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2 - 张国锋 MySpace聚友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15:01

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高中已经被列为必修的课程,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尝试进行研究性学习,是符合社会发展,适应时代需要的必然趋势。在本章中,我们将给大家重点介绍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内容、选题技巧、方案设计、资料的收集、调查报告的书写等。

 

第一节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方法。即要求我们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我们在学习中自主探索,在学习中形成创新意识和习惯,提高创造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

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课程内容,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理解前人发现的知识,而是让我们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课题内容一旦确定,我们大家就应围绕这一内容主动地搜集、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更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罗庄子中学于2001年9月开始了课题为“泃河水污染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确定后,参与的学生分成了若干组,对泃河的不同河段进行了调查,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有的组取了水样,带会实验室进行研究,有的组访问了所在河段的农民,了解施用农药、化肥;有的组对当地的农药、化肥施用量进行了调查。实地调查结束后,同学们通过阅读相关书籍,综合调查结果,人人写出调查报告,先在组内交流,再在年级交流,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都感受着成功的喜悦。在活动开展前,有的同学提出疑问,如果我们调查的结果是泃河水没有污染怎么办?我们这个活动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其实不是这样,研究性学习重视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泃河水有没有污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们用什么方法知道泃河水有没有污染,污染严不严重,并提出一些设想。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有着自身的特点,而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可以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我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以下意义:

1、开展研究性具有时代意义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大爆炸”21世纪的人类应该怎样学习,更确切地说是怎样掌握信息,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严峻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大家可以想想,我们未来激烈竞争的信息社会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吗?答案可想而知,而研究性学习正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我们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所以说,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时代意义。

2、研究性学习是学习方法的改革

      我们现有的学习模式,虽然也十分重视学习方法,但其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成绩,它强调“授人以 渔”这种学习方法追求的是知识的量,信息时代表明,单纯追求知识量,而不重“质”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发展。举个例子说,一个大学本科的学生,知识量很高,但无实践能力,而一个知识水平并不很高,但在实践能力上很强,精通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维修、乃至产品设计。那么,用人单位肯定会选择后者,因为后者会给它的企业带来效益、带来发展。所以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我们整个学习过程,我们的研究性实践活动并不重视最后结果。比如:我们对某地空气质量进行调查,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并不重视最后的结果,也就是空气质量好坏,而是我们怎样去调查,如何处理调查中遇到的困难,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审视调查结果。这种学习方法的改革,将越来越体现我们的自主性、体现我们自身的能力、价值。

3、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综合能力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初中毕业后就要走向社会,研究性学习对我来说是无用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丛不同角度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解决分析同一个问题,无形中就提高了我们的综合能力,这对我们一生都是有益的。例如:你在电视上看到利用山场进行柴鸡养殖,你要投资养殖,那么你就要研究市场,研究市场对柴鸡及鸡蛋的需求情况,预算每年的销量价格、质量等,从而你会根据你所调查的资料进行加工,为养殖数量、饲料投入等作准备。其实,这个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综合能力培养的途径,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使我们掌握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增加多种技能。

1、学会观察与思考

    放眼世界,我们每天都在浏览、读书、看报、影视、网络信息,但你是否学会了观察,观察后你是否产生思考呢?再研究性学习实施中,我们经常要因课题的需求去观察某些事物,如我们研究水污染情况,要观察水质,学会观察就是要学会观察的内容,例如观察水质要观察其颜色、漂浮物沉积物多少与颜色,形成对事物的表面认识,但观察后就应及时去思考,通过思考,挖掘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观察思考 ,提出问题 , 寻找解决问题方法 ,最终解决。

     2、学会实践与操作

学会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实践,因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自己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实践内容较为广泛,如为了问题的解决采取的实地调查、访谈、咨询收集资料等,而操作包括:图表设计、信息处理、实验等,如何学会实践与操作关键在于你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例如:我曾在九年级安排一个作业:收集平时我们家庭中的医药说明书,然后记录药的化学式,简要物理及化学性质,然后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去分析,这可以说是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我给了同学们一个寒假的时间,结果同学们通过在家查找等多种方式找到了资料并进行正确的分析,这样就使自己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相反有的同学不查找资料,而是去为了资料购买自己无用的药品,失去了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

3、学会交往

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过程中,为了问题的解决,我们要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要采取调查、访谈等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与别人交往的艺术,从而让别人为你服务,这里提示几点:

①、注意礼貌:交往中礼貌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让别人去帮助你,需要注意交往者身份、年龄,进而想到称谓。

②、选择被访者:解决问题,搜集信息不能像无头苍蝇,见谁都问,而应根据问题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层次的人,如调查含磷洗衣粉的用量及品牌,你可以去找三四十岁的妇女,因为他们常洗衣服,熟悉各种品牌的洗衣粉及效果,但如果你去问三四十岁的男子可想而知,你肯定会无功而返。

③、注意访谈得技巧:谈话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学生,有的人未必会回答我们所提的问题,例如,我们要调查一个养殖厂对水质的污染,你去访谈周围居民,可能居民因受到一些压力,或受到一些经济利益影响而不愿意说起,你可以说,我们是某中学学生,我们学习过程中需调查肥料的种类、数量及使用情况,从而你就获取了你所信息。

④、运用社会关系获取信息:有些信息的取得靠自己是不行的,甚至答不到,怎么办?你可以借助各种关系如父母、姐姐、哥哥等社会关系来解决。

4、学会合作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烟高,研究性学习中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几个同学一起完成,即合作,这也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合作中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然后综合归纳,例如调查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小组成员可以做出如下分工:一人调查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情况,一人调查废电池造成的污染,一人调查一次性木筷造成的污染等,在合作中发挥个人长处,使问题顺利解决。

5、学会媒体运用及信息处理技术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运用多种器材,如照相机、电脑等,所以,我们要初步掌握这些器材的使用技术,如照相机调焦、取景、采光、上卷、取卷等,为了成果表述或将信息进行处理加工,运用电脑进行资料录入、编辑、制作演示文稿,动态效果制作、图表加工、合成等技术。

6、学会积累

我们平时要养成积累资料的能力,积累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资料,平时在看书时我们可以积累的资料有:

①有关环境保护的科技资料,事例案件。

②有关能源问题的知识,新兴能源的介绍。

③收集有关生活与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的知识。

④新闻事件中隐含科学知识的材料。

7、学会自我保护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即安全意识,内容包括:

①交通安全

    出外调查、访谈、乘车过程中要注意交通事故的发生,出门前,要定好路线及安全措施,危险路段尽量步行。

②饮食安全

   出外要带好必备的食品及饮水,以防在野外饮用不干净食品、饮料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③人身安全

    调查过程中,可能会因一些社会敏感问题引起被调查者反感,从而引发争执,情况恶化会引来人身安全,此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即使处理。除以上因素外还要考虑其他多种因素,如扭伤挫伤、蚊虫咬伤,带上必备药品,以备急用。

第三节      方案设计

 

本节将向大家介绍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如何设计探究方案和进行资料收集。

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教师确定研究的课题(也可学生自己选定),为使探究课题名称更加准确的反映要探究的问题,使探究目标更加明确恰当,就要做好具体的方案设计,尤其重要的是:设计方案必须切合我们的实际,要详实具体,可操作,同时也应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对整个探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应由全体参与探究的人类共同来完成,为了完成探究的任务,必须周密安排,总体谋划,课题探究实施方案应包括有探究意义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应特别注意考虑时间安排,涉及的人员和保障措施。

① 时间的安排

探究性学习活动与常规学科(语文、数学)的学习活动相比,时间不如后者多。我们进行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放学后、周六、周日)每天可利用时间少,这就决定了探索性学习活动的长期性,要求我们在设计方案时应对时间作细致安排,以使我们的探究活动有时间保证。可参照下表:

 

时间安排

                             

课程启动时间安排

 

探究过程划分及进度时间安排

   

重大实践活动时间安排

 

中期总结和结题总结时间安排

         

②探究活动所涉及的人员:

研究性学习要求我们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这样一来,我们将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设计方案时就要考虑到所涉及的人员,并要考虑人员如何组织。在探究活动中涉及到的人员有:

人员活动层面

 

探究对象是哪些人

课题组成包括哪些人

课题组成人员如何分工

课题组聘请谁来做指导

课题总结由谁来执笔

     

 

③ 保障措施

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中特别注意我们在从事探究性活动时的保障措施。既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探究资源,保证我们能自主、开放地进行探究。又要保证我们有机会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保证我们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的安全,确保我们的人身安全。

保障措施

 

提供探究广泛资源的措施

  保障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保障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人身安全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设计完后,可以组成“论证组”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具体可由我们自己主持论证会,宣布论证的内容及论证组名单,然后由论证组对该方案的研究价值、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点评,最后由课题组讨论方案进行修改,使方案更加完善。

总之,课题方案不是探究的终结,而是开始的规划,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随着探究活动的进展而更改,包括预期之外的新发现、新设想,都应该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发展的需要对原有方案进行调整,我们既反对无方案的盲目行为,也不能僵化地按方案一走到底,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应灵活地调整原来的方案。

 

第四节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几种方法

 

在确立了研究课题,完成了方案设计后,下面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活动的展开了。任何研究活动的展开都必须有一定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技术保障,对于从事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而言,应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及一般操作的要求。这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提高我们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基本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客观仔细地去查看、测量、记载有关事物和现象,并概括出事物的特征与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一般来讲,观察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简便易行,不需要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不需要特殊的条件,观察过程不受研究对象的左右,适用于广大的研究工作者。

2、现场观察和记录,能够收集到事后收集不到的资料,有利于全面把握问题的实质,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所获得的资料可靠性教高,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观察对象的实际情况,获得较为可靠的资料。

在运用观察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客观性。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应尽量少地掺入我们个人的想法、情感等。在观察过程中,应采取事实求是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通过观察获得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科学事实。

2、全面性。科学研究要求有充分、详实的资料,资料只有全面、丰富才能更充分的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因此,科学的观察就必须全面、系统、动态地观察事物,以获得广泛的、完整的、可靠的资料。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全貌,为了提高观察的全面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方位、时间进行观察。

3、观察的目的性。科学的观察不同于日常的随意观察,科学的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与的知觉形式。有了目的性才会使观察活动更有效,才会更容易发现重点现象,放弃非重点的无关现象。此外,平时多留心观察,做有心人,这样将平时观察与有目的观察结合起来,就有可能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或情况有深刻的、不寻常的发现。

4、认真做好记录。作为一种方法,研究性活动中的观察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它主要不是为了欣赏或者仅仅获取事物的表象,而是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去收集被研究事物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这就需要在观察活动中认真做好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信息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研究之用。观察记录要完整有序,将观察的全过程尽可能完整的记录下来,为下一步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观察法进行的步骤是:

1、  确定观察目的,明确通过观察所要解决的问题。

2、  确定观察对象,适宜观察的对象很多,但为了使观察更有成效,一般选择生活周围发生的事情、现象或自然现象进行观察研究。

3、  制定观察计划,计划中包括观察的内容、程序、地点、时间、方法、人员安排等。

4、  准备观察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设计制订观察表格,了解观察所需要的背景知识,确定观察注意事项。

5、  实地进行观察,观察应按事先制定好的计划有序地进行,并及时将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在已设计好的观察记录表格中。

6、  观察结果分析、总结,对观察的现象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寻找规律性的解释或结论,并与预期的观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出差异的原因。

二、调查法

调查研究法是指研究者围绕某一特定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进而做出科学分析,找出原因、找出规律,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系列的研究实践活动。调查法展开的步骤:

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要完成的工作比较多,精心的准备对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后续的调查工作变得顺利而有效。

首先是确定选题,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调查的目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

其次,要对调查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调查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能够代表样本的基本特征吗?这些内容又可以细化为哪些方面?每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什么问题反映出来?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调查工具,如问卷、提纲、表格等,有时也可以根据课题情况选用或修订已有的调查工具,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

另外在准备阶段还要精心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是取得研究信息的主要来源,不同调查对象会影响实际的调查结果。因此,我们要根据调查课题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调查的类型要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

最后还要认真的做好调查工作中的安排、组织、协调工作,要对调查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安排好调查日程和步骤。

2、  实施阶段

调查的实施是整个调查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调查者依据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计划,适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借助各种调查工具收集资料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工作有时非常辛苦,对调查者与人合作、交际的能力要求很高,有时还需要有耐心。

3、  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阶段

利用各种调查方式收集到的研究信息,有时是杂乱无章的,因此要各种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并做进一步的处理分析,比如对调查问卷的整理,首先就是要对回收到的问卷进行编写,剔除无效问、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

4、  撰写调查报告

根据以上的对信息资料的分析、整理,最后就是调查报告的撰写阶段了。撰写的调查报告有一定的固定格式,要将你做的是什么工作,你为什么做这项工作,你所采用的步骤是怎样的,你遇到了那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结论是什么写出来。报告要中心突出,简洁明了。

与观察法一样,调查法也有不同的操作模式。下面就简单地介绍两种常用的调查法。

1、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调查法。这种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和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特点,把要调查的问题细化成一系列小的问题,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编制成问卷的形式,然后发现调查对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从而获取调查信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较大范围的课题。

问卷调查法所使用的问卷是有基本结构的,一般是由调查题目,指导语,问题组成,有时还会有结束语。

调查题目,一般安排在问卷的开头,说明这是一项什麽样的调查,使调查对象有一个初步的思想准备。

指导语, 题目之后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指导语,它规定了问卷作答的方式及要求,说明应调查的基本目的和意义,以及调查者的身份,表达对调查对象的疑虑还要作出承诺,本调查只作研究之用,不公开发表。

问题, 问题是调查问卷的主要构成部分,问题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问卷质量的高低。规范的问卷中一般还会在每一题后列出备选答案。

结束语,结束语在问卷的最后,一般是对调查对象的合作再次表示感谢之意,有时还会留一部分空间,让调查对象对问卷做一些简短的评价。

2、    访谈

访谈也是一种常用的调查方法,它是指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就是某一个问题进行面对面或通过其他联系方式进行交流,交谈,从而使研究者了解调查对象对某一事件的经历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进而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访谈法也有不同的模式。它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从访谈对象上看,个别访谈是针对一个对象,而集体访谈则是有一个以上的访谈对象。个别访谈的着眼点是访谈的深度,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访谈对象更能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和内心感受,集体访谈的着眼点是访谈的广度,类似于座谈会。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就某一问题发表各自目的看法,这种方法容易气氛,但是,在这种形式的访谈过程中,讨论话题容易跑题,因此访谈者应注意及时引导读者的主题。

三、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是指人为地控制或改变某些条件,使研究对象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找出规律,进行研究。实验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较,具备自身的严谨性。通过实验研究法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材料,便于探讨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性。

任何实验研究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实验者、实验装置与实验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实验者根据实验对象的特点来设定实验装置。一般来讲,实验研究法,应遵循以下步骤和程序:

第一、     定实验假设。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以及研究设计,对有可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结果进行假设。

第二、实验处理,对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因素进行控制。

第三、验结果的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量化处理,运用一定的统计分析,对研究目的进行形象直观的说明与验证。

    第四、实验报告的撰写,在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撰写实验报告。

四、文献资料学习法

文献资料学习是根据所选课题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提炼,从中发现这些文献背后隐含的规律性的本质乡内涵或形成新的观点和认识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文献资料学习方法与社会调查学习方法很相似,都需搜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料,只是背后所获得的是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前者得到的是间接的饿已被加工过的材料。

文献资料包括文章、图片、音像。文献学习法展开的步骤:包括文献检索、文献收集、文献鉴别和文献的研究运用。

选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时应结合课题进行选择,选出最适合课题完成的方法。

 

第五节:资料的整理分析与研究报告的撰写

 

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或文献资料学习法得到了原始的信息和数据后,就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核实,对资料进行一番筛选、取舍或进行必要的整理统计。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始研究报告的写作工作。

一、   资料的整理分析

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有两类方式:一种是定性分析法,一种是定量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指研究者在对所收集到的文字、声音、图片等各种形式的资料信息进行系统的审查、汇总、归类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和意义的分析,从而揭示出事物内在特征的过程,它是一个对资料的归类、描述、归纳、抽象的过程。

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主要运用概括、归纳、推理等思辩形式不同,定量分析主要是运用统计学原理来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并进而找出其中规律性内容的一种资料分析处理方法。

二、             研究报告的撰写

在对收集到的资料分析处理后,接下去的工作就研究成果的表述和研究报告的撰写了。在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不同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格式也不尽相同,各有要求。因此,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有一个完满的结束,有必要了解掌握规范研究报告书写要求,下面,我们就介绍常见的调查报告的写作体例。

调查报告一般是指社会调查报告,它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新生事物,典型经验,社会问题,历史事实,理论研究等类型.一般来讲,调查报告是由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

题目:调查报告的题目要求主题鲜明,能反映出所研究的重点问题,不能太宽泛.一般的表述形式为”# #的调查报告”,比如”句河水污染情况调查报告”.除了主标题外,有时还可以加副标题,用来补充主标题,说明在什么范围,基于什么问题进行了调查.

前言:前言也是调查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部分首先要交代调查的目的,为什么要进行调查,要解决什么问题等.其次要交代别人在这一领域中曾经做过什么研究,还存在什么问题等。另外还要交代调查的方法,采用了什么取样方法,样本有多大,调查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等.

正文:正文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在这一部分中,研究者要把自己对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呈现出来,表现方式可以是文字叙述,统计图表等.这一部分是后面结论和建议部分的基础.

结论和建议:根据正文中所呈现的分析结果,概括出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和呈现出的特征,如果有可能还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除了结论外,还可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或具体方法以及改进性意见,供决策部门参考.

附录:附录可有可无,是对调查报告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通常呈现给读者调查的基本工具,比如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有时还会附上必要的原始数据,以便读者进行核查.

方法指导可以指导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但同学们在运用时,应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使研究效果达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