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改革前景(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42:25

作者:熊丙奇
来源:南都公众论坛 时间:2010年8月29日上午
  地点:市少儿图书馆多功能厅
  主讲人:熊丙奇
  熊丙奇:各位听众大家早上好!本来我想站着讲的,上一次在广州的公众论坛上我是站着讲的,但是今天为了要录像,我只能坐着。因为我在学校里做老师的,习惯站着讲,这也是表示对大家的尊重。这是我第三次到广东进行讲座,每次进行这样的讲座都是既高兴又沮丧。为什么呢?因为有很多的人关心教育,感觉特别高兴。但是又非常沮丧,因为每一次讲座讲的内容都是关于教育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是令大家特别纠结的,似乎到了讲座的最后,大家提的问题我们都没办法解决,因此带着希望而来,带着沮丧而归,都是在希望和沮丧之中不断地交替,所以存在着这样的复杂的纠结的心情。对于我们中国的教育的发展来讲,我一直是这样的心情,我从2004年开始关注中国大学的问题,到现在为止已经6年了,期间出版了多本书,而且也坚持写教育的评论。因此有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厌倦?我们看你的文章都看烦了。我也觉得特别烦,因为很多时候讲了教育问题,但是我发现教育的问题和教育的问题的解决是平行不相交的,似乎是在两个体系中健康的运行。
  今天的讲座我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想谈一谈过去10年中国大学改革的有关问题。第二讲一下国家新近颁布的《教育改革规划纲》所谈到的大学的思路以及问题,第三个谈一下我对教育改革的一些展望。
  首先看一下过去10年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些问题。应该讲,在过去10年,教育部对我们中国的教育改革是持高度的评价。因为在2006年、2007年,那段时间大家对教育问题的抨击特别多,但是教育部的官员在各种场合都谈到,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有一个“大学教育成功论”的说法。从我们的数据来看,确实教育的规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最近颁布的《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09年,国家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达到了2970万,而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相对10年前,我们的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只有300万,而且那时候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8%。因此从规模上讲,确实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这方面讲是取得进步的。
  但是同时我们的教育问题也特别复杂,我想从几个教育事件谈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第一个是高校扩招,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听众应该多知道,因为每一年关于大学的扩招问题都在被提及,尤其是在7月份,每一年公布大学生的就业率的数据时,大家都会谈到扩招的问题。现在每一年大学生的入学人数达到600万,而这600万学生的就业特别困难。虽然教育部今年公布的数据,初次就业率达到72%,但实际上大家知道,这个数据有很多造假成份,包括高校内部的老师都不相信,造假的手段是无所不用,公众看了之后是一笑置之的。而且根据我们每一年的观察,只要是在每年9—10月份,确定了来年的就业指标要达到多少,第二年肯定会达到,在中国没有达不到的数据。
  所以从就业方面来讲,每年都会谈到扩招的问题。从当年的扩招开始到目前,我们都没有反思究竟扩招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因为有关部门不愿意反思,总认为扩招不是问题,因为扩招没有变出更多的人口,因为这些学生如果不是大学生,他也要就业,所以他们混淆了一个问题,现在是大学生就业,而不是普通的公民就业。而扩招的根本性问题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大家知道,我们扩招时的决策基本上不是基于教育的发展来的,而是基于我们要扩大内需。如果我们扩大100万的招生规模,每个学生的学费1万,因此我们就有100个亿的拉动内需的规模,所以说是从这方面考虑的,而且这是主要因素。其次是缓解当年的学生就业难,因为当时的高中生就业很困难,就业情况很不乐观,因此如果要把这些人弄进大学里面,至少要缓解三到四年就业。而且我们注意到,这种思路一直延续到研究生、博士生。到2002年、2003年前后,研究生开始大幅度扩招,因为那一年是第一年扩招的学生就业。因为这一下子膨胀了几十万的学生,为了降低就业难问题,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扩大研究生招生。一直到现在为止,每年只要本科生就业困难,研究生扩招是一个重要的趋势。教育部一发文要扩招,马上就扩招。现在我们的博士生也开始扩招,我们知道,每一年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已达到6万。前不久有一个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说到,我们中国的博士生的规模是全球第一,每一年授予博士生的学位数是5万,而现在我们博士生的培养,一个教授最多可以带40多位博士生。这个数据可能还有些保守。这里面就反映出扩招的用意,它不是解决教育的问题,而是解决社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因此,不是按照教育思维来扩招,导致了很多的问题集聚在教育之中,这个问题就成为了我们过去10年来,中国大学发展中无法绕过的一个前提。因为这么多学生扩招进来,所有的教育质量问题、教育资源问题都是跟它有关系的。
  第二个改革就是合并,跟扩招同时推进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策略就是合并。当时教育部门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打破教育资源的条块分割,效率极低的状况,因此推出了合作、合并、共建等方式,推进高等教育资源的重组。所以那时候我们就看到,有很多的大学进行了合并,而且还有不少大学进行了整个学校办学的调整。据我们统计发现,目前的985高校、211院校,基本上没有没合并过的,都是在过去10年间进行了合并,包括我们广东的985院校、211院校,不是跟医科院校合并,就是跟法学院校合并。这种合并导致了一个问题,我们预计的效果是1+1大于2,要使学校的各种资源交叉、优化。但是合并这么久以后,没有一份权威的报告对所有的合并事件进行调查分析。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对任何一个改革举措从来不做调查,也没有任何一个数据支撑这个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因此教育的科学都是伪科学,基本上没有任何数据支撑我们任何的一个改革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而这本身应该是做很深入的调查,经过了这样的调查,我们才有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的举措。
  在前不久有一个媒体要做高校合并10年的调查,到每个学校去,几乎每个学校都是回避的态度。比如说问一所学校,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的合并,究竟两者之间是不是强强合作,究竟医科以怎样的程度融进了北京大学?没人说,也无法表态。清华大学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并也是这样的,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当时是很反对的,认为我们艺术学院和清华这样的理工科学校合并,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到现在为止,艺术类的学科发展得怎么样?自从陈丹青离开清华大学之后,这个事情似乎也没有人提及,没有人关心。实际上我们深入的看,在大学里面由于人事问题没解决,由于学科之间的矛盾没解决,基本上所有的学校合并是1+1远远小于2,甚至小于1,这个问题特别复杂。包括前不久我们看到华中科技大学的“根叔”的演讲,实际上根叔在2007年曾经在华中科技大学演出了一场“学位门”,很多学生在网上骂他笨蛋,让他下课。原因是什么?就是当时的合并所导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到现在为止没有人反思,而合并的这种思路还在继续。什么思路呢?就是行政干预教育的思路。因为当时所有的学校的合并,并不是双方“自由恋爱”而水到渠成的,往往是“自由恋爱”的被打破,没有想“恋爱”的被撮合在一起。而撮合的力量就是我们的行政部门,并且这种办学的思路还再继续。
  第三个改革就是高考改革,也包括我们的自主招生的改革。在过去8年时间里,高考改革、自主招生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最多实行高考改革的是江苏地区,10年进行了5套高考改革方案的改革。前不久江苏在进行新一年高考制度的宣讲时,为了表示对公众的关注,教育部门的一个人在现场叫江苏的老百姓起来发言,没想到这个家长代表起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说:你们不要改革了?你们停止改革吧,你们现在都用改革来折腾我们,用我们的学生作为代价推进你们的改革。因为教育改革有一个特点,它涉及到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因为你的政策的微调而进行调整。我的孩子到了高二的时候,你马上宣布明年的高考政策是怎么样的,我调整不过来了。因此在国外,一个新的考试政策至少要提前10年告诉公众,这个孩子10年之后面临怎样的考试制度,因此在10年之前要做好规划。而我们现在是这样的,每一年教育部会在一二月份公布考试大纲,告诉大家我是在微调。你既然是微调,你可不可以不调?你这种微调一下子让家长、学生都很焦虑,教育部在微调的时候还要告诉大家不要焦虑,所以说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实际上高考制度改革也是一样,基本上现在所有的高考制度的技术改进都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基本上都是拍脑袋决策,这个领导是这样想的,马上执行,到了第二年,换了一个领导,马上又改一套。所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高考改革还在反复的实验、反复的调整,以至于我们现在不知道改革的方向在什么地方。
  而自主招生改革也是很多人很关心的,经过8年的自主招生改革之后,我发现一个结果是,成功的让所有人不再相信自主招生。因为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都对自主招生寄予厚望,希望它打破一考定终生,希望为偏才、怪才同学提供一条上大学道路。但是我们发现,现在自主招生政策变成了抢生源。北京大学去年提出的是校长实名推荐制,当时很多人议论,说这是让偏才、怪才有了一条升大学的途径,提升了中学校长的声誉。但是从一开始我就指出,这只不过是北京大学抢生源的一个举措而已。这不是我有先见之明,而是我们的制度所决定的。因为我们的自主招生的制度设计规则是这样的,,所有的学校先参加每一所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参加完自主招生考试之后,获得这个学校的自主招生资格,必须跟这个学校签订承诺书,一定要在高考的时候,在志愿填报过程中,把这个志愿填到A志愿或者第一志愿。今年广东第一年实行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有A志愿,A志愿就是第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实行平行志愿的,就是传统志愿,就是要把这个学校填到第一志愿。这就意味着,事先把这个学生确定了,如果你放弃A志愿、第一志愿,有些地区的做法是使你失去自主招生的资格,而在江苏地区更加厉害的是放弃A志愿、第一志愿,就不准报考其他学校。这对学生来说是极度的控制选择权,学生没有任何的办法。这样的规则必然导致学校以此作为抢生源的措施。而且真正的自主招生其实很简单,就是学生和学校双方选择,学生可以选我,我可以选学生。一个学生可以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由此对学校施以竞争的压力。而学校从选择学生到被学生选择,也会感觉压力很大。比如说北京大学发出100张通知书,到最后只有25个人来报考,北京大学的脸是挂不住的。我们没想到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是制约学生的选择权。
  这一点有的人可能很不以为意。但是我们注意到2006年的时候,香港地区的大学在内地招生,当年就有不少内地的状元放弃了北大和清华,都到香港的大学读书。当时的舆论说香港的大学把内地的大学变成二流大学。就是那一年,教育部发现其中有问题,因此在2007年明确要求香港地区的大学,在内地的自主招生一定要放在内地的提前批次前,招生之后,必须把学生的档案拿走。这就意味着内地的学生不可能同时获得香港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内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是完全的倒退。因为真正的打破计划体制,就是应该一个学生可以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也就是相当于我们到街上买东西一样,我可以到多家商店买东西,绝对不可能说只能买这家商店的东西,但是我们现在制约。到了2008年更加厉害,教育部规定内地获得保送生资格的学生,不准参加香港地区的自主招生,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为了让香港地区的高校不在内地进行自主招生,教育部曾经动用自己的行政权力,要求香港的大学放弃在内地的自主招生,但是遭到香港的拒绝。教育部要求所有香港地区的高校全部纳入计划内招生,放到提前批里面。
  由此可以看到我们的政府部门特别怕学生选择大学,现在有两个理由,说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大学,不能一个学生拿到多张大学通知书。一个理由是我们高等教育资源不充分,因为如果说一个学生可以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意味着可能一个学校可能发出100张录取通知书,最后可能只有60个人来,那就有40%的资源闲置。第二是如果一个学生可以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招生可能要多轮,因为第一轮招不满,可能要进行第二轮、第三轮,因此要耗费更多的教育资源。但这两个理由都不成立,在美国一直这样实行,而且在我们国内来看,高等教育资源现在已经非常充分了,现在每一年的高等教育升学率是67%,实际上在有些地区,基本上95%以上的学生都能升学,因为有部分学生放弃了。今年在全国各地,本二、本三、专一、专二的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是零投档,即便是在计划内招生,但基本上没有学生报考。在全国有些地方,专二院校计划招生100人,但最终录取的学生只有几十个人。什么原因?就是很多学生自动放弃了被录取的机会,这还不算自动放弃高考的。自动放弃高考的就是高考都不参加了,这样的学生估计有100万。考上大学之后,放弃录取的学生,现在基本上又有100万。由此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已经过剩了,这时候还不进行多重选择,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另外从我们的招生来讲,我们国家的招生基本上是三天之内一批院校搞定,提前批几天,每个学生一个萝卜一个坑,马上招完,第一批也是一样。而实际上招生是需要有过程的,在发达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最舍得投入成本的地方就是招生,因为这是学校里面最重要的资源,招不到好学生,一个学校无法办成一流大学,因此他愿意花很多金钱。但我们现在恰恰不愿意在招生方面花很多的金钱,我们愿意在迎来送往上花更多的钱。
  第四个改革是人才培养制度改革。高校在针对高考改革、招生改革之后,进行了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这里面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关于研究生的学制改革,从2003年前后开始,我们国内有很多学校开始推出研究生学制改革,有的从3年改成2年,因为那时候普遍的是3年,大家觉得3年时间比较长,同时学生也没有充分地利用好3年时间,还有更多的是,很多的研究生读了3年之后,出去也不是从事研究型岗位。因此有的学校就结合国外的经验,比如说英国的研究生一般来说只有一年,读完学分之后马上就毕业,然后拿到硕士学位。美国大部分的研究生是一年半到两年,也是读完课程,不做论文就毕业了。我们国内马上推行研究生学制两年。但是从前年开始,这些学校又恢复到三年。为什么恢复到3年?整个社会对研究生的定位还是没有扭转。因为在我们的脑海里面,认为研究生都是高端人才,都是学术型人才。但是在美国,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是过渡学位,它是一个职业化过程。如果说本科生读完之后找不到工作,就去进行职业化训练,读一年的研究生之后再找工作。只有博士阶段才是真正的学术人才培养阶段。因此在美国很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不读硕士,直接申请读博士。
  但我们现在把硕士研究生当成高级人才培养,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脑子里有一个意识,认为他是学术型人才。但是从真正的意义上讲,我们的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90%以上都是应用型人才,但是我们不是这样的。因此,这个非常纠结的教育观念,又反过来影响到我们的改革,现在很多学校又恢复到3年的制度,要求研究生要读到多少课程,要求他们要发表多少论文,最后这些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他们今后不做的事情。很多学生就为了混一张文凭,90%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出去以后搞营销的搞营销,当公务员的当公务员,很少进入学术岗位,而且我们的国家也无法提供这么多学位岗位。第二个改革是我们的导师制改革,就是研究生的导师制度。它要求导师要带学生,一定要有课题,而且导师一定要从课题经费里面拿出钱来资助学生。这也是国外的一个模式,但是这个模式也是有前提的,就是在国外的办学过程中,研究生的导师有教育自主权,同时有完全的招生的自主权,就是这个学生是我负责招的。但是我们现在的研究生招生,导师是没有这个权力的,要全国统考,统考达到一定的分数线,才能参加面试,面试也是集体面试,不能是我个体面试,最终,我不要的学生被我招来了。因此我们知道贺卫方先生,还有陈丹青都对这个问题提出质疑,研究生的导师无法招到自己愿意要的学生,不愿意要的学生都被塞来了。在这个研究生导师制下,我能够资助自己不愿意招的学生吗?当然不行。
  另外在学术的资源配置上,国外的导师也有自己权力。但是我们现在是听行政的,无论是跟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还是跟国家申请的政府课题,以及校内的一些资助课题,基本上跟行政领导的关系搞得不好的话,你就拿不到课题。你拿不到课题,意味着一切学校里面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都无法看到。在我们看来,现在课题的申请、立项,已经变成了政府部门控制学者的最有力的手段。如果说你不听我的话,我就不给你课题。因此很多的教授为了自己的五斗米,就必须听从领导的,然后依附于行政。这种制度最后导致真正有才华的教授反而招不到学生,比如说有了课题他无法申请,没有课题就无法招到学生,招不到学生,教授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我们很多时候想培养创新人才,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基本上很难推进。
  再有一个改革是国际化办学改革,现在有数据统计,在过去10年间,中国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达到1200个,这是非常庞大的。具体分为几类,一个是学校整体的中外合作办学,比如说诺丁汉大学、利物浦大学,整体是中外合作的项目。第二个是学校里面的二级学院,比如说很多学校招生是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第三个是有一些单体的项目,但是现在发现这些中外合作的项目发展得特别快,规模膨胀得特别大,但是大部分是空心的。有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外合作项目号称是跟国外一流大学合作,引进国外的教材,引进国外的课程,由国外的教授来上课,或者至少是国内和国外的教授1:1的分配。但是实际上现在很多的中外合作项目,99%以上的教师是来自内地,课程也是内地的。因此中外合作更加像是巧立名目乱收费,有的学校打一个中外合作的名目,学费就可以由以前公办学校的每年5000,一下收到1.5万,因此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我们现在的国际化合作办学变成了单向的,也就是说我们都是派老师到国外学习,从来没有外面的教师进来,也没办法吸引留学生。教育部一直说,我们要发展留学生规模。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国家的留学生招生,如果没有国家奖学金,吸收不了学位生。我们的学位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地区,在欧美地区基本上没有。而且所谓的留学生主要的组成都是来学语言的,而且是短期的语言培训。统计下来,在国内攻读学位的留学生,人数是相当少的。所以说这一点实际上是非常大的问题,国际化办学不是说我们这个学校跟国外大学怎么样合作,而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源数,有多少学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
  其实我们现在不用谈国际化的问题,现在所有的全国重点大学已经变成了地方大学。前几年更厉害,这几年由于生源数减少,已经变化了一点。在2005年前后,我们国家的985高校在当地的招生比例在50%左右,其中以浙江大学最厉害,在当地的招生是70%以上。当然他们有理由,浙江大学合并了很多所大学之后,在浙江只有一所985,也只有一所211,因此浙江当地的学生都要报考浙江大学,所以导致了浙江大学当地的生源特别高。除了浙江大学这个特例之外,武汉大学和广东的中山大学在当地的招生比例都是非常高的,一般是维持在40%到50%。你想一想,如果说一个全国重点大学在当地的招生比例已经达到40%到50%的话,他还能谈得上是全国大学吗?所以说我们不要谈国际大学的问题,现在已经变成了地方大学。这几年比例在下降,为什么在下降?不是说学校有意降低当地的比例,而是由于当地的生源数减少了,我保持同样的比例,招不满学生,因此我把剩余的名额再放到其他的地区,所以降低了整体的比例,其实他在当地的招生比例并没有下降,这几年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北大、清华在当地的招生比例反而上升。怎么计算呢?就是当地的考生数和清华北大在当地的招生数比较,这几年他们的招生数可能在减少,但是由于是他当地的生源数在减少,所以他的比例是在上升的,这实际上反映出这个学校的办学问题,他并不是具有国际视野,其实连全国视野都没有。
  刚才讲的是人才培养方面,再一个是学校的教师管理问题。从1999年开始,随着我们国家启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工程,北大、清华都启动了改革。当时北大、清华把教授分为9档,每一个档次的津贴是不一样的,最高的一个月有5000,最低的一个月只有三五百,一下子拉开的这个差距。但是这个改革并没有真正的推动大学的建设,而且从核心要义上讲,它违背大学的办学宗旨。上世纪20年代就在美国发起了一个教授终身制度。为什么要推行教授终身制度呢?这就是为了维护学术自由。就是一个教授只要被聘为这个学校的教授,学校没有正当理由是不会辞退你的。这样一个制度保障这个教授不会受到教职的影响,可以自由的开展学术研究。不会受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影响。而我们现在所有的学校都把大学教授变成合同工,甚至是一年一考核,三年一聘任。使得所有的教授全部处于焦虑中,他只能对近期的业绩负责。因为一旦对近期的业务不负责,三年以后就把你开掉了,就是不跟你续约了,我的面子怎么挂?所以没有人做长期的研究。
  而且更坏的是影响了学术自由。在学校里搞得不好的话,如果说了一点怪话,就可以采取这个理由,想方设法不跟你续聘。现在有些大学推行合同制,媒体还一片叫好,说“让大学教授不要成为懒汉”。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没有终身教育制度,学术自由是没有的。学术自由才是第一位的,我们为了维护它,即便有个别懒汉也很正常。
  另外一个,教授是要实行年薪制的,不能实行岗位加津贴制。现在大学实行表格化,你的论文多少、专利多少、课题多少,当年对应工资有多少,觉得这很有效率,但其实是错误的。这样导致我们不可能是十年磨一剑,只能是当年做当年的事情。而真正的年薪制怎么实行的?学校承诺今年给你10万年薪,你今年1篇文章写不出来,我照样给你10万,但是明年我可能会降低你的年薪,或者说不增加你的年薪。这就保证你这一年能够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教育和研究,这才能解放教授研究的自主性。但是我们现在反过来认为这种考核是对的。因此过去10年,全是采取这种方式。包括前年人事部把教授体系分为13级,有一级教授、二级教授、三级教授、四级教授,只要上正高的,最低是四级教授。副教授是从5级到7级,讲师从8级到11级,就让教授互相厮杀。最后它没有真正的让大家有一个平等、自由的环境开展学术研究。现在也使得整个人事制度陷入了行政的影子。大家不愿意搞学术研究,争相应聘一个行政位。我们注意到,现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者90%以上都有行政岗位,没有行政岗位的人,基本上都无缘这样的奖项。所以只要是行政官员,基本上可以通吃。所以我一直觉得,大学的官员、大学的校长是最幸福的,大学的校长比我们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舒服多了。副省长只是公务员,最多有副部长的待遇。但是大学的校长,既有副部长的官员身份,同时在某些场合,他还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另外他还是著名学者,还可以获得各种荣誉。某些时候还可以兼任校办企业的董事长。因此他横跨四界,又是官场,又是学界,又是教育界,还是企业界,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而且现在这个时代,一个人没有任何学术水平,或者是有一点点学术水平的,你只要进入了大学,混到一个系主任,如果运作正常,10年间摆平所有关系,成为一个院士都是可能的。因为你一旦当了官之后,周围自然有很多人给你抬轿子,把书写好后署上你的名字,把论文写好之后写上你的名字。所以一个普通的学者一年最多写10篇论文,而且拼死拼活。但是成为官员之后,他日理万机,利用很少的时间,居然一年可以发表40到50篇的核心论文,这就是我们的现实。这种现实的背景下,就导致整体的教育改革无法推行。
  这是过去10年来我们所说得出的一些重大的教育发展,包括公众知道的改革。包括扩招、合并、自主招生改革,以及学校里面的学制改革,还有人事制度改革。这些改革,大家可以发现有几个共同点,第一个共同点是所有的改革都受制于行政,我们没有哪一项改革是有教师、学生的广泛参与,也不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讨论决策。而都是自上而下,有行政的命令,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从扩招到合并,再到自主招生改革,从来没有看到过进行充分的论证的,都是领导说这样做,然后就推进的,就是行政所制约的改革。第二个是在行政制约的改革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有一线的学生和教师,这两者的权利没有增加任何一点,而增加了三类人的权力,一类是行政官员的权力,第二类是学校学政干部的权力,第三类是学校里面当红教授的权力。这是非常明显的,所有的改革,最后都发现是权力越来越大。大概在2005年以前,教育部被认为是最没有钱的部门,都是要花钱的,现在虽然还有这样的情况,但是教育部已经有一点钱了。有了一点钱以后的教育部,开始做了各种各样的工程,包括“本科教学评估”、“精品课程”、“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审,使得教育部的权力一下陡增。每个学校都要申请,都要跟教育部打交道,教育部的各个司局一下子就拥有了评审的权力。这个权力在增加。另外一个就是学校的行政官员的权力在进一步增加,当我们的大学内部进行改革时,只要是多一分大学的自主权,学校的校领导的权力就增大,现在很多学校一直在抱怨说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但实际上在大学校内,学校的行政领导说一不二的情况特别突出。你说他没有权力吗?权力特别大,因为在学校内部没人监督,没有公开透明的财务体系,也没有人敢说他的坏话,教授一旦说他不好,就会出问题。第三个是学校内部的任何改革是不能动所谓的核心教授的,哪些核心教授?院士、长江学者,还有国家的百名计划的学者。这些学者一动,他就会撒娇,然后跑到领导那里说:“我不干了。”学校担心他不干,所有的改革全部推回来,所以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注意到,在过去10年推出的所有改革,基本上是在不动摇,甚至在增加上述既得利益者的权力的同时推进改革的,因此教育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受教育者的权利越来越受到损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日益下降,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年复一年,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的解决。然后整个社会对大学的评价日益降低,大学的教育腐败和学术腐败层出不穷,这些就是因为根本的问题没解决,就是权力关系没解决。
  第二方面,谈一下《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大学改革的路线。具体有三个方面。
  一是牵涉到高考制度改革,这也是现在公众比较关心的。其实高考制度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因为它牵涉到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理念。同时也牵涉到高等教育是不是具有办学自主权的问题。我们现在谈到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择校、补课,学生沉重的负担,原因就是高考制度改革。因为每一分都是决定人才的走向。我们有时候讲到高考制度的改革是要减少科目。我说你哪怕减少到只考一科,学生照样很痛苦,就像大学里的四六级英语,搞得50%以上的大学生非常头疼。所以说高考只要是以分数来评价人才,哪怕只考一门,照样会让这个学生痛苦,他会在这一门上花所有的时间,保证一看到题目就条件反射出答案。所以说这是没办法的,所以说减少科目对改革无效。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里面谈到的思路应该是比较理想的,非常明确的界定了政府、社会、学校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怎么界定的呢?政府宏观关系、考试社会组织、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这个总体的框架也跟我们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去年6月份公布的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有所吻合,这其中有70%的概念被采纳了,显示他们的方向还是比较一致的。这个改革的框架规定了政府的权力、社会的权力和学生的权利,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能不能做到,现在还要打一个问号。因为从目前来看,政府部门要放弃对招生的主导权是非常难的,我们中国现在教育的问题是教、招、考,就是教学、招生、考试是一体的,教学为考试服务、考试为招生服务。而这个一体化的控制者是政府,政府统管基础教育教学,组织升学考试,学校必须按我的档案投档情况录取学生。最近发生的陕西和复旦大学的问题,就是省招办负责投档,投档了之后学校才能录取。实际上大学在统一招考中是没有自主权的,而且随着实行平行志愿之后,自主权越来越少。大家知道,平行志愿强调分数录取学生,它其中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就是一个学生投了A志愿,如果说这个学校不录取你,把你退档之后,你的B、C、D志愿失效。因此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拿档的比例就从以前的120%降低为105%,甚至还有很多学校承诺进档即取,就是你的档案进了之后就马上录取你,所以说学校根本没有自主权,也就是说招生是由政府来招的,不是由学校来招。所以说要改革,就要打破教、招、考一体化。就是教学是中学自主教学,招生是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由社会组织。就是大学在招生的时候,是根据中学的考试成绩、学习表现,以及社会化考试的评价自主进行对学生的评价,最后决定录取。但是这个关系要打破就必然牵涉到政府放权,要放两个权力,一个是考试组织权,这后面有很大的利益。第二个是考试社会评价权,这也是很大的权力,如果现在他放掉了,就担心失去利益,另外还可能失去对整个教育的主导。他如果不放就无法改革,这是《规划纲要》里面谈到的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路。
  第二个改革是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改革。其实在1993年版的《国家教育与发展纲要》里面已经谈到了,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而且在6年之后的1999年1月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里明确规定,大学有7项办学自主权,包括招生自主权、学科设置自主权、课程设置自主权。但是直到17年之后的现在,就是2010年的时候,中国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拥有任何一项自主权。其实我们刚才谈到的招生自主权是一个违法的命题,因为这个权力本来应该是属于大学的,现在我们还说大学是不能自主招生,实际上我们是公开的反对《高等教育法》。而这些权力为什么没有?实际上就是政府没有放权的意识。在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里面明确提到,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实行政校分离、管办分开。说得很好,也令很多人充满期待。但是我们看不到任何的迹象表明中央真的是想向地方放权,政府真的是想向学校放权。我们现在任何一项改革都是需要政府审批的,不说一个学校的设立,就是小到一所学校的课程,都要报批教育部,教育部不批准,你就不能干,你干了就违规,所以说这一点是非常难的。如果说政府不放权,我们这样的改革是无法推进的,大学也不可能有自主权。温总理在谈到大学自主权的时候已经说得非常明白,“如果一所学校没有自主权,就等于这所学校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大学是失魂落魄的,他怎么可能教育好学生?这一点我们知道方向,但是怎么做还不明朗。
  第三个改革就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其实对于现代大学制度,我们在过去10年间开始逐渐提出来。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的时候基本上不提现代大学制度。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终于提到了现代大学制度,但是它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有限定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它是用16个字表达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社会参与、民主监督”。你们听了这16个字肯定有一个印象,这说的就是我们现在的大学,现在的大学从教育部到每个学校都在说是依法办学,我们都说是自主管理,同时我们也有社会参与,同时也有民主监督。所以说,看来我们中国已经有现代大学制度了。但实际上真正的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是什么概念呢?是“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其实我们所说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大学制度,这两个“现代”,说白了就是产权关系、责权利的关系。为什么说我们现在谈到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不是现代大学制度呢?没有一点谈到利益关系,而且第一个概括“依法办学”非常荒谬,哪一所在中国土地上办学的学校不是依法办学的呢?你违规办学是要被处理掉的,这跟现代不现代没关系,你只要办学都要依法。
  而现代大学制度的自主办学体现的是政府跟学校的关系,就是政府有举办权,学校有办学权。政府只有负责投入以及负责监管的责任,没有直接参与办学的责任。而我们的学术自治表明这个学校的行政权和学术权是分离的,行政权不能掌控学术权。教授治校是说教授有学术权。学生自治表明学生是有自己的权利的,学生可以争取自己的权利。现在我们的学校也有学生会,但是学生会其实不是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会变成了辅导员管理学生的帮手,他们哪有可能争取学生利益?如果出现问题了,他们代表辅导员找学生谈话,告诉大家要听老师的话,而不是说代表学生争取学生的利益。比如说涨价了,学生会出来解释:同学们,你们接受吧。这是学生会吗?涨价的时候,肯定是学生会一无反顾的反对涨价,不管什么样的涨价都要反对,这才是维护学生的利益。现在都变了,包括有很多社会机构,在鼓励、说服大家接受政府征税。我们没看到哪个国家的公民是乐意让政府收税的。我们的学生会现在也是的,都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这实际上是没有我们自己的权利表达。我们虽然提出了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但是很难,这个制度怎么建设,说不清楚。 【本文来自】:求是论坛(http://bbs.qstheory.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qstheory.cn/bbs/thread-352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