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古诗词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05:46

中考考试题材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2005年济南市课改区中考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②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                                       的情感。

2.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回答后面的问题。(2005年常德市中考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②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2005年南通市中考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4.【典型试题分析】

   为避免重复,这里特意选择了三首诗歌和一首词,所考查的都是名诗词。例1考查了诗歌名句中所描述的画面和思想感情,前一小题比较难,但教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过,可以回答成:“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后一小题比较容易,在课本上就能找到答案,回答成“对故乡无限依恋(或对故乡的思念)”例2中的第1小题考查的是诗歌中环境描写的表达作用,这里必须回答出“秋”的两个含义:一是直接写时令,二是间接衬托(或烘托)诗人的心情,因此可回答成:“‘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第2小题较难,难在对诗人心情的分析,此题回答的关键是时令对诗人心情的影响(悲秋),突破这一点就好回答了:“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例3考查的是诗歌中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及诗歌中蕴含的哲理,都比较难以回答,第1小题中的“浮云”不能从表面去理解,必须透过表面现象,窥探作者的真实所指,这里的“浮云”是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是比喻义。第2小题虽然比较难,其实前几年的中考都考过此题,教师也都详细地讲过,相信考生面对此题不会很困难。并且这一题和前一小题联系紧密,说是全诗所蕴含的哲理,重点是指的后两句来说的,可以这样回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例4考查的是一首词,所考查的三个小题不难,第一小题在课本上有答案:“收复中原,统一国家。”(人教版七册解释为“收复北方”。——笔者注)第二小题用原诗句填空,只要结合所给的提示,不难填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第三小题和例2中的第1小题一样,此处不再做详细分析,答案为:“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这四个例子都各有侧重点,也各有特色,但都是综合性的赏析,不是单纯选择考查,也能看出中考语文的回归。

考查要点归纳

中考古诗词阅读全面开花,继续走俏,是2005年中考的一大亮点。中考近几年来对古诗歌的青睐,是新课改的结果。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实际,再加上古诗词阅读难度比较大,因此,各地对古诗词阅读的考查仍以课内为主,兼顾课外,但都是综合性的阅读,基本上取消了选择题,以文字表述为主。考查的要点内容主要有:诗中关键字句含义的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描述名句中的画面;重点诗句的含义及蕴含的哲理;诗词句子的表达作用;语言揣摩等。在学习古诗词和复习时,只要把握了这几点,就很容易对付中考了。

解题方法指导

1.从所学过的课本内容中快速提取(或筛选)关键信息。既然是课内古诗词阅读,那么其答案还得从课本这一源头去寻找,并适当联系有关语文知识来解决。古诗词阅读的答案大都暗含在课文中各种解释和课后思考练习题当中,重点和难点教师当时都已经讲过。当看到试题后,要快速地回顾每一课的“阅读提示”,从提示中提取古诗词中有关思想感情方面的关键信息;回顾每一课的“题解”,了解诗词的作者及有关创作背景知识;仔细回顾课后练习题,因为练习题中的内容多数是对重点词句含义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名言警句的理解(包含所蕴含揭示的道理)、诗词的语言揣摩、诗词意境的描写等内容;回想所记的课堂笔记,尤其是课本上所没有涉及到的内容,但教师补充讲解的。要把回想的知识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到,然后筛选出有效的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把课本上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复习,详细地把每一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含重点诗句)、重点字词的含义、名句赏析(含诗词的意境)、语言揣摩等整理出来,不要仅仅局限于背诵和默写,这样应付考试是不成问题的。

2.善于灵活运用通用性的语文知识来突破疑难问题。中考古诗词中有一些问题,仅靠复习课本时解决不了的,但是可以用其它的语文知识来回答。如,例句第2题中的第①小题和第4题中的第(3)小题中“秋”字的表达作用,实际上就是环境描写的表达作用,这种题的回答有一个格式: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去详细回答出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现代文阅读也是这样回答。这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积累一些答题技巧,把经常在阅读中用到的一些知识分类归纳和整理,便于记忆。如各种常用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等,并且注意灵活运用,这样,回答起来就比较顺手了。

针对性练习

1.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的问题。(2005年湖北黄冈市非课改区中考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②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题)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①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任选一问回答。

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简短赏析。

3.品读下边这首诗,按要求作答。(200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4. 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扬州市中考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2005年荆州市中考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南通市中考题海门卷)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读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5年山东省高青县中考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②“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8. 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2005年河南省中考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①望  山河草木花鸟   ②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2.①开轩面场圃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3.(1)C  (2)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4.(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①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②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6.①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②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7.①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②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8.(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