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做事 富人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9:42:50
'}}}});z-index:99999;position: absolute;left:0px;top:0px;width:10px;height:10px;">1 穷人喜欢空想,富人实现理想 如果有人问怎么才能够最快地致富呢?那我现在告诉他,最快的方法就是做梦!

  “守株待兔”的成语大家都知道,许多空想家就像那个等兔子的人一样,希望财富从天而降,殊不知在空想的同时,脚下田里的草正在疯长。许多人之所以贫穷,正是由于长期空想所致,因为他们很少去争取实现理想的机会。

  现实中“守株待兔”的人其实不在少数,他们整日脑海里回荡着名车、豪宅、美酒佳肴、一身名牌、人人称羡、风光无限等意象,喜欢幻想自己发财后干什么,但很少思考如何才能有钱,也从没去尝试过,努力过。梦做得美好灿烂,可是他们的生活和事业却仍是一塌糊涂。

  其实,向往财富无可厚非,但如果只是做梦,向往向往,那么梦也就只是梦。须知道,任何美好的想象,如果只停留在脑子里,任何辉煌的蓝图,如果只停留在纸上,那么它永远也不会有实现的一天,永远也不会带来财富。所以,空想要不得。如果一个人只会空想,不懂得去奋斗,不懂得如何为自己的梦搭建出可以实现的舞台,那么他注定一直只是一个穷人。

  小张家境不是太富裕,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但他内心早已厌倦了穷日子,他做梦都想发财,腰缠万贯、名车豪宅,他不只一次地幻想这一切。然而,工作依然是平淡的,收入一直是微薄的,仅够交房租和吃饭而已,小张感觉很沮丧,可他却手足无措。想象里的富有和现实中的穷困形成了巨大反差!他一天天地重复着这样的生活。他感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根本不可能使自己致富,才干了几个月,就决定辞职。

  辞职后,他一下子陷入了迷茫之中。一开始他很想自己创业,可是想到自己的钱那么少,而且创业还有好多困难:场租、人员招聘、管理、销售渠道,等等。还有,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啊?万一欠了一屁股债,怎么还啊?想了好多,他犹豫不决,始终没敢去实践。然后他想靠写作来获得财富,可是他的文笔一般,而且又感觉发表一篇文章实在是太难了。况且如果写那么长的小说,实在是太难把握,自己根本缺乏那个耐心,于是他迟迟未动笔。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他每天泡在网上打发时间,下了网也许会自责,也经常会幻想自己的风光生活。但是眼看着手里攒的钱一点点花完了,他心里很焦躁,却又无可奈何。他最后只好出去打零工,不停地换工作,他的朋友有的通过贷款创业事业有成,买上了房;有的工作努力,晋升很快,收入不错……可是他却始终工资微薄,他后来甚至“专心致志”研究起了彩票,从始至终,都没有认真去工作,去设定个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于是,他所幻想的生活也就成了海市蜃楼,永远无法企及,他的美好蓝图也都成了泡影。毕业几年后,他始终没有摆脱贫穷,甚至一度连房租也交不起了。

  小张是一个典型的耽于幻想的人,他整日想象着富裕的生活,却一直畏首畏尾,没有任何实践行动,最后所有的想象也只能落空。现实中,像小张这样的人不少。

  如果说那些富人也都有过梦想的话,他们是在产生梦想后,就扎扎实实地努力实现梦想。富人之所以富,正是因为他们脚踏实地的奋斗。

  马云,是缔造阿里巴巴这个世界级巨无霸公司的风云人物。他小时候却是一个经常打架、经常受处分、被迫转学的问题学生,被周围所有人认为没前途的孩子。

  与互联网其他风云人物那些绚丽的海外留学背景比,马云显得“寒碜”得多。他没进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居然考了两次,高中考大学复读了3年,第一次高考,数学甚至只考了1分。在他第三次参加高考前,他的老师说:“你要是考上的话,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这个典型的问题学生,“坏学生”,一个被所有人认为“没有前途”的人,对自己的人生却从没有放弃激情和理想。

  1984年,经过几年复读,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勉强考进了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能进大学完全是运气,他当时考试成绩只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但恰好本科没招满,他这样才被招了进去。

  马云第一次“下海”,是1991年大学毕业后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期间,和朋友成立了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被周围人当做了笑柄。

  在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却始终坚信:只要做下去,没有做不成的。他不相信自己是个“没前途的人”,他有着自己远大的理想。他不惜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翻译社开始卖起了礼品、鲜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买卖来维持运转。

  经过马云的努力,他不仅养活了翻译社,而且业务蒸蒸日上。他的实践行动和不断的努力,终于让他最初的创业梦得以“存活”下去。

  马云现在以互联网精英而闻名,可他一开始却是对电脑一窍不通!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敏感的他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随即,他的脑海里迸发出了一个不安分的想法:做一个帮所有企业收集资料,向全世界发布的网站!

  一个远大的理想产生了,这是一个即将改变世界的理想,马云立刻向着它前进!

  他放弃了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的名誉和稳定的教师职业,毅然下海。

  当时在中国互联网基本是少有人问津。马云的家人强烈反对马云的想法,认为这简直就不靠谱。可是马云却坚持下来了,并且脚踏实地地去为理想而奋斗。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马云的先见之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不到3年,他就轻轻松松赚了500万元利润,并在国内打开了市场,有了较高的知名度。

  1997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1999年初,马云返回杭州。虽然有了成就,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小富即安”,他开始进行二次创业——介入电子商务领域。

  他独辟蹊径,“弃鲸鱼而抓虾米,放弃那15%大企业,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将全球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为它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

  就这样,1999年9月,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马云立志把它做成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阿里巴巴的会员不断增多,业务量不断上涨,网站越做越大。他的理想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终于一步步变为了现实。

  马云的成功不可谓不风光,可这都是他一步步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也许有人会挑刺说,他赶上了好的机遇。可是当时知道互联网的人也不在少数吧?却只有他敢想,并且敢做。机遇只属于敢于实现梦想、敢于行动的人。他在确定了自己的理想后,就立刻放弃了原有的职业和不错的收入,马上投入到实现理想的实践中去。

  敢行动,立即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
这就是马云的总结。想撬动财富的杠杆,想成为富人,就必须要抛弃只会空想的头脑。如果你开始行动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从穷人的队伍里迈出了一只脚。勇敢地去实践吧,只有实践才能让你从贫穷中迈出另一只脚,加入创富的行列!

  如果你想摆脱空想,实现理想,你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 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许多财富之梦,识别哪些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哪些最适合自己。

   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周围的亲友,或者找在相关方面有成就的人谈谈,让他们校正自己想法中不切实际的部分。但不能因为他人的议论而轻易放弃自己有价值的想法,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 当空想来临时,运用意志力自我克制。要暗示、命令自己不要空想;暗示、命令自己把精力调到有效的行动上去。如果不行,还可以离开现场去访友或逛逛公园。

   把自己有价值的梦想不断细化,理性化,变成可操作、可一步一步实现的计划。

   按照自己的计划立即行动。

   发现不切实际的地方,立即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调整,甚至可以调整自己的项目。但是,不能放弃,应该更加理性地发现新的项目,并付诸新的尝试和努力。直到找到正确的项目和路径为止。

2 穷人失败后选择放弃,富人失败后选择重来

穷人失败后选择放弃,也就谈不上吃一堑,长一智,谈不上积累教训,总结经验,这不但导致前功尽弃,而且先前的失败成了以后沉重的思想负担,始终走不出失败的阴影,一蹶不振。

  而富人失败后选择重来,有了先前的失败,他们知道以后该如何做才更好,结果他们能够在先前失败的基础上获取成功。先前的失败成了后来的成功的基础,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

  从穷到富的路,就像登一座山,既要选好上山的路,也要对路上艰难的跋涉做好准备,既然选择攀登,那么,就难免会“摔跤”。

  其实,很多富人,表面风光,而他风光背后所摔的跟斗,却少有人注意。而那些“跟斗”却恰恰是最宝贵的财富。

  很多人都羡慕富人的“呼风唤雨”,向往富有的生活,可是他们却更害怕跌倒。迈出几步跌倒后就选择放弃了,再也不敢继续前行了,于是山顶的风光也就永远只能仰视了。

  1933年,美国正陷于经济危机之中,倒闭、失业、混乱无所不在。当年罗斯福总统上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这话可谓意义深刻。是啊,我们怕什么呢?其实最怕的就是“怕”的本身,不是那些困难,而是我们自己本身让自己感到恐惧。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失败后的恐惧心理,最终阻滞了穷人前行的脚步,葬送了财富的梦想。许多人其实很聪明,能说会道,人际关系也很会处,他们本来具有创业的天分和潜质,可是他们却少了另一个重要的素质——胆量。没有了胆量,失败后,他们选择在恐惧中过着贫穷的生活,没有财富,更没有地位;没有胆量,即使某天有激情去搏了一把,一旦遇到失败,他们的前行也就此终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登到了财富的山顶,只留下了他在山下无奈、酸苦地叹息。

  其实,创业失败是难免的。如果财富那么容易获得,社会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穷人呢?之所以有穷人,就是因为他们只想做容易的事,畏惧失败。说起失败,谁能比史玉柱这个当年的“中国首穷”更惨呢?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中国最著名的失败者”是如何东山再起,如何展现出一个富人该有的魄力的!

  提起巨人大厦,提起脑白金、黄金搭档这些词语,想必大家都立刻能想到一个人的名字——史玉柱。这个中国商界的传奇人物,在他屹立的“巨人”背影下,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坎坷。

  都说创业难,要经过一番曲折的道路,而史玉柱的人生轨迹却是更为陡峻的“V”字形。

  史玉柱,1962年出生在安徽怀远。他1989年刚硕士毕业就毅然选择了下海创业。他选择了深圳,当时他兜里只有东挪西借的4000元以及他耗费9个月心血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

  史玉柱自小就有“史大胆”的名号,他可是超出寻常的敢闯敢“赌”。刚到深圳,只有4000元的他给《计算机世界》打电话,却提出要登一个8400元的广告。他和别人讲好的条件是先发广告后付钱。这种胆量是一般人都没有的。《计算机世界》给史玉柱的付款期限只有15天,可一直到广告见报后的第12天,史玉柱分文未进。就在关键时刻,第13天出现了转机,他的银行账户里收到了15820元的汇款!两个月后,他的口袋里有了10万元。然后他把这笔钱又一股脑全部投进了广告。4个月后,年纪轻轻的他就成了百万富翁。两年后巨人公司横空出世。1992年,巨人总部从深圳迁往珠海,开发电脑软件,并且实现利润3500万元。1993年,巨人推出M—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其中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即达到3.6亿元。由于史玉柱的魄力和努力,他的人生达到了“V”字的左端点,事业辉煌。

  可是,他的噩梦也随之降临了。这还要从巨人大厦说起。1994年,巨人大厦动土,计划3年完工。当时设计的方案是38层,但由于受冒进思想、好大喜功

  等各种因素影响,大厦设计一改再改,从38层蹿至70层,为当时中国第一高楼。1997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巨人大厦所需资金超过10亿元,史玉柱基本上都是以集资和卖楼花的方式筹款的。如此巨大的债务,把“巨人”的腰都压弯了。而媒体的地毯式报道则使得巨人深陷财务危机。不久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此时,巨人集团名存实亡,史玉柱的人生跌至了“V”的最低点。那时“最难忘的噩梦就是债主追债”,史玉柱还自嘲地说“我是中国首穷”。

  可是“巨人”毕竟是“巨人”,哪怕腰被压弯了,他还会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1997年冬,史玉柱召集20多名旧部召开“脑白金”构思会议。同时,史玉柱找到一位以前借过自己500万元的朋友,向他借了50万元,巨人重新有了启动资金。在著名的“江阴调查”之后史玉柱做出了决策,他要在江阴首先启动脑白金市场。史玉柱迈出了翻越谷底的第一步。在成功的广告和营销推动下,江阴第一个月就赚了15万元。史玉柱拿这15万加上15万预备资金,全部投入无锡市场。第二个月收入就涨至100多万。然后是南京市、常州市、常熟市…… 整个江苏市场全面启动之后,每个月的利润高达500万元。一年半之后,脑白金在全国市场铺开。月销售额达到1亿元,利润达到4500万。2000年,脑白金获得全国保健品单品销售冠军,创造了年销售10亿元的奇迹。2001年,史玉柱还清了2.5亿元的债务,“敢于承担个人责任”让史玉柱重新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巨人”终于重新站了起来!

  史玉柱负债几个亿,“中国首负”、“中国首穷”的帽子既是他对自己的幽默,也带着心酸的味道,但更多的是曾经的一种回忆,是用钱也换不来的财富。失败了,算什么,笑一下,坚强地看着前方,路就在脚下。一个人,只有内心真正强大了,才不会被打垮,才能成为真正的巨人!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个‘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观念,我觉得这很不好。在美国硅谷,风险投资人普遍有一个标准,就是看投资对象以前失败过没有。没失败过,很少有给他投钱的。”史玉柱总结说。

  是啊,一个社会的文化只有能容忍失败,那么这个社会才有繁荣的未来;一个人只有敢于面对失败,他才能到达自己人生理想的目的地。

  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光笔记就达400多页,试验过六七千种材料;电池的发明,竟花费了爱迪生整整十年时间,经过五万多次实验,实验过几千种物质。他在经历了九千多次的实验失败后,仍然很乐观,觉得至少知道了“有几千样东西是不能用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我们面对失败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敢于和“它”对视,更要达到一种乐观的境界,坚信过程就是快乐,失败是人生最精彩的一个段落。

  除了要具备坚强的心脏,乐观的心态,还要有善于总结和清醒的头脑。中国有句老话叫“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已经是被说过无数遍的句子了,这朴素的道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领会。很多人不是把“失败”当做“成功之母”,而是当做了吞噬自己成功的拦路虎,唯恐避之不及,畏首畏尾。其实失败不是我们的敌人,相反,恰恰是我们的朋友。人不可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这石头不是专门要去绊倒你的,它只是去提醒你的错误,把你推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所以,当遭遇失败时,应该多想想,我为什么会失败?事出必有因,到底原因在哪里?产品质量没抓好?不了解消费者的心理?计划不切实际?“至少爱迪生知道有几千样东西是不能用的”,至少你知道那样做是错的,以后再遇到那些陷阱,你很容易就跨了过去,行山川之间如履平地。一个人只有真正把失败当做朋友,当做财富,当做老师,那他才能真正崛起。

  维吾尔族有句谚语说:胡杨3000年,长着不死1000年,死后不倒1000年,倒地不烂1000年。

  如果你有胡杨那样的坚强,敢于和风沙共舞,那么你一定能撑起财富的绿荫!

  如果遭遇失败,请考虑以下建议:

   失败的教训是什么?如果教训不止一条,就把这些教训都列出来,逐条反思,考虑本应该如何做。

   虽然失败了,但失败前,失败中不一定没有一点成绩,没有一点经验。总结先前成功的经验,考虑如何继续运用这些经验。

   考虑如何走出失败,走出阴影,并不断做出尝试和努力。直到见效为止。

   先前的经验和新的尝试见效后,要不断重复,以收取更大的效果。

   修正先前的错误,继续运用先前的经验,对于未经历过的新问题,要积极、谨慎从事。只有

  用先前的失败不断提醒自己,才能做出更理智、更切合市场需要的决策和行动。3 穷人有了钱去消费,富人把钱装进脑袋挣钱是为了什么?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就会说:当然是为了花啦。

  是啊,挣钱是为了花,但如何“花”钱,穷人与富人之间却大不相同。

  小李在一家私营企业做白领,收入还算可以,但是他却很“潇洒”。每次领了工资,或者手里有些余钱,他隔三差五就会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到酒吧喝两盅,或者周末去看看最新的电影大片,还经常因为一时冲动买回很多不需要的东西。于是,他经常为自己的“潇洒”付出代价。每到月末最后几天,小李都是手头拮据,于是期待着快发工资。可是工资一旦发下来,他就又全都花掉了。不仅如此,他没钱时还会找人借钱花,于是经常有“财政赤字”。

  像小李这样的月光族,现实中有很多。这类人的钱大多花在了买吃买喝、呼朋唤友上,把自己辛苦换来的财富一股脑都消费在了享受上。他们的花钱就属于一种低端的花钱。说它低端,是因为它很短视,大有“及时行乐”的味道。其实人追求快乐和滋润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那么怎么把眼光放得长远呢?怎么花钱才算得上是最好的呢?

  小赵在大学学的是新闻专业,毕业后在一家电视台工作。他一开始的工资不算多,但是他却把这少有的钱,从牙缝里挤出来了一部分,准备用于学习。

  他认真分析了自己工作中哪些方面最需要加强,然后又比较了学习班的教课内容,考查了师资水平和教学环境。在进行了一番仔细研究后,他用自己几个月省下的钱报了一个晚上开课的中级摄像班。每天白天忙上班,晚上忙学习,省下的钱都用在了学习上,日子过得很朴素。在中级摄像班学了3个月,他顺利地拿到了结业证书,为自己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筹码。

  但是,小赵并没有满足。他又报了高级摄像班,继续充电,提高自己的能力。就这样,他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他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视野大为开阔。小赵也因此很受

  领导赏识,多次得到提拔,工资也比原来涨了一倍多。而与他同来的另一个毕业生,却还是老样子。

  我们来看小赵,他有了钱都省下来去报学习班,中级摄像学完了又报高级,他也因此一步步逐渐成为了单位的业务骨干。以前小赵付出的那一点钱通过给自己镀金变成了高涨的收入。小赵这种花钱方式,与小李相比,谁更高明,不用说就很明显了。所以,我们不应该只顾眼前,还要看得长远。我们虽然不必像小赵那样俭朴,但是我们总有不该花的不该浪费掉的钱吧?或者总有可花可不花的钱吧?那么把这部分钱拿出来提高自己,牺牲今天的一点“自在”,这样以后你所得到的将是未来更大的“自在”。

  不论工作还是创业,都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只有自己的能力提高了,才能赚取更多的财富。

  一个人想要变得富有,就要认真对待自己的钱。一个能成为富人的人,决不是有钱乱花的人,他一定是经常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是一个把钱装进脑袋的人。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企业老总的创业之路,看看他是如何通过不断地学习来让自己摘得财富果实的。

  2004年,范恩军获得首届“中国青年创业奖”。他通过创业,拥有了10多家公司,吸纳下岗职工280多名,并且先后帮助23位青年成功创办企业。从一个待业青年到公司老总,他的人生所完成的巨大飞跃,他的经历能如此不平凡,都是因为他具有不断学习的头脑。

  20世纪90年代初,范恩军高中毕业,没有上大学,进入社会后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就业机会,于是成了一名待业青年。过了一段时间,他做起了搬运工,每天辛苦劳作,挣钱很少。但是与其他打工者比,他有着一股倔犟气,决不向命运低头。他相信通过努力,自己一定能够富有。他一直都在考虑自主创业。

  一天,他去听了一次服装裁剪课,于是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他这方面的知识完全是零,但他坚信“老师能讲我就能做”。于是,他打工之余,省吃俭用,把自己积攒的一点钱拿了出来,来到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系统地学习了服装制作的技能。他不仅刻苦钻研服装技术,还细心了解别人办培训班的事项。不久,他也开办了自己的服装技术培训班。范恩军讲的第一堂课并不成功,当时两个小时的课程他只讲了15分钟就结束了。但范恩军就是不服输,他在不断充实自己技术的同时,还挤出闲钱买书籍学习教学。努力终有回报,他的课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好评。1991年,范恩军拿出了自己当代课老师挣的钱,学员们又凑了3台缝纫机,年仅20岁的他就办起了自己的服装厂。由于精通服装技术及对服装质量的严格要求,他的服装生意蒸蒸日上。服装生意的红火使他

  基本完成了资金积累。但是他不满足,为与服装产业配套服务,他又开始学习广告、园林等知识,并通过调研分析,先后建立了广告公司、园林公司、洗衣工场等多个企业,形成了服装产业的一条龙服务。

  范恩军也算事业有成了,而且工作繁忙,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很少。尽管这样他也从来没懈怠过,一直坚持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2001年,范恩军来到山东大学,系统地学习管理学知识。2007年5月他又赴天津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坦言,要想事业提高,就要先自己提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公司长期的发展势头。

  从20世纪90年代办服装裁剪缝纫班起步,在范恩军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他的企业集团也随之逐渐地成长。

  如何让自己的口袋富起来?首先应该是让自己的脑袋“富”起来。人和人的区别主要在脑袋,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以及知识水平,将是决定你能否成为富人的基础。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是否还在羡慕别人的成功和富有?那么请不要只羡慕别人,从现在开始,你要努力结自己的网,你也一定能打到鱼。关于结网,下面的意见你可以参考:

   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学习基金”。

   确定自己有哪些不足。比如工作中或创业中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那些做得成功的人比你强在哪些地方,根据这些确定自己需要充电的地方。

   确定自己的问题是买书自学可以达成的,还是需要专门去学习班或者其他方式才能学得好的。

   如果选择学习班,首先你要确定选择什么样的学习班,这时你就要好钢用在刀刃上,选择自己目前最需要的。

   具体选学习班时,你可以实地或通过网站看看想要参加的学习班的举办方实力如何,并且多听听以前学员的看法;看看该学习班的教课内容、师资水平、教学环境是否适合自己。

   根据要学习的内容所需费用来制定自己的预算。

4 穷人急于求成,富人稳扎稳打

中国有句俗语叫“心急吃不到热豆腐”,说的就是心急的话,反而做不成事。

  就像拔苗助长那个故事里的农民一样,他急着让禾苗长高,居然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结果弄得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这些俗语和寓言,我们都耳熟能详了。可是现实中,很多人却在做着和那个农民一样的事。他们急于求成,急于摆脱贫困,最后反而适得其反。

  其实由穷到富,既是一个探险的旅程,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必须抱着很大的耐心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如果急着奔目标赶去,不顾脚下,不顾规律,该注意的没注意到,风险也都没意识到,那么,难免栽跟斗。

  有一个姓张的先生,几十年辛辛苦苦做事,攒了一些积蓄。他一直都想致富。近年,他周围的人有做生意的发达了,他的心于是也安不下来了,决定拿出自己的积蓄闯一下。他看到当地个体客运生意兴隆,于是就决定买一辆面包车跑客运。他让儿子学驾驶,才学了不到半个月,就为了节省开支,让儿子顶班开车,结果开业第一天就出了车祸。车将一位农妇的大腿撞断,一下子赔进去数万元的医药费。还没赚钱,倒先赔上了。老张又气又急,他急着挽回损失、赚大钱,于是不顾家人反对,又添了一辆卡车跑货运。为了尽快多赚钱,他的车子没日没夜地跑,有了小故障也不检修,不到一个月又出了一次车祸。他在心急中昏了头,连车辆最起码的保险费也没有交,结果是单方面承担了十万元的责任赔偿。这么瞎折腾,两年里,张先生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连几十年的积蓄也全都赔光了,还背了一身债。

  本来打算大干一场,结果却赔得很惨,张先生为自己的心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心急,他居然让刚学车的儿子开车;由于心急,他竟然让卡车没日没夜地跑,小问题都不检修,结果酿成大问题;由于心急,他甚至把交车辆保险费都抛在了脑后。教训真可谓深刻!其实,如果他心态平和,仔细冷静地去分析,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

  诚然,现代社会是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高速运行,人的心态也难免浮躁了起来,急功近利的大有人在。但是,你要明白这些都是危险的。穷人急于求成,一口想吃成个胖子,想一步登天,买股票,买彩票,孤注一掷,想一举成为大富翁。而富人则将总目标划分为阶段性目标,重视一步步的累积。他们懂得“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财富也不是一天就能赚来的。一个人能成为富人,就是因为他能不急不躁,能稳扎稳打。

  20世纪80年代,成昆法决定创业的时候,他的口袋里总共还不到一百块钱。他当时的想法是在自己的村里开一家小杂货店。杂货店没开多久,他找人借了一笔钱,买了炊具、餐具和桌凳,在义乌老汽车站附近开起了饭店。说是饭店,其实不过是个小摊,只有两张木桌八个凳子,卖的也只有米饭和两菜一汤,酒也只有一种啤酒。饭店全部投资还不到1000 块钱,主要是为当地的打工者服务。

  成昆法明白自己的顾客群基本上都是干重活的农民朋友和外地来义乌的打工者,他们要求不高,只要饭菜量足,口味适当重一点,回头率肯定会高的。于是开张这天,他就宣布:两块钱,上两菜一汤,饭放开肚子吃。说到做到,客人只要付两块钱,成昆法就给他上一盘麻辣豆腐,一盘肉丝炒芹菜,一碗麻辣榨菜汤,饭是敞开肚子吃。这样一来,饭菜经济实惠,又省时间,刚推出就受到了顾客的热烈欢迎。开张的第三天,两张饭桌就坐不下了,常常有顾客站着用餐。生意这么火暴,收入肯定不少吧,可是半月下来,他结账核算成本时,惊讶地发现:不但没有利润,还亏了10块!这时妻子就劝说他,还是回村上经营代销店吧!但是,成昆法想,做生意赚钱是很好,但亏了也是正常的,不能一出点小问题就改去做别的;做什么事都要一步步来,问题一步步解决,一定能成功的。

  成昆法继续维持着饭店的经营,并且始终坚持

  为普通劳动者服务的宗旨。他开始思考怎样把生意做得更有起色。他决定在饭菜品种上加以改进:原来主要以米饭为主,他现在又增加了义乌风味小吃,如拉面、馄饨之类,品种更为丰富,而且对成本的控制也更加严格,每天进行成本核算。之后,业务不断扩大,他还雇用了助手。这一来不亏本了,利润还在逐月增加。有了利润,成昆法觉得饭店要稳步发展,饭菜的质量是重中之重。于是他决定在质量上着重下工夫。当顾客知道饭店的饭菜数量不变,质量还在提高时,结果来用餐的人又增多了。

  10年的“马路快餐”经营,让成昆法的名气传了出去,口碑好,生意也好。这10 年间,他对饭店环境的改建,也是一步步、扎扎实实推进:先是一块编织袋料子作盖的饭铺,然后到用油毛毡做瓦的小屋,接着又建成二层四间的砖瓦房。再后来,由于顾客越来越多,他决定物色适当的地方另建一个饭店。他天天在筹划资金,等待着时机的到来。1999年,成昆法的机会来了:义乌镇重阳路有一幢四层楼要寻找买主。得到这个信息后,成昆法立即到拍卖所报了名,最终以25万元成交。以后,他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建成了一所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名为“成帅”的大酒店。

  成帅大酒店在重阳路开张以后,原来冷落的街道很快变得繁华起来。照相馆、理发馆、歌舞厅和一些百货超市都相继营业,人气日益兴旺。成帅大酒店开张以后,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确定酒菜的档次。上千元一桌的酒席能办,两元三元的生意也做。到成帅大酒店来举行婚宴的,客人们都高兴而来,满意而去。成昆法的原则是有生意能做尽量做,酒店大了,但平时的散客,只炒豆腐买碗米饭的,成昆法也保证让客人吃得高兴。成昆法的饭店投资不多,但稳扎稳打,注重一步步的积累,最终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由一个马路边的餐厅,发展到拥有多项业务的大酒店,成昆法的创业史是艰难的,也是辉煌的。他的创业史折射出的一个道理就是——稳!他一直心态平和,一直坚信做事需要一步步来,这最终也使得他走向了成功。

  然而,一个人在成功之后,往往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一向稳扎稳打的成昆法竟也犯了急于求成的毛病。为了能多赢利,未经消防部门审批,成昆法擅自对酒店内部进行改造,将酒店三楼应急通道改成了一个棋牌室,同时安装了房门;将四楼应急通道改成客房,并将后门改成窗户,又加装了防盗网。经改造后,三楼应急通道口处的应急照明灯被隔离。且该酒店四楼未安装应急照明灯,各楼层均未安装指示标志灯,酒店消防设施、安全生产条件严重不符合国家安全规定,就此埋下安全隐患。2006年,成昆法又购置一台电脑放在总服务台,用于住宿旅客信息登记。但该电脑长时间处于开机状态,出现不能关机的情况后,也未引起足够重视。2008年2月15日1时50分许,该电脑主机起火,引发火灾,导致居住在该酒店三、四楼房间内11人死亡,4人受伤。成昆法被义乌市法院以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心太急也做不成富翁。已经致富的成昆法由于急于求成,缺乏细致的思考,结果栽了个大跟头,辛苦创下的事业半途而废。

  要想成为富人,以下建议供你参考:

   静下心来,认真地想一想自己要做的事,这件事可行吗?适合自己吗?不要看别人赚钱了就跟风,就急着要进去分一杯羹。

   要做成这件事,需要哪些步骤呢?大致地在纸上列出来每一个步骤的大概计划。仔细研究分析这些步骤,确保可行性。

   确定计划之后要按步骤一步步走。如果出现问题,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不是一出问题就急着放弃去另找别的项目。

   如果有了点成绩,想继续做大,或者想要有所改进,你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客观情况允不允许,不要一赚了点钱就飘飘然了。超速地跃进,只会导致超速地后退。

   如果自己出现着急的情绪、浮躁的心态,那么不妨时常歇一下,放松一下,听听轻音乐,看看娱乐性的节目和书籍,转移一下注意力。

   要注重稳扎稳打,注重积累,一步步地实现目标,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急于求成。

5 穷人只想碰运气,富人靠自己堆积

在谈论别人的成功和富有时,有些人常常把一句话挂到嘴边:“人家的运气好,咱没那个命。”在他们的观念中,似乎运气是决定一切的。

  不光是在谈论时,他们在做事的时候,也抱定运气决定一切的观念。他们把自己的前途都押在了碰运气上,而不是脚踏实地地去积累财富。

  有时运气固然重要,但运气充其量只是助推器,而不是发动机。

  如果一天到晚只幻想走大运,不愿意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拼搏、积累,那么,自己的财富之梦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朱先生原本在一家工厂做普通工人,干了几年,有了点积蓄。他看到别人做生意发财了,他也开始按捺不住了。几个月后,他决定辞掉工作,拿自己的钱去做生意。可是做什么呢?很多行业他都想过,但是他都感觉来钱太慢了,他觉得赚钱主要还是靠运气。于是他到处找信息,妄想能投机一把,赚上一笔。

  他通过朋友得知,桂林市出现抢购板蓝根风,药价已哄抬到每包20-50元。听到这个信息后,他马上决定倒卖板蓝根发财。第二天,他通过在某药厂工作的亲戚,以每包15元的高价,买了每件60包装的板蓝根5件。当天晚上,他算了一下账,如以每包50元价售出,可净赚10000余元。他激动得一夜未眠。

  可是,第二天上午,满以为可发一笔意外之财的他却从报纸上读到了市政府要严肃查处哄抬板蓝根价格坑害消费者行为的报道。结果,朱先生再也不敢高价出售自己高价抢购来的板蓝根。抢购板蓝根的风波平息了,朱先生的发财梦也破灭了。

  朱先生本可以用自己的积蓄开个店或者做别的创业项目,一步步去获取成功,可是他等不及,妄想一下赚很多钱,本为碰运气,却摊上了霉气。

  我们不能否定运气的作用,但也不能把自己的财富之梦都寄托在碰运气上。运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能碰上运气的人少之又少,一心要碰运气,往往会翻船。

  一个人要发财,还是要靠自己拼搏,靠自己积累。应该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何规划和完善自己的事业上。“钻营”事业,而不是钻营运气。

  一个能成为富人的人,必定是个求真务实的实干家。万丈高楼平地起,发展再快的大富翁的财富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积累起来的。

  “做了就要一步一个脚印,专注是成功的前提。”这就是娅茜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栩潇的感慨,他自己的事业正是这句话的完美体现。

  随着娅茜内衣有限公司的发展,公司董事长黄栩潇已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从两手空空到家财亿万,他的财富是如何积累起来的?

  1993年,黄栩潇打算创业,他为自己选定了一个方向,做内衣。

  黄栩潇创业之初是非常困难的,他只有租来的三间民房和10台家用缝纫机。刚开始生产内衣时,由于真正懂内衣的技术人员一个也没有,设备也简陋,运转相当困难。但他认准了这个目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没有不动摇。他经常骑着一辆摩托车不辞辛苦地在金华周边跑市场,带着自己的小作坊生产的内衣在杭州、义乌、衢州等商业繁华的地区一家家上门寻找代销商。在他的努力下,事业有了起色,积累了一些资本。

  黄栩潇并没有“小富即安”。一年后,他扩大再生产,租了600平方米的厂房,购买了几十台工业缝纫机,实现了规模生产的愿望。当上了老板也相当不轻松,他既担任内衣设计师,还得担任技术员,还要兼维修工。他自己修不了,就背上30多公斤重的机器前往内衣业发达的广东维修。为了省点钱,他要在车厢过道上站几十个小时,实在熬不住就钻到座位下打个盹儿。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他决定去广交会。但是进广交会要交一笔摊位费,他舍不得这笔费用,就站在门口发公司产品的宣传资料。通过宣传,产品的市场影响扩大了一些,公司又有了一定的发展。

  黄栩潇之后去了欧洲考察。第一次去欧洲,他可真算是大开眼界。欧洲人设计的内衣简直美妙绝伦。他深深知道,他生产的内衣和国际一流水准还差得很远。差距是很大,但他下决心要做得更好!从欧洲回来,他开始大力提高产品的品质,用质量说话。同时企业也开始引入新的营销模式,开始向国外发展。1997年黄栩潇接到了第一张外贸订单,公司的产品轻松进入欧洲市场。接着他又开辟了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市场。外商不断来公司洽谈合作,公司的品牌终于在国外打响了。黄栩潇的口袋里也开始装起了“洋钱”。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黄栩潇深知自己作为掌门人,没有文化和眼界是不行的。于是他开始加紧学习,他先后参加各类企业经理培训班、领导艺术与沟通管理讲座、营销战略讲座等大大小小的培训班数十个。他经常是只要有讲座、有培训班,不管多忙,都要挤时间去听。他先是取得了大专文凭,后来又陆续拿到健峰高级经营管理师证书、清华大学EMBA研修班证书。他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脚踏实地去创业。

  黄栩潇确实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后,局势变幻莫测,黄栩潇深深意识到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意义。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大胆创新。于是他果断地在产品款式和公司管理以及市场营销上进行创新。公司的创新成果颇丰,最具代表性的有:在行业内独创“娅茜1+1营销”模式;投入巨额资金,成功签约香港著名艺人温碧霞代言,成为国内文胸行业首家请明星代言的企业……正是这不断的创新让娅茜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年销售额也在近年迅猛增长,2003年完成销售额8100万元,2004年销售收入首次超亿元,2006年完成销售额1.6亿元。靠自己的努力,黄栩潇最终积累起了巨额财富。

  财富不会从天而降,与其幻想靠“天”吃饭,看“天”的脸色,不如自己沉下心踏踏实实从头开始,一步步积累各种资本和条件,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财富之梦终会实现。需要指出的是,财富的积累往往不是匀速的,而是加速度的,你积累的各种资本和条件越多,你赚到的财富也就越多,恰好就像滚雪球一样。

  要想实现自己的财富之梦,先要抛弃碰运气的投机心理。以下建议供你参考:

   当周围和社会上出现狂热的“靠运气赚钱”的现象时,一定要提醒自己冷静,分析这些做法是否违法,是不是不可靠的短期投机行为。如果是,那就要不停地提醒自己不要盲目跟风。

   认真评价自己和自己拥有的资源、条件,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项目,作为自己财富积累的立足点。

   不断地学习。要获取财富,要获取更大更多的财富,先要丰富自己的大脑,改变自己不切实际的思维方式,积累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提升自己的水平。

   立足现实,一步步推进自己的事业。当赚到钱时,要思考如何通过改进和创新,让自己的财富增长率提高,也就是如何去赚更多的钱。

   虽然不能迷信运气,但是如果有机遇,也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果断地把握住机遇。

   更多的机遇是要靠自己去发现、创造的。能够不断地发现、创造机遇,才能将自己的未来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6 穷人把过程当做累赘,富人在过程中找机会

  当代著名的翻译家傅东华曾说过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他说:“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上。你要细细体会和玩味这过程中的细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或一节铁,你要充分认识每节的价值。”

  过程其实是最美的,但它往往被人忽视。现在很多人都是很急功近利,过分关注结果,他们巴不得一下就由穷人变成富人,创富的过程在他们眼中似乎就是一种累赘。

  其实,过程和结果都是人生的财富。过程能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乐趣、增添宝贵的人生经验,那些能够认真把握过程的人往往能在过程中寻找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创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其中的各个部分,都是这个价值创造链条中的环节。像关注结果一样关注过程,关注每一个价值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你的认真和耐心会让你看得比别人更清楚,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这样你就会抓住机会,抢先一步,领先一路。一个人想要成为富人,就要转移注意力,把过分关注结果转变成关注过程。

  现在年轻人都爱穿一种款式的衣服,它质地坚硬,外形美观。

  对,它就是牛仔裤。发明它的人是一个叫李维·施特劳斯的德籍犹太人。

  李维·施特劳斯的出身并不显赫,他的家庭没有人经商,只是小职员的背景。他的成长也很平淡,顺顺利利地上完中学、大学,就如他的父辈一样,他当上了一个文员。

  但是,李维平淡的生活终于在1850年被打破了。那时有一则令人惊喜的消息传来:美国西部发现了大片金矿!无数的人开始做起了发财梦,他们千里迢迢蜂拥进美国西部不毛之地。这里面就包括李维。他当时20多岁,也想冒一把险,于是他毅然辞掉了那个平淡无味的工作,加入了浩大的淘金队伍中。

  等李维来到美国旧金山后,他的财富梦想完全破灭了。当时,那里已经挤满了淘金的人群,到处都是帐篷,那么多的人都蜗居在一个个帐篷里。他并不是第一个去淘金的人,也许黄金早淘得没多少了。很多人还在渴望着淘到金子,在做着暴富的梦,而李维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李维抛弃了淘金的梦想,他开始把目光转向淘金的过程中。他通过观察,发现淘金者们都待在一个地方,生活在帐篷里,而且淘金的地方离市中心好像很远,购物十分不便。他感觉这是个机会。与其干耗着,不如利用这个机会做点生意。于是他决定开一家日用品小店,不再从土里淘金,而是从淘金人身上寻找机会。

  李维的预测是正确的。他的小店刚开业光顾的人就络绎不绝,成本很快就赚回来了。

  李维开始扩大经营,他又乘船外出采购日用百货和一大批搭帐篷、马车篷用的帆布。这次李维的日用百货没等下船就被淘金者们抢购一空,他又淘到了一笔金子。但是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他的帆布却少有人问津。原来淘金者们都已搭好了帐篷,谁也不会费钱费力再去搭第二个,眼看帆布要赔本了。

  李维本来以为帐篷是人们的必需品,却没想到竟然无人问津,但是他不甘心就这么赔进去。他又开始了认真地思索。他发现淘金的工作很艰苦,衣裤经常要与石头、沙土摩擦,棉布做的裤子不耐穿,几天就磨破了,如果用这些厚厚的帆布做成裤子,肯定又结实又耐磨,说不定会大受欢迎呢!而且工地里还有许多用坏的被工人丢弃的帐篷,这些还可以成为无本的原料。于是李维把自己的帆布以及捡来的帆布改制成了样式新奇而又特别结实耐用的棕色工作裤,向淘金者们出售。

  1853年,第一条日后被称为“牛仔裤”的帆布工装裤在李维·施特劳斯手中诞生了,它以坚固、耐用、穿着舒适获得了当时西部牛仔和淘金者的喜爱。大量的订单雪片一样飞来。于是李维·施特劳斯放弃日用品店,成立了自己的牛仔裤公司,此后他又进行了数次改革和探索,不断把握机会,使得牛仔裤逐渐定型,完成了人类衣着的一次改革。李维的美洲之行真正淘到了金子。

  同样怀着淘金梦想去美洲,结果大部分人血本无归。淘到金子最多的反而是卖牛仔裤的。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必然。那些淘金者只关注那土下的金子,他们巴不得马上淘到金子,发上一笔财,他们没有耐心去研究别的。而李维却把注意力投到了淘金过程中,从而发明了牛仔裤,不仅大赚一笔,还由于对服装的划时代改革而名垂史册。

  其实我们创富不就是在美洲淘金吗?如果只关注脚下土里的一小块金子,只注重那从天而降的巨财,没有耐心去关注、去研究这个过程,那岂不是跟那些徒劳的淘金者一样吗?

  所以,不要做只想马上淘到黄金的人,要做留心过程、观察问题、找到机会、创造机会的人。

  有的人也许能在普通的工作中或者创业中勉勉强强做到研究过程、寻找机会,可是当过程变得凶险时,他们也许就会轻易放弃。但是,越是凶险的过程,机会就越多、越大,不懂得这一点,注定会被淘汰。

  郭少明1978年创建莎莎时,第一天的收入只有32港元。30年后,莎莎年营业额近30亿港币,成了亚洲最大的化妆品连锁店。在莎莎成长过程中,曾遇到过很多凶险,但都在郭少明的领导下化解了。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

  1997年,郭少明的莎莎国际控股公司,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其股份认购高达500多倍。但好景不长,不久亚洲就爆发了金融危机。那时莎莎四成的生意是来自游客,金融风暴后,一下跌了三四成生意。金融危机的持续,令许多商人减缓了投资的脚步,而郭少明却冷静了下来,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他经过分析,感觉经济的衰退,其实是加速国际扩张的黄金机会。因为房租便宜了,工资也降了下来。他判断,不出两三年,亚洲的经济就会复苏。于是他一口气在香港各个繁华街区,开了11间新店。此后,他又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开设了分店。很多人都只沉浸在愁闷里,而莎莎反而在危机里成长了起来,到1998年3月31日店庆20周年纪念时,其利润比1997年反而上升了1.5%。

  是啊,有危才有机。我们创富的过程,是漫长的,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认真去发现机会,完全可以缩短你成为富人的路;在创富的过程中你也许会遇到凶险甚至几近覆灭,但是如果你能够进行冷静的分析,开阔眼界,寻找有利点,那么危险反而会化作你的机遇。你要想做一个富人,就要热爱过程、善于挖掘过程中的珍贵机会。

  我们如何挖掘过程中的机会呢?

   你的眼睛不要老盯在自己赚了多少钱、自己的现状与梦想的差距上,老是盯着结果会使你失去耐心。

   把注意力多集中到过程上,比如一天下来,回想一下我今天做了什么呢?遇到了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是通过思考和努力就能解决的小问题,还是能开发出一个新产品来解决的问题,甚至是能独立形成一个新行业来解决的问题呢?机会来自于认真思考和渐深的挖掘。

   对形势要有冷静的分析和判断。往往形势混乱或不景气时,是你扩张地盘的大好时机。

   有了机会立即行动。领先一步,往往能够领先一路。 6 穷人只在乎赚多少钱,富人在乎赚钱的方法 富人之所以拥有较多的财富,往往因为富人的思维观念与众人不同:他们更在乎赚钱的方法,而穷人往往只在乎赚多少钱。

  在富人眼里,只有掌握赚钱的方法,才会有成功的可能;即使偶尔失败,把自己原来的家底折腾了个精光,但是只要方法对了,仍会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因此通常衡量富人的标准并不是他在银行里有多少存款,而是他有多少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

  当然,不少人也知道必须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但他们不懈于采用劳心费力的正常方法,更倾向于投机取巧的手段,幻想“赚钱不费力”。胆子大的人,把脑袋别在裤腰上,坑蒙拐骗抢,指望一夜暴富;胆子小的人,则打牌赌博买彩票,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上。

  当今中国社会,炒股、炒汇、实业……投资的机会更多了,许多人都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再把节省下来的钱一股脑地存进银行了,而是用来投资。而许多人都喜欢投资股票,以至于就连六七十岁的老奶奶也常常一边提着买菜的兜儿,一边进出股票交易所。她们见到老熟人最喜欢发的牢骚就是:“我又要去炒股,又要炒菜,还要带孙子,累死了。”如果别人劝她:“你家里又不缺钱,就不要去股市了。”她又会瞪大眼睛看着对方说:“难道放着闲钱不投资吗?”

  财富能够给人带来幸福,人们追求金钱是自然的、合理的,也是符合人性的。但是如果相信致富是如此简单,只要走进股票交易所,只要投身股市,甚至只要购买一张彩票,就能将财富装进自己的腰包,就能从此改变自己贫穷的人生,这不是童话故事,就是天方夜谭了。俗话说得好,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财富的追求,得靠正确的方法,而不是靠投机和盲目地追求。

  北京的柳先生有一天通过朋友知道了一家公司在销售原始股。为此,柳先生还专门上网查询,该公司美国上市价格是每股17至21美元,一年后预计价格为35至70美元。而当时朋友给柳先生报出的价格是每股5元人民币。公司还特别承诺,如果上市失败或停止上市,一定会回购全部股权。这下可给柳先生吃了定心丸。于是他拿出几乎所有积蓄20万元购买了4万股。然而直到今天,公司也没有上市。柳先生的钱也一去不回。

  俗话说得好:金子还需金子换。穷人并没有为他们的人生梦想付出金子般的努力,那么,实现梦想的希望也像天上掉金子一样渺茫。

  很多穷人都会受到股票暴利的诱惑,会奋不顾身地投资于股市,然后就静等赢利。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自己投进去的资金是否安全,这些财富一定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收入吗?换句话说,他们从来没想到“股市有风险,投资要慎重”这样的警示。

  很多穷人喜好不切实际的幻想,沉溺于“鸡生蛋,蛋生鸡”的幻想。他总在想,花两元买一注彩票,如果中了大奖,就会得500万元;如果再拿去投资,又会赚500万元。几年下来,岂不是李嘉诚第二?于是,他拼命买彩票,沉湎于这种致富概率低的“纳税”行为。税收本来是“劫富济贫”的事,富人的税率高,穷人的税率低,这是税收的基本原则。但穷人花在彩票上的钱,远远多于富人。

  其实穷人们应该明白,赚钱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富人在赚钱的时候,无不保持清醒的头脑,讲究赚钱的方法和规律。富人总是面对现实来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调整他们的计划,这样才使他们避免陷入失败。

  美国食品大王鲍洛奇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最初在一家食品店帮人卖水果。有一次,食品店里20箱香蕉被一场意外的大火烤得黄里带黑。老板让鲍洛奇降价出售。

  面对这个任务,刚开始鲍洛奇感到十分为难,他硬着头皮将香蕉摆到了摊上,拼命吆喝。但是人们一看到香蕉的模样,就会失望地扭头就走。任凭鲍洛奇使出浑身的解数来解释,都无济于事。到傍晚的时候,鲍洛奇把嗓子都喊破了,却连一根香蕉也没卖出去。

  夜里,又累又沮丧的鲍洛奇守着香蕉睡不着觉。他若有所思,起身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香蕉没有变质,只是皮上有些黑点,且因为烟熏火烧,吃起来反而别有风味。鲍洛奇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第二天,鲍洛奇又把香蕉摆了出来,仍是大声叫卖,只是吆喝的内容与前一天大不相同:“快来瞧快来看,最新进口的阿根廷香蕉,全城独此一家,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快来买呀!”

  不一会儿,水果摊前便围了一大群人。

  鲍洛奇注意到一位年轻的小姐,已经在摊前转了半天了,只是还一时下不了决心买,就礼貌地问她:“请问小姐,你以前见过这样的香蕉吗?你尝一根,我敢保证,你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香蕉。” 鲍洛奇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剥了一根香蕉,递到小姐的手里。

  小姐尝了一口,马上开口说:“嗯……的确味道与众不同。给我来10磅吧。”

  围观的顾客把刚才的场景看在眼里,不再犹豫。他们一拥而上,纷纷购买。所有被烤的香蕉在不到半天时间里以高出市价近一倍的价格被抢购一空。还有许多来得晚的顾客因为没有买到“阿根廷香蕉”而失望不已。

  试想一下,如果鲍洛奇一直用第一天的叫卖方式降价销售香蕉,可能等香蕉全烂了都无人问津。但鲍洛奇却以两倍于正常香蕉的价格,让“阿根廷香蕉”脱销。其原因就在于他找到了将这批具有特殊外观和口味的香蕉推销出去的方法。有了方法,一切变得轻而易举,财富自然源源不断。

  而现实生活中,穷人很难像鲍洛奇一样先找到赚钱的方法,再去行动。穷人只在乎赚多少钱,钱多则喜,钱少则忧。忧忧喜喜的人,财神是不怎么喜欢他的。世间有一个神奇的规律:你越在意往往越得不到。只有像富人一样,收回贪婪的看钱的眼光,去静心研究赚钱的方法,才有可能成功。

  富人在乎赚钱的方法,那他们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稍做总结:

  1.用脑子赚钱。

  赚钱始于头脑,富翁的钱都是“想”出来的!在当今财富时代,你见过谁用四肢赚大钱的?放眼世界富豪,如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等,是靠体力赚钱还是靠脑力赚钱?当然是靠脑子了!可能有人要问,运动员不是靠体力赚钱吗?但迈克尔·乔丹说:“我不是用四肢打球,而是用脑子打球。”再看,哪个奥运会冠军不是思维敏捷,具有超强的反应能力呢?由此看出,不用脑子的人,一辈子都只能是穷人,是别人赚钱的奴隶!

  2.借力赚钱。

  会借别人的手帮自己干活,就等于自己在干活。在现在这样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想要干出一番成就,仅靠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凭自己的能力赚钱是本事,能巧妙地借助他人的力量赚钱,却是高超的艺术。我们应该学会“借力”,让别人替自己赚钱。“借力”的要点是要让自己受益,又能让对方受益,即大家共同分享一个大蛋糕。

  3.借势赚钱。

  “与其待时,不如乘势”,借得东风好行船。这里的东风,其实指的就是势。温州一家报纸曾专门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91%的温州商人都关心政治,60%的经营者“因为某项政策的出台而放弃或者更有信心做某项生意或投资”。“顺势是眼光,取势是目的,做势就是行动。”这是胡雪岩的名言,值得大家共同学习。

7 穷人虚张声势,富人虚实合一

 我们因为很多客观条件的原因,对很多事情知之甚少,心里便容易产生唯恐落于人后的压迫感,这也是人们常见的心态。在绝不服输或“输人不输阵”的好胜心作祟下,一些一知半解的穷人处处虚张声势、不懂装懂,以此来保全自己的面子。这样的人看起来好像是很精于大道理,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说穿了只是由于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所产生的虚荣心在作祟。

  N先生是一个小杂志社的社长,他喜欢装腔作势,故意地降低自己的声调来表现庄重的样子。他总是装出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用一些暗示性话语或英语来发表高见,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做自我宣传。然而不论他再怎么装腔作势,还是得不到他人的认同。而这位仁兄所出版的杂志或周刊,也总是上不了台面。他所出版的刊物,总是被人批评为现学现卖、肤浅的杂学之流,这是因为他对任何事都喜欢评判。当他一开口说话,旁边的人就说:“天啊?又要开始了。”然后人们便咬着牙,万分痛苦地忍着。这和说大话、吹牛并无不同。自己本来没有高人一等的智慧,却装出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样子,只会让人看做是虚张声势的伪君子。

  “良贾深藏其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意思是说,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为人,品德高尚,但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虚实合一是一种高层次的谋略,是成大事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口若悬河、好出风头的人一定是非常浅薄的。时间长了,也令人反感乃至厌恶。相反那些看来口齿笨拙或者总是隐藏自己才干的人,却往往成竹在胸,计谋过人,更容易成功。

  任何人、任何商品或是公司,都以实至名归为佳。如果只有一个虚名却没有实在的内容,那是不能长久的。

  比如国内曾有一家酒厂,一年花在广告上的钱近亿元,花在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上的钱却不过区区数十万元,这显然是务虚不务实。结果呢,由于产品质量与其名声不符,红了两三年就衰落了。

  与穷人们相反,富人喜欢虚实合一,他们追求的是既有名又有实,名副其实。

  吴士宏曾担任过IBM中国销售总经理、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TCL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裁。她的好运开始于1985年,那一次,她鼓足勇气走进了IBM公司的北京办事处。两轮笔试和一次口试,她都顺利通过了。最后主考官问:“会不会打字?”她条件反射地说:“会!”“那么你一分钟能打多少?”“你的要求是多少?”主考官说了一个标准,她马上说“我可以”。因为她环视四周,发觉考场里没有一台打字机;果然,主考官说下次录取时再加试打字。而实际上她从未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她飞也似的跑回去,向亲友借了170元买了一台打字机,没日没夜地敲打了一星期,双手疲乏得连吃饭都拿不住筷子,她竟奇迹般地敲出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平。吴士宏就这样成为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员工。

  吴士宏之所以能敲开知名企业的大门,就是因为她运用虚实之道,她撒了谎,但不是将谎言进行到底,而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后,最终让实实在在的能力去证明一切。这就是富人的理论。在这方面表现更加可圈可点的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有一年得知图像公司即将成功开发出能显示图像的软件,深感落后的危机。他立即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加紧开发也能显示图像的“视窗”软件,决心用它打败“图像”软件。

  要研制一个大型软件,非短期可以完成。由于在时间上落后图像公司一步,已失先机,比尔·盖茨只好先造声势镇住对手和软件用户。他让人发布消息说:微软公司即将开发出一个新产品,它比图像公司将要完成的任何产品都好。

  为了把假话讲得像真话一样,比尔·盖茨专门聘请了一个善用花言巧语打动人心的推销天才,负责宣传这个尚未成形的软件。

  比尔·盖茨本人不停地给客户打电话说,只要他们再等待一段时间,他保证在他们与图像公司签约之前,能看到微软公司提供的更好的东西。为了增强说服力,微软公司还搞出了一个功能不全的示范品。他们称它为“烟幕与镜子”,做了一个迷惑客户的幌子。

  一年后,许多客户对微软公司吹得天花乱坠却迟迟不见露面的软件失去了耐心。这时,微软公司赶紧在纽约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宣布“视窗”将在年底推出,以坚定客户的信心。

  年底转眼即至,“视窗”还在“酝酿阶段”。微软公司又宣布将上市时间推迟到次年的第一季度。到了第二年,上市时间又被推迟到五月份,然后是八月份,再然后是十月份。由于每次推迟的时间并不长,客户觉得反正等了这么久,不如再等等看。

  十月很快到了,“视窗”仍不见踪影。于是,它成了新闻记者写辛辣文章的好材料,被媒体称之为“泡泡软件”。

  事实上,当盖茨不断向外界施放烟幕的同时,正组织大批人马埋头苦干,将潜力发挥到极限。他的烟幕是假的,他追求的品质却是真的,他绝不可能为赶时间做出一个劣质产品。要做就做得比对手更好,这是盖茨一向的风格。

  盖茨的烟幕弹害苦了包括图像公司在内的那些竞争公司,他们为了抢在微软公司之前占领市场,急急忙忙将产品推出,却因为软件设计中存在很大缺陷,都未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就是盖茨的精明之处,宁可在时间上失信,也不在质量上打折扣。

  在施放了无数个烟幕之后,历时三年之久、花去大约11万个工时的微软“视窗”终于问世了。它以卓越的品质,一举击败所有竞争产品,成为当时最畅销的软件。

  穷人喜欢虚张声势,一种可能是因为能力不够,没有办法做到像自己说的那样好;另一种就是因为缺乏责任心,他们从来不会把自己说过的话太当回事,说话就像刮过一阵风,说完就忘了。富人不一样,富人也造势,富人也懂得利用声势来引导人们,所不同的是他们会负责任地告诉你,他所做的和承诺的一样好,甚至比想象的更好。

1 穷人为老板打工,富人为自己打工

 穷人为老板打工,富人为自己打工,换句话说就是“穷人被别人经营,富人经营自己”。

  有些人总在感叹生不逢时,赶不上好的时机,于是一边无奈地给别人打工一边等待机会,结果机会总也不到来,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生。

  穷人选择为老板打工,而不是为自己打工,因为他们不敢为自己打工,更不敢让别人为自己打工,所以,只能无奈地为他人打工,也甘于被别人经营和安排。

  穷人本不愿沦为富人创富的工具,但他们无可奈何,因为不知怎么经营自己,更不知怎么经营别人,只是把原因都归结到社会、人际关系等因素上,从而弱化了自己的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穷人由于不懂得经营自己,害怕经营自己,所以沦为了富人棋盘上的棋子。

  穷人因不会经营自己,所以事倍功半,大努力小收获。富人因会经营自己,所以事半功倍,小努力大收获。这真是“赚钱的不挨累,挨累的不赚钱”!穷人总希望有一个稳定的职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不敢经营自己,宁愿为老板打工。

  富人敢于经营自己,他们有机会学会怎么经营自己,怎么经营别人,这让他们能够看准商机,抓住商机,即使是空手套白狼,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要想拥有更多的财富,光靠努力工作肯定不行,必须学会怎么经营自己,必须学会怎么经营别人,掌握各种经营的技巧,懂经营,会经营,这样才能够致富。

  这里说的经营,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开公司创业,而是让每一个人努力拥有更多的财富,所以想要致富,还是先学会经营自己吧。

  那么,究竟如何经营自己呢?

  1要学会经营自己,先要了解自己的性格。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可见性格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态度及行为表现都可反映出我们的性格特征。

  比尔·盖茨、潘石屹等成功的经营者都认为“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性格都不了解,那么经营自己就无从谈起。

  如果你真的不了解自己是属于哪种性格,你可以去找一些常用的评定个人性格的方法,比如《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量表》、《罗夏克墨迹测验》、《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九型人格测试》、《荣格心理测试》等。这些量表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一个人的个性做出全面评定。

  要学会经营自己,先要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性格。

  2要学会经营自己,先要搞清自己的兴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兴趣支撑。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让自己去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往往能获得较大的成功。要学会经营自己,先要搞清楚自己的兴趣。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领军者——贾樟柯,本来是搞绘画的,可是当他看了电影《黄土地》以后,他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在电影上!于是,他从1991年开始考北京电影学院,接连失败两次以后,直到1993年才如愿以偿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为了实现自己的导演梦,他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开始了他的电影实践。电影《小武》的成功,开启了他导演生涯的辉煌篇章。

  如果碰巧你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那么你要搞清业余兴趣和职业兴趣。另外,要考虑外界的客观现实条件,考察哪种职业兴趣更有机会展开和深入。同时,要培养自己的中心兴趣。

  3要学会经营自己,先要发现自身特长。

  有人问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是成功的两大关键。”我们自身的特长,是我们竞争的资本,也是我们竞争的根本,或者说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大家可能都知道大名鼎鼎的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他名扬四海,做得非常成功。不过,马克·吐温先前可并不想只当作家,他更想做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曾经投资做打字机,不想却赔掉了5万美元;后来,他看到出版商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觉得自己来发行,不是可以赚得更多吗?于是,他也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然而,经商与写作差异甚大,马克·吐温的出版公司不久就以破产倒闭而告终,他本人则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经过两次商业上的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不是个经商的料。他觉得自己很擅长演说,于是,他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终于找回了自我。最终,马克·吐温靠写作与演讲还清了所有债务。

  所以,要想致富,就必须发现自己真正的特长,并学会发挥自己的特长。

  4要学会经营自己,先要为自己确立目标。

  许多人不能致富,是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4% 的人有非常清晰明确的目标。这4%的人拥有的财富,超过了其他96%的人所拥有财富的总和。

  广州盛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希对此深有同感。她说,96%的人一生中忙忙碌碌,总是在直接或间接、主动或被动地为4%的人达成他们的人生目标,可见目标对于人们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黄希非常有主见,很早就有创业的想法。她说:“小时候父母常跟我说,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但是,从小我就有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而不是为别人提供一份好工作?”说到做到,她用三年时间修完中大自考本科后,就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创业历程。

  黄希在大二时累积了创业的第一笔原始资金。她所在的中大有很多留学生,相互交流对学习语言很有好处。黄希就和匈牙利、美国留学生一起创办了中外大学生联盟俱乐部。共有3000多人加入这个俱乐部,他们的会费成了她创业的第一笔原始资金。

  三年后,黄希的广州盛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她的经营下已经跻身广州市十大优秀外模(国际模特)公司之一。

  所以,要创富,就要先明确目标。如果我们明确目标,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走,成功就在我们眼前。

  希望所有想致富的人,真正学会如何经营自己。给别人打工,也是经营自己的一种方式。学会经营自己,才会经营别人,才会拥有成为富人的基本条件。

2 穷人想改变生活,富人想改变命运

某天,两个穷困潦倒的人领到了100元救济金,都非常开心。

  一个人用100元批了一堆袜子,拿出去卖,第一天获得了100元的利润。他留了50元买米买面,其他的钱又拿出去做生意,慢慢地富裕了起来。

  另一个人则马上跑到超市去买油、买米、买菜,饱餐了好几顿。钱很快就用完了,他又恢复到一贫如洗的生活。

  这便是穷人和富人对待财富的态度。穷人获得钱财,只是想改变当下的生活;富人则看得更远,他们想改变的是命运。

  穷人总是不懂富人的追求,他们总是心存疑惑:富人们还真是贪心,都已经有那么多钱了,住着别墅,出入有名车,大餐吃够了追求野菜,世界各地、山川河流到处留下了足迹,还不满足,他们挣那么多钱是为了什么呢?这些钱给我一辈子都花不完,要是我就拿着钱出去旅游,吃好的、喝好的,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何必忙忙碌碌的?一个不小心还有可能投资失败,赔个精光。

  富人则有自己的想法。最初的时候他们可能是因为生活的贫困而被迫创业。但是,后来他们会有更大的目标,这已经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东西,而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人生存在的价值,他们会不断地通过努力让自己,让周围人生活得更好,甚至使周围的社会更和谐。

  新东方让许多人认识了俞敏洪。他博闻强记、娴于辞令、幽默儒雅的儒商气质让许多的年轻人都对他崇拜有加。现在他站在演讲台上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谈论着他的奋斗史,看似辉煌,其实一路艰辛。但是他走到了今天,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他骨子里要改变自身命运的因子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农村的孩子俞敏洪在这条改变命运的人生道路上有好多次险些成为为“改变生活”而奋斗的穷人。1989年,经过了三次高考才考上北大,在北大任教四年的俞敏洪终于分得了一套10平方米的房子,这让他非常兴奋。他开始安于这样的生活。但是,一个渴望改变命运的人总是无法克服追求的冲动。一个个同窗好友跨越太平洋去了彼岸,这令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他想要过一种不被他人和社会控制的生活,他要奋斗,他决定留学。

  于是,他开始为出国积极地准备着,然而出国留学不是成绩好就行,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而他没有,他必须面对承担学费和生活费的现实问题。这时,如果换了别人可能会选择放弃,安心于在北大好好教书,为副教授或者教授的职称努力。毕竟评上职称要现实得多,能够更快地改善生活。但是,俞敏洪没有放弃,为筹集留学资金,他在校外办起了托福班。

  然而在当时教师在外办班还未曾被人理解,不久,北大以俞敏洪在校外用北大名义办培训班为由对他进行了处分。这个消息传遍了北大的角角落落,让俞敏洪颜面扫地,离开成为了他当时唯一的选择。

  离开北大后的俞敏洪开始专心致力于培训班,他开始了由一个老师到一个经理人的转变,打磨自己,甩掉了“眼睛向下,鼻子朝上”的北大姿态。他开始学习怎样行销自己和培训班,还学会了和社会、政府的各色人打交道。

  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俞敏洪终于有了大家认同的成功,新东方成为了中国民办教育的典范。这时候,应该说俞敏洪不再缺钱了,他的生活早就风生水起了,他本可以选择功成身退,过上他所期望的自由自在、四处游历的惬意生活,但是他却选择了让公司上市。他解释说:他希望用严厉的美国上市公司管理规则来规范内部,以制度说话,避免前面出现的人情和利益纠葛,从而实现自身的救赎,让企业顺利发展。为了长远的事业和利益,人们有时候需要放弃很多东西。

  问及之后的路,他说:“我希望办一所真正的私立大学,完全是非赢利的,由我出资建立基金会,由基金会的人来运作,大半的学生会选择来自农村有发展潜力又贫穷的孩子。我希望通过基金运作所获得的回报和学生自己的勤工俭学来让他们完成学业。这个学校已经在筹备中。”

  但是,要把这样的学校办下去需要充足的资金,他曾经半开玩笑地对媒体说:“我的钱还不够支撑这个学校的开支。”同时他又严肃地说:“从新东方目前上市运作的情况来看,只要新东方不会失败,未来做私立大学的钱可能还是够的。”

  回忆自己走过的路,他说:“如果我当年落榜、留学失败、被北大处罚后接受大家的劝说,安静地过日子,现在我可能是个农民,可能是个外语系副教授,我可能和很多人一样过着单位、社会为你设计的被动生活。”

  而如今,他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拥有了决定自己人生走向的能力。

  俞敏洪在改变命运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改善生活”的抉择。

  如果当年落榜,他选择做个农民,他可以不用经历三次看不见未来的高考的痛苦,他可以通过种地获得足够温饱的粮食,而不是到大学依然靠学校每月22元的资助过日子;如果他选择安逸,他就不会开培训班,他就可以在北大享受悠闲的大学教师生活,当上副教授,衣食无忧;如果他不从北大离职,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会淡忘对他的处分,他依然是一名令人羡慕的北大教师,然后是教授。

  但是,俞敏洪没有把目标仅仅定在改善生活上,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他成为了一名富人。

  穷人们以追求改变生活为出发点,眼光狭隘,不求佛,不抱佛脚,只停留在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职业培训、学历证书而努力,信仰书本,不关心周遭人的行为和周围世界的改变。

  富人们以改变命运为出发点,努力从情商、智商等方面综合地提升自己,学习时也不会仅仅依靠书本,他们善于从周围的活生生的世界里获得感悟。

  希腊船王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奥纳西斯创立了一个百年企业,被世人瞩目。然而多灾多难的他虽然在年幼时期受到了良好的小学、初中教育,但是16岁时就因战乱辍学,并没有获得大学证书。

  他之所以成功,除了他不放弃的勇气外,还有他从小培养的经商能力。他的父母是经营烟草生意的商人,经常与一些船运老板洽谈有关运输方面的事宜。这时候,奥纳西斯总是饶有兴趣地站在一旁,仔细认真地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他从小就接触并掌握了烟草行业的许多术语,还对船运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熟悉了商场上的很多规则和交往法则。他经常效仿那些沉稳而又精明的商人的言行,并期待自己也朝着这一方面发展。

  他是个稍微有些内向的孩子,经常面朝大海,欣赏大海的沉稳,完善自己的性格,从小他就希望自己能够驾驭大海。

  对父母与其他商人的观察,让他能够在之后与其他商人的接洽中游刃有余;对烟草的了解,让他在1929年经营烟草,成为百万富翁,积累了资本;对航运的了解,让他能够在1931年经济一片萧条的时候,有勇气用12万美元买下6艘船,开始了他的运输事业;沉稳的性格让他在经历患难和商海沉浮时镇定自若,最终成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商船队,他的名字也成了希腊船运的代名词。

  穷人为改变生活而努力,时常为一个既得的利益打乱人生规划,不管是学习计划还是事业计划。穷人永远只能追赶生活,让生活牵引着做一些事情。

  富人为改变命运而努力,目光长远,有步骤地经营自己,把一生作为一个整体,步步为营,踏踏实实地学习。富人开始追赶生活,而后超越生活,最后创造生活。

  穷人要想成为富人,在行动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面临生活的困境,不要把目标仅仅定为改善生活层面,要把目标定得更高远些。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求乎其中,得乎其下。

   在平静的生活中,不要让生活和工作消磨掉了进取的意志。

   要敢于放弃眼前的利益。只有敢于放弃,才有机会为自己的高目标拼搏,才有机会成功。要跳出每做一件事情只看眼前利益、只想改变生活的心理圈子。

   整体规划自己的人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开始和中间有可能没有回报,甚至是亏本,但是真正地把事业做大做完善的时候,获得的回报会更多更大。

   在为目标和事业拼搏的过程中,要敢于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越走越远,越攀越高。

1 穷人谋而不决,富人多谋善断

 很多人都想变成富人,问题在于他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不敢真的去做。穷人总有太多的顾虑,面对未来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他不去想一万,总去想万一,越想越觉得可怕,“这件事会不会失败”的念头取代了无数其他的可能性。结果,成功的可能也就在这种犹豫和等待中化为乌有。

  穷人一生都在等待,等所谓的机会,等条件成熟,头发等白了,心也等老了,即使条件成熟了,你也懒得干了,没有能力去做了。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不干就永远没有机会。

  平庸者就像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无论他在其他方面多么强大,在生命的竞赛中,他们总是容易被那些坚定的人挤走,因为后者想做什么,立刻去做。可以这样说,光拥有睿智的头脑还不够,还必须拥有果敢的判断力、决断力。

  机会稍纵即逝,犹豫不决的人很难抓住机会。雷厉风行虽然会犯错误,但总比什么也不敢做强。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总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在竞争中失败?仅仅因为耽搁与延误造成的失败,绝对在这众多的失败者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财富与风险同在。穷人只看到了风险,却有数不胜数的成功者因为在关键时刻冒着巨大风险,迅速做出决定,创造了财富。

  “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詹姆士如是说。他很明确地告诉人们:习惯造就一个人,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习惯,也可以养成自己所希望的习惯。

  果断决策的习惯对富人来说非常重要。准备成功或即将成功的人经常要准备冒险做出不成熟的判断或采取不利行动。富人认为,偶尔做出错误的决定,总比从不做决定要好。让一个人形成果断决策的个性,是生命成长中道德和意志训练方面最重要的工作。所以,如果你看到那些犹豫不决的平庸者,请离他们远一点,因为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只能带来灾难性后果,而快速决策则使许多成功人士渡过了危机和难关。

  干起来再说,边干边寻找机会,边干边创造条件,边干边修正,边干边完善,你是穷人你怕什么!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也许最初看起来没有希望的事,最终就有了好的结果。

  被誉为“商界常青树”的亿万富豪李晓华认为自己成功最大的秘诀就是:“果断抓住每一个机会。”作为中国第一个拥有法拉利轿车的人,李晓华也是第一个荣获联合国同时颁发的“科学与和平奖”和“和平使者奖”的中国人。在天空中就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李晓华”星。那么他是怎样由一个普通工人,一个在北大荒插队的初中知青而成为亿万富豪的呢?

  1978年,李晓华就抛弃“铁饭碗”“下海”成了中国第一代个体户。他的第一个机遇出现在广交会上,他牢牢地把握住了。在南下广州进货的时候,他偶然看到了一台作为样品的美国冷饮机。他掏出仅有的300元钱运回北京。他用冷饮机在盛夏的北戴河赚了十几万元,这是他挖到的第一桶金。

  李晓华令人称奇之处在于,之后他几乎没有放过每一次机遇。1989年由于政治原因,香港政局不稳,许多香港人移民欧美。当时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剧烈震荡,许多人为移民家具、电器都不要了,只要给钱就卖了。

  当时,刚刚在日本因为“章光101”而大赚一笔的李晓华来到了香港。他看到了一些有钱人纷纷忙于移民,悲观的论调使香港的地价猛跌。那时候,到处贴满了出售旧楼的广告。看不清形势的商人则纷纷将手中的物业以“跳楼价”抛售。一时间,房地产市场一片跌声。许多香港房地产商对中国大陆的形势吃不准,也不敢贸然接手楼盘。一直关注着国家形势的李晓华却看准了这个时机。在他看来,中国改革开放脚步只会向前继续走而不会走回头路,香港就这么大的弹丸之地,寸土寸金,电器产品可以说想生产多少生产多少,而土地、房屋是没法造出来的。于是他果断投入大量资金,大批收购低于平时售价的楼宇。他确信,风雨过后必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不到半年,正如李晓华所料,形势日趋明朗化:中国局势稳定,对外开放政策不变,“一国两制”方针不变。于是,许多离港居民陆续返港,香港房地产价格骤然之间又连续攀升。

  李晓华见时机成熟,将手中的楼盘全部抛出,一举跻身于亿万富豪的行列。这场漂亮的“房地产之战”成了他商战中的经典之作。

  事后人们一再问起李晓华:“你为什么能够力排众议,当机立断?”

  李晓华的回答是:“我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信心。”

  在这场特殊的房地产之战中,不熟悉中国国情的商人不敢贸然行动,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商人也不敢铤而走险;唯独像李晓华这样有着40年中国生活经历,并且对这片土地有着无比深厚感情的中国商人,才能做到如此胸有成竹,从而稳操胜券。

  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出现的。这句话在李晓华身上得到了近乎完美的验证。

  犹太人中流传着一句格言:人的一生中,有三种东西不能使用过多,做面包的酵母、盐和犹豫。酵母放多了面包会酸,盐放多了菜会咸,犹豫过多则会丧失赚钱和扬名的机会。

  机会其实就在你身边,就看你会不会去发现和创造。每扇机会之门,都有一把打开它的钥匙,但是,这一把钥匙不在别处,而在每个人的心里。机会看来遥不可及,思维角度一换机会就近在咫尺!在你得到第一个机会之前,要想办法做好一件事让人看一看。假如你通过行动创造了一件乃至几件让人佩服的事,就会受到他人的重视,以此赢来第一个机会。之后,机会还能带来机会,成功会继续造就成功!抓住机会也像一切冒险一样,你必须先放弃事前不确定的输赢,去探求你没有一定把握的下一步。

  世界上每一位成功的商人都是“风险管理家”,他们不会因为害怕风险而放弃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很多时候,仅仅因为一个机会,他们就会一举成功。

  要做到多谋善断,要注意以下几点:

   果断决策才能抓住每一个机会,要想成功就要冒险。在富人眼中,冒险并不是做了什么天大的抉择,而是咬紧牙关,不管多么困难,一定要有赢的决心。成功最大的成就感也源自于此。

   立即行动。很多穷人也很聪明,也能规划出很多好的主意,而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执行,在于是不是马上去做!在深思熟虑做出决断之后,富人立刻就会投入行动。因为他们深知:要成功就要积极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会产生成果。有非常多的人这么想:“成功始于想法。”但是,只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有付出行动,还是不可能成功。

   要向自己确立的目标迈进。富人会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设定目标是提升效率的第一步,目标有助于你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从而使工作条理化。有序的工作也就等于节省了时间,并且能够激发潜能,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明确自己今天该做的工作,是成为一个富人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电视剧里富人的秘书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提醒富人当天的日程安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当天的事项列一个清单,然后按轻重急缓排序。

  所有的富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都是永不停歇地跋涉着,并显示出非凡的能力。即使是涉及重大的事情,他们的行动也要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理想的时机并不存在。那些幻想理想时机存在的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幻想着有那样一个理想的时机。他们大部分人都犯下了等待理想时机到来的错误。这只是一个美丽的借口。通常来说,理想时机就是从现在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直至实现自己的财富之梦。如果你想成功,现在就开始行动,从现在这一刻起就积极行动。 2 穷人喜欢安逸,富人渴望挑战 

  如果问一下什么样的赚钱形式最理想,很多人也许会诙谐地说:最理想的就是躺在床上都能赚钱。

  理想毕竟只是理想。事实上,躺在“温床”上,只喜欢安逸,不肯面对外界的风风雨雨,终究是一无所获的。除非做不争气的职业。

  很多人也许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常会抱怨自己的工作太庸庸碌碌,会发誓要有所改变,但是他们只会在脑袋里给自己鼓劲,一要他们离开“温床”,他们就要打退堂鼓。他们无法对庸碌说再见,怯于对命运叫板。他们已经喜欢上了安逸,他们骨子里迷恋安逸。

  2006年夏,小周大学毕业。刚出学校他有着很大的雄心和动力,立志要在几年内做出一番事业。工作以后,一切好像都慢慢地变了。他的工作很普通,生活也很安逸,日久天长,一天天地把原有的那份激情和动力冲刷掉了。他刚踏出校园时,发誓要在一年内走出打工的圈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整整两年过去了,他还是一点成绩都没有。每天看着时钟,他对着自己说,快要上班了,快要下班了。身上没有钱了,他整天想着薪水什么时候可以发。发了薪水,他想的是要怎样安排改善一下生活,享受一时的解压。星期日快到了,他想的是要去哪里玩。就这样他过着重复的没有激情的生活,原有的所有动机全都抛到了九天云外。

  他也曾有过机会,那是工作了大约一年后,他自己存了点钱,然后有个朋友辞掉了大学老师的工作自己创业,邀他一起做。他当时心潮澎湃,答应朋友两星期后辞掉工作,去朋友那座城市。可是,就在这两星期里,他的勇气全磨没了。一想到要放弃现在稳定和安逸的工作,他就有点不情愿。他又想到了自己辛苦工作存了这点钱,万一赔了怎么办?一想到自己要去跑市场找客户,或者绞尽脑汁地收账款之类的,他就有点胆怯。那么多事情要自己去承受,那么多责任要压在自己身上,一想到这里,他心里的天平就开始变化了。他最终拒绝了朋友的邀请,重新躺进了自己的“温床”,上班下班,聊天打牌,或者偶尔撮一顿,他嘲笑自己是个骗子。

  几个月过去了,他得知朋友做水泥生意,赚了第一桶金,而他依旧是那个庸庸碌碌的“小蚂蚁”。

  我们看,上例中小周虽然有雄心壮志,但他的计划梦想都落空了。这因为他的动力和激情都被庸碌的生活磨掉了,他舍不得放弃那份工作,他贪恋安逸的襁褓,不敢去和朋友一起去吃苦、去创业、去接受挑战,自然财富不会白白送到他的手中。他也只能继续等着发点工资的生活,继续在生活中迷失自己。

  宋朝的张耒曾说过一句话:“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意思是说:任何事业,不论高低贵贱,其实都能带来大的成功,但重要的是你意志要坚强;如果一个人有所追求,怎么会闲适和安逸呢?因此,想要有所成,就要敢于抛弃那份淡化你意志的安逸!

  一个人所能获得财富的多少其实是和他所承担的责任大小成正比的。一个人的财富多,意味着他所遇到的挑战和尽的责任也更多。反之,只有一个人闯过的挑战和尽到的责任越多,他的财富才会积累得越多。因此,想积累财富,你就要勇敢地去面对挑战,去担起更多的责任!

  大学毕业后,丁磊被分配到了宁波市电信局。电信局是个好单位,旱涝保收,待遇很不错。丁磊那两年工作平平常常,但是家乡的很多人都很羡慕他。可是,丁磊却多次问自己,难道这辈子就这样安逸下去吗?难道自己的才能就只能做这么多,承担这么多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丁磊鼓足勇气,在1995年,从电信局辞职。他的辞职,当然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大家都不能理解:这个工作虽然不能成为富豪,但是已经能过得比较滋润了,而多少人都梦想着得到这份工作。而丁磊去意已定,一心想出去闯一闯。他以后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过这样的话:“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刚一到广州,人生地不熟,面对如织的行人和车流,面对高楼大厦,丁磊越发感到财富的重要性。最现实的是一日三餐总得花钱吧?也不可能睡在大街上成为盲流吧?那时,丁磊身上带的钱不多,他得省着花。朋友也曾劝他,你这样在外奔波,何苦呢?但是丁磊就是这么固执,他就是要打破“铁饭碗”,他敢于挑战自我,他已经迈出了成功的重要一步。

  他感觉创业时机还不成熟,于是先找了份工作,适应一下外面的环境,锻炼一下自己。外面工作不太好找,他不知道去了多少公司面试过,不知道费过多少口舌,终于凭着自己的耐心和实力,在1995年5月,进入了外企Sebyse工作。

  刚开始工作的日子是很艰难的,但是丁磊却乐观地面对着。他亲自到市场去买菜,亲自下厨,既省钱又能享受“厨艺”的乐趣,他还学了“古筝”弹奏,“苦中作乐”。

  在Sebyse广州分公司工作一年后,丁磊的收入有所提高,日子过得安安稳稳的,但丁磊又开始不“安分”了。他感觉这个舞台还是无法发挥自己的最大力量,他萌发了辞职和别人一起创立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念头。

  离开Sebyse也是丁磊的一个重要选择,因为他要离开的是一家收入丰厚的外企,而去的却是当时一家处于创业阶段、小得可怜的公司。丁磊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他相信公司将来对国内的互联网行业一定会产生影响,一定能够承担起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份责任。他满怀热情,充满动力。当时,丁磊承担了公司几乎所有的技术任务。虽然他的技术背景还比较不错,但是他缺乏足够的商业经验,最后他发现这家公司和自己当初想象的发生了背离,他再一次放弃了这个熟悉的地方,勇敢地迈向了人生的转折——自己创业!

  1997年5月,丁磊决定创办网易公司。此后,他将网易从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今天拥有近300名员工、在美国上市的知名互联网技术企业。

  涉及新行业互联网,自然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丁磊的网易不但遇到了很多挑战,甚至几近覆灭。2000年6月,网易股票在纳斯达克挂牌,在科技股已经开始崩盘的情况下,网易的股价从第一天开始就节节下滑。2001年,网易因财务问题被纳斯达克摘牌,股价仅64美分。一时间网易将被收购的传言层出不穷。丁磊沉着应对挑战。他静下心来本分地经营着网易。他把赢利的目光投向在线游戏《西游记》和短信服务、股票点播以及一个类似MSN Explorer的新产品上。他的远见和冷静造就了后来网易在短信和网络游戏上的成功。2003年10月10日,网易股价升至70.27美元的历史高点,丁磊成为第一个做互联网起家的国内富豪。

  丁磊,当年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但他放弃铁饭碗,放弃过去的安逸,敢于去承担责任,去面对挑战,最终成就了他和网易。

  所以,要想创富,就必须勇敢地迈出那一步。我们不仅要敢于承担责任,还要渴望承担更多的责任,接受更多的挑战,这样我们的事业就不会有失去激情而衰落的那一天。

  如果你胸中有了这样去做的激情,那么送你以下一些参考:

   放弃安逸,但不代表盲目,你必须要有一些自己的打算,确定自己要努力的方向,要从事的行业。

   一旦有了时机,要马上行动。不要只想过去的生活多么好,沉溺于过去只会使自己失去创造辉煌的机会。

   如果觉得有前途的事,勇敢地去做吧。即使你没经验,会遇到很多挑战,但你要告诉自己,挑战是你成长的机会和帮手,从应对挑战到游戏于挑战之中,渴望挑战,这是你应有的心态。

   多想一下自己做了多少事,多想一下自己为这个社会、为他人承担了多少责任,把承担责任当成自己的动力。承担的责任多了,你的事业自然就起步和腾飞了,你的财富自然就多了。 

3 穷人喜欢存钱,富人喜欢投资

 想必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富人为什么就那么富有?他们具备哪些省吃俭用、辛勤工作的上班族所不具备的神奇技能?他们为什么能够积累巨额的财富?答案其实很简单:投资理财的能力。

  穷人和富人理财观念和知识的巨大差异,是造成穷富差距的主要原因。罗伯特·清崎在《穷爸爸·富爸爸》中一语道破:穷人在为钱而工作,富人让钱为他们工作。富人买入资产,穷人只有支出。

  不少人觉得自己最缺钱,其实,这些人最缺的是创造财富的思维和能力,最缺投资理财意识和技能。

  安守分本的老张夫妇都在一家国有旅行社工作,一发工资就存银行,省吃俭用,总算攒了十几万元钱。可是,生日这天,亲朋们的话让老张开始怀疑自己的做法。

  弟弟对他说:“这年头,谁还把钱放银行啊?现在都成‘负利率’了!牵头猪回家也比放在银行强! ”

  妹夫说:“买点基金啥的,一年下来收益率至少也有10%!存银行,活期利率只有0.72%,还要扣20%的税,太不划算了。”

  老张70多岁的母亲也给他出主意:“我看啊,股市太虚,还是买房子踏实。买个房子,好歹也看得见摸得着,跑也跑不了!”

  老张的弟媳妇附和说:“妈说的是,北京的房价只能往上蹿!”2003年,她买了一套位于五道口的80多平方米的房子,从4000元/平方米涨到了一万多元/平方米,所以,老张弟媳张口闭口不离房地产投资。

  老张的妹妹说:“其实买股票也不错,你看,我年初买的几只股票,现在都翻了好几倍了!”

  就连老张的老伴也意识到:“银行存款利息太低,还要额外征收利息税,存银行就等于贬值!”

  大家七嘴八舌,把老张说蒙了。

  老张心想,我是想用这些钱赚钱,可我该干些什么呢?我什么也不懂啊。

  由此看来,穷人要想成为真正的富人,只靠努力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经营和投资的意识,并且掌握投资理财的技巧。

  实际上富人用来赚钱的钱并非都是自己的,很大部分靠银行贷款。而银行的钱又是哪里来的?很多都是穷人存进去的。这样我们就清楚了,富人实际上是利用了无数穷人的小钱,进行自己的投资,生产自己的产品,再提供给穷人消费,把穷人的钱赚走。

  穷人喜欢存钱,富人喜欢贷款。一个把钱放进去,一个把钱拿出来,实际上富人的资本很多是穷人给的,穷人始终在给富人输血。这其间,银行充当了最重要的角色。银行是干什么的?就是做钱生意的,生意从来只认利润,生意只能在生意人之间做。从这个意义来说,银行永远是富人的朋友。

  穷人喜欢存钱。穷人总是将储蓄当做生活的保障,存款越多,就觉得越有安全感。这样积累下去,穷人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把有用的钱全部束之高阁,让自己的潜能无从发挥。他们不懂得,利用这些钱,能够赚到比银行利息多得多的钱。

  理财和投资,很多穷人觉得这是有钱人的事儿,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钱,怎么理财投资?而事实上,人人都该学会理财,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钱,离不开对财富的管理。

  其实,实用的理财远没有书中说的那么复杂,要靠理财致富只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固定的储蓄、追求高回报以及长期等待。

  如果从现在开始,每年定期攒下1.4万元,然后把这些钱都投资到股票或者房地产等投资项目上,如果每年能够获得平均20%的投资回报,持续40年,你可以积累的财富是:

  1.4万×(1+20%)^40=1.0281亿!

  这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自己就这么成了亿万富翁!但这并非天方夜谭,完全有实现的可能。

  如果同样的一笔钱,存入银行,如果按照平均5%的年利率,40年后你的存款只有:

  1.4万元×(1+5%)^40=169万元

  事实上,许多事例都能生动地说明这个问题,诺贝尔基金会100多年的理财经验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诺贝尔奖金设立伊始,诺贝尔留下的遗产只有980万美元。到了今天,诺贝尔奖金每年发放大约650万美元,这仅仅是诺贝尔基金会每年投资收入的一部分而已。为了能够支付这笔巨大的费用,过去100多年间,诺贝尔基金会怎样来理财投资的呢?

  诺贝尔基金会是遵照诺贝尔的遗嘱建立的,其目的是为了支付诺贝尔奖金,在管理上限制非常严格,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其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基金投资的范围:投资必须限定于安全并且有固定收益的项目上,比如公共债券和银行存款。像诸如股票等因为风险太大,弄不好会“血本无归”,因此属于禁止之列,这种安全至上的投资策略的确相当稳健,但带来的后果就是,牺牲了回报率。在经过50多年奖金的发放和减去基金运作的开销之后,1953年该基金会的资产仅仅剩下300多万美元,本金损失高达三分之二。再这样继续下去,声名显赫的诺贝尔奖将难以为继。

  在这种严峻时刻,诺贝尔基金会的理事们终于意识到了投资回报率对于财富积累的关键作用。在1953年,基金会做出了重大调整,更改了基金管理章程,将原先只允许投资银行或者公债的理念转变为以投资股票、房地产等项目的理财观念。这一观念的巨大转变,为诺贝尔基金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到2005年,诺贝尔基金会的总资产达到了4.5亿美元。诺贝尔基金会用自身一个世纪的历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财富投资课。

  当然,管理诺贝尔基金会的都是专家,他们有很高的投资素质。穷人投资未必就有这样的幸运。正因为穷人、富人都在投资这条路上挤,这条路才是格外艰险的。凡是回报率高的投资风险必然也大,投资理财是否成功,最终还要由素质决定的。投资是一条捷径,也是一条险道,投资成功的许多范例都只是特例,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投资的公式也只是理论上的计算,为你提供一种思路而已。

  有些人认为理财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专利,要先有足够的钱,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事实上,影响未来财富的关键因素,是投资回报率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而不是资金的多寡。以那个神奇的公式所讲述的方法为例,若你已经拥有36万元,则你可以减少奋斗10年,若你已有261万元,则可以减少奋斗20 年,而只需20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从理论上来讲,你想成为富人只需具备三个条件就足够了:固定的储蓄、追求高回报以及长期等待。而实际上要达到这一点,还要看你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和高超的技巧。理财致富是马拉松竞赛,而非百米冲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所以应该做到:

   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以积累起一定的投资资金。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就必须节制冲动性消费,盲目购物经常会给财务带来潜在的隐患。

   评估家庭的财务状况,看收支状况是不是平衡,起码应该略有结余,然后,留下足够的家庭备用金,把富余的钱用于投资。

   制订长期的投资计划。 

4 穷人把贫穷看成苦难源泉 富人看成幸福沃土

 穷人因为贫穷而不敢冒险,不敢投资,投资怕赔本。正因为穷人赢得起输不起,所以,就不自觉地固守贫穷,而又不甘于贫穷,于是认为贫穷是自己一切苦难的源泉。

  做子女的抱怨自己没有有钱的父母,因为父母贫穷,自己上学坐不上体面的轿车,穿不上名牌服装,不能买自己想要的电脑、手机,不能请朋友们出入高档消费场所,找不到好工作……因为父母穷,好像自己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甚至感觉别人在嘲笑自己……更有人把贫穷看成无法摆脱的恶性循环。也有人戏称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做妻子的抱怨自己没有找个有钱的丈夫,自己为什么老得这么快?自己为什么不能穿高贵的衣服?戴高贵的饰物?自己为什么不能住高档别墅?自己为什么不能坐高档轿车?自己的婚姻为什么缺乏幸福和乐趣?夫妻之间为什么总是争吵?……这一切都因为自己没有找到一个有钱的丈夫。

  更有人抱怨家庭中没有有钱的亲戚可以帮助自己……亲顾亲顾,而自己却无亲而顾,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也有不少人抱怨自己目前的贫穷,怪自己没钱:“如果我现在有钱,我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了!”“这个项目真好,可惜我没钱做这个项目!”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这样为自己找借口,他们抱怨命运的不公,认为贫穷是导致自己苦难的源泉。其实,这是人们的通病。他们并没有真正想过,他们之所以穷实际是穷在思维上。思维的贫穷导致行动的落后,行动的落后导致生活的贫穷。

  而那些起步于贫穷的富人,他们则把贫穷看成幸福的沃土,他们感谢自己曾经贫穷的经历。因为贫穷,他们不得不进取,他们获得了致富的强烈愿望。因为贫穷,他们不得不学习,提升自己致富的本领,他们因此获得了致富的本领。因为贫穷,又因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他们不得不冒险,他们因冒险而成功。所以,富人把贫穷看成是自己幸福的沃土。

  其实,富人并非一开始就富有,即便是富家子弟,他们的祖上也绝大部分都是穷人,即使是出身富贵的人,祖上也不可能世世富贵。历史上或者现实中,从穷人变成富人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他们能成为富人?因为富人不相信命运,他们把贫穷当做了幸福的沃土,将贫穷当成了自己奋斗的原动力。

  一个美国黑人小孩福勒,家里有七个孩子,他5岁就开始干活,9岁就赶骡子谋生,他周围的很多朋友也都是如此。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庭,却有一个不平凡的母亲。她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繁荣富足的世界,自己的家庭不应该如此贫穷。她经常告诉自己的儿子福勒:“我们不该这样穷的,我不愿意听你说,我们的贫穷是上帝的意愿。我们的贫穷不是由于上帝的缘故,而是因为你的父亲从来就没有产生过致富的愿望。家族里的任何人都没有过出人头地的想法。”

  从此,一个概念从小就在福勒的心中深深扎根:贫穷,是因为没有产生过要致富的想法!这个观念改变了福勒的一生,他最终变成了富人。多年之后,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他依然用母亲的话来回答:我们这么穷,是因为父亲从来没有产生过致富的想法。而我,虽然不能成为富人的后代,但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

  富人之所以能成为富人,就在于他们从贫穷中得到了激励,立志要改变现状,改变贫穷的面貌,成为富人的祖先。而这种愿望的激励作用大得惊人。

  如果你是某个厨具公司的推销员,给你一个任务将价值50元的电饭煲,用300元的价格卖掉,你肯定认为这不可能。但如果有一帮绑匪,绑架了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并且威胁说如果你不在3小时之内将这件电饭煲以300元的价格卖掉,他们就撕票,你认为你能不能做到?你必然会产生出强烈的欲望和发挥全部的能量,想尽一切办法,在3小时内卖掉这只电饭煲。而你很有可能会成功。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很少有工作会有售价50元的电饭煲以300元卖掉那样的困难。

  为什么穷人会认为成功离自己那样遥远?因为这取决于你是否有强烈的欲望、动力和决心,去完成你的任务。不是想要去成功,而是必须要成功!你的欲望有多么强烈,就能迸发出多么巨大的能量。欲望有多大,就能克服多大的困难。你完全可以挖掘生命中巨大的能量,激发成功的欲望,因为欲望是成功的原动力,也是摆脱贫穷,成为富人的根源。

  穷人把贫穷视为厄运的象征和苦难的源泉,而富人却把贫穷变成了自我创富的愿望和动力。这是一种明确的意愿和无坚不摧的欲望所表达出来的力量。正如《乱世佳人》中的女主角郝思嘉在因为战争毁于一旦的家园面前,面临着贫穷和饥饿的困境时发下的誓言:“上帝为我作证,上帝为我作证,北佬休想将我整垮,等熬过了这一关,我决不再忍饥挨饿,也决不再让我的亲人忍饥挨饿了!”而最后,她战胜了一切困难,又重新站了起来,这就是愿望的力量。

  将贫穷作为自己成功的反面激励,没有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没有坚不可摧的创富欲望,远大的创富目标便永远不可能达到。人的欲望愈强大,目标就愈接近,正如弓拉得愈满,箭头就飞得愈远一样。在成功的创富道路上,是没有困难和不幸能够阻挡创富的脚步的。有了明确高远的目标,又有火热的、坚不可摧的欲望和力量,必然产生坚定有力的行动。一个人只有不畏艰难,不轻言失败,信心百倍,朝着既定目标永不回头,才会在有生之年成功地创造出财富。

  当然,仅仅有强烈的致富愿望还不够,还要将目标具体化,必须将自己要获得的财富目标用数字确定下来。比如说,30万元、100万元还是200万元,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还是亿万富翁?你必须把自己的财富目标用数字明确地确立下来。

  制订远大目标后,还应当有相应的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从近期到中期而远期,逐步推进,让自己切实感受到财富的积累过程,贫穷的环境逐步改变,这也是一个富人拥有成就感的最大源泉。绝大多数富人都特别喜欢回忆起自己白手起家的过程,因为这是他们将贫穷转化为幸福沃土的动力所在,也是他们有着最大成就感的地方。在这一过程中,成功创富的希望逐步明确,最终成为富人的目的也就能够达到了。

  把贫穷当成自己的大学来读,可以学到致富的本领。

  内地第一富婆陈丽华是满清贵族后裔、正黄旗世家,在北京颐和园出生、长大,但她幼年却因家境贫寒,读到高中便不得不辍学了。为生计所迫,陈丽华做起了家具维修生意。由于她颇具生意头脑,待人热情讲诚信,她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不久她就创办了自己的家具厂。1982年,陈丽华移居香港,她用自己做家具生意赚来的钱在比利华购置了12栋别墅,低价买进高价出手,几个回合下来,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创业资本。目前,她创建的富华国际集团在北京拥有数家房地产企业。1996年她在北京投资5亿多元的长安俱乐部在某种程度上仍是身份或财富的象征,长安俱乐部也是时下中国最好的私人俱乐部之一。成功后的陈丽华从内心感谢贫穷,她说:“贫穷真的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实现致富的目标,需要许多知识和智慧。一个简便的方法便是向富人学习。犹太人被称为“世界第一商人”。在犹太人的经商经典《塔木德》中这样写道:“要想变得富有,你就必须向富人学习。在富人堆里即使站上一会儿,也会闻到富人的气息。”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富人的思维。

  最后,需要提醒你的是,你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应该是正当的。目标的达成不能以破坏法律、公德和损人利己为标准。否则,这种黑色的成功发家过程,不但不会被世人承认,还会遭到唾弃和惩罚,也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思想和精神压力。事实上,许多真正凭借强大愿望而获取巨大财富的佼佼者,他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是常常乐意与别人分享成功的愉悦的,或者把精神财富如创富意识、理论、思想传授于人,或者把物质财富无私地回报社会。许多值得人们敬仰的大富豪都是如此,足见他们的创富之心是多么纯良与崇高。

  据统计,美国每年创立的新公司中,约有10%为25岁以下的青年或失业者所办,很多是老板一人打点,他们靠一个创意或看准的一个机会大胆投资,其中一半以上获得了成功。

  所以,如果想要致富,先要停止抱怨,改变把贫穷当成自己苦难源泉的思维方式,正视贫穷,把贫穷当成激励自己进取的动力,当成幸福的沃土,使自己不断获取摆脱贫穷、不断致富的欲望动力,不断寻求致富的智慧,提升致富的能力。 

5 穷人知难而退,富人知难而战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身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大凡有志之人,无论身处什么险境,只要心里有宏伟的目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永不气馁的行动。

  穷人知难而退,富人知难而战。或者说穷人害怕问题,富人解决问题。

  李阳是“疯狂英语”的创始人。他在中学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因对学习失去信心曾多次有退学的想法。1986年他勉强考入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大学一二年级时,李阳多次补考英语。为了彻底改变英语学习成绩差的状况,李阳摒弃了偏重语法训练和阅读训练的传统学习方法,而是另辟蹊径,从口语突破,他把考试题变成朗朗上口的句子,然后训练得能脱口而出。就这样通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 1988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时,李阳获得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李阳总结出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于那些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有困难的人,这种方法是英语的素质教育和传统考试的完美结合。人们把他的这种学习方法称为“疯狂英语”。1989年李阳首次成功地公开发表演讲介绍这套方法,并开始应邀到各地的大学和中学传授疯狂英语。多年来,许多大学生、中学生运用这套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托福、英语四六级和高考成绩。

  李阳自己用这种方法练就了一口非常地道的美语,他配音的广告在香港和东南亚电视台广泛播出。1993年底,中美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时,李阳担任了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首席顾问理查德·布什先生关于“克林顿当选总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制订过程”重要演讲的现场口译,获得了中美双方的高度赞赏。美国外交委员会还特别就此事给李阳发了感谢信。

  国内外一百多家报纸、杂志,数十家电视台、广播电台都报道了李阳的事迹和方法,疯狂英语风靡全国。可以说李阳在英语教育和人生激励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国内外传媒和广大英语学习者赞誉他为“英语播种机”和“人生激励导师”。在获得美誉的同时,李阳也获得了丰厚的财富。

  从一个英语不及格的年轻人到全国都以他为学习英语的榜样,从李阳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出他面对困难时不轻易妥协的精神。

  穷人和富人的距离,不仅体现在春风得意的时候,更多是体现在逆境中。穷人在逆境中,看到的是自己身边所有的不利因素,他们多数会选择放弃,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不为别的,只因为那里安全,没有风雨。

  富人在逆境中,多数会选择逆流而上,他们会在挫折和困境中积极地寻找机遇。他们知道,不利和有利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而且那梦寐以求的成功,就在困难的不远处,只要去发现,去改变,去挑战,就会找到惊喜。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自己最落寞的时候,也就是最倒霉的时候,还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对待工作,就算是什么也不懂,还是这样去做。李阳当初英语考试不及格时恐怕也不曾想过未来会把英语当成自己的事业,但他没有放弃英语的学习,而且还努力寻找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他成功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梦想。问题是,为了它你肯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而当你得知,通往梦想的路上会充满荆棘,你会选择勇往直前,还是黯然离场?很多人往往会关注对于梦想的树立,而忽略过程的艰辛。特别是当面对一个看似无望的现实的时候,能有多少人会坚持,而又有多少人会放弃呢?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穷人总是把安逸平静的生活当做习惯,困难太大成为他们逃避的借口。富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为自己找借口,他们知道再完美的借口也不起任何作用。他们要找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曾经有这样一个年轻人,9岁时丧母,仅受过18个月的非正规教育。他曾经十一次被雇主辞退,两次生意失败,又曾遭丧妻之痛。在25岁以前,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四处谋生。29岁,他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31岁,他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34岁,他参加国会大选,竞选国会议员连任,又落选了。45岁,他竞选参议员,落选了。47岁,他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又失败了。49岁,他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51岁时当选美国第16届总统。他就是著名的亚伯拉罕·林肯。

  按理说林肯具备许多穷人的条件。在生活当中,许多一辈子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往往也具备了这些条件,他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不知不觉地当了一辈子穷人。为什么“穷人”林肯最后当了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原因很简单,面对这一大堆的困难,许多人都看不到希望,都知难而退了,于是成为真正的穷人。从穷人到富人的通行证只有一个——知难而战。

  每一个穷人变成一个富人,不是什么偶然。他们都具有成为富人的资本。这个资本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在逆境中看到希望的曙光,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能力。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同样一个问题,用穷人的眼光来看,就是单纯的困难,就是别人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包袱,是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每一件事都要从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富人会把合理的困难当做对自己的锻炼,把不合理的困难当做对自己的历练。

  电影《阿甘正传》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会知道你将拿到哪一种。”电影中的阿甘走了一条看似简单的道路——上帝给什么,我就吃什么,即使是苦的也心甘情愿。而生活中大多数人却在上帝给的巧克力中挑来挑去,若不幸挑到苦的,宁愿放弃也不肯吃下去。

  穷人做任何事情都怕失败,不但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恒心,做事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遇到了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这样的人结果肯定是必败无疑。相反,富人做事就有坚定的信念,有自己清楚的奋斗目标,即使失败也不轻言放弃。他会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追求,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不惜任何代价。因为富人懂得:没有什么事的成功来得容易,也并不是努力就能够确保拥有什么,只是这实在是唯一可能的选择,也是唯一重要的东西。

  李安是现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华人导演之一,在太平洋两岸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迄今已经两次获得奥斯卡奖,两个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两个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毫不夸张地说,他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桥梁。李安的电影生涯是起伏发展的,小时候读书成绩不好,两次都没考上大学,上了大专后先学影剧科,后学话剧。由于对电影的热爱,他报考了纽约大学,1984年以《分界线》作为其毕业作品,从纽约大学毕业。该片获得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作品奖及最佳导演奖。正因为获得了这个肯定,他放弃在台湾发展,留在了竞争更为激烈的美国。但机会显然没有那么容易垂青于他,在接下来的六年时间,他没有拍一部电影,仅仅靠着妻子微薄的薪水维持生计,甚至当起了“家庭妇男”。但在这段最艰难的时期,他没有放弃自己对电影的追求,仔细研究了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试图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他亲自执导了第一部作品——《推手》。这部影片在台湾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的提名。由于《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获得了执导电影的机会。1993年推出的《喜宴》赢得了一致的好评,并在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之后的李安一直努力在他的导演生涯中寻求新的突破,2000年,《卧虎藏龙》成功地为他摘得奥斯卡金像奖。2006年,他又凭借《断背山》成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

  古人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其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穷人依然愿意将自己置身于安宁的环境中。面对可能成功的机会,他们不愿付出,也舍不得付出。穷人最大的悲剧在于,当看不到结果的时候,就放弃。如果李安当年也选择放弃,可能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大导演身边的助理或者更逊一点的角色,他永远没有机会用电影书写自己的人生观,更没有机会让奥斯卡的光环在自己身上闪耀。要相信世界上没有一种不通过煎熬、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也许艰辛的故事太多了,我们动容过,甚至决定咬牙爬行过……可是当心底还惦记它只是个故事的时候,于是索性麻木!于是那故事归故事的还在不停轮回,一天来到了自己面前,似曾相识,我们却忘记了当初纯真的誓言!现实比想象中要残忍许多,不成功便成仁的道理其实很单薄。关键是要自己懂得把握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目标。自己不去改变,那么永远就是穷人。如果自己创造条件去奋斗,去克服上帝给我们制造的每一个困难,那么就有可能变成一个富人。以下是给穷人的建议:

   迎着困难微笑面对。当你陷入困境时,沉沦只会使你更没有机会。

   像富人一样敢于迎接挑战,敢于冒险,然后,你才能够成为一个富人。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差别不是金钱,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 通过困难检验自己,了解自己。每个人都有过人之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困难给予我们发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在逆境中我们都用尽全力发挥自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渡过困难。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一旦风雨过后,你相对于别人有了新的优势,因为你通过挣扎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

   明确自己的目标,多想想成功后的情景,只有这样才能在困难降临时拥有更多的毅力去克服。

   不要放大困难。虽然困难,但我们有能力克服,有能力生存下去。

   从危机中寻找转机和生机,把每一次磨难都当成人生转变的机会。

   不要让别人的行为左右你的人生,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穷人,不能因为别人的放弃就让自己的意志一直松懈。坚持不懈才能够取得别人得不到的辉煌! 

6 穷人逃避危机,富人转换危机

 没有人喜欢危机,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生活顺风顺水,但是危机不会因为人们的讨厌而不出现。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生,我们不能阻止它的出现,只能选择面对它的态度。

  穷人面对危机时总是表现出弱者的姿态,不敢冒险,每每危机现身,不是抱怨时运不济,听天由命,就是匆忙逃避、丢盔弃甲。非要等到危机避无可避的时候,才开始想办法急救,然而大祸已成,力难回天,多少事业,都是在拖延中灰飞烟灭。

  而富人面对危机时则会积极思考,勇敢冒险,第一时间,坚强面对,用智慧去化解。虽然有许多的困难,要面对一次次的磨难,但是他们都坚持下来了,在经历危机之后,浴火重生,更加茁壮。

  唐纳·川普是著名的商业巨子,拥有亿万资产,房地产、赌场、运动和娱乐等事业都经营得有声有色。与大多数成功人士一样,他的事业经历了许多波折,甚至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他凭借永不妥协的精神坚持走了过来。

  在初期唐纳·川普的财富之路平坦且迅速,这让他的信心大增,野心急剧膨胀,开始不满足于房地产业的收获。他逐渐将投资范围延伸至房地产以外的行业,除了开设赌场、经营航运、主掌职业足球队、赞助职业拳击赛之外,还出书立著,出版了《川普:交易的艺术》、《屹立不摇》、《东山再起的艺术》等书籍,每本的销量都在百万册以上,受到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追捧。

  然而危机就在一帆风顺中不期而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因快速扩张,再加上美国房地产业不景气,川普拥有的房地产贬值,收入随之减少,出现濒临倒闭的危机,他的个人资产从17亿美元跌至5亿美元。为避免破产,川普经常要调度周转资金,到后来川普债台高筑,负债高达十亿美元。所有的人都在等着看川普的笑话,但是川普并没有打算用自己的失败去成就他人的谈资。他选择在第一时间,主动面对所有金融机构。他邀集各大银行见面,提出冻结还款五年的计划,并且告诉银行家们,如果继续支持他,他会回报金融机构长远的获利,但如果他破产,所有的人都将受害。曾经慷慨借贷巨款给川普的银行意识到一旦川普宣告破产,他们不仅要失去利息,可能就连本钱都拿不回来,于是各银行先后允许他暂缓支付部分贷款利息。经历了五年坚苦卓绝的调整改善之后,川普现在又是美国知名的富豪、成功的企业家,各大银行也获得了他们应得的利益。

  在危机的打压下,川普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于面对,在第一时间出击,化解了危机,终于得以成功延续下去。

  每个人都可能因为一些决策,而误入歧途,陷入困境。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有可能与危机不期而遇。危机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人能逃脱它的骚扰。

  在面对随时会出现的危机时,选择逃避或忽视,并不能改变它的真实存在,在犹豫不决、左闪右躲的时候,危机反而会变得越来越重,直到无法解决,最终导致惨重的失败。而且一味选择逃避的人,会在习惯逃避后,面对危机会表现得越来越软弱,最终一事无成。我们给你的建议是:

   面对危机时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立即做出反应和决断,以求扭转局势。危机是危险也是机遇,积极地面对危机,不但能挣脱危机的困扰,还能在危机的背后发现机遇,让自己的成功更上一层楼。

   除了积极地面对外,对待危机更为积极的方式则是在危机出现前,积极发掘潜伏在深层的危机,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这样能够更好地在危机出现前化解危机,消灭危机,或者做足应付危机的准备,将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

  20世纪80年代初期,沃尔特斯以令人吃惊的方式,成为了英国石油公司的掌舵人。当时英国石油公司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当时大多数职员虽然知道公司面临了困境,但是完全没有意料到其严重性。其实早在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公司就潜伏着一种不安定的因素,但是高额的石油价格让公司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纪录。这些都掩盖了危机本身,令职员们不相信他们的未来正遭受着威胁,特别是令人振奋的北海油田被挖掘,更是把公司的员工带入前途一片美好的幻觉里。

  但是沃尔特斯在老旧的管理体制和盲目乐观的公司情绪中看到了严重的危机,他也勇敢地面对了这个危机。沃尔特斯上任伊始,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旧的体制是直线式的,好比一座金字塔,总裁坐在塔顶指挥公司的运转。这种死板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全球性的商业竞争。这种管理体制限制了员工能力和权利的发挥,并让公司没有办法根据市场预测五年后的石油价格,就连下周的计划都拿不稳。这在能源需求急剧膨胀和能源资源迅速消耗把石油迅速推向市场化的背景下是非常危险的。

  于是沃尔特斯大胆突破提出了“英国石油公司没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公司需要大家的智慧,越是困难,大家的智慧越重要”的观点,把“金字塔”式管理模式改成“太阳系”式的管理方式,把总裁定位为各个分公司心目中的“太阳”,各分公司好比“行星”,既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又必须围绕太阳转。这样整个公司员工的智慧全面发动起来了,以便公司更好地做出灵活多样的投资决定,对日益变化的世界市场作出迅速的反应,让公司做出最客观的市场预测和计划。

  正是沃尔特斯

  在对面危机时的果敢出击、大胆的改革让英国石油公司化危险为机遇,得到了后来数十年的业绩稳定增长。英国石油公司在沃尔特斯的领导下,事业兴旺发达,业务蒸蒸日上。英国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雇员大约13万人,是世界上第六大公司,营业额曾达400亿英镑,盈利为36亿英镑。

  英国石油公司因为沃尔特斯积极地面对危机、解决危机的时候完善了内部的机制,从而为英国石油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

  危机,有危险就有机遇。古人云:祸福相倚。危险是危机的表层,机遇就深藏在危险之后,只要勇敢去面对,积极去努力,在解决危机的道路上,就一定会找到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 对危机不要抱有悲观的态度,而是积极去应对,相信危机的背后就是机遇。

   仔细分析产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从源头去解决造成危机的因素,不断完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一次本质的飞跃。

   如果是大环境下造成的危机,注意不要盲目跟风,而是要另辟蹊径,这样才能在危机中寻得成功的机遇。 

7 穷人求上帝保佑,富人靠自己拯救

 穷人陷入危机时往往靠上帝保佑,迷信宗教神灵的力量,寄希望于亲友的帮助,寄希望于外在力量,他们不敢冒险一搏,结果只能窝囊地度过一生。而富人陷入危机时坚信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他们敢于冒险一搏,所以,他们取得了普通人不敢奢望的成功。

  美国著名的股票经纪人克利斯·嘉德纳曾经背着医疗仪器四处推销,处处碰壁。他也曾经事业失败,无钱交税还款,无家可回,只好带着儿子睡在地铁卫生间,排队等待救济。

  一次,在路上,他看见一辆红色的法拉利小汽车很羡慕,经询问得知车主是一个股票经纪人。这件事启发了他,他也想创办自己的股票经纪公司。

  1982年,嘉德纳在去旧金山进行了一次推销之后,遇到了股票经纪人Bob Bridges,可以说这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关键事件。Bridges带他进入了财经领域,并为嘉德纳提供了在证券公司接受培训的机会。嘉德纳在参加了一次培训后,便辞掉了销售工作,把所有的转机都寄托在股票经纪人的培训上。

  当他正要为股票经纪人培训工作做准备时,却发现那个雇用他的经理在

  一周

  之前被炒掉了。然而事情更糟的是,此时嘉德纳与妻子发生矛盾,妻子带着儿子和所有的财产离开了他。

  后来,嘉德纳获得了一个在Dean Witter Reynolds证券经纪人公司的实习机会,每个月只有1000美元的薪金,这并不能维持他的生活,但他仍然很珍惜这个机会,并最终挺过来了。几个月后,嘉德纳成为20名实习生中唯一晋级正式员工的实习生,他进入了当时新兴的证券投资公司。

  1987年,嘉德纳创办了“迦纳富饶”投资经纪公司。2006年,他卖出一些股票又获利几百万美元。

  富人往往也曾经是穷人,也经历过非常艰难的人生危机,然而,他们能从普通的生活中发现机会,他们不靠上帝保佑自己,而是靠自己的拼搏拯救自己。而穷人往往只是祈求上帝保佑自己找到好工作,保住自己的饭碗,保佑自己买彩票发大财……而出身低微的昆汀,会利用在音像店打工的机会去观摩电影,从中找到事业的转机。

  昆汀·塔伦蒂诺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革命中重要的年轻导演、演员及奥斯卡获奖编剧。他从加州一所高中退学后开始在James Best公司学习表演,那时他才16岁。21岁时,昆汀开始在曼哈顿的著名音像店Video Archives里做营业员。由于在音像店工作,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各类电影,他经常和好友观看和讨论各种不同影片。在此期间,通过大量观看和仔细研究,他逐渐领会并掌握了众多的电影知识和技法。

  在音像店打工的同时,昆汀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剧本创作。22岁时,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剧本。23岁时,他就和一些朋友共同拍摄了一部短片《我好朋友的生日》。这些经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电影经验。在此后的两年内他就连续创作完成了两部正式的电影剧本《真实的浪漫》和《天生杀人狂》。1991年,昆汀用出售剧本《真实的浪漫》所得的5万美元开始拍摄自己的第三个剧本《落水狗》。1992年,《落水狗》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后,立刻引起巨大的反响。从此,昆汀的电影天赋和他在电影中风格化的暴力美学都成为他最显著的标志。接着,昆汀凭借着《低俗小说》这部充满血腥暴力的黑色风格影片在戛纳电影节、奥斯卡、金球奖以及世界各地的电影节上领走了数十个奖项,成为1994年美国最为叫好的影片。这部名利双收的《低俗小说》不但把昆汀一举推上了世界电影的顶峰,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潮流,影响到电影之外的更多领域。 由于《落水狗》和《低俗小说》的成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昆汀由一个默默无闻的电影青年一跃成为好莱坞片商和众多大牌影星竞相追逐的明星级导演。

  为什么录像租赁店的工作没有让昆汀安于现状?因为他有更长远的目标。

  富人之所以能致富,是因为即使处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依然能像昆汀一样坚持奋斗,坚持自己的目标,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能激发自我创富的愿望和动力。

  其实社会中有许多像当年昆汀一样的年轻人,都混迹于社会的某个角落做着不起眼的工作。大多数人在这种状况下只要能赚到养活自己的钱,够自己生活,也不再追求什么了。在他们看来干着这样的活没什么好追求的,他们也许就这样看着老板的眼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偶尔,老板心情好,给他们加点薪水,他们就会万般感激,唯唯诺诺地做一辈子穷人。

  穷人永远都胆小如鼠,安于现状,知足常乐,不敢冒险。而富人则永远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不断开拓、不断地冒险。不是说知足常乐不好,但那应该是我们生活、消费时的心态,而不应该是干事业的心态,在干事业时应该更加主动、更富于冒险精神。机会从来都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当穷人和富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时,穷人永远都是那个等待机遇来眷顾他的人,而富人就会先跑一步,主动抓住机遇。

  对于危机和平庸,穷人习惯承受。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的序言中说:“这世界大多数人都在迷茫。我们安慰自己,只因为那里,或许有个上帝,端坐天堂。”把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或许就是穷人穷的原因之一。 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对于穷人来说,认命成了一种习惯,他们在艰难的生活中,失去了对前方的灾难和危机的甄别能力。

  穷人渴望安宁,富人愿意挑战人生,挑战自我。可能很多人会说自己也曾有梦想,也曾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为什么生活还是没有起色?是的,人人都有梦想,甚至很多时候梦想还是支撑自己在逆境中活下去的动力。但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梦想成真呢?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里有句话这样写道:生活时常会让我们感到艰辛,并会让我们无数次目睹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所以很多人会随着生活的轨迹改变自己的初衷,任由苦难破碎掉原来的自己。穷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贫穷呢?因为他们不想承受太多压力,能躲在上帝的怀里少经历一些风险比致富更容易。富人愿意接受生活的挑战,可能这个挑战的过程是漫长的,是苦不堪言的,但当破茧而出的那一刻,生命便已得到升华。穷人的梦想,可能会比富人更丰富,只是穷人的梦想永远被束之高阁,从来不采取行动,或者行动受挫即偃旗息鼓。穷人总是想得多做得少,总是把创造财富的过程想得太艰辛,且方方面面都要想到,各种风险都想预测到,最终畏首畏尾,梦想也不了了之,抱憾终身。因此,世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自命不凡的穷人。

  穷人在困境中接受命运,富人在逆境中逆转命运。当遇到坎坷危机时,穷人不会觉得那是机会,甚至会抱怨,为自己的妥协找借口。富人则会把危机当做重新改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并力求在逆境中扭转自己的命运。

  穷人和富人,本是一对铁杆兄弟,因为有了穷人,富人才显得富。不过面对富人的财富,穷人的心中是越来越不平衡。

  一天,一个穷人来到老师的家,还没开口,老师就说:“你呀,就是胆小。”接着就是一声叹息……老师的话让穷人想起富人的发家史,当初,老师提过,L城的房价太便宜了,穷人听了点点头。而富人立即用不多的资金和贷款在L城的黄金地段买了十几套房,赚得他创业的第一桶金。想到这儿,穷人脱口说道:“我不是胆小,是没胆。”

  是啊,机遇摆在我们面前时,没胆往前冲,机遇自然就和我们无缘了。其实穷人也有梦想,只是他采取行动或者行动受挫即偃旗息鼓。就说那次炒股,穷人眼见富人挣得钱越来越多,就准备去股海搏一搏,没想到,老天不长眼,一进去,就被死死套住,穷人的心那个痛啊,真的是无法诉说。穷人的发财梦就此告一段落。而富人也到股市搏击过,一开始也不顺利,可他不气馁,即使处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依然能坚持自己的目标,用他那敢拼敢打的精神,赚得第二桶金,就急流勇退,然后去开辟新的战场。穷人想,我怎么总这样畏首畏尾,梦想当然不了了之。难怪这世上到处都是自命不凡的穷人。想到这里,穷人又哼起了那首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穷人有段时间感觉特好:每天朝九晚五,那个悠闲啊,别提有多棒!到了晚上穷人要么泡在电视机前,为肥皂剧里的人物扼腕,要么泡在牌桌上,杀得夜半而归。穷人还自嘲道:“谁说我穷,就时间而言,我可是一抓一大把。”而且穷人还真的捡到了一个馅饼,他得到安居房的钥匙了。穷人的那个乐啊,那满足啊,真是难以形容。而就在穷人悠闲自在时,富人是今天签一个合同,明天建一座厂房,忙得满天飞,很快建起了L城龙头企业:L城酒业。富丽堂皇的大楼成了L城标志。接着富人又进军房地产,成为L城纳税大户……为此穷人的眼都绿了,可他没想过,自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才是自己叫“穷人”的原因。

  不仅如此,穷人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也和富人不一样。穷人做事,非常保守,一件事就是一件事,做完就了事,也不会去想更多的与这事有关联的其他的事情。而富人则把它当一种事业去经营,把每一天每一步当做一个延续的进程,把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联系起来,寻找更大的商机,不停地冒险,也就有了更多的收获。

  穷人总把希望寄托在外界的因素上,富人则把命运紧紧攥在自己的手里,相信这个世界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所以,穷人们,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能够承受失败,把心动变为行动,才有可能闯出自己的天地。

  其实财富也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它只属于它应该属于的人。能拥有财富的人,对财富总是有着强烈的拥有欲望,拥有良好的发现财富和控制财富的习惯,并且时刻都在细心地寻找着财富,甚至不惜冒险。

  上帝创造了我们。我们则应该创造另一个自己!创造自己的前途!创造勇敢自信的自己!以下是给大家的忠告:

   你在陷入危机和穷困时是否有祈求神灵保佑的心理?如果有,应该多读些反对迷信,相信科学,相信自己的读物。

   在陷入危机和穷困时,要有转变命运的决心和信心,你脱贫致富的愿意越强烈,你的潜能才能最大程度地被调动起来。

   遇到危机时,检查自己是否缺乏转变的勇气。如果是,应该明白,如果自己选择保守,那么自己将会付出一辈子贫穷的代价。如果自己敢于奋力一搏,则会赢取辉煌的未来。即使再失败一次,也会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起飞奠定基础。

   遇到挫折,不要轻易放弃,调动自己的最大潜能,争取把每一步做到最好。

   树立自己拯救自己的信念。你在陷入危机时是否对亲友存在过多的奢望?一个人谋求他人的帮助无可厚非。但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人的一生还是要靠自己经营,危机的摆脱还得靠自己。如果自己对亲友存在过多的奢望,就应该反思自己,或者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就会明白自己的事情还得靠自己的道理。

   有目的地学习致富的知识与技能。

   利用自己的才能,抓住一切能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人物。一个人如果缺乏过硬的东西,什么贵人也帮不了你,也不会选择和你合作。

   不断地为自己树立新的更高的目标,才能激发出自己更大的潜能。  1 穷人找理由,富人找方法  如果一个穷人因为穷困潦倒而遭到他人的嘲笑,这个穷人多半会从内心替自己做出类似的辩解:因为我没有一个好家庭,因为我没有有钱有势有本事的父母;因为我没有创业资本;因为我没有高学历;因为我没有赶上一个好时代;因为我没有贵人相助;因为我没有……

  穷人总是有太多太多的“因为”。当他为自己的贫穷或不成功寻找开脱的理由时,财富正在悄悄地离他而去。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不自觉地固守贫穷呢?为什么有些人却能不断地找到致富之路呢?

  1982年,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19岁的生于贫穷山村的小伙子,拿着父亲给他的120元钱买了一个相机。不过,他买相机可不是用来玩的,而是由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谁能想到,这个不到20岁的小伙子从一台百十元的相机起家,十几年后居然成为了中国民营汽车的第一人呢?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拼搏故事呢?

  这个小伙子就是李书福。他用那台相机在公园里给人照了半年相,存下了800元钱。

  虽说在当时来看,这也算是小有成就了。但是李书福并没有因此满足。

  半年后,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一个更赚钱的路子——生产冰箱上的一种异型铁片。于是,他一狠心,放下了自己原本不错的照相生意,卖了相机,把所有的钱都投了进去,在家里自己开起了工厂。而这个工厂却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李书福自己。他每天坐在小板凳上,在老虎钳上夹、锤、钻、铣、磨,没日没夜地生产出所需的那种异型铁片,然后提着个大帆布包卖给当地的冰箱厂。就这样,一来二去的,李书福把自己原本的几百元搞成了几千元,几千元又搞成了几万元。

  如果继续这样做下去,李书福也会成为当地一个富人,但是他没有满足。他并没有为这一点点成就而沾沾自喜,他还在寻找着更好的致富方法和路子。做得时间长了,李书福逐渐摸透了冰箱的各个部件,同时,他也发现了生产冰箱的关键所在——蒸发器。现在这并不算什么高科技,但在当时却因为技术困难,一直都是从国外进口,价格相当高。

  于是,李书福决定自己开发生产冰箱中的这一最关键部件——蒸发器。可是他自己疯狂地试验了几天之后却并没有成功。

  你可能会想,那李书福就此放弃了吗?当然没有了。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很简单,既然靠自己不行,那就找内行的人去!总会有人能行的。

  于是,李书福到了上海,找到了相关专家。问题很快解决了,李书福回到台州开始试制蒸发器。自己还完全做不到,那就再找别人。他在一个化工厂找了个同学,帮他做实验,最后蒸发器研制成功,并且顺利生产出来了。很快,李书福垄断了当地的蒸发器市场,进而销售到了全国,上海、山东几家生产冰箱的大厂,干脆把所有生产冰箱的部件全交给他的厂子来加工。

  于是,李书福就此发财了,仅那一年他就赚了200多万元,而那时的他也才不过21岁。再后来,李书福干脆自己生产起了冰箱。然而,1989年国家实行冰箱定点生产时,他受到了打击,冰箱厂不得不关门。

  然而,李书福并没有就此沉寂下去,他又找到了新的致富路子。他又生产起了当时还全靠进口的高档装修材料,并且再次大获全胜,每年赢利达数千万元。

  再后来,他看到摩托车行业的前景,又打起了生产摩托车的主意。但是李书福又碰到了同生产冰箱一样的问题——没有“生产权”。不过有了上次的经验,李书福这次没有轻易放弃,而是通过与人合作暂时解决了问题。

  不过李书福这个小小的协作摩托车厂并不被人看好,因为在当时有着很多国营的大型摩托车厂家,李书福这个小小的私人厂家又如何能挤得进去并立足市场呢?李书福就是李书福,他凡事总有解决办法!他研究生产起了当时基本上还无人涉足的女式踏板摩托车,仅仅七个月就获得了成功,从而打开了摩托车市场。

  从摩托车跨越到汽车,李书福的“遇事想办法”这种思维方式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当时,李书福兴起了自己办厂造汽车的念头,想法虽好,不过这种念头在当时看来根本就是行不通的,他也因此被人称为“疯子”。不过,这个疯子却有着一种解决问题的执著,最终,他通过与一家快要倒闭的国营小汽车企业的合作踏上了正式生产汽车的道路,也由此走上了他作为中国民营汽车第一人的辉煌之路。

  从一个小小的照相个体户走到民营汽车第一人,从一个贫穷落后山村的小青年到成为中国的大富豪,李书福经历了很多坎坷。如果他被其中任意一个小坎给挡住了,停下了脚步,那么他的成功也许就不被我们所知了。

  其实,在每一条通向成功的路上,都有着很多坎坷。问题并不在于坎坷,而在于遇到坎坷之时,我们是否敢于拼搏,是否真正地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果只是寻找停步或退缩的理由,结果只能是失败,就只能沦落为平庸者。

  那么,李书福又为什么能跨过一道又一道坎儿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遇事不是为自己寻找各种开脱的理由,而是尽力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找再多的理由也是没用的,只有找到办法,才能解决问题,走向成功。

  李嘉诚十几岁就出去谋生,好不容易从一个茶楼的小伙计做到一个小塑料厂的工厂主,没想到不久就因资金周转紧张而面临破产的危机。朋友们劝他把厂子卖掉算了,还债后再去做工也比现在强多了。在极度困难时,李嘉诚曾一度想到过自杀,但是生性好强的他不允许自己就这样失败。后来,他冷静下来,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操之过急,生产与销售配合得不好。然后,他从问题入手,想出了解决办法。他果断地收缩生产,把得力的工人派出去搞推销。他自己也背着产品跑遍了香港,拜访了上百个代理商。凭着优质的产品,他很快就得到了几个代理商的支持,并获得了一笔定金,终于渡过了难关。

  在面临破产时,李嘉诚没有为自己找理由开脱,而是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他最终走出了危机。成功人士总是那些善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李嘉诚是这样,王永庆同样也是这样。

  当年,王永庆的门市

  旁边是日本大店,周围又有不少米店老字号

  ,只有200块钱资本仅仅十几岁的王永庆竟然还敢开米店,并且一举获得成功,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很简单,他想办法找到了自己的顾客。你们有老顾客,我新开张;你们资本雄厚,我缺乏资本;这些条件比不上你们,但我与人方便,送货上门,我的米更干净、质量更好。就这样,王永庆找到了自己的顾客群,米店就这样生存下来了,并且越干越红火。

  其实,出现危机,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很多时候,危机和问题意味着转机,或者说新的机遇,只不过需要先找到一种催化剂来催化这个机遇。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这种催化剂。当你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时,你也就抓住了转机。

  一个四十多岁没有什么文化的中年人失业后能做什么呢?虽然他以前曾经在伊利做到大经理的位置,那么他的出路又在哪里?

  当年的牛根生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他又是怎么解决的呢?他并没有抱怨,抱怨命运为何如此不公,让自己这样一个努力的人经受这样的折磨;他并没有怨愤,怨愤以后的生活该如何去过。牛根生想既然自己被别人推了出来,那么这会不会也是一个机会,逼着自己去做一番事业呢?

  有谁能想到,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在这个四十多岁失业的中年男人手上,又诞生了一个中国的名牌奶企——蒙牛。

  谁能说,坎坷、危机、问题不是一种机会呢?问题在于你是怎样做的。是抱怨命运的不公,是给自己的停步和退缩寻找理由?还是迎难而上,敢于拼搏,想办法解决当前的问题呢?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和命运。

  所以,我们再遇到坎坷时,要敢于拼搏,积极想办法摆脱危机,解决问题。

  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危机、挫折、挑战和问题,不要因出现危机而胆怯,而停步或退缩不前。相反,要把出现危机看做重新评价自己,评价自己的事业,否定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新机遇。

   停止抱怨,不要把导致厄运的原因都归于外因,多从自身和内部找原因。

   不要轻易放弃,应努力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

   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后,应努力想办法解决它,并不断地付诸行动检验。

   如果通过努力后,无法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求助于他人,求助于专业高手。

  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应该立即解决问题。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的,应先创造条件,然后再努力解决问题。

   如果一个项目已经无法挽救,可以丢下它,再去寻找新的项目,新的生机。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 人生往往需要不断地坚持应该坚持的,不断地放弃应该放弃的,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不断地寻找到新的生机,不断地拼搏,才会不断地登上新的高度。

2 穷人消磨时光,富人惜时如金

有这样一首关于时光的歌:“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这首歌在矛盾中写出了人们的无奈,同时也写出了一个事实:

  一些穷人无所事事,所以总想找些什么事情来消磨时光,消极沉沦,结果失去了一次次珍贵的机会,所以他们生存艰难;

  而富人却总是嫌时间不够用,惜时如金,恨不得把一天24小时都用来做事,不肯浪费一丝时间,不停地拼搏,结果把握住了一次次珍贵的机会,所以他们家财万贯。

  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在某报社的前面开了一个小书店。他雇了一人看店,自己就在后边忙着其他的事。

  一次,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到店里买书,在犹豫不决近一小时后,他终于拿起一本书开口问店员:“请问,这本书要多少钱?”店员回答:“1美元。”小伙子又问:“能不能便宜一点?”店员口气很坚定:“抱歉!它的定价就是1美元。”

  过了一会儿小伙子又问:“富兰克林先生在吗?”店员告诉他富兰克林正在工作。但他仍坚持要和富兰克林见面,店员不得不请出了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出现后,小伙子张口问道:“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的最低价格是多少?”富兰克林看了一眼书的价格后不假思索地说:“1美元25美分。”

  小伙子吃了一惊:“可是一分钟前,你的店员还说只要1美元。”

  富兰克林回答说:“没错,但是我情愿倒贴你1美元,也不愿意离开我的工作。”言外之意就是那小伙子占用他的时间,所以必须多付25美分。

  那小伙子愣了一下,又说:“好吧,那么现在这本书最低多少钱呢?”

  富兰克林说:“1美元50美分。”

  小伙子一听,不禁失声大喊:“怎么又变成1美元50美分了?你刚才不是还说1美元25美分的吗?”

  富兰克林冷冷地说:“对,不过我现在能出的最好价钱就是如此。”最后小伙子没再说话,他默默地把钱放在柜台上,拿起书准备离去。

  这时富兰克林拦住了他,说道:“等一下,我想再给你几个字的忠告。”于是这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在那位小伙子的书皮上写下了那句广为流传的名句:“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买卖东西时,人们总是免不了会砍价。一般来说,卖东西的人也免不了会稍稍降低一些,但是涨价卖东西的事情却几乎未曾听闻,而富兰克林却偏偏就这样做了。原因只在于他对时间的珍惜,在他看来,时间的宝贵无可比拟,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也正是因此,富兰克林才在以后的岁月里创造出了无法估量的财富。

  那些大富豪们不仅珍惜时间,而且善于利用时间,为自己赢得更多赚钱的好机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验证了“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道理:

  南非首富

  犹太钻石商巴奈·巴纳特就是这样一个利用时间来赚取金钱的高手。

  南非的其他钻石商们注意到巴纳特的赢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呈周期性变化:每星期六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一天银行较早停止营业,巴纳特可以尽兴地用支票去购买钻石,完全不受自有资金的限制——因为他只要在星期一银行重新开门之前将钻石售出,把所得款项存进银行再支付货款就行了。

  这种办法说穿了,基本上也就等同于开空头支票。借银行停止营业的一天多时间,巴纳特可以“暂缓付款”,而且还不会让自己的空头支票给打回来,最主要的就是只要他在每个星期一早上给自己的银行账号上存入足够兑付他星期六所开出支票的金额,那么他就永远谈不上真正地在开“空头支票”。

  巴纳特充分利用了时间的差异,延时付款,在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调动了远超过他自有资金的资金。精明的巴纳特用自己别出心裁的行动,证明了“时间就是金钱”的真理。

  也许会有人说,巴纳特只是在“耍小聪明”,当你看了下面这个故事,恐怕没有人会怀疑富人们珍惜、利用时间的能力。

  刘德华就是一个特别珍惜时间并善于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人。

  有一次,刘德华到北京拍戏。拍戏期间,每个人晚上都有三四个小时没事儿干,剧组里其他人都用在休息上了,但是刘德华却并没有浪费这其间的几个小时。

  他特意从香港叫来一个舞蹈老师,还在自己的房间里弄了一个镜子,开始排舞练舞。每天排练3个小时,两三天的时间就排好一个舞。而在这期间,他还在晚上抽时间去录音,或者在房间里写写歌词。等到整部戏拍完了,他不但录好了整张专辑,还排好了舞。

  还有一次,在长春拍《烽火佳人》时,刘德华说要找一个老师学二胡,别人都以为他也就是说说罢了。没想到,后来他真的就在当地找了一个老师来教他。人们看到了以为他可能就是找一个消遣的东西,玩一玩,顺便再学点东西。但没想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来一次在香港录音时,他真的拿出二胡来拉,拉的就是《来生缘》的那个旋律。

  如果说平时刘德华工作忙碌,不得休息,那么自己的生日总该好好放松一下吧?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也许他就不是刘德华了,他的生日与平常没有什么两样:早上飞到上海,下午5点半在黄昏中飞回香港,晚上再从香港飞到韩国……一日三地环环相扣,时间抓得一丝不漏,绝不放过任何一分可利用的时间。

  刘德华在对时间的管理上有着非常认真的态度,从来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也正因为他这种对时间无比珍惜的态度,让他获得了演艺界“劳模”之称,更让他在影视、音乐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成为了演艺界难得一见的常青树。

  也许有人会说,我也知道时间的宝贵,我也很不想浪费时间,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把握运用时间啊。下面我们就给出一些把握好时间的有效方法:

   首先要做到明确目标。目标是做事的方向,只有目标正确了,才不会从一开始就做无用功。因此,目标明确,是把握好时间的第一步。

   建立计划,这是把握好时间的第二步。“凡事预则立”,一份好的计划会让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把要做的事情列个清单,有清晰的记录作为标准,而不只是单纯靠自己的记忆行事。

   事情要分个轻重缓急,设定先后顺序。每天大大小小、纷繁复杂的事情会有很多,如何抓住时间及时处理重要的事情,分清主次、按先后顺序去做就很有必要了。

   遇事不拖延,马上做,立刻就做。“有空再做、明天做、以后做”、“拖”、“等”、“研究、商量”等都是很多人常用的开脱理由,也是一种最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 第一次就做好。工作时要付出100%的认真,在一开始就把工作做好。因为如果你不能在第一次把工作做好,就浪费了做这件事情的时间。

   专心致志,不要有头无尾。工作上总会有很多事情,可能你正在做着一件事,忽然又想起另外一件事还没做,于是又改去做那件事。这样你浪费的不止是停顿时的时间,而且重新开始时,还需再花时间调整情绪、思路和心理状态,才能在停顿的地方接下去干。所以做事时一定要做到专心致志,不要虎头蛇尾。

   当日事当日毕。每天要做好当日的工作进度表,把这一天该做好的事情都在当天完成,不要留到明天,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 养成整洁和有条理的习惯。乱堆乱放,只会让东西找起来多费一些时间;而不整洁、没有条理的工作习惯,只会使你的工作效率更加低下。

   养成快节奏的习惯。做事慢腾腾,永远不着急,也是时间的一个大敌,加快你的步伐,调整你行动的速度吧。

   设定期限。给自己目前要做的事设定一个时限,因为有时限才能有紧迫感,也才能珍惜时间。

   善用零碎时间,比如等车、等电梯。很多时候,时间并不都是大块整天的,那些零碎的时间总是很多的,把它们用来做那些零碎的工作,就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3 穷人批评别人的短处,富人经营自己的长处

 穷人自命清高,故步自封,看不惯别人,喜欢批评别人的短处,却不知道自己的短处,更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更不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长处。而富人则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拼搏。所以,富人比穷人更现实,更积极,更富有激情,更不怕挫折和失败,更富有拼搏精神,结果,富人赚取了更多的财富。

  没有人是天生的穷人,也没有人是天生的富人。之所以人有穷富之分,就是因为两者的处事态度不同。穷人遇到问题,先批评别人,只看到困难,一味抱怨;而富人面对问题,首先是思考,然后是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积极行动,努力拼搏。

  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老是批评别人,要做到不抱怨,不气馁,并且要学会思考,学会经营自己的长处,敢于用自己的长处去拼搏。

  美国歌唱家卡丝·黛莉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同时也有一口很难看的龅牙。成名前每次参加歌唱比赛,她心里想的都是如何掩饰她的龅牙,致使她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中,成绩很不理想。后来,一位评委对她讲:“比赛时要集中精力歌唱,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不要想着牙齿的问题。” 结果,这次比赛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征服了所有观众和评委,终于走上了歌坛。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悉心经营自己的长处才能获得成功。而总是着眼于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差距,不停地发现问题、发现困难,却没有办法解决,终究要失败。同样,盯着别人的短处、周围的环境问题不放而不是着手解决问题的人,会始终处于被动的境地。

  在公司工作的刘小姐,原本打算大干一番,天长日久却发现老板和同事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老板不善于管理,常常出现各种漏洞;同事们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刘小姐看来,这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集体。每当老板发号施令时,她首先想到的不是执行,而是先给老板挑错;每当工作进展不顺利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同事之间的不配合、不合作。总之,在刘小姐看来,在这样的公司里是没办法进行工作的,每个人都有问题,自己也会跟着受牵连。如此一来,刘小姐彻底陷入了被动的境地。在错误的领导和消极的同事中间,她能选择的只有跳槽。但跳槽之后就能找到优秀的领导和同事了吗,这很难说。

  和刘小姐情况相同的张先生则不然。老板的思路混乱,但张先生自己的思路是清晰的。进行工作时,张先生先自己整理出一套计划再执行,既达到了老板的要求,又主动地调整了工作节奏。每当遇到同事不配合的情况,张先生便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亲和力和组织领导能力,调动同事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当领航人的角色。结果,很快张先生就得到了提升,得到了老板的信任,也获得了同事们的支持。

  成功有原因,失败有理由。但失败的理由绝不是别人如何,当你看到他人的短处时,就一定要反思自己的短处,看清自己的优劣势究竟都是什么,如果没有认清自己,那肯定谈不上经营自己的长处。

  1952年,在美国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收到以色列当局的一封信,信中诚恳地邀请他去当以色列总统。因为爱因斯坦是一个杰出的犹太人。若换作常人,能当上犹太人国家的总统,自会备感荣幸而且欣然接受,而爱因斯坦却毫不迟疑地拒绝了。

  我们要说,这是一个勇敢而明智的决定。如果爱因斯坦当了总统,那么,世界上还会有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吗?恐怕仅仅是多了一位叫爱因斯坦的总统而已。

  经营自己的长处,不仅需要信心,还需要坚持,需要拼搏。

  刘一秒是《被领导的力量》、《动力成功学》等书籍的作者。他是国民素质教育研究院培训总监、深圳市人力资源研究会执行秘书长、泽达咨询机构首席讲师。他能走到今天,是因为他一直坚持经营自己的长处。

  1993年,刘一秒考入哈尔滨艺术学校学习工艺美术。但是他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他经常逃课,他在想着各种办法来消磨自己的美好时光,甚至有了退学的念头。最后是在父亲的软硬兼施下他才不得不继续自己的学业。

  一次,他的一个同学拉他去保险公司听激发潜能的培训课。他对这种课很感兴趣。在那堂课中,他积极热情,不停地提问。来自香港的培训师说他具有成为潜能开发师的潜质。在培训师的点醒下,刘一秒下决心要做一名潜能开发师。

  很快刘一秒买来了演讲、口才、成功学、心理学的书籍,通宵达旦地看,又陆续上了许多培训课,为此他花掉了所有的钱,还负债累累。

  父亲来学校看他,给了他1500元钱,让他买画纸和颜料,结果他却买了一张著名培训师的课程门票。父亲得知,非常生气,说他是不务正业,如果再这样的话,就跟他断绝父子关系。他却理直气壮地说:“人生的诀窍是要经营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增值,否则就是贬值。我不适合工艺美术,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

  后来,他主动到企业和学校讲课。两年后,刘一秒便成长为业内小有名气的潜能开发师,受到许多企业和团队的邀请,他每课时的讲课费已经高达千元。

  刘一秒刚上大四,就有许多企业开出高薪诚聘他加盟。他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特别善于与别人沟通,得到了客户与周围朋友的好评。

  为了更好地经营自己的长处,1999年,刘一秒闯荡深圳,先后从事服装、化妆品、家用电器、书籍等的推销工作。

  他在做推销工作时,总是随身携带上千张名片,见人就给,别人不要,他便想法子说服对方收下。有一次,他找一个成功人士推销,去了十几次都没有一点收获。在最后一次去拜访这个客户时,对方竟把他递过去的名片当场撕掉。此时他只是平静地说:“你撕掉的不是一张名片,而是一个年轻人的梦想……”他的言语让对方大吃一惊,并真诚地向他道了歉。最终对方也成了他的顾客。

  刘一秒逼迫自己面对每一个陌生人的房门,并想方设法化解各种局面。有一次,有个中年男人恶狠狠地要他滚,他却心平气和地说:“我说个笑话,你笑了我就走。你心情不好吧?”最终,中年男人请他进屋喝酒聊心事。

  刘一秒始终都在用心经营着自己的长处,并把个人的潜能从内心深处挖掘出来,继而创造更大的价值。事实证明,他确实做到了,他在一年之内就赚足了百万财富,很快在深圳买了房和车。

  还是那句话,富人不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个富人。下面是给大家的忠告:

   要想成为富人,首先不能盯住别人的缺点、周围的环境问题不放,为自己的失败和平庸找借口。

   其次就是发现自己的长处。

   第三要学会经营自己的长处,以自己的长处努力拼搏下去。当然,这需要冷静的思考、坚定的信心,更需要顽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