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东柏堂事件:高澄死于刺杀,还是谋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28:26


东魏东柏堂事件:高澄死于刺杀,还是谋杀?

 

■云海孤月

 

【载于本刊红版2010年第七期】

 

 

 

公元549年八月的一天,在东魏国都邺城的东柏堂内,29岁的执政高澄邀请了几名亲信大臣来密商一件大事:他想把此时的东魏皇帝赶下台,然后由自己坐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东柏堂环境僻静优雅,本是高澄密会情人琅琊公主之处,为了方便公主往来,侍卫们多在宅外。因为所谋事大,所以,参与密会的只有亲信大臣陈元康、杨愔和崔季舒三人。

 

尽管行事小心缜密,但依然发生了变故,起因是高澄那张口无遮拦的大嘴。厨子兰京给他们送食物,高澄让他退下,对身边的人说:“昨夜梦见此人杀我,得赶快把他杀了。”兰京是南朝大将兰钦的儿子,被俘后做了厨奴。兰钦想用钱把儿子赎回去,高澄不肯。兰京几次三番请求都遭到毒打,又听到高澄上述言语,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盘下藏刀,借口上饭,刺死高澄。

 

从整个刺杀事件的来龙去脉看,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一起刺杀案,也是人们向来所理解的高澄被刺真相。然而换一种角度来思考,我们可能会听到来自古老历史的另一种声音:公元549年的东柏堂事件,高澄死于一次谋杀。

 

 

高澄是东魏权臣高欢的长子,14岁当上东魏国尚书令,兼任并州刺史,15岁时又向父亲讨一份差事,去国都邺城辅政。东魏王朝的政治结构比较奇特,孝静皇帝元善见及其朝廷在邺城,高欢的霸府在晋阳。东魏王朝兴起依靠六镇鲜卑中下级军官和河北汉人门阀支持,为平衡双方利益,便于和关中的西魏王朝抗衡,高欢把国都定在邺城,藩王府设于靠近塞北的晋阳城。

 

东魏王朝最大的矛盾是鲜卑化军事贵族与汉化豪强的矛盾,整个北朝,双方不断斗争,北魏孝文帝汉化取得压倒性胜利,河阴事变后鲜卑化风潮卷土重来,东魏王朝是双方互相妥协的产物。这一时期双方围绕反腐展开斗争。

 

以孙腾、尉景为首的鲜卑勋贵“聚敛无厌,淫虐不已”。高欢见姐夫尉景贪得实在不像话,就警告他不准再贪,谁知尉景竟然反击:“与尔计,生活孰多,我止人上取,尔割天子调。”高欢笑而不答。鲜卑勋贵是这样看待贪污问题:应该的,江山是我们一起打下的,有你就有我。上行下效,国家一片腐败。鲜卑勋贵的所作所为势必侵犯到汉化豪强的既得利益,在汉人豪强支持下,有识之士提议严法肃贪,以法治国。

 

霸府的存在和对外战争都要依靠鲜卑武士,高欢表面采取“和稀泥”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里却明白贪腐会动摇国家根基。

 

高澄看穿父亲的心思,要替父打虎。起初高欢不同意,怕高澄过于年轻会把事情搞砸,后来想了想只有高澄能办这件事。

 

高澄兼任吏部尚书,选任天下官员。高澄一改官员靠资历晋升的老套做法,任人唯才,东魏官场风气为之一振。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恰恰此时高澄轻率的性格惹出祸来——逼反了御史中尉高仲密。高澄调戏高仲密的继弦李氏。高仲密冲冠一怒为红颜,献虎牢关投降西魏国。

 

高仲密叛逃引发东西魏第四次大会战,邙山之战东魏军大获全胜。此次胜利坚定了高欢肃贪决心,组织起廉政小组,高澄拜大将军,崔暹接任御史中尉,宋游道任尚书左丞。高澄兴高采烈地说:“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

 

廉政风暴席卷邺城,掌权的“四贵”孙腾、司马子如、高岳、高隆之首当其冲,四人仗着是高欢的老朋友、老战友便贪婪骄横,非法专恣,高澄狠狠杀了杀他们的威风。孙腾态度不够恭敬,高澄派人将其拉下座位,用刀环击打。高洋尊称高隆之“叔父”被高澄当场责骂,高欢听说之后道:“儿子浸长,公宜避之。”公然表明支持态度。

 

高澄主持议定东魏法典《麟趾格》,向天下宣告将“以法治国”,并赋予崔暹极大的权力,来制裁鲜卑勋贵的贪赃枉法行为。司马子如、孙腾、高隆之、侯景、元羡等重臣无不受到崔暹和宋游道的弹劾。

 

高澄激起了鲜卑勋贵们的怨恨,“拥兵十万,专制河南”的地方军阀侯景向司马子如扬言道:“高王在,吾不敢有异;王没,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高欢死后,侯景果然造反,高澄派兵把侯景赶往江南祸害南朝去了,但朝廷中的勋贵集团仍在。以法治国、严法肃贪实际上断绝了鲜卑贵族的敛财之路。所以,他们对高澄恨之入骨,是第一批希望高澄死掉的人。

 

 

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喜欢读书,箭术过人,文武双全的他自然不甘心永做傀儡。

 

高澄性情直率狂傲,大有魏晋风度。“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这是孝静帝对跋扈权臣的回应。保皇党阴谋刺杀高澄,不想事情败露,高澄幽禁皇帝,烹杀密谋大臣。保皇党成为第二批希望高澄死的人。

 

得罪了鲜卑勋贵和东魏皇族,高澄当国之后多用汉化文人,如崔暹、陈元康、杨愔、崔季舒、崔昂、宋游道、邢邵、魏收等人纷纷得到重用,高欢也说儿子:“所使多汉儿。”然而,高澄任用汉化文人及其汉化政策,更加激起鲜卑贵族的憎恶。高澄策划禅让做皇帝前夕,东柏堂事件爆发。

 

 

当然,对于东柏堂事件,只要审讯案犯即可水落石出,可他们全被北齐开国皇帝、高澄的二弟高洋第一时间杀死。

 

高欢曾经这样评价二儿子:“此儿意识过吾。”这是一句极高的评语。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高洋不再是那个果决勇敢的高洋,而变成了整天流着大鼻涕傻呼呼的憨蛋。开始高澄不相信,调戏高洋妻子李祖娥进行试探。高洋和李祖娥感情极佳,经常给妻子做些精巧的礼物、精美的衣服,高澄常欲占为己有。李祖娥特别生气不想给,高洋笑道:“这种东西还可以再弄,不要小家子气。”有时高澄故意拿走东西又退还,高洋随手取走,好像一切合情合理。

 

高洋骗了所有的人,包括崔暹。高澄心想:一个人或许会看走眼,但不会所有人都看走眼。高澄终于相信二弟是个傻瓜,对人道:“此人也能得到荣华富贵,相书上怎么解释得通?”因为高洋长得丑,有皮肤病,脚上生有两个脚后跟。

 

高欢第七子高涣的表现,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透露出其中讯息:“文襄(高澄)之遇贼,(高)涣年尚幼,在西学,闻宫中哗,惊曰:‘大兄必遭难矣!’弯弓而出。”高涣小小年纪怎么会预感高澄要遇难?他肯定事先知道些什么秘密,高涣最终被高洋杀害也不会与此事没有关系。

  

综上,东柏堂事件不是偶然的,而是一起阴谋,是鲜卑贵族与汉人豪强争权夺利、高洋夺嫡的阴谋。七名刺客之中既有鲜卑贵族的人,也有高洋的人,甚至可能有保皇党的人,只不过兰京阴差阳错变成了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