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人(外滩画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0:46:02

外滩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人

文/刘莉芳    

纪录电影《外滩佚事》第一次用影像语言梳理1843 到1945 年上海的城市变迁,通过第一代上海商界巨子叶澄衷、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上海滩大亨杜月笙、中国影星周璇和日籍影星李香兰等五个人物的故事,讲述上海开埠的百年历史。《外滩佚事》总导演周兵拍过600 年历史的《故宫》和1600 年历史的《敦煌》。他从情感和人物命运变化的角度解读了160 年历史的外滩。

B =《外滩画报》

Z =周兵


现代人对上海是有误读的  B:你要讲述的外滩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外滩不同。你对外滩这个大概念是怎么理解的?
  Z: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把外滩建筑一栋栋地走了一遍。大家通常讲的是建筑和人物的故事,比如汇丰银行、沙逊的故事。但是我有一个创作习惯,就是不想从常态入手。我是外地人,不是上海人,也不会从西方欧美的角度去看外滩,我最想从情感和人物命运变化的角度去解读外滩。
  外滩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人,由多种性格组成。除了北京之外,上海是我去的最多的城市。现代人对上海是有误读的,比如所谓的精致的海派风格。
  B:你来过外滩很多次,最初,你对外滩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Z:对中国来说,外滩是独一无二的建筑形态。每次去上海,我都很喜欢去外滩,在外滩18 号的楼顶上喝咖啡。这是我对外滩的直观感觉。外滩给我更多的是一些丰富的想象。外滩建筑的外观,那些花岗岩给我非中国化的视觉冲击力。在以往的作品中,我一直在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我在纽约、伦敦都发现了外滩的影子。只不过,外滩在上海这么浓缩的环境里体现出来了。
  B:外滩是上海人引以为傲的地方,却也是令上海人羞怯的地方。上海人对待外滩是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
  Z:我没有那么复杂。可能就像你说的,我不是上海人。我觉得外滩是上海的骄傲吧。战争的屈辱造成了这样的结局。抛开战争的原因,外滩本身的存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很灿烂的,这是事实。为什么我最后没有去拍外滩很物理化的东西,因为每座房子都有灵魂,都会激发人们的情感。


“外滩”里的五个人
  B:你片中的赫德和传统历史观不同,产生了一些争议。
  Z:赫德代表的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冲击,他带给当时的上海人很多开拓性,有点像现在的深圳。他从英国带来了职业道德,高效的管理运用。这是表象,内在的是赫德有一种献身精神。
  有个故事我没有用到片子里。赫德曾经用文言文写过一个改革奏折,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写得非常准确。我认为赫德代表了外滩的进取、创新和敬业、职业的精神。上海很多白领有这种传统。
  B:赫德曾说过一句话,他说“如果中国的政策改变,中国会成为世界的领袖”。
  Z:这是他的原话,就那么几句话,但是挺打动我的。
  B:赫德的日记、后人、照片等原始资料,你们都找到了吗?
  Z:赫德的日记原稿在贝尔法斯特,我们没有去成。我们在伦敦采访了赫德的后人,他的曾孙女,一个很年轻的女士,家里挂着赫德的照片。这会在电视版中出现。
  B:李香兰这部分体现了身份的纠结和迷失,我觉得你可能表达了更大的话题,包括上海在中方和西方之间的跨界。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
  Z:可能有这个含义,但我不敢明确地去说。电视版有一集“谁主上海”。在很多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各个不同国家的军队在外滩游行,有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德国人、俄国人,还有日本人,最后1949 年解放军进入上海。各国对外滩都有影响。可能有点影射。现在上海人依然没有找到一个很准确的定位,但不是说这是件不好的事情,可能是她很有魅力的地方。
  B:杜月笙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在这部片中,你试图展现杜月笙人性化的一面?
  Z:历史人物是复杂的。杜月笙先是帮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组织人去暗杀汉奸。他在浦东有一支游击队。在抗战之初,杜月笙拥有上海最大的轮船公司,为了阻止日本军队进入长江,他把自己公司的轮船都沉到黄浦江里,牺牲很大。
  杜月笙和汪寿华(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的私交不错。当时,汪寿华号称手里有80 万武装工人。杜月笙请汪寿华吃饭,汪寿华就去了,但是却被拉到郊区活埋。
  最后,杜月笙选择了蒋介石,帮蒋介石杀了很多共产党,他的最大罪状就是杀了汪寿华。这是他离开大陆的最大心结。
  B:周璇出场时,扮演她的演员在街头喃喃自语,“我是一个凄凉的女子,我不知道我的诞生之地”,这个手法很文学性,也有剧场感。
  Z:对,这是一个有戏剧化的东西。周璇是否真的这样在大街上散步,这无从考证,也无需考证,但她的台词都是真实的,不是我编的。
  B:作为纪录电影,如何理解这部片子的虚构和非虚构?
  Z:有些画面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或者是推测出来的,但所有的台词、旁白,都是在历史文献上有记载的。
  B:在周璇这部分里,有学者质疑情节和史实不符,比如周璇和严华婚姻失败原因。
  Z:我认可。我其实没有在片中展现他们离婚的原因。因为篇幅所限,我们先展现周璇流产,然后和严华分手,给观众造成的感觉好像分手是因为孩子的关系。其实不是,事实太复杂了。
  B:你挑选了这五个人,他们分别代表了一个层面。为什么是这五个人进入你的视野,而不是别人?
  Z:机缘巧合吧。我打量阅读了文字,外滩历史还有张爱玲、荣氏家族、跷脚沙逊等一大批名人,可能因为这部电影里有我个人化的东西,我个人觉得这五个人最能打动我。其他人在电视版里都有或多或少的涉及。
  B:这五个人打动你的是什么呢?
  Z:直觉吧,感动的东西。我是从很深很枯燥的文字里感受到的,不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B:你选择的这五个人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却没有触及底层的普通百姓。
  Z:可能这是我们便于把握创造的创作习惯和心态吧。一开始,我们有过这样的想法,找个普通工人,更普通的底层人物,但是关于他们的史料微乎其微,都是散点、片断式的。
  B:你在《敦煌》中设计过一个虚拟的线索人物,在《外滩》中为什么不这样呢?
  Z:在《敦煌》之前,国际学术界曾有人这么尝试过,所以我们就做了。但我还是不敢用于《外滩》。


不一样的上海
  B:片名从《外滩》改成《外滩佚事》,从一个大的群体概念改成一个切片,这是为什么?
  Z:有关专家认为这五个人不能代表宏观的外滩,只能代表部分。
  B:电影版从120 分钟剪到90 分钟,剪去了哪些部分?
  Z:剪掉了法诺(金融家)。从可视性上看,大家一致反映这部分最不精彩;还有一个疑虑,我们对他的历史资料掌握得最少;另外,他和外滩的直接联系也比较少,主要活动在法租界,建造了武康大楼。
  B:电影拍至1945 年的上海为止,你为什不将镜头关注之后的外滩呢?
  Z:1945 年之后的上海在电视版里有一集。电影版里因为篇幅实在太长了。第一版剪了3 个小时。另外1945 年之后我没办法找出代表性人物,我把握不好。
  B:你在这部片子里没有采用主流的历史观。
  Z:从5 月份出来到现在,我挨了很多批评,还有些偏激的声音。谁叫我做导演呢,做导演就会挨骂,这很正常。另外,我想特别声明一下,我这次有意没去拍精美、迷离的,类似王家卫感觉的上海,不是说我不擅长,而是我想表达出一个不一样的上海。那也是上海比较真实的一面。
  B:你从一个新的历史观的角度去看外滩的历史。这个片名也许可以不叫外滩。
  Z:也是可以的。
  B:我看了20 分钟片花,我不打算看一部故事片,也不在意那些被质疑的“情景再现”,但更愿意客观地了解历史,而不是经过你们选择材料之后的呈现,片子有解说,有演绎。客观上就变成你们在诠释历史。
  Z:你说得很对。这可能也是我们长期在央视工作的一个创作习惯,总喜欢从更权威的角度去给人解释或灌输一些历史观。我也在努力摆脱这样的模式,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改变了。在《外滩》里,我已经有所改变了。
  B:“外滩”有电影版、电视版和国际版三个版本。这是否是三种不同的表达?
  Z:对。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电视版更详尽、客观,内容更丰富细致。电视版更贴近历史本身,解读比较细致。电视版5 集,一集45 分钟。国际版的内容来自于电影版和电视版,只不过结构会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国家地理”的套路。我们请了一个英国导演担任剧本顾问,他帮我做一些剧本的建议和大纲,我根据他的大纲剪辑,然后,“国家地理”还会进行修改。
  (实习生赵珏整理录音)2010-09-16 总第 40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