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经济学观察案例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3:31:26
第一篇:我国不应再保护耕地
——茅予轼
如果有人问你:要不要保护耕地?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要”。如果再进一步问:为什么要保护耕地?你的答复可能是“这是基本国策,不容许动摇”。再要问国策的根据何在?就会说,因为我国的耕地非常少,为了有足够的粮食,不保护不行。这些普遍关于耕地的认识,经过反复宣传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固定思维。不假思索的习惯使我们偏离了正确的逻辑而不自知。基本国策上出问题会造成重大失误。
保护耕地的口号是很好听的。难道要破坏耕地吗?当然不是。但是这个口号的实际指向是不许可把农用地转成非农用地。或者说是冻结农业用地。事实上国家政策的确也要求冻结农业用地。这就有问题了。凭什么理由要冻结农业用地?难道我们的粮食不够吃,发生了饥荒?既然粮食多得吃不完,粮库装不下,不得不赔钱出口,为什么我们对粮食如此神经过敏?最可能的解释就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大饥荒把我们吓坏了。
1959-1961年饥荒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肯利用世界市场。粮食这么缺,不但不进口,1959年还出口了400多万吨,够2000万人吃一年。万一我们的粮食不够蛮可以用进口来解决。有人说进口不可靠,但是日本人消费的粮食中有60%多靠进口。并没有感觉不可靠。更有人说靠进口是不负责任的。请问粮食缺了还不肯进口反倒是负责任吗?假定我们进口创纪录的3000万吨粮食,只不过花45亿美元,我国去年出口创汇9700亿美元。进口粮食只不过用掉出口创汇的半个百分点。又有人说万一人家粮食禁运怎么办。老实说,如果全世界对中国禁运粮食,一定是我们自己做了犯天下大忌的事。即使有粮食吃,中国人民的日子也好不了了。从现实出发,石油进口的中断远比粮食进口中断更危险。因为我们修了许多粮库,有非常充足的粮食储备,而基本没有石油储备。新建的战略储备要过三年才能用得上。我们的粮食在出口,而消费的石油中有40%要靠进口。比较对粮食问题的担心和对石油问题的担心可以看出我们对粮食的担心完全没有根据。因此保护耕地的说法需要重新考虑。
保护耕地,不允许侵占耕地,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然而我不得不说,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甚至于是害多于利的。不允许侵占耕地的原因是我国耕地十分稀缺,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必须保护耕地,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没有看到粮食问题已经不再是制约发展的因素,不论在我国,或者在全世界,粮食和其他绝大部分商品一样,是供过于求的,这个重大转变发生在最近的五十年中。可是老观点还没有转变过来。我们需要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粮食问题,也要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保护耕地的问题。
按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粮食生产赶不上人口的增加,确实制约着人类发展几千年之久。一直到十八世纪末,全世界的人口增加非常缓慢,人的寿命也增长得非常缓慢。固然人类的自相残杀,残酷的剥削,统治阶级的草菅人命也限制了人口和寿命,但是即使没有这一切,仅仅由于粮食生产的制约,人类也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人口数和寿命这两个最基本指标的变化,标志着人类社会整体的发展速度,而十八世纪以后的二百多年内,人口和寿命的增长速度超过过去的十倍,慢慢地人类社会挣脱了粮食的制约,特别是最近的半个世纪里,全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半,人均粮食消耗增加了17%,耕地和种粮食的农民都大幅度减少,而粮食越来越富余,表现为粮食的相对价格降低了几乎一半,这一情况同样发生在我国,改革前富强粉(相当于现在的一般面粉)每斤0.26元,外加一张一斤的粮票。现在面粉的价格是1.2元,涨了4.6倍。而按照官方统计的物价指数1978年的一元钱恰好也相当于现在的4.6元。如果把粮票的价格也算进去,涨价的幅度不到4.6的一半。因为当时粮票在黑市上的价格超过买粮食的价格。
记得解放初,人口是5.3亿,其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吃不饱。全国上下最担心的是如何能让大家吃饱饭。如果那时候有人说,未来五十年人口增加到13亿,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大家一定认为是痴人说梦话。现在的事实是耕地减少了几亿亩,种粮的农民减少了几亿人,不但我们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而且大家吃得比过去几千年的任何时候更好,相当多的人营养过剩,高血脂,肥胖病,脂肪肝,需要减肥。回顾这一段历史也许能提醒我们重新看待我国的粮食问题。
搞清了粮食问题的性质,就对耕地问题有了新看法,因为粮食并不缺,所以耕地也不缺,保护耕地的说法要说也不错,但是是片面的。为什么只保护耕地而不保护其他用地?据说是因为耕地紧张,可是要知道我国的其他用地更紧张。我国是一个土地十分稀缺的国家,即使把西藏、新疆等人烟稀少的地方都包括进来,我国每平方公里是135人,而世界平均是48人,大体上只有我国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计算西藏、新疆等地,我国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的五倍左右,而每亩耕地的负担人口数只有三倍(我们常说,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这证明我国一般用地比耕地更为稀缺。只保护耕地而不保护其他用地是十分片面的口号。
如果顺利的话,在未来的五十年里,中国也许可以完成人口的工业化过程,将现有的60%多农民中的绝大部分转变成为城市人口,把农民降低到人口总数的5%左右,这也就是一个长远的城镇化。在此过程中,城镇人口要增加两倍多,从现有的4亿多增加到13亿。无疑城市用地也会相应增加,而现有的保护耕地政策显然与城镇化相矛盾。究竟是保护耕地要紧还是城镇化要紧?肯定是城镇化更重要,因为粮食已经不是问题,完全没有必要死守住耕地面积。
一块土地应该用于种粮食,还是盖厂房,修机场,作停车场,应该按照具体情况而定,绝没有道理说永远是种粮食有优先权。可是保护耕地的政策却把种粮食永远放在了优先地位,这对城市建设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每当占用耕地就要经过复杂的审批手续,大大地增加了建设成本,延长了工期,尤其值得关心的是用地的审批会造成贪污腐化的机会,当前很大一部分的贪污案件都和用地有关,这些贪污犯犯错误固然是因为不能洁身自好,但也与占用耕地的审批制度有关,好制度可以防止人贪污腐化,坏制度则造就贪污腐化,现在这种保护耕地的制度确实是害多利少,应该及早调整。
第二篇:香蕉价跌至三分钱一斤
现 状 香蕉丰收了,蕉农却赔了
香蕉丰收了,蕉农却笑不起来。香蕉每公斤0.06元——这一历史最低收购价,重创徐闻香蕉产业。记者在徐闻县龙塘镇香蕉交易市场了解到,目前最好的香蕉每公斤仅售0.4元。差一点的,每斤价格只能卖上3分钱。有的蕉农把成熟的香蕉当成猪料喂猪。有的蕉农干脆让成熟的香蕉烂在蕉园里,这样可少赔收获后上市的工钱。
自今年3月初以来,“蕉癌”流言一波未平,“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谣传一波又起,市场持续供过于求,令香蕉产业雪上加霜。龙塘镇委办公室副主任何强介绍说,该镇香蕉种植户今年大部分亏本。徐闻县被誉为“中国香蕉产业第一县”,全县种植26万亩反季节香蕉,产量50多万吨。据统计,目前徐闻县香蕉业已损失近3亿元。
龙塘镇龙塘村委会石引村村民劳景福家中种了7亩香蕉,亩产约4400公斤,种蕉成本为2200元/亩左右。按目前收购价,他今年至少要亏本1万元。“香蕉收购价这么低,我下半年可能要改种良姜和速生林。”劳景福说。
原 因 蕉价“软肋”主要在市场
对于目前香蕉产业陷入困境,徐闻县委副书记侯德耀分析认为,“蕉癌”也罢,“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等谣言也罢,这些都不是左右香蕉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原因。蕉价最终由市场说话,市场供过于求是价格大跌的主因。
据介绍,时下,美国的新奇士、布林,越南的山竹,泰国的榴莲等优质水果和中国台湾的优质香蕉都大量涌入市场,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地区的菠萝、荔枝、龙眼等水果大量上市,都对徐闻香蕉构成冲击。
在徐闻县各大香蕉市场,普遍有这样一种现象:明明是本地所产香蕉,却要装入“海南生产”的纸箱内,再转运至外地。“贴牌”运作,往年都曾使徐闻香蕉行销外地市场,但毕竟没有多大的市场竞争力。
侯德耀坦言,徐闻这几年香蕉产量增长太快,产供销链条脱节,香蕉没有进行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低,因此市场一有变化,脆弱的香蕉产业就不堪一击。
针对蕉价低迷现状,当地政府将采取措施挽回蕉业颓势: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在县城西部的城南、迈陈、西连、角尾等乡镇,引导蕉农早种植、提前上市,争取反季节香蕉在春节前后供应市场;将东部曲界、龙塘两镇部分蕉园改种菠萝、良姜等作物。同时,要打响品牌,开拓市场,组织专人赴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推介徐闻香蕉。
反 思 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徐闻县下桥镇农民黄家均此前以专业种植香蕉致富远近闻名,今年,他种了2000亩香蕉,本应是个丰收年,没想到损失了30多万元。他说:“紧跟市场真的比埋头种植更重要。”
徐闻县水果蔬菜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曾文盟认为,果农和专业户一定要学会跑市场,根据市场的要求适当调整作物品种,当地政府也要积极引导农民疏通好水果流通渠道。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梁木生认为:“政府对农业的管理和组织方式要转变,要通过扶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一套保护农户利益的危机应急机制,来解决千家万户的生产、信息、销售难题,逐步加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把农户的损失才能降到最低的限度。”
有关人士称,农业产业也与工业一样,要做大也要做强,香蕉产业光靠产量是不行的,要向品牌要效益。去年徐闻的青椒、前几年的菠萝丰收之后丢在地上都没人要,这些代价太大了,香蕉产业应从中吸取教训。
第三篇:2006年广州房价上涨
http://news.163.com/06/1118/08/306SQ0EF000120GU.html
关于广州房价上涨了还是下跌了,最近几个月来一直纷争不断。在人们对9月份广州房产均价每平米下降406元消息的质疑声尚未停息的时候,10月份的数据又来“折磨”广州人民了。日前,广州市房管局正式公布《2006年10月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分析》,这份官方的统计数据表明:10月份,广州市原十区新建商品住宅的销售均价为6412元/平方米,比9月份同为官方公布的6423元/平方米微降了11元/平方米。而本月初,广州各媒体根据“阳光家缘”实时签约数据进行过一次“半官方”的统计,结果是10月份广州楼价突破7000元/平方米大关,比上个月上升了459元/平方米,两个数据大相径庭。看来要想弄清楚广州最近几个月房价是上涨还是下降,的确是件非常伤脑筋的事。
“谁说房价下跌我跟谁急”
虽然“下跌”的数据的确也让很多人感到精神振奋,但客观来讲很多广州人的感受与数据的表述截然相反。长期生活在广州的人,最近两年可能有一个切身感受:前几年一眼望去,满眼建筑吊机林立的场景,仿佛在一夜之间都消失了。往年每逢周五,在当地报纸中动辄数十版的房地产广告,如今也大多不见了踪影。记者的几位最近准备买房的朋友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广州的一手新房可选择的并不多,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楼盘。而在网络上,有位广州市民在一篇“广州楼市将进入下降通道”的文章后跟贴:“谁再说广州楼价下跌,我就跟谁急!”普通市民感受到了广州房源的稀少,而业内人士也持同样的看法。
保利地产营销部门的某负责人士激动地说:“你看看,广州还有几个供应量比较大的楼盘?你再看看市区内有几个在建的楼盘?看一圈你就知道了广州房价该涨还是该跌了!”除了直观感受之外,相关数据也直接显示广州住宅供应的紧俏。2003年至2005年广州市政府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开发用地面积9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仅41万平方米,可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三年来通过出让的住宅用地总建筑面积相当于三年来住宅总成交量的3.3%。2005年广州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比2004年下降27.8%,21.9%的新开工率是自1998年以来8年来的最低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2.2%。
土地供应量下降,房价也在意料之中迅速上行。1998年至2003年,五年间,广州房价均价从5130元/平方米缓跌至4210元/平方米,下降了近20%。2003年后,广州房价开始飙升,2004年、2005年每年均价都有大约400元/平方米的升幅,2006年前9个月均价相比2005年底均价,更是上涨了1400元/平方米。而今年开发商在广州疯狂抢地的举动,更使广州住宅用地供应紧张的局面表露无疑。
市场供应远水不解近渴
今年9月初,一贯以稳健著称的国内地产大鳄万科斥资17.5亿元竞投远在广州城西的金沙洲地块,并创造了4033元/平方米的广州住宅楼面地价纪录,按该价格万科今后每平米房价至少应在7000元以上。就在这个记录还没站稳的同时,月末保利地产又在广州的城东———广州市开发区土地交易中心以楼面地价4467元/平方米的价格,创广州住宅楼面地价新高。
对于广州土地供应紧张导致房价上涨的说法,一直以来广州市部分官员均予以极力否认。但广东省建设厅厅长劳应勋日前首次公开承认了其中的因果关系,他表示说,今年以来,广东房价仍在上涨,领涨的是广州、深圳,其他城市房价比较稳定。这两个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土地供应少,开发商手中的地“奇货可居”,自然捧高房价。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以来广州市加大了土地供应。截至目前,已经有近20宗土地在广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挂牌,等待在未来的两个月中推出市场。其中,住宅用地占据绝大部分比例。预计两个月土地出让总量将超过200万平方米。但这些“远水”能否解广州楼市的“近渴”,仍然要打一个问号。劳应勋也坦陈:自土地供应“松口”后,市场供货将相应增加,房价回落有望。但由于房屋开发需要一定时间,今天有地,不等于即时降价。“一幢商品房从买地到建成开盘,至少要一两年时间,再加上有些开发商买了地也暂时不建,因此三年后房价是否会降,还不好说,”中原地产的某分析人士表示。除此之外,由于新增住宅用地有80%位于郊区和城市边缘地带,将会导致广州房价产生结构性上涨。特别是越秀和天河两区,由于新楼盘非常少,楼价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非常大。而花都和番禺区,由于受供应量的影响或将保持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既然广州房价上涨趋势不变,那最近两月官方统计数据为何又显示广州房价下降了呢?这是否表明,统计数据有误?该分析人士表示,由于样本量比较小,单看一个月的房价并不能代表什么具体内容,其升降变化很容易受个别因素的影响。
此外,由于国家在今年以来出台了很多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这促使很多买房人产生了持币待购心埋,导致需求在短时间内表现出“减少”的假相。这样一来,广州房价就在月度上反映出一定的下降。目前这个阶段非常类似于股票市场中的横盘整理过程。而一旦这些被暂时抑制住的需求重新释放出来,必然会重新推动广州房价走高。(记者王成盛)
第四篇:TCL国际化失败的四大教训
http://www.job9151.com/informatio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5298
2007年3月,TCL集团对欧洲彩电业务紧锣密鼓的重组计划,在令人敏感的员工遣散工作上重锤落音。
“终止欧洲销售平台运作,并视情况变现其在欧洲的资产和库存,重组与之相关的90%以上的员工。”按照TCL在2007年第一季度的重组计划,当年轰动一时的“TCL-汤姆逊并购案”中诞生的“TCL-Thomson 电子有限公司”(简称TTE)最终保留下来的只有涉及重要客户(家乐福等)与OEM 的业务(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客户订购的“THOMSON”品牌电视机)。
为什么不断努力,扭亏希望却一再破灭,缘何走到今天,当年赫赫有名的并购案却成了TCL的负担?
这不得不让我们警惕,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掀起重重浪潮的时期,TCL的教训值得铭记。
教训之一:企业家实践“全球扩张”梦想的同时 必须警醒“资金链问题”
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曾是李东生多年的梦想,而2003年11月,TCL集团和法国汤姆逊公司签署的合并重组协议,为这个梦想插上了现实的翅膀。
按照当时的计算,双方的彩电业务合并重组后,新公司彩电年总生产量将高达1800万台,销售额将超过30亿欧元(合35亿美元),可以在全球一举夺魁。
在这个梦想的驱使下,TCL与汤姆逊共同出资4.7亿欧元,成立新公司“TCL-Thomson”。其中TCL占67%(出资3.149亿欧元)的股份,汤姆逊持有另外的33%(出资1.551亿欧元)。2004年7月,TTE公司才正式宣告成立。
而当时,按照TCL集团“2003年报”显示,2003年TCL集团主营业务收入28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5%,净利润高达5.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37%。
按照这份增长预期,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不用几年TCL就有能力将TTE扭亏为盈。但恰恰是并购后的整合期,各种因素错综复杂: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市场消费趋势,在不同国家将人力作为资本的投入产出规则、跨国沟通以及文化的融合,种种现实的问题,判断稍有失误,成本黑洞就可能无限扩大。尤其当并购成为企业多元化的目的,资金链拉得就更长,风险也就更大。按照郎咸平的“直到今天国企多元化战略成功的不到5%”的测算,TCL的风险不可谓不大。
继2002年10月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2003年初买下美国的彩电销售商高威达公司后,TCL推出了旨在成为全球彩电生产霸主的“汤姆逊合资并购计划”。在此之后不久,TCL开始并购阿尔卡特,谋求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生产商,并与飞利浦、松下、英特尔进行广泛合作。
然而,2004年TCL手机业绩大幅缩水,导致TCL集团2004年净利下跌56.9%,第四季度的净亏损为3.784亿港元,年终净利润仅为2.46亿元人民币。到2005年,虽然TCL在国内的宣传是一片赢利之声,但TTE的实际亏损却超过7000 万欧元。
专家建议:
“并购亏损企业可以降低税收成本,但是如果没有足够能力驾驭亏损,扭亏为盈,那么资金链问题将会始终成为悬在并购企业头上的利剑。”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室徐明棋主任说,“上市公司选择国际并购,资金链拉得过长,鞭长莫及的地方容易发生断裂,而且,多元管理对企业整合能力的要求很高,一不小心就会跌入亏损的困境。所以并购前应该问问自己———并购是否值得,不能为国际化而国际化。”
另外TCL 集团名义上的大股东是惠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但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是以李东生为首的管理层及关联股东TCL 工会、ALLIANCE(外籍员工基金),这使得李东生有能力在其个人梦想与意志的驱使下不顾风险进行并购,可以说,有关公司治理的股东结构问题同样关系着企业未来的风险和命运。所以,企业若想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首先就要在公司治理上下工夫。
教训之二:令人质疑的换股计划  TCL是否承担了过多的不必要的责任?
如果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做李东生全球扩张梦想驱动的话,那么,18个月后的换股计划——汤姆逊“破茧化蝶”,TCL将背负重壳,就让人不得不有所质疑。
在扭亏难以见效、并购整合遇到一系列的制度及体制障碍后,2005 年8 月,双方达成了换股协议。
根据该协议,汤姆逊将其所持有的TTE 公司33%的股权转换为TCL 多媒体(1070 H.K,TCL 集团控股也称TCL国际)新发行股份11.44 亿股,占发行后TCL 多媒体总股本的29.32%。
到2006 年10 月31 日,TCL集团公布欧洲彩电业务重组方案,其中解除汤姆逊持有TCL 多媒体股份的禁售期,并在2006 年底前将其持有的TCL 多媒体股份减至20%以下。      2006年11 月3 日汤姆逊通过瑞银减持了3.90 亿股,占TCL 多媒体总股本的10%,减持后汤姆逊股比为19.32%,而TCL 集团将实际拥有TTE38.74%的权益。
“尽管TCL一再以拥有TTE资源重组、全面决策为由头来说明此次换股计划的益处,但实际上却成为汤姆逊摆脱此项亏损负担再好不过的方式。”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只要算一算汤姆逊减持当日也就是2006年11月3日TCL国际的股价,你就可以算出来减持掉的3.90 亿股给汤姆逊带来了多少收益,如果再加上其继续持有的TCL国际19.32%的股份,相对于其最早的出资1.551亿欧元,简直称得上是一次不错的投资。”   如果再加上专利许可与商标许可的申请及使用费用,汤姆逊从这起失败并购中简直是大大地捞了一笔。然而,TCL却没有这么幸运。
2006年8月30日,TCL集团发布2006年半年度财报,指出TCL上半年净利润亏损7.38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增加近6.5%。对此,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主要是TCL多媒体(TMT)欧洲彩电业务拨备和欧洲市场本身亏损所致。”
专家建议:
从个人角度来说,企业家应该学会信息披露的技巧与方式,尽量做详细的披露,简单集中决策发布很难说服别人,让利益相关者能够真正信服你的解释,这才真正有利于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的发展。
教训之三:严苛的“法国劳工法” 高昂的成本
正如李东生所认识到的,“欧洲彩电业务是集团扭亏为盈的关键”,所以,必须重组TTE。只是在这个重组计划所需的4500 万欧元的现金费用中,占绝大部分的将是对员工的安置费用。
事实上,这类成本在并购的整合过程中一直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在2004年成立的TTE公司中,共有原汤姆逊的9000名员工加盟,其中大部分是法国工人,此外,还包括一起并入的墨西哥、波兰、泰国的五个电视制造工厂,在德国、美国、印度的三个研发中心,以及采购物流系统的员工,这些员工在为新公司带来大量技术的同时,高昂的福利待遇与极其复杂严苛的劳工法律给公司增加了大量成本支出。
专家建议:
嘉源律师事务所的施贲宁律师建议,如果可能的话,采用“股份收购”的方式要比“资产收购”的方式更好,因为股份收购不易产生人事震荡,原有管理层熟悉当地劳工环境,问题会大大减少。
教训之四:并购前尽职调查 不可忽略的“专利市场有效期”
2004年,并购刚刚完成时,李东生曾公开在媒体上阐释此次并购的收益,他说:“公司合并后,仍将会沿用双方的原有品牌,在亚洲及新兴市场以推广TCL品牌为主,在欧洲市场以汤姆逊品牌为主,在北美以汤姆逊原有的RCA品牌为主。同时,并购后的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可以利用汤姆逊已有的34000余项彩电专利;1000多名员工的研发队伍,通过其全球六大研发中心,合理分配资源,从而提升核心技术的积累。”然而,这个说法会让局内人颇为疑虑,因为汤姆逊的名头虽然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类生产商,但专利许可却是其四个主要业务方向之一,一个经营专利许可的企业,怎么会把诸多专利拱手送人?
这个问题,在2006年8月公布TCL2006年上半年年报的时候就明白了。
TCL指出:“集团在欧洲遭遇滑铁卢主要由欧洲彩电市场环境的剧变导致。2005年下半年开始,以液晶等离子为代表的平板电视开始大幅取代传统CRT电视,而TCL集团在平板电视方面的核心技术甚少。”也就是说,在TCL并购过来可以利用的34000余项彩电专利中,符合市场需求趋势,拥有使用生命力的专利技术并不多。
截至发稿前,记者仍无法获知,在这个TCL并购合资过程中,汤姆逊公司是否曾以这些专利技术作值,但有一点可以思考,李东生在2004年时曾大加鼓吹的这一点并购利益,其合作者应该不会白送的。
专家建议:
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合伙人吕立山律师向中国企业建议说:“企业在并购前进行尽职调查的时候,应该对这些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检索,尤其不可忽略对专利市场有效期的分析,毕竟面临过期的专利与新兴专利在市场价值方面是大相迥异的。”显然,这部分工作一定是没有得到重视。
总结一系列的并购案例,吕立山律师指出,“经常被遗忘的土地、知识产权成本,该成本在原企业中的隐性存在,一定程度甚至很大程度地形成了企业的利润来源,并购后显性暴露出来,经常会使并购企业措手不及,当然同一性质的还有那些‘或有债务’及‘或有担保’问题。”
经验:海外合资方式
规避多重审批(时间+费用)成本
“在这起并购案中,有一个非常值得后来者借鉴的思路,就是通过合资方式来减少审批环节,进而节省时间成本及大量潜在的审批费用。”曾经负责该企业并购案国内部分法律服务的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施贲宁律师告诉记者。
施律师说:“在我国,通常一个并购会涉及到诸多部门的审批,首先是涉及外资的并购要经过发改委、商务部、外管局的审批,涉及国有企业或国有股份的要经过国资委的审批,上市公司要有证监会的审批。此外,涉及到特殊行业的,还要经过行业管理部门的通过,如建筑企业要通过建设部,医药企业要通过药监局,保险公司要通过保监会等等。”
而且,并不是一个公司被批了就可以完成,并购公司下面所有的子公司还要通过当地管理部门的认可。所以最简洁、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并购前在海外先设立一个公司(最好是在英属的那些免税群岛上),然后再把要并购的资产装进去,作新设收购,之后可以通过换股实现进一步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