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北坞村试点 探索城乡一体化新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0:29:32

做好北坞村试点 探索城乡一体化新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五次全会也提出了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海淀区坚决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政策精神,特别是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北坞村开展城乡接合部试点的重大机遇,认真贯彻刘淇书记、郭金龙市长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北京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区、镇、村三级联动,试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开创了海淀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一、北坞村试点基本进展情况

    北坞村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北部,东临颐和园,北靠玉泉山,南至南水北调调节池,属于皇家园林控制区和市政府确定的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该村是玉泉村委会下属8个自然村其中之一,占地面积33.61公顷,户籍人口2858人,外来人口达20230人。近年来,北坞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北坞村问题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现实需要,也是广大村民的强烈愿望。

    今年自1月5日起一个月内,刘淇书记5次来海淀区,4下北坞村,召开3次专题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北坞村试点的决策。2月,海淀区成立了区、镇、村三级指挥组织体系,召开了动员大会,启动了试点工作。3月,制定了旧村腾退搬迁方案,回迁新楼北坞嘉园奠基。4月,基本完成入户调查等相关工作。5月15日,公告腾退搬迁方案。6月初,正式进入腾退实施阶段。

    北坞村试点工作基本目标是:10月1日前基本完成旧村拆除和新居建设,也就是实现“一落一起”。在“落”的方面:至7月1日,旧村需要腾退搬迁的775个院落中,完成确权的有691个院,占90%;签订搬迁协议的有612个,占80%,其中已交拆迁房钥匙的有535个;已拆除294个院,占总数的40%;已选新居1549套,选房面积13万多平方米;支出拆迁补偿款253个院,约1.79亿元。按照目前进度,国庆前可以实现旧村基本拆除。在“起”的方面:目前,回迁小区北坞嘉园34栋住宅楼全部开工,大部分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部分进入三、四层施工阶段,小区5条配套道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同步推进。预计8月10日前已开工建设回迁楼全部结构封顶,10月份回迁楼基本建成,明年春节后新楼交钥匙,明年“五一”前实现全面入住。

二、北坞村试点采取的主要措施

    面对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责任大的挑战,区委区政府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动力,以贯彻“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原则为抓手,强化认识、攻坚克难,统筹抓好各项试点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区、镇两级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试点工作指挥部,下设4个专项工作组,选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落实场地、资金,保障试点工作开展。围绕大干八个月的目标,制定了工作的总体方案和折子工程,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建立指挥调度工作机制,每周召开1次领导小组会,每两天召开一次调度会,每天召开工作组碰头会。从2月20日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之后,区指挥部、四季青镇机关和玉泉村指挥部人员就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节假日正常上班,已召开各类会议50多个,协调解决了一大批难点问题。加强信息上传下达,开辟试点工作动态信息和督查专报,共编发30多期信息。构建审计、监察、村民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制定专项审计方案,突出对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监督,加强对各项试点决策部署的督查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细化腾退方案。这次北坞拆迁与商品房建设拆迁、路网改造拆迁等其他拆迁模式不同,实行的是“宅基地腾退上楼、地上物腾退补偿”,与不少村民期望值有落差。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群众认可的腾退方案是试点成功的前提。在借鉴外地经验做法基础上,按照以人为本、公平合理、依法依规、不留后遗症的原则,考虑历史、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制定了腾退搬迁方案,详细规定了腾退方式、范围、期限、置换安置办法等,明确了按照合法有效宅基地面积1∶1的比例置换安置房面积,多余或不足部分采取灵活方式处理,对地上物补偿、周转房、装修费补贴等也做了妥善安排。对于积极支持试点工作的住户,开设提前搬家奖和支持试点工作奖,奖励金额达15万元。对腾退搬迁方案多次召开镇党委会、村总支会、村委会全体会、村民代表会、腾退范围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征求各方意见,先后修改18次,不断完善,最后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获得100%通过。这为推进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广泛发动群众,营造舆论氛围。我们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摆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新居建设,从总体方案制定到户型设计、建筑材料选用、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现场监督以及需要增加面积的议定,每一个主要环节、每一个重要事项,都交由村民和村民代表做主,并在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同时,通过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对旧村拆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宣传车、橱窗、展板、倒计时牌、公开信、横幅、标语等方式开展立体式宣传,营造氛围,动员大家“相信政府、相信群众、相信未来”“自家算好自家账、早日腾退选好房”。区、镇、村联合组建7个群众工作组,一对一分片包干,入院入户开展群众工作,耐心细致宣讲腾退安置政策,“话越说越明、理越辩越清”,不少群众疑虑渐消,签约积极性提高。许多党员干部表示“向我看齐”“先拆我家”,带头签订拆迁协议,带头做亲朋好友思想工作,带头为群众解疑释惑,有效影响和带动了周围群众。同时,综合利用教育、行政、司法等手段,对可能发生的复杂事件做好应急预案,确保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区域稳定。

    四是抓好新居建设,严把工程质量。新居建设是北坞村试点的一大特色。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的压力,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短短4个月时间,已经完成了回迁楼前期立项、地质勘探、图纸设计、施工建设等系列工作。颐泉公司成立了质量安全监督办公室,由有着30多年质量监督经验的老工程师坐镇把关。成立村民代表质量监督小组,聘请4名村中有威望、有专业经验的老村民,每天组织20名村民代表到施工工地上班,对施工质量、安全等问题全程监督。高标准选用建筑材质,采用造价高的剪力墙结构、质量上乘的断桥铝门窗,配备了电梯,规划建设了地下车库,确保了住宅的整体功能,保证让老百姓放心搬迁、安心居住、舒心生活,群众普遍感觉满意。基础设施努力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完工,确保群众能按计划入住。

    五是各方协调联动,凝聚工作合力。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后,牛有成常委、夏占义副市长等市领导及市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北坞村调研视察,为试点工作指明方向,协调有关单位提供保障。市发改委、规划委、国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财政局、农委等部门加强指导,开辟“绿色通道”,给予政策资金倾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旧村腾退过程中有关社会单位拆迁和新居建设配套市政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市属相关单位服从大局,主动配合,克服困难,加紧工作,积极为试点工作提供帮助和保障。区、镇、村三级指挥机构加强工作协调和人员调度,区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信息充分共享,资源有效整合,步调高度一致,工作无缝对接,形成了强大合力。

    总的看,试点工作按照预期有序推进。尽管在资金、回迁楼建设、部分社会单位拆迁等方面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但在市、区、镇、村的紧密配合下正在逐步解决。北坞村试点将以丰硕的成果为北京城乡一体化探索新路,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三、全面总结试点经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北坞村试点为下一步海淀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推进城乡一体化,海淀区既有独特优势,又面临重大挑战。海淀区占地面积430.76平方公里,农村占60%以上。2008年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2000亿元,区级财政收入达136亿元,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足0.1%,农业户籍人口占全区户籍人口比重不足5%,为城市反哺农村奠定了经济基础。近年来,海淀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北京市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力量不断增强,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乡村经济蓬勃发展,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纯收入分别达175亿元和35亿元,近五年年均分别增长9.5%和8.1%;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4305元,增幅也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初步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势头;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服务方面逐步趋于均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巩固,并逐步常态化、长效化。总的来说,海淀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基础好、驱动力强、发展迅速。

    海淀区推进城乡一体化也面临许多难点问题。比如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标准偏低,农民就业增收难度很大,农村生活设施相对落后,公共服务不能满足有效需求;城乡接合部地区流动人口管理压力较大,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城市烂边现象突出,“城中村”改造日趋困难;在绿化隔离带地区,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提高的难度加大,绿隔地区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乏力,等等。这些问题,既有全市共性问题,也有海淀区特有问题,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完善机制、寻找突破,推动海淀区城乡一体化在新起点上取得新进展。

    下一步推进海淀区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市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系统总结多年来园区带动、新区拉动、新农村建设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北坞村试点经验,创造性地把上级要求与区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谋划好未来发展,努力争当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验区。当前,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城乡一体化研究谋划。在抓好北坞村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成效,探索“一村一策”模式,以北坞村试点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谋划好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积极推进试点工作成果的转化与拓展,全面谋划海淀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举措,适时召开区委全会,研究出台系统的工作意见。

    二是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产业提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龙头作用,积极推动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支持各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与农村地区产业的融合对接,将园区建设和北部地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园区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

    三是扎实推进八个方面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打牢基础、扎实推进,特别是要在基础设施同步、收入差距缩小、公共服务均等、社会保障对接等方面优先考虑,抓出成效。重点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环境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八个方面一体化。

    四是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继续抓好新农村折子工程、为民办实事工程,确保每年为农民办一批实事、解决一批实际问题,不断改善民生。高度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就业家庭、低收入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分类给予优先安排就业、优先享受产业发展政策、及时纳入低保补助范围等帮扶鼓励。继续推进集体资产处置及经济体制改革、村庄规划编制、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五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组织领导,在区级层面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不断强化公共财政向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保障功能;重新定位和理顺乡镇政府职能,强化其居民管理服务、参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服务联系企业等城市管理职能,进一步理顺乡镇与各委办局的责权关系,形成有效的责任机制、联动机制。

    加快推进海淀区城乡统筹发展,努力走在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前列,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海淀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完成好北坞村试点,及时总结试点工作成效,以点带面,加快推进海淀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努力为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