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安全,自我治疗的三大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7:54:38
自我治疗的三大误区
生成2007-07-12 16:17:16 来源: 关键词:用药安全 ">用药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一些无关大碍的疾病,大家都爱根据平时获得的健康知识,自己选择一些治疗方法。临床医学中把这称作自我医疗。近日,记者就非医学专业人士自我医疗中常见的问题,采访了医学专家。专家指出,自我医疗中有3个误区,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误区一:吃钙片补钙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钙的补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补钙也成了许多人的保健方式。市场上补钙用品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有的人觉得钙片(氯化钙)便宜,干脆就每天吃钙片补钙。
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代谢博士陈慧说,其实氯化钙的吸收效率不好,达不到人体对钙剂的需求量。正常成人每天需要元素钙600mg。如果膳食结构合理,即有充足的牛奶、鱼、豆制品、肉、蔬菜的话,从食物中就可以吸收400--500mg,从而满足大部分的元素钙需要。
中老年人钙的贮备不足,需要量有所增加。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的钙需要量也大于600mg,也需要钙剂补充。补钙时,不仅需要补充钙离子,还需要补充钙吸收的促进剂——维生素D3。选择钙剂的时候,首先要看这种钙剂的元素钙含量,还要看是否含有维生素D3,最好选择元素钙含量高又含有维生素D3的。
陈慧博士介绍,其实钙剂不仅需要从食物中补充,还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来补充。坚持锻炼,每天快走8000步,可以增加钙的沉积。手、面部皮肤每天日晒一小时,也可以增加维生素D3合成,促进钙的吸收。
误区二:测血粘度预防中风
血流变实验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一个临床实验。因为几乎大大小小的医院都做血流变(血粘度是其中的一项)实验,所以这个项目是家喻户晓,被人们作为预报中风的良方。有的中老年人每半年测一次,如果结果稍高就如临大敌,马上输脉通治疗。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心内科博士宋嘉说,其实血流变(血粘度是其中的一项)是一个物理指标,并不能完全作为中风的预报实验。宋嘉说,人的心脑血管意外疾病原因很复杂。有遗传的因素,有血管内皮的问题,有血液凝固机制的问题,也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不能仅用一个物理的粘度指标来预报。
宋嘉博士说,血粘度很容易受到生理因素影响。如检测当天没有喝水、运动等,都可以使粘度升高。如果血粘度确实高,也要继续检测血脂、血糖、肝功能(排除高蛋白质的影响)、血液系统等,最后才能分析其对中风的影响。
宋博士说,中老年人要注意运动和保健,积极治疗各种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遇问题多找医生咨询。
误区三:吃抗生素治感冒
感冒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大家在自己选择感冒用药时,经常把消炎药作为首选。采访中,许多医生对这一自疗方法提出了质疑。专家指出,俗称的消炎药,指的就是能够杀灭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活性的抗生素。但是,各种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原,大多是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抗生素对其无效。在这时使用抗生素,是一种浪费。而且,由于抗生素会破坏机体正常的细菌群落,反而可能导致新的细菌感染。
但感冒也不是绝对不能用抗生素的。如果是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者病毒性感冒继发了细菌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有许多种,有的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有的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患者自己选择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感冒以后最好不要服用口服抗生素。需要使用的,应该接受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