感知材料,概念意识运动则通过符号的名称、指代和定义,把知性提供的感知材料进行概念的加工和制作。而概念意识运动一经生成,它就以自己的生命力和工作方式在人类的头脑中生成了一个由概念方式所架构的观念世界,并以观念的方式作用于实在,创造了人类的文化世界。从而使人类的心灵从知性意识走向了概念意识,从感知的世界走向观念的世界,从知性的作为走向了概念的作为。

这样,人类的思维就是概念与知性的综合。在这种综合中,概念与知性密切相关,知性提供了概念生成的基础,离开了知性,人类意识就无法生成和进行抽象和概括的概念逻辑工作;离开了概念,知性的感知材料就无法升华到观念的建构、思想的运作、知识的建构和文化的作为。

哲学是概念意识方式的导致,它生成于概念逻辑的展开。

概念以抽象和概括为核心,并由此展开概念逻辑的运动。这种以抽象和概括为核心的概念逻辑运动,首先就是共性集合递升的正向逻辑进阶和反向逻辑倒置。

所谓正向逻辑进阶就是,从个别到特殊,特殊到一般,一般到根本的逻辑进阶和嬗变。这样的逻辑正向进阶,生成了个别概念、特殊概念、一般概念和根本概念。这四种概念它们各自处在自身的逻辑阶乘上。

所谓反向逻辑倒置就是处在不同逻辑阶乘上的个别概念、特殊概念、一般概念和根本概念都可以反向倒置地进行自身的概括和摄取。如“牛”这个概念可以在个别逻辑阶乘上,反向倒置地概括和摄取一切被称之为牛的对象;“动物”这个概念可以在特殊逻辑阶乘上,反向倒置地概括和摄取所有被称之为动物的对象;“生物”这个概念可以在一般逻辑阶乘上,概括和摄取一切被称之为生物的对象;存在这个概念可以在根本逻辑阶乘上,概括一切地摄取一切被称之为存在的对象。

而正是在根本概念的逻辑正向进阶生成和逻辑反向倒置的概括一切,造就了一种概括一切的高度,并由此生成哲学的思考和追求。

如:

1、马、牛、羊;虎、狮、豹、猿、猴,等等,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对应于一切被称之为马、牛、羊;虎、狮 、豹、猿、猴的对象的抽象和概括,并处在个别概念的逻辑阶乘上。

    马、牛、羊;虎、狮 、豹、猿、猴等个别概念 经共性集合递升,进阶到动物这个特殊概念。

2、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等,它们每一个都是特殊概念,处在特殊的逻辑阶乘上。并经共性集合递升进阶为“生命体”这个一般概念。

3、“生命体”这个概念在与“非生命体”的概念共处中,会被调整为特殊概念,与“非生命体”一起,共性集合递升地进阶为“物质”这个更大范围的一般概念。

而“物质”这个更大范围的一般概念在与“非物质”的概念共处中,被调整为特殊概念,与“非物质”一起,共性集合递升地进阶为“存在”这个更高范围的一般概念。

4、当人们把“存在”这个一般概念,逻辑反向倒置地概括一切被称之为存在的对象,无论这种对象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在这样的场合,“存在”这个概念就嬗变为了根本概念。

当然,人们也可以把“物质”这个一般概念,逻辑反向倒置地概括一切被称之为物质的对象,使“物质”这个概念嬗变为根本概念。

5、在根本概念的逻辑阶乘上,“存在”的概念、“物质”的概念,等等经过逻辑的正向进阶和反向倒置,达到了概括一切的高度,成为了它们所概括的一切对象的根本所在。根本概念的生成以及它在根本逻辑阶乘上的概括一切,就会不知不觉地在人类的意识中,把它赋予万物,概念方式地生成一种万物的本原观念,并以根本概念的概括一切,生成哲学的思维和哲学的追求。

由此显见:

1、哲学是概念方式的必然导致;

2、它是概念方式和概念逻辑的制作;

3、它由概念逻辑的正向进阶和反向倒置生成;

4、它以概念的方式和概念逻辑的展开,把思维驱向种种概括一切的绝对追求,并赋予世界本原的架构。

这样,人类关于世界有一个本原的所在,万物由一个共同的本原生成,以本原为世界万物的终极和绝对,以及对本原的种种追求和界说,都是概念方式和概念逻辑的制作。这样,对哲学本真的揭示,我们不是从它的种种功能中寻求,而是应当从它的概念方式和概念逻辑的由来中寻求。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哲学走向了以思维为对象,通过对思维的揭示,对概念方式和概念逻辑的揭示,达到人类认识的本真所在,达到哲学的自我意识。

还原哲学,从它的概念方式和概念逻辑中寻根,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第一,它将使我们透过种种令人云里雾里的美誉直达哲学的本真,从概念方式和概念逻辑中判明哲学的由来、生成和追求,达到哲学的自我意识。

第二,它使我们懂得,人类的思维具有哲学思考的普遍性。哲学不是任何国家、种族或个人的专利,也不为任何一个国家、种族和个人所独具和把持。在概念方式和概念逻辑工作的普遍必然方式中,各个国家、种族和个人间有着不同视域方式或不同程度的哲学追求。

一般地来说,西方哲学从逻辑的建构上追求绝对,确立种种形而上学的终极建构;东方哲学则以伦理的规范追求绝对,探求种种至上的行为准则。哲学思维是人类概念意识方式架构所共有的心灵制作,任何一个国家、种族和个人都可以专致地通过概念方式和概念逻辑的运作,造就种种哲学的洞见。

第三,概念方式和概念逻辑所造就的种种根本概念,如,“太极”、“阴阳”、“变易”、“物质”、“理念”、“存在”、“元一”等等,一方面,它们每一个都各不相让地以自身为唯一的、绝对的和至上的本原之物,并由此给出世界的建构和终极观照;另一方面,每一个根本概念在概念方式的架构上都是有缺的,既不是自我满溢的,又不能自我终极的,例如,在概念方式的对称架构上,“物质”不能概括“非物质”或“既不是物质又不是非物质”,“存在”不能概括“非存在”或“既不是存在又不是不存在”,“上帝”亦不能概括“非上帝”或“既不是上帝又不是非上帝”,在概念方式的架构中,它们都是有缺的和不能终极的。康德的“二律背反”实际上已深刻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哲学和哲学史不为任何自我绝对的建构和宣称所终结。哲学和哲学史的发展按其逻辑本性来说,是无限多样概括一切的自我绝对的制作、生成和涌现。每一种概念方式和概念逻辑的哲学制作、生成和涌现都不能凌驾于哲学之上,终结哲学和哲学史的发展。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是对绝对的追求,他以其深刻的洞见触及到了哲学的本真。我与黑格尔的不同见解则在于:

1、在黑格尔那里,思维运动是自身绝对的,它按自己纯思的本性规定而自我运作。

而我认为,思维运动不是自身绝对的。

首先,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知性意识和概念意识的基础上的,而知性意识和概念意识,是从生命体长久的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的历史中生成和发展出来的,它们是一个处在生成、变化和发展中的进化过程。在这样的意义上,人类的意识方式和思维活动并不是自我绝对的,它既不是意识和思维的自身即有的原点,也不是意识和思维至高无上的终极所在。

其次,我在《生命意识的探讨》一文中认为,生命的意识方式,无论是反应意识方式、知性意识方式和概念意识方式,如同生命体一样,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主客互为关系基础上的,是由一定的主客互为关系及其变动所造就的。离开了这样的基础和由来,一切生命的意识,包括人类的意识和思维都将成为无本之木,走向它的消失。

由此,思维活动的本性规定,一方面它是建立在意识方式的生成、变化和进化过程上的,另一方面它又是建立在主客互为关系及其变动的造就上的。在这两个方面的意义综合上,思维活动的本性规定并不是纯自身绝对的,它的定在始终是以意识方式的进化和主客互为关系的造就为框架的。

2、在黑格尔那里,思维是世界的本性,因此哲学以思维为对象,并通过思维规定的揭示和把握达到世界的本性所在。

在黑格尔看来,既然人类唯有地通过思维把握自然界和精神界,进而把握上帝这个存在的至高,并使思维和存在、自然界和精神界获得同一,那么,思维就是这个世界的本性所在,思维的规定就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中的至上理性,是哲学研究的全体所在。

而在我看来,人类的思维即概念意识,只是地球生命意识生成、变化和发展的一种进化形态,它既不是宇宙的即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终极至上的。生命意识在主客互为关系中进行着它的不断演进,生成它的不同进化形态。而每一种生命意识的进化形态都将造就它的意识方式和它的意识方式架构下的事物样式,例如,反应意识方式造就反应意识方式的事物样式,知性意识方式造就知性意识方式的事物样式,概念意识方式造就概念意识方式的事物样式。人类的意识由反应意识、知性意识和概念意识为综合结构,其底层为反应意识,中间为知性意识,上层为概念意识。人类的意识结构,归根到底是生命意识的一种进化形态,它既不是生命意识的即有形态,也不是生命意识的终极形态。因此,以人类意识方式,以人类的思维为世界本性,以人类的思维规定为世界的至上,是缺乏实在和逻辑之根基的。

3、在黑格尔那里,哲学对绝对的追求被理解为是对终极绝对的追求,而这种终极绝对在黑格尔那里,已被黑格尔自认为得到了最终的发现和解决,其成果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理念”。

而我的见解则在于,在哲学上每一种被宣称的终极绝对的获得,都是一种自我绝对,而不是终极绝对。也就是说,哲学家们所求取的种种绝对都不是终极绝对,而是他们各自视野观照的自我绝对,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亦是一种以精神为本性和至上的自我绝对,这种自我绝对知识一种哲学的视野和观照,并不是哲学的终极绝对和终结。哲学没有它的终极绝对和终结。在哲学上只有一个又一个自我视野观照的自我绝对。每一种哲学观念和体系都是一种自我视野和观照的自我绝对,哲学和哲学史在本质上是一个又一个自我绝对的创立和涌现,并由此给出人类思维之无限多样的世界视野和观照。

黑格尔深刻地揭示了哲学是一种追求绝对的思维运动,哲学以思维为对象。对此,要进入哲学,还原哲学,我以为,我们当首先成为黑格尔的学者。而黑格尔以思维为自身绝对,为世界之本性所在,则是黑格尔体系的迷误所在。其缘由在于黑格尔哲学以精神为本原,以精神为世界的原点和回归点,以有、变易、限有、质量、度等一系列纯概念范畴的展开为哲学的建构,其思想必然导致一种纯精神的绝对,纯思维的绝对,而偏离了哲学的根基。

黑格尔是一位思想极其深刻的哲学家,但他的迷失恰恰又是一种思想过于抽象的迷失。这种迷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黑格尔所处的时代,人类知识发展的水平,还不足于揭示地球生命意识的发展是一个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进化过程,还不足于揭示人类意识的结构和概念意识方式的源头和由来,以及概念意识方式和概念逻辑对观念、思想和知识的造就,以及它的本质和界限所在,因而难以破除以精神和思维为实在之本性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只有当我们能够将人类的意识和思维,将思维的概念逻辑,还原为一种意识方式的进化形态,才能够破除黑格尔的体系,从以思维为绝对的世界本性中走出来,面向一个新的哲学视野的世界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