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9:57:14

文言文特殊句式备考指要

高考园地   2009-12-15 17:37   阅读2   评论0   字号:    

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根据这一考点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备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复习要重点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二是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

第一类: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中最常见的形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第二类: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第三类:倒装句式

文言文的倒装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四种。

1.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至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第四类: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文言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

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捕蛇者说》)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

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

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总之,文言文特殊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的句式特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熟悉和了解这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文言文句式特点,有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 "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o察今》)

 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2.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o汤问》)

 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3. "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 "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促织》)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 "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 "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7.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o襄公二十六年》)

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

 8. "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10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o汤问》)

 译文: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9. "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1 宋何罪之有?(《墨子o公输》)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

10. "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2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促织》)

 译文: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11. "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13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12. "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例14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例15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

 13. "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16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译文: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

 14. "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 难道……吗?"

 例17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15. "……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

  例18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

  例19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

 16. "为所"、"为……所"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

 例20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否则,你们这些人最终都会被他俘虏!

例21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译文:却被秦国人多年蓄积的威势所挟制。

 17. "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22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译文:认为天下最美丽壮观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例23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

  18. "与其……孰若"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

  例24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译文:与其杀掉这个僮仆,哪里比得上卖了他。

  19. "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25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译文: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

 例2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20. "独……耶"、" 独……哉"连用,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27 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例28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21. "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

 例29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译文:远方的主人对我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去攻打郑国,恐怕不行吧?

 22. "非……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30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译文:您不是三闾大夫吗?

 23. "宁……耶" 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31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

 

文言文常见的倒装句式

 文言句子成分的排列形式与现代汉语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突出地表现在宾语前置、定语前置和介宾短语作补语上。下面分别说明。

一、宾语前置

宾语的前置包括动词的宾语前置和介词的宾语前置。

1.动词的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它的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动词"。以下三种情况宾语可以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必定前置。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何、焉、奚、安、曷"等。如:

①何有于我哉?(《论语六则》)

②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例①"何"是疑问代词,提到了动词"有"前,"何有于我哉"就是"有何于我哉",译为:"对我来说有什么呢?"例②疑问代词"安"提到动词"傅"前,"安傅"就是"傅安",相当于"附在哪儿"。例③"焉"作"置"的宾语,全句译为"把土石放在哪里?"

这种前置宾语须有两个条件:一是疑问句,二是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缺一不可。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可能前置。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未、毋、无、莫"等。例如:

④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

⑤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例④中有否定副词"不",表示句子是否定句,"之"指代"官军进城",是动词"觉"的宾语。"不之觉"是"不觉之",译为"不知道官军进城了"。例  ⑤"莫"是表否定的不定代词,相当于"没有谁","莫我肯顾"即是"莫肯顾我",译为"没有谁肯顾念我"。

3)利用结构助词,将宾词前置。

有的句子为了强调宾语,可利用结构助词"之"、"是"等,将宾语提到谓语动词前。如: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例⑥"何陋"作"有"的前置宾语,"之"作标记,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例⑦中,"句读"作"知"的宾语"惑"是"解"的宾语,都是借助"之"提到动词前的。例⑦译为"不知句读,不解疑惑"。

结构助词"是"作标志的前置,这种用法保留至今,如"唯利是图"、"唯你是问"等。   

2.介词的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它必须放在介词的前面,构成"宾语+介词"的形式。如:

⑧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⑨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例⑧译为"(曹刿)问(他),凭什么作战?"这里疑问代词"何"是介词"以"的宾语,"何以"即"以何"的意思。例⑨"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谁"是介词"与"的宾语。

二、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有两种格式:

1.在后置定语的末尾,加结构助词"者",形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

10.村中少年 好事 者,驯养一虫。(《促织》)

中心词+定语+者

11.求人 可使报秦 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中心词+定语+者

2.在中心词与后置定语之间加进结构助词"之"或"而",形成"中心词+之(而)+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

12.马 之 千里 者,-食或尽粟-石。(《马说》)

中心词+之+定语+者

13.大阉之乱,缙绅 而 能不易其志 者,四海之大,能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中心词+而十定语十者

三、介词短语后置

介词是"以"、"于(乎)"的介宾短语在动词后作补语,今译时却要把它放在谓语前作状语,这种情况称"介宾短语后置"。例如:

14.屠惧,投以骨。(《狼》)

1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例14"投以骨"中"以骨"是介宾短语,在动词"投"后作补语。"投(以骨)"应理解为"〔以骨〕投",即"〔把骨头〕投给(狼)"。例15"战(于长勺)"应理解为"〔于长勺〕战",译为"在长勺作战"。

辨别倒装句的基础是掌握各种句式特点。具体方法有二:

1.把握倒装句式结构特点,看标记,辨特征。例:

16.卒然边境有急,数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积贮疏》)

17.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例16中一是有疑问代词"胡",二是疑问句,则"胡以"应理解为"以胡",译为"用什么"(宾语前置句)。

例17中"人马溺死者"属"中心语+定语+者"的结构形式,可直接判定为定语后置句。    2.采取成分分析的方法,明辨句式。例如:

18.姜民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19.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介宾结构作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