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作文学作品赏析短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6:52:35
怎样写作文学作品赏析短文

一、 怎样写作赏析短文
怎样写作赏析短文,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层次来讨论。第一层次是符合基本要求;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写作质量。
符合基本要求就是要“入格”,所写的文章首先保证是一篇赏析文。具体地说,它应符合以下三项要求。
第一层次:符合基本要求
1、符合文体。赏析文是议论文,是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说。既是议论文,就应符合议论文的基本要求;要有论点,那就是对作品某个方面的结论性的认识;要有论据,那就是引述作品的材料、语句;要有论证,那就是把这些材料经过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以完成对原作的鉴赏、评价。有学生在这方面犯错误,没有写成议论文,那就是单纯地概括原作的内容,简单重述作品中的故事,形同介绍电影、电视剧的“本事”。
2、符合内容。赏析文必须是对文章进行分析、鉴赏、评价,不能写成自己阅读的感想、感受、感悟。前者是对作品“客体”的评论,后者是阅读“主体”的感受。前者是写这篇作品好,好在哪里,后者是写自己阅读后的心得收益。写这类文章一定要以评价为主,而不能以心得为主。它穿插几句感受、心得当然可以,但也应是为了论证评价的观点,如果把主要篇幅落到写心得体会上面,那就不符合对内容的要求了。
3、结构完整。结构完整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一是文章形式完整。作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即使再短小,也应有标题、有正文。(标题拟得好,会大大提高评卷者的欣赏兴趣,增加印象分)同学们容易忽略的是,不写标题。2005年湖南高考题要求考生写赏析文,没有要考生写标题,那是怕考生初做此题不懂得要写标题,先给大家把题目也拟定了,这只是对考生现状的一种“妥协”,本来文章的标题是应由考生自拟的,自拟题既可看出考生的写作能力,也可让学生自由展开论述,真正各抒己见。
赏析文的标题分正题与副题两部分。正题揭示评析的内容或观点,副题揭示所评的文章及评析的角度。如2005年高考卷中所标出的题目:①“巨人”的述说——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②“老师”的画像——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这两道文章其正题都是指赏析的内容,副题指所评的作品和赏析的某一角度。
强调一句,如果是要求写一篇短文而不是写一段评语,那就必须要有文题(含正、副题),如果试卷没有标出文题来,考生就必须自拟完整,然后再写作正文。
二是文章内容的完整。作为一篇议论文必须是有论点、论据、论证。作为一篇文学鉴赏(特殊的文体),必须是有述有评,而中心又是“评”。“述”是述原作,或者是概述原作内容,或是引入作品原句。“述”是“评”的基础,也是“评”的依据,“评”是“述”的生发,也是赏析文的核心。如果只是提炼了文章的主旨,或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理清了文章的
思路,或展示了文章的语言,而没有对它的评价,不说出它的意义、好处,那就好像展出了一件宝物,但并没说出其价值来,这就不符合“鉴赏”的要求。所以说有“述”还要有“评”,而且这个“评”要落在原作的实处,落在所述的基础上,不要尽大话、套话。“评”是核心,并不是就字数多少来说的,有时述可以文字多一些,评析精要,说得中肯,如画龙点腈,虽然文字少一点,同样是可以的。
第二层次:提高文章质量
一篇好的赏析文,除了符合一般作文的常规要求,如思想健康、条理清晰、语言通顺等等之外,根据这种文体的特点,起码还应符合以下标准。
1、中心明确。中心明确是就赏析的内容来说的,你是赏析的人物形象,就要围绕形象这个中心来评述,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再深一步也可说到这个形象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游离于赏析形象之外的话就不要说,例如结构如果铺排,作者语言有何风格,所说这些如果完全不关涉到形象的塑造时就不要说了。
2、观点正确。这是就评析者的认识来说的,要符合原作品本身的思想观点,也就是你对作品的评价要适合作品的实际。例如评析《背景》的语言,它本来是质朴中含有凝重,而你却说它典雅、华丽,这就是观点不合实际。又如评析《祝福》中“我”的形象,他本来是一个具有反封建进步思想,对统治者憎恶,对下层受压迫民众充满同情的知识分子,但明显有无可奈何而妥协,因软弱而逃避的一面;如果你把他说成反封建的旗手,坚强不屈的斗士,那也就不符合作品实际。不符合作品实际的认识,就是不正确的观点,不是客观应允的;凭这种观点写成的赏析文章,即使再思路清晰、文从字顺,也肯定算不上好文章。
3、论证吻合论点。赏析文的中心论点总是对某篇文学作品的一个结论性的认识评价,而这个中心论点又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根植于作品本身,从作品中提炼出来的。因此要论证这个结论就要从文中去找凭据,找到那些能证明论点的事件、情节描写以及语句,这才是论证论点的关键性的材料。如果找不准这些材料。论据与论点脱接,论点没有支撑,也就必然成不了好文章。(详见后面《带着村庄上路》赏析例文的解说)
4、摘引灵活。写赏析文总会摘引原文以作例证。或概括叙述内容,或摘引原词原句。摘引,很见写作的功力,会摘引的,不仅准确中肯,而且很灵活,不会摘引的则长段抄录,这便是写短文的大忌,总共才三四百字,抄得几个长句就满足了字数,全文只剩下一个观点,此外没有自己的话展开评说。所谓灵活,一是指语言概括力强,二是把原文中的重点词语、短句摘下来,嵌进自己的话语中,读起来流畅、生动,如后面的评《带着村庄上路》思路的例文中说:接着又娶了一个具有“村庄风韵”的女子,开着“村庄风昧”的餐馆,就只引用“风韵”、“风味”两个词语嵌进自己的概述语句之中,“在城市‘播撒’着村庄”,也只引了“播撒”一词,这样既不失其原昧,又显摇曳灵动,多了一些语言的情味。 .
力,也可让学生自由展开论述,真正各抒己见。
5、发掘原作的特点。
考卷要求写赏析文章只是提出一个角度,即限制从哪个方面去评析作品,至于你如何去赏析评价,那就要你自己去发掘作品的亮点、特点。这就需要有阅读的慧眼。只能看到大家都看得到的东西,写出来的赏析只能是一般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抓到特点,就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例如评析《带着村庄上路)的语言,一般地说它的语言风格清新、隽永、晓畅,如果要抓到特色,那就是例文所列的两点,一是把词语“炒”活,给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赋予许多临时性的意义,显得简洁、丰富而灵动。如“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这句中的“村庄”就是指“村庄带来的土气”,如果要求像说明文一样,把原句改为“在我尽力掩藏村庄带来的土气”,这样说虽然更明白了,但就失去了语言的艺术和特有的情味。本文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用形象来代替抽象的叙述。如“让村庄打个盹儿”等。抓住了这两个特点(不同于一般之处),见解有新意,表述才会有新意。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下面附录散文《带着村庄上路》和两篇赏析短文。文后再加评点,以作例证。
带着村庄上路
卢年初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 、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原来拥有的东西你也还无法舍弃。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在寄宿的同学中,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另外吃自已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子菜、酸辣椒。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红糖,很香。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但我却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我常见到来看我的老乡,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为此忧戚:难道真的就抛不开村崖了吗?
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照看着许多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人。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在城里我遇到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的风韵。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上了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叉等于接受了村庄的一笔恩惠。后来,我的继父、母亲跟着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
菜馆,曾经叫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部端上了大桌子。家乡菜全部来自家乡的风水,别有一番滋味。借助土菜馆,我发一点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庄了。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聚会,侃起村庄,就好像是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昂铿锵。当我们贫穷,老把村庄当作羞涩:当我们富有,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在把村庄当作铺垫’,当作背景。
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侠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地拷问中,村庄才真实地凸现出来。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回去干点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干。村庄最初不认识我们,但等我们一开口,就知道我们是谁了,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毕竟赤身裸体地摸爬过,村庄还残留着我的呼吸。其实正是我们想再次缩短和村庄的距离时,村庄似乎在一点点远去。村庄的风物,村人的思维,常让我们寡言少语,我们走近亲近,又走近了陌生。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因为过去我们带走的太多。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这只有我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
而我那时疏忽了的是,我的文字又把村庄打扰了。我这后半生还有最大的一个愿望要实现,那就是什么时候,要让村庄打个盹儿,我要带着我去上路。

【例文1】
心潮逐浪高
——《带着村庄上路》思路试析
卢年初的《带着村庄上路》,写的是“游子”始终怀念村庄,无法舍_夺村庄的恋乡情结。它的行文思路十分明晰,逐级扬升,逐浪推高,引领着读者进入它的情感世界。
为了欣赏外面世界的精彩,追求人生的出息,“我”下决心悄悄地离开村庄,想不带走村庄的任何东西,这既是“我”行踪的起点,也是“我”情绪的起点。然而一切都出乎所料。首先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离不开村庄,吃的是母亲亲手做的咸鱼、炒米,嚼的是村庄,咽的是村庄。尤其难干洗汰的是一身村庄的上气,村庄文化的熏陶,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头,走到哪里也还是村庄的儿子。这是文章的第一浪。
接着又娶了一个具有“村庄风韵”的女子,开着“村庄风味”的餐馆,不仅没有忘却,而且在城市里“播撤”着村庄。这是第二浪。
当“我”意识到村庄不仅养育了“我”的童年,而且又哺育着“我”的今天的时候,村庄就成了“我”的骄傲,说话高
昂爽朗,言必村庄。感情的潮水又高过一浪。于是,“我”有了对村庄的负疚,决定反哺村庄。我怀着新的愿望再次上路了。“后半生”的愿望,回应着“那时”想离开村庄的懵懂,至此,文章收柬在一个更加真挚而深沉的情愫里。

【例文2】
把词语炒活
——赏析《带着村庄上路》的语言技巧
读着卢年初的散文《带着村庄上路》,就好像面对着平缓的高尔夫球场,又像倾听着小溪在涓涓流淌:诚实,开朗。本文语言的基调也是质朴如村庄的土岗,笃诚厚重,然而却不呆滞,细品一番,觉得原因有二。
首先,它把词语“炒”得很活,赋予了各种不同的临时性的含义。就说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村庄”:“带着村庄上路”,“村庄”是可以收到口袋带走的吗?显然这里指的是村庄给“我”的精神和“我”对村庄的怀念。同样“行囊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这个“村庄”除了带来的物品,又还有它给“我”的文化影响和“我”对它的眷念。再如“尽力掩藏
村庄”,这个“村庄”又是指家乡的土气,“永远是村庄的骄傲”这个“村庄”又指家乡和父老乡亲。唯有“离开村庄”才是指的离开这场地、住所,这才是村庄的本义和实义。一个词成了万花筒里的花片,千变万化、五彩缤纷,灵动着,鲜活着,表现出语言的智慧。试想,如果这些地方都用它完整的含义去替代抽换,虽是准确容易理解,但累赘板滞,没有文采,而形同说明文了。
其次,文中也不乏形象化的语言。如“村庄还残留着我们的呼吸”,“让村庄打个盹儿”,这些文句用形象表达思想,活泼而有情味,就像土岗上长着丛林青翠的灌木,展开几朵绚丽的鲜花,为文章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评点】
分析以上两则例文,可以看出它是符合前面所提出的5项标准的。
①中心明确。例文l赏析的是作品的思路,例文2赏析的语言,两文完全围绕各自的中心说话,决不旁务。赏析思路,把作者的心路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先是年少懵懂,决意不带走村庄的任何东西离开村庄,接着当离开村庄走到城市后才发现无论物质生活、文化素养、情感牵挂,处处都离不开生我养我的村庄,最后想下决心反哺村庄,表现了身离村庄而心恋村庄的村庄情结。这就印证了标题“带着村庄上路”,所谓的“上路”,即踏上人生之路。这样赏析,切合原文实际,解剖了原文.提炼了原文,始终扣住思路去说话,突出了中心。
②观点正确。赏析文对原文的结论是符合它实际的。如,例文2赏析语言,指出它使用词语灵活。用形象去表达抽象的思想,这些都是文中所具有的特点,所以说它对原作的评价是正确的。
③论证吻合论点。例文1所有的材料是从原文中概括来的,例文2所用的材料是从原文精选摘引过来的。它们都是为支撑论点服务的,恰好论证了论点。例文2的论点是原作运用语言很灵活,用什么来证明这一论点呢?就举出原文中6处用了“村庄”一词,但每一句的含义各有区别,有的指村庄给我的精神,有的指村庄的物品,有的指村庄给我的“土气”,有的指村庄里的父老乡亲,只有个别地方才是实指那个村子,对同一个词赋予了不少临时性的意义。这一材料就具体中肯地论证了论点。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材料,只是空洞说原文把语言用活了,读者便不容易看得清白,论点没有依托,自然就没有说服力。
④摘引灵活。
⑤发掘文章的特点。这两条已在前面叙述中作了较详细的举例说明,这点就不再展开赘述了。
二、可能提出的赏析角度
赏析一篇文学作品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大致会从哪些角度来要求写作赏析短文呢?
总的说来是两个大方面:一是思想内容,二是艺术形式。
思想内容方面所要赏析的是它表达了什么?这方面可以提出如下角度:
(1)文章的思想主旨。
(2)作者渗透于文中的情感。
(3)文章所写的内容(如叙述了什么故事,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艺术手法方面所要赏析的是,文章是怎样表达的。
①文章的结构(构思的心理过程表现为思路,外化为文章则表现为结构)。
②对题材的处理:取舍、详略。
③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影射、联想、想象、以小见大、托物言志。
④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问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事)。
⑤刻划人物的手段: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⑥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⑦语言风格:
豪放阳刚激越——阴柔婉约凄清:
清新明快昂奋——沉郁艨胧含蓄
平实质朴厚重一--华丽典雅婀娜
潇洒旷达——严谨工整
舒缓平和——急骤猛烈
粗犷奔放——细腻雕琢
生动活泼——沉闷雕琢
恢谐幽默——理性隽永
以实写虚(写具体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思想)这是部分当代散文常用的语言(例子可从《带着村庄上路》中找到)。
以上每一项都可成为一个赏析的角度。我们既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结构、文章风格,也要会从较小的角度去发掘文章的特点,如2005年湖南高考题写赏析短文三个角度就都是“小口径”的:①语言描写;
(参肖像描写;③侧面描写。而“语言描写”一项又标题为《“巨人”的述说》就更侧重在贝多芬的语言而不是指作者的语言了,这个口子就开得更小。
三、赏析文写作的心理过程
赏析文的写作与一般作文在思维程序上是有所不同的。一般作文只是在审视文题之后便词集头脑中库存的写作材料来加工写作成文,而写赏析文在审视文题之后,首先就要来临时阅读所要赏析的作品,然后针对作品去赏析、写作,明显地多了一道思维工序,严格地说它是“阅读+写作”,所以说考试写赏析文有一箭双雕之效。因为这样的特殊性,我们对其完整的写作心理过程,加以分解,并提出一些使之优化的建议。
l、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赏析文写作的角度有的是从整体提出的,诸如文旨、情感、结构,有的是从单项提出的,但不管是何种情况,都要首先读全文,掌握其内容,职确其思想,感受其情绪,整体地进人文境。只有获得了整体把握,才可能深入地准确地理解局部,每个局部都是在特定整体中的局部,都不能违悖全文的思想情感。如果不了解整体,就很难找到进入局部的门径,即使进入了,又不一定是符合全文文意的正确理解。因此,整体把握这一环切不可忽略。但是考场上时问很紧,又客不得全篇慢慢咀嚼,所以要求速度,其目标是进入文章情境,不一定对所有细节、语句都弄得十分深透o
2、缩小视点,搜集材料
在获得对作品的整体理解后,更关键的一步是针对命题有选择地审视作品的部分内容,搜寻与这个角度相关的信息材料。如赏析人物形象,就着重看人物描写的部分,如赏析作品语言,就着重读那些突现其风格的句段。总之,把视点缩小到要写作的那个赏析角度上来。一边读,可以一边在原文中作出勾划,标明自己写作时可能要摘线的材料、文句。然后加以分析,看它们有怎样的倾向,有怎样的内涵。并加以整理、归纳。这时,头脑里对材料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充分地占有了写作题材。
3、确立论点,形成提纲
在充分占有了题材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抽象出作品的一个结论性的认识,这就是确立写这篇赏析文的中心论点。论点的确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思维过程。这样确立的论点,第一可以保证是符合作品实际的,第二,这个论点已经有了具体的材料来作支撑,行文写作也将更为顺畅。
确立论点后,必须拟出写作提纲。文章虽然短小,但这一环节决不能省去,只是提纲相对简单一些罢了。拟提纲主要是理清思路,铺排出结构来:分几层意思写,各写什么内容,是并列着讲几层意思,还是一层扣一层连续深入讲下去。首尾几句话如何安排,做到心中有数了,写作就不会顾此失彼、轻重失调,也会顺畅多了。当然,限于考试时间紧迫。自不必完整地把提纲逐项书写出来,但这一思维过程决不能少,重在心中有数,这也就是平常说的打好“腹稿”。
4、拟好标题,执笔行文 ’
拟标题是作者自己的事,考试作文是一种特殊的作她有时由命题人拟定了标题,让考生对题作文,这是一种特殊情况。不管怎样,学写作,总要学会自拟标题。议论文的标题最好是揭示论点,能起概括全文思想内容的作用。例如前面列举的例文①,标题为“心潮逐浪高”,这就点明了原文思路的主线,感情和思想境界一浪高过一浪。例文②,标题为“把词语‘炒’活”,既点明了赏析的语言,又点明了它的一个显著特点,语言运用很鲜活,赏析文也就是扣着这一观点展开论证的。至于标题的语言自然是越简练,越灵活,越巧妙越好。例如,要求考生对(带着村庄上路》一文,就其思想内容写一篇赏析文,以下这些标题便路是可用的。 。
①“抖”不掉的村庄情结;
②深深的乡恋;
(函“游子的”乡思;
④千丝万缕村庄情;
⑤又一种寻根;
⑥心灵之恋——村庄; ’
⑦村庄带着“我”上路。
当然可用的绝对不只这些标题。但就这些标题来说也可以看出用语的变化。①题的妙处是用了“抖”,因为这是从原文中来的,原文中有“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抖掉”,这个标题就用其字而及其意,可见一些妙处。第②题是一个直接揭示原文思想的题目,与④、⑤题一样,只有一些用词的不同。这类题目比较平实,是一般同学较易想到的。第③题只加了主语“游子”,且加引号。以标明它的特殊含义是只指远离故乡的人,也就是文中“上路”的人,内涵略丰富一点。第⑤题“以一种寻根”,含意一样,只是表达方式有些不同,就是从比照“寻根”来说的,“寻根”一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使用很频繁,它是指寻祖先,寻故土,寻历史,这里指的是寻找村庄文化给自己的影响。这样表达当然又多一些特色。其实最巧妙的应是第⑦题,“村庄带着我上路”,意思很明白,村庄文化引导“我”走向正确的人生,“我”忘不了村庄。而其用语则恰恰是原作标愿的一个颠倒,其意其辞都贴原作很近,所以见得很巧。标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无法列举详尽,原则是必须与文章的内容相关。而且在行文的过程中总要千方百计的现体题目,在一两处直接嵌用文题中的词语,谓之“点题”。
当以上各项都已准备好了,就可执笔写作了。行文时当注意的是处处要服从整体计划。四五百字的文章,分做两三层来说,每层大体说多少字数,不能无限制地突破,不要因为有话可说就放肆发挥,结果该说的另一些内容又没有篇幅了,顾此失彼,造成结构极不匀称。
文章写完后,起码要看一遍,改正一些笔误:订正错字,删除赘词,修改病句。当然行文要慎重,尽量避免笔误的发生,以免涂改太多,污损卷面。但有时一些疏漏又在所难免,所以还是得认真看一遍的。
四、文学作品的赏析指要
要写好赏析短文,当然必须先会赏析作品,下面就从几个主要的角度对此作一些指要,力求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分析主题思想
免看文章的题目,大多数散文的标题与文章内容有内在联系,有的直接点明主题如《带着村庄上路》、<享受生命本身》,更多的是涉及文章的内容。如《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咬菜根》、《忆萧珊》、《公寓生活记趣》、《少年中国说》,顺着这些标题去渎,就较容易捉捕作者的观点。
其次看作者在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垒写中渗透怎样的思想,赞成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反对什么,这就是其思想艺术地含蓄地表达方式。
审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不少作品开门见山,篇啻就亮出观点,更多的是在结尾深化自己的结论,或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为我们把握主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抓文中的关键句,特别是“题眼”,这对我们理解主题具有直接的意义。这样的句子或是对内容有概括性,或是直接揭示思想,或是引申阐发,具有哲理性。前者如老舍《济南的冬天》中一句“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后者如冯雪峰的<发疯》(写于解放前),文眼一句便是:“然而因此就要求着疯子以上的大疯狂者,要求着强者以上的强者。/要求着大疯狂者以肉搏。/要求着最强者的反抗。”何为的《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一句是:“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分析主题还要看有些文章特殊表现手法,它们含蓄、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茅盾的《风景谈》谈的是社会“风景”,高尔基的《海燕)是对革命暴风雨的呼唤。
2、赏析作者的情感倾向
赏析文章的情感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在文章表现的情感倾向;二是用什么方法抒情。
体味其情感倾向与分析主题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它表现为喜爱什么,憎恶什么,赞扬什么,批判什么,希冀什么,鄙弃什么。这些不同的情感,就是思想论点情绪化的表露。
作者表达情感不外乎直接抒情与问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就是用语言分明地道出自己的感情,如茅盾《风景谈》中所写:“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这些话就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赞美了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斗争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直接抒情的一个重要语言标志是大多使用表强烈感情的词语,甚至用语气词以辅助,标点符号也喜欢用感叹号。
间接抒情就是把抒情寓于叙述、描写之中。把记写人物事件时隐含着或欣赏、赞扬、喜爱,或厌弃、批判、鄙视的语言、情绪,这也是抒情。如写景物,写得明亮、清新、优美,这就表露了喜爱,写得阴暗、滞闷、萧条、丑陋,这就是心情的抑郁、沉闷、迷惘、惆怅、痛苦。这些情绪都没有直白出来,但读者从褒贬色彩不同的语言中,从描写的笔触感受
得到。
3、赏析作品的思路、结构
思路是构思作品的过程,它物化为文章后就表现为文章的结构。它表现为文章的线索、顺序,说线索是指以什么来贯串组织题材,说顺序是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其中怎样关联、过渡。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按什么标准来划分,各部分间是纵向展开,还是横向并列展开。这样就把文章的框架理清楚了。
分析结构总是与文章的思想情感相关联的,结构是内容的载体,只有把文章掌握了才分得清层次,才看得出是逐级扬升或逐层下降,是先抑后扬,还是先扬后抑。
4、赏析人物形象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特征的文学样式,写人记事的散文往往写出人物形象。所谓人物形象,主要指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分析人物精神性格又是以其表现作依据的,因此又要具体地看写了他哪些表现,又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刻划人物不外乎这样一些手段:写外貌、穿着、行为、言语、心理、表情。
外貌描写(包括衣着),有的也关涉到精神。李逵的外貌就与他勇武、粗鲁的品格有一致性,林黛玉的娇美、纤弱就与多愁善感有一致性;孑L乙己的长衫就是一个落魄文人的道具,阿Q的打扮就有点流氓无产者的味道。读作品,看外貌,有时是有助于掌握形象特征的。
人物的行为描写。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要看人物做了些什么,是出于什么动机、目的去做的;做这事的态度怎样,是主动、迫切地去做,还是勉强被迫去做。由是根据其行为就可看出思想、性格来。《背影》中父亲努力地艰难地翻过月台去买橘子,不仅可看出爱子心切,而且从性格上也可看出深沉而不爱表露的特点,总是坚毅诚实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阿Q去“革命”,目的完全是要报复王胡、小D,“要什么就是什么,想谁就是谁。”
人物的语言描写。这里说的“人物的语言”,是指作品中人物所说的话,而不是文章作者的写作语言。人物的语言是他心灵的道白,听他们说话,读者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素养、地位、身份,一看孔乙己酸溜溜、文皱皱的语言,就想到一个落魄的死撑面子的文人。关键性的语言更是可洞察其思想感情和性格。后面所附散文<贝多芬:一个巨人)记写了贝多芬几段话,好些句子都强烈地表白了他的内心世界,给读者以震撼。“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表明了他对别人善意的造访由衷的高兴,他迫切希望得到理解,分析人物的语言,就要透过言辞去看思想、性格。
人物的心理描写。有的文章直接去描绘、剖析人物的心理,以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写心理,一是表明其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本是性格层面的,开朗、平和、达观、宁静,抑或急躁、张狂、暴怒,甚至反复无常、歇欺底里,心态也是变化的,从喜怒哀乐直接去找到其原因,这就又可看出思想境界。二是心理活动:想了些什么,怎样想。有什么期待、企盼、憧憬;有什么打算、安排;有什么失落、忧伤、绝望。看他到底在想谁之所想。急谁之所急,乐谁之所乐,忧谁之所忧,通过这些心理活动过程,足以看出一个人的立场、观点、生活态度、性格特征。
以上各项综合起来可以成为一个较大的角度:作品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作品如何刻划了此一形象。分项来看又各是一个小的角度,赏析人物外貌衣着、行为、语言、心理,均可写出一篇篇短小的赏析文来。
环境描写。环境是指作品中人物生存的周边状况,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它们为展示人物起着背景的作用。社会环境包括明示或暗示出的时代背景,和周围次要人物、群众人物的状况,以及社会风貌等,人物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与所处时代及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准确把握人物,就必须准备了解他存在的社会环境,如我们所学过的《陈奂生上城》,它的时代背景就是“文革”结束后,当时农村推行责任承包制,农民生活有了改善,希望精神生活得到提高,陈奂生也就只想能成为“新闻人物”,以提高自己的身价,得到精神满足。小说除主人公陈奂生外还写了许多次要人物、不知名的群众人物,这就构成陈奂生的生存环境。这些人不仅见识渊博,还能说会道,因此也鄙视陈的孤陋寡闻,使陈生出许多自卑感。就因为他花五块钱住了一次高级招待所,又遇到县委吴书记的救助,坐过吴书记的车,于是他身价百倍,“精神陡增”,“顿时好像高大了许多”,“不但村里人要听他讲,连大队干部对他的态度也友好得多。”这就说明当时农民普遍的思想水平,都还存在着严重的封建等级意识和屈从权势的劣根性。陈奂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活,这也就成了滋生陈奂生意识的土壤。自然环境描写有两个作用,一是表现社会面貌,二是反映人物心情、性格。《陈奂生上城》开篇有两句简短的自然景物描写:“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这就象征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社会面貌。“寒潮”喻指“文化大革命”,“轻风”、“太阳”说明欣欣向荣的新局面。同时它又表达了主人公陈奂生心情很好,兴致很高。景物描写,有时还可揭示时间、地点,甚至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
5、赏析景物描写
上面也说到写自然景物,这是又说景物描写,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上面指环境中的景物描写,那只是文中很小的局部,那些作品主要是写人的,只顺带着写点景,这里说景物描写,是指写景、游记一类散文中景物描写,以写景作为主要内容,占大部的篇幅。分析这样的作品的要旨是弄清它所暗含的情和理。
“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的景物描写都是表达一定情感的,切不能只停留在自然风景本身的欣赏上。用景写情要有象征、映衬。象征是写一具体自然景物表现相类似社会情境,从而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茅盾的《雷雨前>写了自然界雷雨前的压抑、滞闷的景象,象征的是黑暗社会给人的压抑和恐怖情绪,昭示革命的暴风雨即将到来。《白杨礼赞>描写的是白杨树,象征的是坚韧刚强,团结抗日的民族精神。要注意的是象征与比喻是不同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属语言范畴,指的谴词造句;象征是表现手法,属写作范畴,指的是全文用一种景物象征另一情境,所以它常常与托物言志(情)相联系。映衬是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作者的感情,这也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一般说来写明亮的景,反映达观的情,写美丽的景反映愉悦的情,写雄浑的景反映豪壮的情;写阴暗的景表达愁苦的情,写萧条的景,反映寂寞的情,写丑恶的景反映憎恶的情,通过景色去体味作者所注入的情感倾向。
6、赏析语言风格
这里所说的语言指作者写作用的语言,不单是作品人物的对话。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因素j语言的艺术性是文学作品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作家的文学素养、艺术爱好、语言习惯的差异,在长期创作实践中,成熟的作家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语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分析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这已在第二节第⑦点作了分列,在此不再赘述。
分析作品语言的特色。例如前面所举例《把词语“炒”活》就是分析了《带着村庄上路》语言中的一个特点,用语灵活而富创作性。有的语言多含哲理性,有的语言又喜欢诗化的形象性,有的平实、厚重、洗炼、明白,力求口语化,如当代语言大师叶圣陶、王力、吕叔湘几位前辈大多如此,有的喜欢幽默,多用生动的比喻,如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如能抓到作品语言的某一特点,加以阐述,举文中几例以作证明,这一角度赏析短文就不难写了。
分析语言还要品味它所渗透的情感。这一点除直接了解语言所表达的感情外,还可看语流语势,有的语势平缓,多用长句,情感就比较深沉,偏于弱柔;语势刚强,多用短句,节奏急骤,情感就更显强烈、激越。总之,多读多体验,就会增加语言的感受能力。
五、2005年高考佳作及修改
[原文] 贝多芬:一个巨人
何为
客人敲开了贝多芬家的门。
“他不肯接见你的,”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任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去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
但是这个好心肠的女人经不住客人的苦苦要求,捏弄着她的围裙答应去试试看。
她带领来客到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只对放的大钢琴。女佣在一旁指点着说:“在这只钢琴上他工作,在那只琴上经常弹奏。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然的。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过去那一边是他的厨房,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这样简单随便,也不让我帮他一点忙。可怜他几乎完全聋了,又常常不舒服,什么声音他都听不清楚,看着真教人难受。还有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瞧,他下来了,我希望他不会责怪我。”
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阐。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躯体五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作黄色,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具助听器械,可是早已失去效用了。
他无视于屋内的人,一径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于是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管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一个悲剧。一张涵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栉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什么?又是怎么了?”他大声说。接下去倒像在自言白语:“倒楣,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那些孩子,对我嘲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
女佣向客人指了指。
贝多芬说:“谁?那是谁?”
他又粗着嗓子说:“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
客人小心翼翼送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望了一会,“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昕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支铅笔给客人。 。
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你的生平,把你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较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峰岭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断写下笔记。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永无天日的幽囚的小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反过来在另一方面,“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所隔绝的安静。焦遮签返独:亘基查::壅垣::盘鳢。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登和巴哈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贝多芬还向他的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出席指挥音乐会
他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
(选自《文艺春秋副刊》,1947年2月15日第1卷第2期,略有改动)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分)
(1)“巨人”的述说
——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2)“老狮”的画像
——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
(3)他者的视角
——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

以上是2005年湖南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文及赏析短文写作的命题。从全省42万份试卷中,我们抽出了下面3篇高分佳作,供同学们参考。但是,由于同学们写这类文章训练不多,加之考场时问很紧,来不及慎恩润色,免不了还存在许些缺点。为此,我们又逐篇对其原作作了修改,甚至改写,一并提供给大家,请认真比较阅读,明其修改的道理,想必能从中得到领悟,获得收益。

【例文1】
一 “巨人”的述说(考场原文)
——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这篇文章对贝多芬的语言描写着墨不多,但作者①为我们完整地表现了这位“巨人”内心的变化。
贝多芬的第三四句话“谁?那是谁?”“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即为我们描写了贝多芬此时的焦躁的无奈。。这里,他是伤感的,正如他开头的那句话所说的一样,连孩子都会嘲笑他,捉弄他,模仿他。当客人写到来访的目的时,他说:“他们很勇敢,竟敢到兽穴里抓老狮的毛。”这一句话有一玩笑的成分,。f也又说:“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从这里,作者已告诉我们,贝多芬开始缓和了情绪。
在客人写下要了解他的好灵魂时,贝多芬流泪了,喃喃地说“我的好灵魂……”又说到“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哀是丧失了听觉。”通过这两旬,他袒露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文章最末,他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这是他最大的心愿。因此,从焦躁到平静,再喃喃,大声,舴者通过描写他语言形象刻画这一“巨人”形象。

修改的理由:
本文主要修改了4处。①处,原文加上“作者”,使这句话的主语不再是承前句宾语的“语言描写”,这就没有突出“语言描写”这一中心,应删去“作者”一词。②处,段首这句来得突兀,所以修改时加了一句情境铺垫。文句也加以修饰,使更圆通一些。③处,“抓老狮毛”的一句是最关键性的含意含情极丰富的话,赏析原文缺少分析,比较粗略,修改时加强了解读,发掘更深一些。④处,意在归纳,“喃喃,大声”,有点别扭,不如改为“从悲寂到豪放”。
“巨人”的述说(修改文)
——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这篇文章对贝多芬的语言描写着墨不多,但为我们完整地表现这位“巨人”内心的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当贝多芬隐约发现有人来到他的住所时,他大声说:“什么?又怎么了?”‘谁?那是谁?…‘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他说这些话都是粗声大气的,表现了他此时的焦躁和无奈,甚至愤怒。这里,他是伤感的,他觉得世界好像抛弃了自己,正如他开头的那句话所说的一样,连孩子都会嘲笑他,捉弄他,模仿他。当客人写到来访的目的时,他说:“你们很勇敢。~竟敢到兽穴里抓老狮的毛。”这一句很幽默的话,表达的内心真诚的喜悦。贝多芬是热爱生活,希望沟通,得到理解的。怀着善意的客人来了,他的激动也就溢于言表。他又说:“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从这里,他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友好亲善。
在客人告诉他要了解他的好灵魂时,贝多芬流泪了,喃喃地说:“我的好灵魂……”又说到:“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哀是丧失了听觉。”这两句,他袒露了有些为自己的不幸感到悲伤。但文章最末,他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他表现出一个伟大音乐家特有的豪情。因此,从焦躁到平静,从悲寂到豪放,作者通过描写他语言形象刻画了这一“巨人”形象。
二 “老狮”的画像(考场原作)
——谈谈《贝多芬:一个画人》的肖像描写
文章通过对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缉塞真塞的描写,展示了贝多芬巨大的人格魅力和宏伟的精神图画。
贝多芬那陈旧朴素的衣着,童阎煎疽壁,让人家看到了一位饱经风霜的伟人在竭力负担生命的负累和对事业的执着。贝多芬那火一般蓬勃的头发像他热情的生命勃然喷发:他那深邃的双眼,流露出对生命、对事业的渴望;他坚毅的脸庞,审视着他壮丽辉煌的一,从骨子里流淌出坚韧的意志。这一切,让我们无比真实地看到了一位巨人在困境与执着中刚强的神色,让我们从心中不禁为他的灵魂而由衷赞叹。
作者细致的笔调,将贝多芬的肖像刻划得淋漓尽致,通过他的双眼、脸庞、衣着等方面,让我们又一次真实地触摸到贝多芬。从他窭蕉笪堕瞳里,我看到自信;从他童遇数旦壁土,我看到责任;从他坚塑的脸土,我看到了坚强。正是由于对贝多芬肖像细致的描写,才让我真实地洞悉到他的灵魂和波澜壮黼的精神世界和内心世界。
修改理由:
第一段中“细致真实”的描写只是表明描写的情状,必须加“肖像”二字,点明赏析的重心。另外,第二段讲了贝多芬“宽阔的肩膀”、“深邃的双眼”、“坚毅的脸庞”;第三段也是写的这些,使人觉得重迭。最好把两段的内容放到一起去说,像修改文那样,说“眼睛”,就把两段中的有关的话一起说完。第三段就另说衣着,这样同等字数下,内涵就更丰富,条理也更清楚了。
“老狮”的画像(修改文)
——谈谈《贝多芬:一个画人》的肖像描写
散文《贝多芬:一个巨人》对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作了真实细致的肖像描写,为刻划这一巨人的精神面貌和人格魅力作了重要的贡献。
散文对他的躯体、容貌作了这样的描写:“躯体五尺左右”,“两肩极宽阔”,突出写肩膀,使人觉得他很有力量,能承受生活的重压,乃至于作为一个音乐家却聋了耳这一悲剧命运的重压。他的脸常显得严肃而蕴含愁苦,烙下了人世的沧桑。“火一样蓬勃的头发……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栉过”,这或许是艺术家特有的浪漫,或许是潜心音乐而不拘小节。深邃的眼,紧闭的嘴,表现出无比的刚毅和倔强。几笔肖像勾勒就展现了一个巨人的性格的特征和精神风貌。
作为外貌描写,文章还对主人公的衣着写了一笔:淡蓝色的衣服,黄色的纽扣,纯白的背心,这些淡色,表现主人公喜爱朴素,反映性格的率真与单纯;而衣服陈旧、不整洁,还拖着个早已失效的助听器,又表明他没有兴趣去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一颗心整日徜徉在他的音乐世界里。
这一切都刻划了一颗坚强的心,一个音乐之魂。
三 他者的视角(考场原作)
——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
如果说正面的描写如同直笔勾勒的画笔,那么侧面描写正如烘托点染气氛的背景。本篇文章的侧画描写也同样起到不可思议的效果。
作者大笔描绘了女佣与客人的对话,把他者视角下的贝多芬率先勾画出来。“他要的是孤独与安静……”把贝多芬耳聋后的心境衬托了出来。随后女佣对贝多芬房间的描述,把贝多芬的日常事务及生活与工作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一位酷爱着音乐而又在自己心灵之树下守护着一分静谧的“巨人”——贝多芬烘托上了舞台,使读者对贝多芬有了大概的认识。
作者又描绘了一幅客人与贝多芬的谈话图,通过客人的态度与语言再次衬托贝多芬的形象。“客人小心翼翼的递上字条”“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来访者,不断记笔记”便把客人对贝多芬那份崇拜而敬畏之心表达的淋漓尽致,衬出了他人视角中的“巨人”般的贝多芬。
全篇布局面精巧,尤其是他人视角下的贝多芬表达得真切而平实,把“巨人”形象的贝多芬诠释得酣畅淋漓。
修改的理由:
第一段中.的“不可思议”这个成语有贬意,在这里明显用错。
从两个侧面人物来看贝多芬,应该各有侧重。女佣是与贝多芬最接近的人,她像亲人一样关心主人,有更多的同情、体贴、关照;但他还并不能说很深刻地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客人怀着崇敬来访问贝多芬,她很有些为难,深怕打扰主人,使主人不高兴,她并不知道主人特别希望与外界的沟通,欣喜地接待来访者。另一侧面人物来访者是社会的代表,他们希望了解、宣传贝多芬的好灵魂,由衷崇敬贝多芬,从采访者的视觉里反映的是贝多芬的人格
魅力、精神之光。原赏析文没有这样分析清楚,毕竟存在一点欠缺。
他者的视角(修改文)
——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
散文《贝多芬:一个巨人》除了集中笔力刻划主人公贝多芬的形象外,还写了几位次要人物,从他们的眼里看贝多芬,就从侧面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的作为一个巨人的精神力量。
女佣是平日接近贝多芬最多的人,她理解主人,也深切地同情主人的不幸。她见到客人后告诉客人,贝多芬“要的是孤独和安静”,他终日沉浸在音乐里。平日为他整理好房子而经常被主人弄得杂乱无章,这反映了主人情绪的焦躁不安,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完全聋了,阻碍了他音乐天才的发挥,从女佣的视角里,看到的是一个悲凉痛苦的主人形象。其实这还只是贝多芬精神世界的并非主流的一面,而处在侧面前来采访的客人则更感受到他的坚强和对
音乐的执着的爱与追求。
客人对贝多芬怀有虔诚的敬意,恭敬地递过字条,上写着希望能让大家“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贝多芬为此而激动。客人不断地写下采访笔记,他的心随着深深地被震撼。客人的崇敬和震撼,也就正好衬出“他者”视角中贝多芬不仅有伟大的音乐天才和成就,更具有作为一个精神巨人的人格魅力。
他者视角里的贝多芬是一个真实而可亲可敬盼形象,着笔“侧面”把主人公的性格诠释得生动鲜明。


(1)请就本文的人物形象分析写一篇赏析短文,不少于400字o
[例文1】
黄土高坡上的竺笪筮星
——评《鼓神》一文人物形象
作者发如槌的健笔,叩击生命之鼓,于是在铿锵的音健中,一位顶天立地的民间艺人便走到了读者的面前。
这是一个平庸的农民。混入人群,他毫不起眼,“像黄土一样的平凡”,瘦弱邋遢,衣着破旧,说话吞吞吐吐……此时,在作者笔下,人物是普通而又平凡的,甚至是萎缩的,是卑怯的。可当他拿起鼓槌时,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一个顶天立地的艺术巨人突然间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他有着非凡的鼓技,以不同的动作演绎生命的精彩,用鼓声解构着人类的生命的奥秘,操纵着人类精神的权柄。他又有着豪迈奔放的生命气概。他脱下破袄,眼睛充满光辉,满脸写满神圣。鼓槌在他手中变成了高举的生命火炬,激情燃烧,光芒四射!他的鼓声如同生命的巨浪拍击生命河床的雄音,让人感悟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就这样,作者在厚重的生命画布上为我们定格了一个鼓技卓越而又豪气冲气的农民艺术家的形象。
塑造这个形象,作者意在诠释生命的伟大和崇高。从而说明:“生命原来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每一个生命人体都能够绽放也夺目的光芒。
【例文2]
生命的旗帜
——评《鼓神》一文人物形象
本文作者匠心独运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貌似平凡、实则神奇的民间艺人形象。
张伯的出场是极不和谐的。首先,作者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既瘦弱又邋遢的蔫老头形象。此时,人物是谦卑的,是克制的,甚而至于有着猥琐。然而,故事并没有简单的发展下去。当张伯拿起鼓槌时,奇迹产生了。在飞扬的鼓点声中,蔫老头忽然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天神站在大家的眼前,让人瞠目结舌。此时的描写,作者极尽功夫。他满脸神圣,双目有神。神情专注,激情四射。他已然作为一个新鲜奔放的生命个体在天地间纵情舞动,直到最后,“像黄土一样平凡的老人”,淋漓尽致地演绎出了一份生命的珍贵与豪情y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到达地的终点”。
表面的谦卑,难以掩饰一份生命的尊严;形容的猥琐,更加显示出心灵深处的骄傲。黄土高坡上的老人,通过铿锵的鼓声告诉人们:生命原本没有卑微与可怜,生命只有高贵与骄傲。
在焕发生命激情的鼓点声中,普通而又平凡的老人,幻化成了一面生命的旗帜。在黄土高坡上猎猎飞扬。
【点评】
以上两篇评论,旨在分析“鼓神”这一人物形象,写得较为成功。
首先,将“鼓神”定位为民间艺人,人物形象定位相当准确。
然后展开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落实到本文,先是分析了人物外形上的瘦弱猥琐,接着分析了他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鼓手,他是一面生命的旗帜。由形而神,由表及里,精当而深刻。
最后,人物形象的价值判断也相当合理。本文主要通过“鼓神”这一人物形象来揭示一个普通的生活哲理:生命原来没有卑微与可怜。
因此,涉及到人物形象的分析文章,考生基本上可以按照下列思路展开:
首先,对形象类别进行定位。
其次,对形象特征进行分解。先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并引用文本内容分析,以支撑观点。要注意的是,人物形象的特征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人物性格特征,精神面貌。评析人物形象,如果说不到精神层面,那必然是肤浅的,一定要透过外貌,言行去深及其思想、精神境界。以上两篇赏析文都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最后,对人物形象进行价值判断。如作者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表露了怎样的情感,表现了怎样的哲理。或是通过这个形象,作者意在弘扬什么,批评什么,诸如此类。,
(2)请就本文刻划人物形象的方法写一篇赏析短文,不少于400宇。

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
——评《鼓神》一文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
本文运用烘云托月的写作手法,给读者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民间艺人形象。
文中首先写到“坝中的锣鼓敲得震天价响”,敲鼓的汉子“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夹着狂傲,逞着威风”,这些描写看似写周围环境,实则为鼓神出扬制造气氛;看似写打鼓汉子,实则为下文塑造鼓神形象张本。接着又写青年汉子“一脸虔诚”,“满脸殷殷”地催促张伯出场,巧妙自然的表情刻画更是在突出张伯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大形象。最后在一连串的排山倒海的直接描写中作者也没有忘记插入“我”的反应,“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快感,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我”的入神与专注把张伯这一形象烘托得更加鲜明,平凡猥琐的老人在铿锵的旋律中,顿时成了精神的领袖。最后写到“我”决定回家过年了,表明鼓神精神的力量给了我莫大的振奋和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