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20080115_问答、阴阳应象大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3:23:53
第十一课 20080115_问答、阴阳应象大论

春野整理,如岳校对
   
大家可能对气道中医有一定的概念,在这里我希望尽量的把气道中医的理论和精华部分能够表达出来,因为有一点,不管是我在这儿讲还是大家听最好能有一种契合,这种契合就是大家都从气道中医的角度来考虑,不是从其它的传统中医或其它的层面来考虑问题,这样我能讲的投入,大家听着也能投入,然后大家再一起来交流就能发现很多问题,可以这样说我基本没有对别人大量的宣传过气道中医,因为我们一直是主张首先自己要有整体的认识还有各方面的的提高,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一个相当于所说的内证,就是说真实的自我感觉,并且在各个方面不仅是中医方面能够融通这个气道的道理和对气道的运用。因为我也没有当过老师嘛,所以跟大家交流可能有些把握不住大家的想法,还有大家是如何来认识的,希望大家多给我反馈,然后我可以有针对性的告诉大家,应该是在哪一方面重视,或者说是侧重在哪一方面,因为我们学习的时候直接就是以中医的四部经典来学习的,老师可以说是口耳相传,直接告诉你怎么去理解气道中医,我们通过四部经典来印证气道中医的整个理论体系,同时又用这个体系去指导更多的,包括中医方面的一些实践,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其它的一些医家的书偶尔也涉猎一些,但是不作为重点,因为所有的道理都用气道这个层次,有时候也不能完全解释,但是气道它起码有一个普遍适用性。
   
大家有问题可以现在来提一下,各方面的都可以,中医的或不是中医的都可以提一下。如果是中医的,可以本着各个条文直接来说一下,然后咱们做一个(包括我以前讲过的)交流,我还是希望能够跟大家交流起来,不然只是我一个人在这来讲,有时候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能上麦的直接语音沟通更好。

问:对于气道,阴阳五行是否可以理解为认识气的工具?

好像是上次讲课我说过这个问题,阴阳五行它只是一种工具,你可以理解成认识气道的工具,因为气道上面还有层次嘛,气道以下也有层次,咱们可以说气道以上的层次是神道,气道以下的层次是形道,就是神、气、形三道,也可以叫做三界,三个不同的物质存在的形式。阴阳五行把这三个层次都包括了,阴阳五行你可以说是一种工具,但不是一种实在的存在。拿我们这个身体来作比喻吧,比如说我们这个西医可以解剖的叫做形体,也叫做形。《内经》上明言说的,“上工守气,下工守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本身就把这个意义和道理直接和盘托出来了,所以说大家读《黄帝内经》始终着眼于气这个概念这个层次,读《内经》到处都是对气的认识,几乎通篇都是,而现在出的《黄帝内经》这些教材还有很多版本,讲的都不是直接立意在气的层次来考虑问题。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说古人说话,说一句话后人理解很长时间,或者说每一个字都要考虑这是不是古人原始的意义,古人说话应该比现代人更简单嘛,他用那个行文表述出来的,肯定就是非常顺畅的说话,就像我们现在说白话一样,那么说后来解释很费劲或是不断考据通假,这个你就要想一想了是不是自己解释的有问题!

其实有几次我已经跟大家说过,古人是站在气界就是气道这个层次来写的《黄帝内经》,甚至有部分站在神道的层次来写的《黄帝内经》,你只有也站在那个高度你才能读懂他的话,不然你始终在形道这个层次来读这些原文,根本不可能读通的,所以说《黄帝内经》历来很难解释,关键点就是我们所站的角度不一样。你看这个《黄帝内经》,气聚、气散、气绝整个的气相融,或是肺气、脾气、邪气、大气所有的后面都缀一个气字嘛!包括什么暴厥之气啊,或者说其它的刚气、柔气,所有的后面都加一个气字。大家去想一想,《黄帝内经》啊《素问》啊前面你读上几章,马上你就有感触。大家一定要在读经典的时候加上一个气字,包括《伤寒论》也一样,你加上气字你再去用气这种概念就像是用蒸笼里蒸出那个气一样,你去理解去。

前两天跟一个所谓的打太极拳的,他打了很多年了,一直掌握不好要领,他这个手自我描述说不会使腰中的劲儿,像打体操一样,后来我就跟他说,首先起势,这个两手捧气,就相当于中间捧着一团气,有人说是捧着一个气球或者是端着一个盆儿,你直接给他理解成捧着一团气,然后你闭目,感受两手之间微微向外张开然后在慢慢的往里合,尤其向里合的时候你会明显的感觉到一种阻力,如果说练过气功的应该是一个常识嘛,如果没有练过的大家可以试一下,两手在胸前,掌心相对,然后做开合,越慢越好,尤其合的时候,你闭目明显感觉有一股阻力,你稍微一用力这个阻力就突破了,阻力就消失了,这种感觉就没有了,只有微微的用力才会感觉到这种阻力,你拉的时候就像拉面团儿一样,感觉很费劲,这个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体会气的一种方式。

这个气介于有形无形之间,如果说它能量化了这个东西就死了。所以老子说;“草木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人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一坚强就硬了嘛,它一硬就没有变通,没有变通就死掉了。所以说真正的学问在若有若无之间。

有人说没有感觉到,你回去慢慢的去感觉,有的人他感觉强,尤其女的她更敏感,你拉上10分钟试一试,就会感觉到中间有一团气,一个气团。因为我们平时只是留意于形道,就是形体,拿桌子椅子凳子板凳的都看作是有形的,就看死了嘛,所以说你就不会理解这个形以外的东西。这种思维从小到大就一直是这样,这种思维限制了你整个的眼界和感觉。人有六根,这六根它不仅是可以感受形道,神道、气道都可以感应,只不过你没有训练,也没有用过当然没有了,这个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后来我让他做这种拉气,一拉就拉出来了,很简单就能拉出这种气来,然后整个气呀、收放呀、打太极拳的时候你去理解,并且把整个的人身看做一个气团去开合运化,整个的这个架势就可以打出来了,大家回去可以试一下抱球,感觉一下那个球,抱上几次你就会感觉真是有一个球。但是这个感觉就在霎那间,或者是停留在似有似无的状态,你稍微一用强,你手一动,一僵,这种感觉马上消失。

问:用气道来如何认识脏气、腑气和经络之气?经络之气和脏气、腑气有什么关系?

这个脏气腑气,你可以理解成脏气腑气是江河湖海之气,经络之气就是河流之气嘛!就是大的气聚的地方可以是江河湖海,《黄帝内经》说很明白,他用经水,什么叫经水啊?就是把这个气比喻成水了,把人的整个的身体、血脉和脏腑比喻成江河湖泊,那么这个江河是流动的我们就叫做经络,湖泊是集聚的我们就叫做脏腑。脏者,藏也,藏精气,聚精气而藏之,这个脏是藏精的地方,腑是大的运化的机关。如果说我们把脏腑比喻成行政单位,这个脏就是人大,腑就是政府。你看腑我们整个的胃肠它主运化的,他需要聚集大量的气在这儿做公用的事情。那么五脏是主这个五神所藏之地,五脏精微之神,藏在脏腑当中指导人们的整个的升降开合、生命的流延运动。那么经络是什么呢?它就是各级的办事机构或是人员,还有就是说大家一定要把这个人身哪,小你可以比做一个家庭;大你可以比作一个国家。如果说你对人身不了解,那么请看看国家的一些运化机理,从而再去印证自己的人身,你就会有一个触类旁通的认识。

你看这个古人说了,外邪袭击于人,首先袭击于表,表气被邪气所袭击,邪中之于表,然后往里搏之于肉,其力不已,继续往里搏,所谓搏呀就是入侵嘛,搏之于血脉,克于经络之外,然后接着往里面中于脉中,客于经络中,这时候病就很重了。你这个很多大的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中了邪气了,中脉外的邪气好治,中到脉中的邪气就不好治。那么中于脉中之后整个的经络不通,邪气不断入侵沿着经脉往里走。如果说腑气衰,脏腑之气进一步衰微,邪气趁虚而入,入于腑中。因为脉络,首先脏气的脉络包裹的很紧密,它不会让你轻易地攻破,因为它有层层的保护。腑气它主运化和外界的经络之气相交通,它相当于比较通畅,所以说邪气首先客于表、客于肉、客于经脉,然后继续向深层次去攻占和侵夺。如果说腑气不足,客于腑气,腑气很简单嘛,就是肠胃,就像说外邪一入侵之后,化成大承气汤证了,直接大小承气汤,它就走到里面去了。再进一步,腑气进一步瓦解的话,那么里面有很多暴露出来,继续往里攻,攻入脏中,这个人病的就非常深重了,就难于医治。还有一条,如果不入侵脏腑直接入骨脉中去,客于筋、客于骨,也是比较深层次的一些攻击的方向。可以比喻成这是一个国家嘛,外敌入侵之后他层层的通关霸占,不断地往里入侵,这样来比喻就很好理解了。

问:现在人们得病是这么回事呢?

城里人的一些疾病首先是人的生机不旺,就是说这团气不旺,为什么不旺啊?因为有很多原因造成的。首先从小不注意锻炼,第二为七情所伤,因为现在人的情致非常重,我一定要怎么样,如果说办不到怎么样啊,这个情志非常重,受到伤害;名利心也强,追求爱情或者说追求各种情感使这个五脏颠倒反复、生机内耗,使这个生机不旺,并且又不注意锻炼,气血弱、气脉不通、气道不利就导致整个气机不旺。

你看这人来了,他整个的气团之气就很衰微,表气也不足,里气也空虚,而且如果到了青春期以后,结婚啊或者是有朋友之后,房事也不节制;起居不常,白天黑夜颠倒,早晨不起,阳气长不起来,到了晚上不睡,阴气又不能得到有效的滋养,这样的阴阳颠倒、气血逆乱导致整个生机旺不起来,这种情况中医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身这个气机不旺就容易受到外来环境这个不常之邪的侵扰,稍微一吹风就感冒了。现在很多人跟我说经常容易感冒,别人还没感冒自己先都感冒了,感冒还迟迟不愈,抗生素啊吃一些中药汤药啊不能断根,一感冒上嗓子,上呼吸道或浑身酸楚不适,饮食也没有胃口。所以说现在城里人尤其是大城市里人生机普遍不旺。你可以从面色上、从说话的声音上、从步态上、从整个气象上都可以判断整个的气机不旺。

所以说现在人得外邪之病、外感之病内虚占很大成分,因此人必须健壮自己的身体才有能力去抵御外邪,不然的话舍本逐末,象温室中的花朵或说整个的人就腐败了,那么真气不存,如果真气在体内不够充足的话这个人就会受到很多外界的干扰,所以说气道中医讲,首先要存真气、护元气。五脏之真、元真通利嘛,这个是《黄帝内经》上讲的,五脏六腑里面的真气能够安稳不互相攻侵、互相挞伐能够互相流通、共同搞好整个气团的升降开合,那么这个人他整个生机越来越旺,神采各方面也好,记忆力也好,精力也足,身体也康健,这个言语、谈话也非常流畅饱满,这样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生命体、生命形态,这种生命形态可以干很多事情,因为首先有一个很好的身体我们才有可能不断地去学习、提高,比如做一些更深层次的奋斗或是整个的修行,如果身体都搞不好的话,整天浑浑噩噩整个的生机不旺,这样我们不可能有一个很好的状态,做什么都很麻烦。现在越来越多的这样健康的书籍出版,其实从一个反方面表现出来,人们是多么需要一个好的身体啊!现在整个工作、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说我们不能把这个身体调养好,这以后很多事情就难说了。我们一直向外观察,一直在看我们的整个的世界,跟我们的亲戚朋友不断地打交道,试问大家一句,有多少去向内体察我们身体的变化的?

刚才有人也谈了古人多外感,今人多内伤,这个确实是一个事实,因为大家可以看一下《伤寒论》上的方子,一般都是很刚性的药。比如说麻黄啊、桂枝劲儿不小。但是随着慢慢的人体衰弱了,如果说用麻黄很多对人肯定是一个伤害。因为人身体越来越弱了,所以说慢慢到了明清人们发现用一些很猛烈的药,如《伤寒论》上的大小陷胸汤,现在基本没人来使了,包括抵挡丸很少来使,这样的实证没有虚只有实,这样的症状随着人们的气机越来越衰弱,而且生活条件不断地改观,这样的大实证越来越少,反而是虚实夹杂以虚为主,时气搏之这样的病越来越多。

那么《伤寒论》、《金匮要略》上面的方子慢慢的有些会不适用今人,这个确实是一个事实。但从这点说,伤寒金匮它只是把这个理讲在这儿,这个理是指导我们几千年整个中医的临床。我们不能刻舟求剑,有时候不能用古人的方子,原封不动的治我们今人的病,这一点还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现代人的病,他不是一剂麻黄汤、一剂桂枝汤,就可以把很多外感病治愈的。因为当时人壮实,都下地干活,生活条件不好,客于寒气,整个的大环境气候又非常的寒冷,所以说都是内无虚证而外有实邪,这样一剂麻黄汤汗出而解。现在的人他邪气流连,正气虚弱,虚邪之气稍微有一点就能客到人身上,化为胶着不化的、虚实夹杂的病症,不可能是一剂麻黄汤就能治愈的。所以说一定要变方、变法、但是理是不变的。都是那个理嘛!咱们这里插了一句。

大家可以读一下《伤寒论》还有《金匮要略》,然后用气道的理论去体会里面的道理,好像我第一次来这里讲课就说过《伤寒论》的上篇――太阳篇,太阳篇是主要的篇章嘛,它详详细细的讲解了邪气如何客人,并且向里传变的,客于表的,散漫的。上次我讲过邪气很严重的一下客于表,使表气闭,那么这就是麻黄汤。如果闭的严重了就是大青龙汤,即完全闭在里面而化热就是大青龙汤,必须马上去把闭的气团开开,使邪气解散,就像脱衣服一样,一下子解开,这个邪气得散,正气得复,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嘛。这个像小风邪似的,没有直接击中人,但不断地骚扰你的表气,使表气开合不利,汗出而恶寒嘛,这个就是所说的中风,中于邪风的桂枝汤证,使这个营卫之气不调,但是不能说一个中于卫,一个中于营,不要这样理解,它就是说把这个表气搞糊涂了,使它的开合不利而呈现了不断地漏汗那种情况。不断地出虚汗,你可以说是表阳虚,但是从一个气团来讲,就是营卫之气失调了,就用桂枝汤证来解。邪气往里客,客于这个气团的中间,正邪之气不断地相争,就是往里,不是说正气盛还是邪气盛,只是不断的在里面拉锯,这里面的气忽聚忽散,忽里忽外,这就是一个半表半里的症状,所以说寒热往来,表示邪正相争不定的一种状态。

然后这个邪气继续往里搏,如果说不能及时控制的话,那么搏到一定程度成了心下痞的症状,即泻心汤的症状(什么叫痞啊,就是痞气嘛,上次我们讲过痞气和这个牢嘛,什么叫痞什么叫牢。痞气就是气结在心下了。你也不要理解心下就一定是胃脘,就是心以下。你看古人说话非常直接的,心下鸠尾这一块儿,这一块感到痞闷不舒,不要理解成胃脘。如果说胃脘,人就觉得这个病是胃病了。那么结在心下,心下痞满。什么叫做痞,痞塞不通,气不流通了,你感觉痞闷。如果说大家有过肠胃不适的,有时候就能感觉心下是痞闷不舒的。满、气满在这个心下,导至满闷,这个是泻心汤证)。所谓泻心,泻心下满逆之气。如果邪气往里客的很严重,一下子结住了,这就是大小陷胸汤证,心下因硬嘛,就硬在那儿了,结在那儿了。它比痞更进一步,痞只不过是稍稍的客在心下;这个直接是搏在心下,或者搏在胸中,为什么叫做陷胸啊?就是陷“胸中”的邪气。你也不要理解成什么水热互解,那个都是结在心下之后所反映出来的一种表象,一定要用气道的理论来理解,就是一团邪气贴在人身上了,然后不断的往里面走,因其所虚而客之。这个人或汗、或下、或吐导致里气虚,邪气一下子就攻进去了,里面没兵了,这邪气因其虚而客之。客的轻在胸中就是一个痞证,客的重就是一个结胸证,结胸就是结在胸中,它有阳结有阴结,阴结结在脏,阳结结在表,就是说深浅不同,所谓结胸就是邪气结在胸中,这个治法当然是结在心下的,稍微荡一下,小陷胸汤直接用半夏黄连,小陷胸汤就是脉滑的一个症状,所谓的脉滑就是整个气机还没有完全结住,还现滑的一个主要的一个脉证,它有一个硬嘛,心下因硬嘛。

今天主要是通过这个大致说一下《伤寒》,大家读《伤寒》也是用这个气道来理解,什么叫做硬?什么叫做满?什么叫做痞?直接用气道来理解,你没有必要用其他的方式去委曲的解,大陷胸汤水热互结,他只是一个气结在那儿之后往下你去拿药去推的一个水热互结嘛!你不能那样来解释的,那样水热互结不符合整个的气机的变化。如果说下之后这团气弥漫在胸中不散,他没有结住,那么就是一个栀子豉汤证嘛,心中懊恼反复颠倒嘛!这个邪气散漫在胸中不散,也不结,也不散开,它就是客在胸中,那么你拿栀子豉汤去吐它,把这个气吐出来。还有一个发黄,有的说是结于胆汁了、走这个血分了发黄,其实这个所说的发黄,它就是结于整个的人身体当中,这团气它既没有完全氤氲的散开,也没有结住,而是郁住了,郁而发黄嘛,所以黄是中色又是湿气的代表嘛,这个以后如果有机会讲伤寒再跟大家说。

如果是女子来月经那直接结于血室,也就是说气虚在哪儿它就往哪儿跑,这个是一定的道理,往那跑之后它结的状态有几种,第一个是结不结实,是不是邪气聚集,就像是你带兵打仗一样,到了一定时候你的士兵是否集结了,那么集结就是实,实就硬,人就会疼痛。你比如抵挡汤证,整个的少腹硬满,疼的厉害。桃核承气汤只有一个满,没有硬嘛。所以一个证的轻重,直接靠症来推气结的状态,要不散漫,要不微结,要不结甚,就是结的很严重,这就看整个气的状态。第二个就是看它结在哪个部位,是结在水分,结在血分,结在气分,或者是进一步结在阴分。判断水分,如果有水道不利的症状,比如小便不利或者口渴啊,那是结在水分。如果说有下血、破血的症状,或者吐、衄、下血,就是结在血分,这个很好判别。还有结在脏、结在腑、结在表、结在半表半里,大家直接用气机来理解,不要添枝加叶。那么这样看看大家还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咱们把上次,就我这方面认为《内经》中很重要的核心跟大家说一下。
   
咱们打一个比喻,如果大家能够看到气团的话,那么你读《伤寒论》也好,读什么也好,你直接到医院,直接看看病人,你直接用这个气的角度或是感知气的角度整个扫描一下病人。有的练气功的不是说:这个病人,感觉肝区有团黑气不散,或者肺气中这团气怎么这么空虚啊,手一摸或者眼睛一扫他就能发现。他确实有这种能力,他是站在气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他一摸这个督脉,哎呀这个人好不通啊,里面整个的管道都闭塞了。所以说现在很多的内虚证,你这个扎针灸啊,怎么说呢,现在已经不单纯是某一经脉的问题了,你看扎某经、某穴这个效果不是特别的突出,因为他整个的脏腑气机都紊乱了,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调养和补充,整个的气机才能通畅,元真才能通利,这很困难哪。所以说现在很多慢性病不是投草药、扎针灸那么简单的事情,必须这个人首先建立自己的信心,持之以恒的,通过正确的调养疗法来治疗,这个病才可能好,所以说我们现在当医生的或者是患者对于整个的慢性病,必须有一个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是投几剂草药就好的。你想那草木无情之品,你投几剂,即便有些血肉有情之品投上几剂,那怎么可能马上去治愈呢?缓解是可以的,那好多阴虚的症状,阳虚的症状,投了药就缓解,一剂药就缓解,但是他反复的很厉害,不断地反复,必须让病人建立正确的养生观,这个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这样的病已经不是一经一脉的问题了,这是五脏的气争,即《内经》上讲的“五脏气争”,争是争夺的争。什么叫五脏气争啊,五脏之间都打起架来了,就像一个家庭内乱了一样,你想想那种内耗这个人是受不了的。
     
跟大家说一下,《黄帝内经》把这个整团气用脏腑的方式、五脏的方式分成五份,每一份的气道的机理和状态是不一样的,因为整个的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嘛,那么整个多样性的世界就产生了一个平衡,这个平衡就是一个中道。但是如果完全中道了,使任何事物没有发展没有变化了,它就死掉了。所以说分成五个部分,产生了五种变化,也是五种状态。这五种状态相生相克,就形成了我们生机盎然的整个的气机,它也可以分成四部分、八部分、十部分都可以,就像那个太玄里面它分成九部分,八卦分成八部分,五行分成五部分。因为人的脏腑是天机所化成的五脏,那我们就用五个部分先来理解。这就是《黄帝内经》建立基础的核心的一个段落,所以我希望跟大家认真的来探讨。因为很多注解也讲过,但是公开讲没有讲的非常深入的,但是这个是核心当中的核心嘛,如果说没有这个五种状态去指导我们脏腑辩证,用五种状态指导我们临床,我们很难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上次我们讲了,东方生风,南方生热,北方生寒,西方生燥,中央生土的道理。东方生风,通过左旋理论,事物的生机是产生于东方的。你看太阳东升西落,如果哪天太阳西升东落,咱们就说西方生风。但这里并不是有人所说的,咱们中国在东方,是接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所以东方生风,这是把问题看狭隘了。整个的气团的旋转就是左旋的旋转,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就理解东方生风。西方是不是也是东方生风啊?我可以跟大家说一句,西方的大环境也是东方生风。但是浅层次是西方生风,因为它毕竟受一个地气的影响。如果说太阳是从西方升起的,咱们也可以说西方生风,这个风不是自然界的风,你可以理解成生机之风。所谓的风生木,就是这种生机,可以理解成大环境的这种生机,产生了木这种生机、向上这种势态,这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个木,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个生长的木,它指的是树木生长的象,来解这个生机从下而上,发升的这种特征,所以说风生木,那么其他大家可以自己想象来推。

所谓木生酸,也就是从下往上这种生机,包括一个人创业也是一样,从下往上爬,创业、读书都是木气生长的象征。那所谓的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里面蕴含着生机,就像咱们尝那个酸果一样。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什么叫酸,酸味。木生酸直接建立了我们这个五味相用,即五味所用的药物之理。一个药物即草药,无非是一个味、一个形、一个气,还有包括里面一个神。那么其中味是占了一项,比如你尝白芍是酸的,白芍就有东方生长之气在里面。为什么是酸的呢,大家体味一下,你拿一个放在舌头上,乌梅也好啊,芍药也好啊,木瓜也好啊,醋也好啊,石榴也好啊,你尝一下这个酸的味道,对你这个味蕾或者对你舌头是什么的一种影响,这种影响我们命名为酸,那就是对整个气团的影响。木生酸,酸生肝,这个酸在我们用药的味上是(用味来揣摩整个的药物的机理)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个形,一个味,一个气,一个神,这四个是你把握药性的关键。上次我记得一个人提出来了,他说这个肝有病啊是辛以补之,酸以泄之。那么大家可以搜一下关于五味它如何是补啊,是泄啊,是坚啊,是燥啊,大家搜一下《黄帝内经》的原文。《黄帝内经》的原文我也查了一下,也有是酸以补之的,也有酸以泄之的。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酸以补之是补它的体,酸以泄之是用酸的“用”来泄,酸苦涌泄为阴嘛,如果大量的酸味下肚之后,机体不吸收就泻掉了,就可以理解它的泄。但是微微的酸味它是补肝体的,生机必须靠酸味来补,所以说是酸以补之而不是酸以泄之,这个咱以后另说了,所谓木生酸,就是关键性的药物的指导理论在此。

酸生肝,其实他所说的生啊就是互通的意思,这种酸的生长之气在我们脏腑当中形成了肝气。我们原先讲过肝主开,主生长嘛,从下面生长上来需要肝气。草木生也柔脆,人之生也柔弱,大家用这个象,就是这种势态去理解什么叫做酸生肝。看一看未熟的很多的瓜果梨桃为什么是酸的,性味为什么是酸的,大家仔细去品味,酸到嘴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感觉,以后咱们进一步来讨论这个酸的问题。

所谓的肝生酸呢,通过肝就建立了整个的五脏体系,这又是一绺。那么如何指导我们对五脏的认识,直接就说出来了,东方生风,这种生机用木来表示,同时它里面的味,什么叫做味啊,味就是体,就它本来的性质叫做体。什么叫用啊,它想去的,它想形成的叫用。我记得上次讲过一个比喻,两个人,一个在楼上,一个在楼下,互相对视喊话,那么楼上人的体就在上,而用在下。因为他在上边而向下瞅;就是他体上而用下。下边人呢,在下而向上瞅,体在下而用在上。这个大家一定要分清楚!在以后这个《内经》原文当中也好,临床实践当中啊这方面层出不穷,体用的问题,你只要记住这两个人的关系就不会搞混了。那么以酸体又禀的这种生机形成了你的肝脏,这个气机啊,化而成形嘛,出了这个肝嘛,这个大家一定要形成这种思考。

那么肝怎么生出筋来了?所谓肝生筋呢,淫气于筋,什么叫淫气啊,这个淫呢,三点水这个淫,它是当浸淫讲,过度了。或者你当流动讲,流出去了,叫做淫。淫雨霏霏嘛,这个雨不停地下,下过头了,天天下,这叫淫,古人对淫是这样来解释的。那么肝淫气于筋的意思,肝生筋嘛,肝这种以酸体生用这种状态,这种气机啊,它要发用于四肢嘛,它就是中央政府嘛,肝你可以理解成中央政府,那个筋就是地方政府,你得用嘛,不可能是这种升发的这种气机只存在肝中嘛,如果只存在肝中其它没有生机了,不就完了嘛。所以它必须建立自己的地方政府,它就走筋这条线建立。筋者劲也,筋者聚也,肝者肝体为聚嘛,聚而开,筋就主开合,人的四肢才能动,有了骨头在那儿立住,筋一贴上去人就能动起来,这种生机之动,不要思考其它的解释,这就是肝生筋的道理。筋上有病你找这个肝,比如筋失养了,是由于肝阴血不足,那你赶快补肝,肝足了,淫气于筋,筋就好了。这个就是一个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其它的以此类推。

那筋生心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肝生心。心的生机往上走,它不能总升,升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为用了。就像是当官一样,一直谋划着当官,当了官就得用官;挣了钱就得花钱,心就是干花钱的事。它通过什么呢,肝和心是通过这个筋,可以理解为通过这个传输媒介,把这个气从生机转为动机,生而动,变成心气,才能为身体之用。万物不可以只生,生了要用,用了要衰,衰了要养,这是一条线。

关于肝主目,历代有很多争议。而且大家可以看看很多经典啊解释的并没有明说嘛,在这里我跟大家说一下。首先第一条,肝的很多内脉通于目,但是不是十二经脉。这个具体我不想多讲。第二点,肝藏魂,魂性,魂开于目。你的眼光洒在哪儿,都是有这个魂气所摄。你也可以理解成神气所摄。比如说两个人对眼儿,眼光相对,象刀一样,如果一方的神气弱,那么他会觉得眼睛受到了刺伤,而躲开对方的视线。这个在西医上就是一个病名,我忘了什么病名了,总之就是说不敢跟别人对视。现在很多人都不敢。你神气弱,魂气、肝气不足的人都不敢跟别人对视,对视以后受到对方神魂之气所逼,就会明显感觉一种侵扰。为什么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神呢,比如说两个恋人呢,他就是魂神相交。

那我就跟大家说一下,肝中藏魂,这种魂开窍于眼,并且有内脉啊气血脉开于眼,所以说眼涩的人肝血不好,肝藏血。现在很多上班的,眼睛涩来涩去的,你滴眼药水不管用,我建议大家不要去滴眼药水,形成依赖,就像嘴上涂唇膏一样,老涂那个唇膏,嘴唇自己就不做主了。他觉得天天有人涂它,时间一长了不涂都不行。眼药水也一样,天天滴那个亮眼啊明目啊那些东西对眼睛都不好。你多做些锻炼,使气血充沛,血注于目自然眼睛不干涩,并且减少用眼,这是解决眼涩的根本疗法。

那我们接着往下讲,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这个不好解释,有可能是写错了。你看下面都不是那样来解释的,有可能是写错了,但是你也可以这样来讲,用气道的理论来讲,不一定是它原始的意义,大家听听就可以了。所有的生机,任何事物都重生机,在天为玄,玄妙之物,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都从那一点生机出发。《易经》上那个得天地之心嘛,那个心得到了,你可以理解成在天为玄。在人为道,道理嘛,道理都用生机来表达,都要走生机这条路,因为现在人生机不旺,你可以这样来理解。关于在地为化就不好解释了,因为化它是湿化嘛,你化开了嘛,风化都应该是筋的事,在地为化这个不好理解,但是你也可以解释,那牵强附会的多了,很生硬,我这里就不用气道的理论来推了,如果说这注经的怎么注都可以,要不怎么是花样繁出呢!

那么接着走,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那么接着在化生五味都不讲,道生智啊玄生神啊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对我们理解气道也没有太大的帮助。那么接下来,神在天为风,就是刚才我们说的,东方生风,就理解成在天为风,这种风啊传送生机,你看大风,使大气环流,因为有这个运动所以说产生了洋流的变化,推动了整个的气候。因为有了洋流,有了这个风团,地球的气候才不是赤道极热而两边极冷,有了这个温度的交通,才产生了整个的的生物圈。那么在地为木,刚才所说的,在天形成这种风化,在地万物欣欣生长,这种生机就是木,这和前面都重复了。

在体为筋,刚才我们讲了,它淫气在筋,建立了地方政府嘛。在脏为肝,这种生机藏于肝中,形成肝体而为肝所用。咱们讲了在味为酸,那么这里面,在色为苍,苍是什么色呢,是青色,就是青青这种生机之色,这个没有什么不好解释的。在音为角,角徴宫商羽嘛,你可以理解木鼓敲击的声音,就是《黄帝内经》所讲的五音的角音,有种生机向上的这种势态。那么下面,在声为呼,为什么是呼呢?是生机由口中呼出,你看我们办一件事奔走呼吁,呼是吐,生机是向外,吐露生机,所以是呼。

在变动为握,为什么握啊,什么叫变动啊?所说的变动啊,就是相反的。筋主伸,主变动,肝淫气于筋,这个筋主动作。拳打出去是它的长,拳收回来,握固,就是它的变动。筋主握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你看很多角弓反张啊,或者很多瘈瘲,就是那种抽搐啊,这些症状都与筋有关系。筋缩缩了,大筋软短,小筋弛张,肝主聚,气一下子聚在一起了,气不散,那不就是握嘛。人团成一团,四逆证,这样呢都叫握,都可以理解成握。并不一定是手这个握。他是用手这个握来形象的比喻你这种气聚而出现变动的握,环抱,你可以理解成环抱,或者叫做四逆,直接理解成四逆就可以了。下面也如此做解。

在窍为目,我们刚才说了。在味为酸也讲了,为什么在志为怒呢?其实肝贵条达,很早之前我们讲过“怒放”,你必须通过这个努力向上,什么叫努力向上啊,努和怒是相谐的,这个怒是肝气向上的一种表现,他如果不靠这个努力,这种怒气是不可能推动整个的气机向上开达,所以说在志为怒。什么叫做志啊,志就是向,就是用,就是想,它想干什么,只不过这个想他很短暂,志很长久,他可能十年二十年都是这个志,长久向往的是什么,或者说它的本质的一个特征,这个叫做志。所以说这个志字心在下嘛。你看这个魂魄意志,这个志藏在肾中,肾坚闭不出啊,使这个志长久存在,就是一种志向,你就理解成志向就可以了。它的志向就是怒,向上嘛,就要挣脱,就要生机,就要升发。如果说是大怒,大怒直接携带着底下的用力过强了,你这肝气用力过强,所以说这个怒就能伤肝嘛。肝志在怒,而怒过了头那就伤肝了。适当的怒对于肝气抑郁的人,你这个愤怒出来,对他整个的肝气条达非常有帮助。千万不是肝硬化的病人不能怒,这个大家一定要理解好了。是抑郁还是过怒,比如说他长期的亢奋不断地怒这个就不是好现象,比如他从来没怒过,导致这个抑郁症,你让他怒出来反而能收到满意的疗效,直接气血淤滞在肝中,你让他发越出来反而好了,这和吐一样,汗吐下三法的吐是一个道理,把这个邪气吐出去,郁气吐出去,现在很多人他不会怒了,不会怒都抑郁了,抑郁了之后肝就硬了。

悲胜怒,什么意思?悲者气降也,怒者气升也。怒是气升,悲是气降。其实它的意思就让你这个气啊降一降,别太盛了,他只是用这个相反的性情来制你,性情贵在中道嘛,你过上则用下的法治;过散就用收的法治;过于流动就用呆的法治;过于呆则用流动的法治;《黄帝内经》这几段就是讲这个道理。悲也气下,不仅是恐气下。你伤悲了,看一看你这个气是不是塌陷了,所说的悲者气消,他这个消,往下消散。恐则气下,那个气是直接客在下面了,惊恐的使下面精气、肾精都散了,为什么人一惊恐万分,容易二便失禁。

问:老师,小孩生下来就会哭,是肺哭还是肝呼?有人能回答吗?

有人说是肝呼。有人说可能是先呼再哭吧,肝升肺降。

是这样的啊,这跟大家说一下这小孩出生,小孩出生前是先天,因为这个西医讲他没有呼吸嘛,他直接好像有一个什么心脏有一个什么瓣啊,直接连着整个的还是跟肺连着还是和哪儿连着,形成一个闭合的一种循环,出生之后他一哭开了以后就成了后天嘛,后天就是生机要转嘛,他原先是一个混沌,小孩未出生前是一个混沌之机,出生了以后转后天,就得循环,自我生机要开始做了嘛,所以说小孩生出来以后不哭就打几巴掌或者说是提溜起来拍拍打打,让这小孩哭起来,他这一哭这整个的气机就运转了。你最好就理解成是呼,而不是哭。好像有类似的一句话,小儿哭即是小儿歌。小儿初生是无悲,所以是呼,通过小儿哭声(这个呼),他不断的啼哭,就可以判断这个小孩整个的气机的状态。就是这一团气的性质,你从哭声就能完全的把握。大家可以看一看千金方关于小儿章,小儿篇有一个相儿法,就是通过小孩哭声来判断它的寿和夭,长命啊还是短命啊,是富和贫,是贵和贱,看这个小孩身体如何,从哭声直接就判断出来了,比如哭声如银铃,绵绵不绝,均匀有序,非常和悦,那么这个小孩一般都是好养而且不错,富贵之象。你若说哭声破锣或者哭声带着嘶哑的、时断时续的,这个小孩一般都是不好之象,或者不成材,或者早夭之象,这个哭声婉转和畅,一团和气嘛!哭声很尖,这个气很烈啊,大家可以去体会,声音像人嘛,通过声音来把握一个人的气团的状态,如果说你功用纯熟,这个人来了之后,直接听他的声音你就八九不离十,你能判断他得的什么病,这是相声法,接下去我们说最后的一段。

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这里讲的主要是事物不能过用,所谓的风伤筋,大家说说风怎么伤筋了?风伤皮毛,怎么会伤到筋里面去了呢,它是说风里面的变动之气过用,肝气这种生机过用。风你可以理解成内风,内风过用就是生机过旺,就是怒的太厉害了,伤肝了。整个风气的流转筋聚之气,筋者,聚也,大家一定要理解啊,什么叫筋呢?它就是聚气嘛,一条聚气在那呆着,它伸伸缩缩,使你能够运动起来,没有这个聚气,如果是散气你怎么能聚集起力量?筋不是指的我们大脖子筋的那种,指的是特别聚集的那种肌肉,你就理解成聚集之气在整个的身体里布置就可以了,他是和这个肉相对应的,大家不要理解成生理上的那种筋就可以了。风伤筋,燥胜风,燥气就是清明之气,通过这种清明之气来抑制这个风动之气,从而避免了筋气的进一步的受到伤害,大家不要把这个字看死了,不要理解成自然之风是怎么伤到人身体的这个筋脉的。

下面酸伤筋,也就是筋聚之气过用,又伤了筋了。我估计这地方是不是有衍文呢或是怎么回事,咱们就这样来理解吧。酸伤筋,辛胜酸。它无非是想来解释这个过用和用对方的这个气来抑制这个过用,从而保住这个肝体和这个筋用。肝你可以理解成肝以聚为体,以散为用,以酸为体,以辛为用,肝以自己为体,以筋为用。什么都是两方面的嘛,有一体就有一用。有一个正面就有一个反面,任何事物都是流转的,没有说停在那儿不动的,大家要记住啊。身体内所有的气机都是生长壮老已的,不断地在人体上流转、迁变,他不会停在一个地方不动的。

问:迎风流泪是不是肝气郁这个问题,大家看看怎么回答啊?

这样跟大家说啊,迎风流泪啊有两种,第一种肝虚,有人说肝虚要敛,肝血不足。有人说肺有问题不能通调水道,肝也不好,应该主要是肝上的问题。一个是肝有实,二是肝虚。老年人迎风流泪的一般都是肝血虚,由于肝血虚使气注在眼中时注的不满,也可以理解是肝气摇荡了,所以说为什么迎风,迎风就是有外物袭击嘛,它一动整个的眼中的水道不和,即泪道不和就迎风流泪了,你补肝就可以了,眼目昏花、迎风流泪。还有一个就是有邪客在这个眼睛的周围,邪气所客,使当时的眼睛周围的这个气自己不能做主,所以迎风流泪,主要是这两个原因。

这个是整个的五段的第一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段。第一是建立了整个的气机的思想,第二个是建立了整个的对待的思想。因为分五瓣嘛,每一瓣都是互相的对待。

问:阳虚,怕酸、怕冷怎么回事?

我给你讲一下,因为没见着你,很多情况我也不了解,我只是就你所谈的说一下为什么怕酸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咱们讲过有两个人啊,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互相对视,在下的为体,在上的为用。往上瞅是用,这酸是味,味就是体。酸是阴嘛,酸苦涌泄为阴嘛。如果阳虚的话你可能怕酸,酸它是收敛、阴凝之性。徐徐的而发出生机。但是你上来咬一口酸,怕冷,跟你这个阳虚有关系。大家一定要把这个搞清楚,你看白芍是酸寒的,白芍吃多了就会泄,为什么会泄呢,因为它寒的嘛,寒的肠胃受不了它就泄出去了。但是你徐徐的补这个酸,它是可以益肝体为肝用,但是说这个量大了寒性就表现出来了,这个一定要掌握住。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如果说上来就吃一大堆肉桂的话,整个人像一团火,马上就消耗掉了,它也不可能是把这个龙雷之火收起来,所以说要少量的肉桂它起到引火归元的作用,大量的肉桂上去它作用就相反了,这个就是西医的一些药剂啊,大用则兴奋,小用就抑制或者说小用抑制大用兴奋,它就是一个体用的关系。所以说本身阳虚的人或是某种阳虚的人,稍微的见酸,它正好是畏惧的一种心里。但具体的可能跟这个肾虚或是肝郁啊,你看你痔疮,很多得痔疮的人他往往是肝郁导致的,这种痔疮外治不好使。

关于体用,再跟大家说一下。打这个比方啊,它不是绝对的上和下,这个咱先说清楚啊。拿肺来说,肺体在上,所谓的用在下不是一下子就到下边去,所谓的用不是位置的下,而是它往下去,但是往下去它有一个过程嘛,由上而下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它由上而下这个过程都是它的用,而不是它的用就是定在下边。肺在上如果它所有的表现都在下的话那肝肾干什么去了?这个不知道大家理解没理解,它的最终目的是要下去,但是它整个的行程过程还是由上而下的,当然这个由上而下不仅仅是一个状态的由上而下,比如说肺,它的气是开的嘛,肺者气开,它从开开始向外嘛,向外而用事,就像这个总理他在这个位置上。相傅之官嘛,它是俯仰而治万民,他不能头仰着治万民,他要俯身。这个俯身而治万民,这个俯身这个动作就是肺的用,它的目的是把万民都制化了,这个万民就是下,其实它不可能是肺啊跑到下面去。所以这个用和体啊大家一定要搞清楚,用是神,体是位置。所以说肺者,相傅之官嘛。你看这个小孩往上瞅这个用在上,但是它没有说它上去嘛,他不可能上去,他一直在下面待着,但是它的神气是往上走的,所以说这一点呢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肺者肃降嘛,不能焦满,中医上讲。你看这个咳喘,咳逆上气,他有可能是心的问题或是肺本身的,心阳过盛,肝气过盛,肝气往上顶,顶到肺,使肺气不能肃降,肺气停止中焦,使肺气不能下降。总之就是气啊,或者是肾气不纳,使肺气没有很好的力量肃降,易实易虚嘛,它导致肺气的用不能表现出来,一直有人在从中作梗嘛!或者本身的力量不强。

问:是不是肺金向下把自然之气纳入体中?

这个肺他在上焦它主吐纳,本身这个吐纳它是由肺来完成的,但是是全身之气的吐纳,你不能说是那这个自然之气啊,这个简单理解成大自然之气,要理解成天地之气。因为在这里我强调一点,一定要抛开形的层面来理解气,或者是借用形的层面来理解气。不要局限在形体上,比如说很多机器啊,测量这一块啊,它仍然是局限在形的层面,不可能用形去测气。这个我希望大家啊还是从传统中医这方面来理解中医,因为大家包括我在内不可能去发展中医,那么继承中医就是当务之急,如果说把古人的书都读不懂,那么何谈继承中医啊。

我们讲这个肝它体在下而用在上,那么什么时候用过头了呢?怒嘛!因为怒,怒气,怒发冲冠。为什么叫怒发能冲冠呢?肝气顶着整个的气机向上冲顶,使这个头发竖起来,帽子冲开,这叫怒发冲冠。我记得哪个老先生说啊,“一气之流行,一气之盈缩”这两点特别重要。一个是盈缩,一个是流行。所谓盈缩,这团气啊你看着不断地像呼吸吐纳一样,不断地一大一小一大一小,就像水母啊在水中前进的时候,他不断的兜着那个水推动它去前进一样,大家就想不断地一开一合一开一合,人身的一团气就是这样来运化。这个吐纳之气啊从口鼻中而出,其实浑身都在吐纳,不仅是口鼻在吐纳。还有这个流行体内之气的开合升降,我们原先讲过一个基本原则,一个是气机内部的开合升降,一个是外部的吐纳,通过这两个气机才能健运,生生不息。假如有一丝的停滞生机立断,呼吸一停止,马上人就死掉了,血脉心脏一旦停止搏动人也就马上完蛋了。
   
还有跟大家说一下,对一个未知的领域不要轻易说是或者否,一定要深入进去读懂读通,并且能够印证,你才有资格去评价它。你看我们现在谈的气道中医,我没有过多的去抨击西医,因为西医有它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并且有它的文明所在,如果说这个西医完全一无是处那不可能存在至今,并且不断的发展壮大。一个文明有一个文明的特点,这个是文明的多样性嘛!但有一点,因为从气道中医啊我们知道了气和神还有形,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个西医啊主要的功夫作用在形上,而没有作用在气和神上。现在西医也慢慢的认识到一些精神因素对人类的影响,对人身的影响,这也是一种进步。我希望在下面各位学中医的能够真真正正的把中医能够学懂,并且能够应用到临床。这古书还是要读的!不要说是畏难而去读一些边边角角的后人写的一些中医书籍,这样越学越糊涂,最终成了中医的掘墓人了。现在很多的中医院校的中医学子,学来学去骂中医骂的最狠,这样下去这个中医的环境越来越严重,老一代的人慢慢的都去世了,中间有了一个断层,非常危险。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呼吁中医去,去复兴中医去,而是继承中医,踏踏实实的,搞这个中医理论研究啊临床啊,20年30年然后才能谈到大家对中医的贡献。如果现在一味的呼喊,可能你自己连中医是什么都不知道,别人拿来一些理论你跟着对方走,你自己的根基没了,最终搞的自己云山雾罩的,自己都把自己否定了。我还是希望大家包括我在内,把中医这个东西啊真正的搞通搞懂,应用于临床并且有疗效。

前两天我治了一个慢性病,一个身体衰弱、阳气虚微、湿阻中焦、并且有遗精的一个患者,30来岁吧,身体很虚弱,气机很弱,我教他蹲架子蹲了一年,气机好多了,而且还有湿疹,但后来他总想男女的事情,看这个黄色的各方面的,遗精很严重,比如说到了晚上跟朋友喝点酒啊,肾也虚了,吃了很多肾虚的药也不见好,我给他治了一段时间,他说了一个症状,他说一想啊或是看黄色的图片,他下边就有反应。后来加了一味白芍和荔枝核,这药吃下去以后当天晚上就有反应,什么反应啊,就是下边有感觉了,就好像扣一下子解开了。只跟大家说一下啊,这个中医中药影响的一个例子,那好多患者吃了十包二十包三十包的药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基本就没有对症。有的病人吃了汤药,吃三个月吃半年就守着一个大夫啊就相信到这种程度啊。他有什么感觉啊,吃下去底下就直接通了,没有东西碰这个精室嘛,吃完这个遗精马上就好了,到现在没有犯。大家一定要学好整个的肝经啊,肝经有一条脉它直接就是络阴器的,肝郁或者是有邪气所克在络阴气的那条脉上,导致那个脉气抓住阴器不放,很容易产生遗精的症状。有人说心神荡漾,有时候这个病不仅是一个心神的问题,这个神不荡啊,底下也会去勾它,而很多人心动下面也不走精。

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长期想念,气结在下面了。客气(就是淫气)结在阴器阴室当中,使这个脉络成了一种结聚的状态,稍微有一变动或者虚,这整个的阴器的经脉一动,就勾动精室导致走精。有的按心肾治啊用龙骨牡蛎汤,金锁固精丸啊,那些东西啊有时候不起效果的。为什么荔枝核他有效果呢,这荔枝核它正好是疏散的,疏散那个气,把那个邪气(当然还加了其它很多的药),客在精室周围的邪气破掉了,破掉当然没有东西再去干扰了。你心神摇荡,只要不剧烈就不会再发病。
   
这个我跟大家说一下啊,也就说大家知道邪气所克,直接去破那个邪气对一些实证啊效果非常好。如果是虚证,知道虚在何处而用药。我们上次讲的那个例子,后来反馈相当不错,直接加了两味主药,熟地和肉桂。当时我们讲的是产后风嘛,症状是整个的畏寒怕冷,浑身刺痛,用玉屏风散补中焦,补气益气这种法没有效果,这产后虚整个的是女子胞虚,用肾虚的治法,效果马上出来。为什么刺痛啊,阳气虚了,这个外寒往里攻,阳气想往外顶而顶不出去,寒气也解不了,两方相攻产生刺痛。你把里面虚补出来,慢慢的它就拱出来了。如果上来就硬来,用黄芪去拱,拱不动的,没有根基。这个跟大家说一下,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学好气道中医。用气道的理论指导我们的临床,你就能收到非常好的疗效。刚才有人说了嘛,不要执着于具体的位置,比如某一点,不要这么来做,要整体观,整体是一团气,到底是怎么出了问题。
   
还有一点,神是引着气走的,比如说癌症患者,一旦知道是癌症,那八成没救,神整个的全都散掉了,整个正气一解,邪气一攻,这个病就很难再治了。
   
行,大家先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