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6:20:09

世界心脏日

百科名片

世界心脏日于1999年设立,其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

目录

简介
节日主题及目的
往届世界心脏日回顾
起源
由来
宗旨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
危险因素

编辑本段简介

    

  

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是由世界心脏联盟确定的,每年一次,2000年9月24日为第一个世界心脏日,以后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为提醒人们的重视,世界心脏联盟确定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以2000年9月24日为第一个;以后则以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

编辑本段节日主题及目的

  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他的危害无年龄、身  

份、地域之分。为唤起公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营养失衡、吸烟等)的关注,世界心脏基金会(World Heart Foundation)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世界心脏日的永恒主题为“健康的心,快乐人生”。其宗旨在于激励人们把静态的生活方式改变为积极的行动。呼吁人们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嗜好,使人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健康的心,人人都可享受愉悦的生活。  设立“世界心脏日”的目的是唤起人们提高对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缺乏运动、吸烟等)的认识;同时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手段,开展控制危险因素的宣教活动。其宗旨在于激励人们把静态的生活方式改变为积极的行动,从运动开始,逐步开展控制心脏病危险因素的行动。

编辑本段往届世界心脏日回顾

  举办年份:主题  

  2009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为“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心脏健康”。2009年9月27日是第九个世界心脏日。  2008年:了解你的危险因素  2007年:健康家庭、和谐社会  2006年:你的心脏有多年轻?  2005年:肥胖与心脏病  2004年:儿童、青少年与心脏病  2003年:妇女、冠心病与中风  2002年:营养、肥胖与锻炼

编辑本段起源

  心脏病正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热点。1999年,第一个“世界心脏日”正式设立,其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在全球各地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被定为“世界心脏日”,以此来宣传心脏病的致病因素,鼓励人们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选用健康的生活方式。

编辑本段由来

  心脏是惟一一个片刻不可以休息的器官,当人类生命开始在母体胚胎里孕育时,心脏就夜以继日地工作着。而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使本来不堪重负的心脏雪上加霜,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为唤起公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营养失衡、吸烟等)的关注,世界心脏联盟于1999年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世界心脏日的永恒主题是“健康的心,快乐人生”。这样做的目的是呼吁人们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嗜好,使人人都有一颗健康的心,人人都可以享受愉悦的生活。

编辑本段宗旨

  设立“世界心脏日”的目的是唤起人们提高对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缺乏运动、吸烟等)的认识;同时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手段,开展控制危险因素的宣教活动。其宗旨在于激励人们把静态的生活方式改变为积极的行动,从运动开始,逐步开展控制心脏病危险因素的行动。无论性别、年龄、民族,人人都可享受愉悦的生活。

编辑本段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0%;虽然每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幸存者至少有2000万,但其中多数人有很高的复发和死亡风险。  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位列世界第二。我国心脏病高发已成趋势,每年新发50万人,现患200万人,而每年接受“搭桥和介入”等心脏病治疗的患者连12万人都不到,治疗明显落后。更令人不安的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可能达到400万。心脏性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另外如、心衰、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等也可导致猝死。一项针对国人的调查表明,在高度重视心脏健康的98%人群中,有63%的人报告他们已被诊断出至少有一种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医学问题”,包含(30%)、(26%)、心脏病(21%)、肥胖(17%)、(17%)和中风(7%),只有29%的人坚信自己没有上列任何疾病,这组数据充分显示了国人心血管健康的不良状况。  近年来,发达国家心脏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强调了预防。相反,在过去15年里,我国35岁至44岁年龄组患冠心病的人数增长了150%,其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预防。

编辑本段危险因素

  如果能改善其危险因素如高、、高血糖、、摄入不足、超重肥胖、体力活动过少等情况,心脏病的发生将被有效遏制。  具体来说,心脏病有两大类危险因素,一类是可调的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或有关:  1. 环境危险因素:  (1)自然环境: 如空气污染,,高温,严寒等。  (2)社会环境: 如社会经济状况低下(贫穷导致),竞争大等。  (3)自身环境: 如血压高(高血压),血脂高,血糖高(糖尿病),口腔卫生不佳等。  2.危险因素: (1):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等。  (2)睡眠过多或不足。  3.危险因素: 情绪不良如激动,精神紧张,,,慢性压力等。  4.运动危险因素:  (1)缺乏运动:长时间坐位,体力活动少,BMI异常(超重或肥胖)等。  (2)过度运动:如过度,心肌肥厚等。  5.危险因素:  (1)饮食不当:如大吃大喝过剩导致肥胖,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不新鲜,盐过量,水不足等。  (2)吸烟(主动或被动)。  (3)过量。  (4)不当。  另一类是不可调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延缓或减少:  1.增龄(衰老)。  2.性别。  3.种族。  4.家族史。  此外,还有其它疾病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如:  1.感染如急性或慢染。  2.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3.消化道疾病:如胃心综合征,胆心综合征。  4.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  5.疾病:如,肾血管异常等。  6.疾病:如,血小板异常等。  从上述可见,不良生活方式或习惯是导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主要原因,是可防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