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嘎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9:49:01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嘎鱼、嘎牙子、黄颊鱼、黄刺、盎公鱼、黄腊丁和黄骨鱼。

 

    [种类] 分布于我国的黄颡鱼主要有4种: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其中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生长速度较快,是主要养殖品种,两者在生物学特性方面非常接近,后者生长速度稍快但颜色较暗。

 

    [产地产季] 分布广,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主要水系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稻田等均有出产。一般常年均产,4~10月份为旺季。

 

    [经济价值] 为常见的食用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昧道鲜美,无小刺,多脂肪。其蛋白质含量为16.1%,脂肪为0.7%,钙、磷含量居江河鱼类之冠。作为药用常取其全鱼。其肉性味甘、平,有益体强身、祛风、利尿、发奶之功效,可用以主治水肿、喉痹肿痛等症。

 

    [形态特征] 一般体长为11~19厘米,体重30~100克。鱼体长型,躯干后部侧扁形,腹部平直。头部较大且平扁。吻钝。口下位,横裂,口裂大,唇厚。上、下颌具有绒毛细齿,眼小,须4对,鼻须至眼后缘,上颌须最长,末端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前端为硬刺,其后缘具锯齿。胸鳍扇形,末端接近腹鳍起点,胸鳍硬刺比背鳍硬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刺活动时能发声。背部有一短脂鳍,与背鳍不相连。有尾鳍深叉形。侧线平直。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体侧有宽而长的黑色断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鼻须一半白色一半黑色,尾鳍上有黑斑,该鱼体色随水环境变化稍有差异,因水质原因,池塘中的黄颡鱼多呈青绿色。

 

    [环境适应性] 黄颡鱼为底层小型鱼类,多生活在静水或江河湖泊缓流中,底层群居型生活,尤喜生活在具有腐败物和淤泥的浅滩处。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喜弱光条件下活动和摄食,觅食活动多在夜间进行。白天潜伏于水体底层,夜间浮游至水上层觅食。黄颡鱼2龄达性成熟。每年5-7月,雄鱼游至沿岸地带水草茂密的淤泥粘土处(水深8-40厘米),利用胸鳍刺在泥底上断断续续地转动,掘成一个小小的泥坑,即为产卵的鱼巢。雄鱼筑巢后即留在巢里,等候雌鱼到来,在巢里进行产卵受精。产卵活动多在气候由晴朗转变阴雨的夜间进行。雌鱼产过卵后即离巢觅食,只有雄鱼在巢附近守护发育中的卵和仔鱼,直到仔鱼能离巢自由游动时为止(大约7-8天)。生存水温4~38℃,最佳生长水温在25℃左右,冬、夏季节不需专门的保温和防暑措施。最适pH值为7.0~8.4。该品种在池塘中的生长速度一般,养殖两年上市,其商品鱼个体为100~200克。

 

    [食性] 黄颡鱼属杂食偏肉食性鱼类,是一种典型的广食性鱼类,偶尔也食水生植物。在天然水体中,幼鱼以枝角类、桡足类为食;成鱼则摄食小鱼、小虾,亦食其它鱼卵,因此在淡水养殖池塘中套养黄颡鱼能有效地消灭小型野杂鱼,提高池塘产量和经济效益;黄颡鱼还能吞食寄生在鱼体表的锚头鳋及水中桡足类幼体,减少鱼病的滋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黄颡鱼喜食软的腥、活饲料,通常将鱼虾、蚌肉或畜禽加工下脚料等绞碎后,加入粘合剂搅成团状投喂。

    钓黄颡鱼一般多以蚯蚓为饵,可选皮厚体壮的紫色蚓和红蚓装钩。人工饲养的大平2号蚯蚓体壁薄,不耐黄颡口里的细龄磨嚼。黄颡鱼的咬钩较鲶针平稳得多,尽管它的摄食方式也是吞,但动作的幅度小。在星漂上的反应常呈现一紧一松的节奏状,或较缓慢的斜向入水。黄颡鱼的游动速度不快,左右摇头晃尾,即使咬钩也改变了不摇头摆尾的习惯。它对饵的锲而不舍使色鱼人表现得异常沉着,可以耐着性子等待漂出现预期的反应。完全用不着注视漂和考虑扬竿的适当时机。由于口裂宽大和吞食不顾后果,黄颡鱼会将钩吞至咽部而造成摘钩困难,这种情况在钓黄颡鱼时是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