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是衡量快乐的一杆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5:58:12
   我们都熟悉马克•吐温小说里 “漆栅栏”的故事:汤姆•沙耶受罚油漆栅栏。他却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告诉小伙伴们“这是一个特权,不是人人可做的”。最后,小伙伴们争着送他礼物,换取帮他油漆栅栏的“特权”。

  我还有个故事:有一帮孩子老在一家人屋前玩闹,主人不胜其烦,却无计可施。后来经高人指点,主人对孩子们说:“从明天起你们要天天来玩,我给你们每人一块钱。”孩子们开始时不敢置信,但主人却遵守诺言,每天付钱。过了一个星期,主人说:“我现在手头紧张,只能给五毛了。”又过两天,更减到了两毛。孩子们气坏了:为了两毛钱来一趟,太不值了。于是,他们再也不来这里玩闹了。

  上面这两个故事一正一反,说明了心态的重要:不同的心态,可以把漆栅栏的苦差变成要用礼物来换的“乐趣”,也可以把玩闹的乐趣变成给钱才肯做的“苦差”。苦乐之别,在乎于一念也。

  这个现象不只是传说和故事,而是经过实验证明的。例如,研究者让受试者听一段诗朗诵,然后提出两个问题:是否愿意付钱来听同样的朗诵?是否愿意听同样的朗诵而接受金钱报酬?一半受试者需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另一半回答第二个问题。经过这个“暗示”后,他们宣布,过几天就有个免费的诗朗诵,问受试者是否愿意去听。

  实验的结果是:虽然很少有人愿意付钱来听,但回答“是否愿意付錢”这个问题的受试者中,却有更大比例愿意参加免费的诗朗诵。显然,提出“付钱”这个问题,就使得受试者把诗朗诵看成了一种享受。而那些被问到“报酬”的,却把它看成是苦差了。而且,即使当受试者看到全部的两个问题,而且知道自己要回答问题的是随机选的,这个现象仍然存在。这说明,受试者得到了同样的信息(实验程序)和完整的信息(都通过试听知道朗诵的质量)。但是 “回答问题”这个行动,却还是影响了他们的心态。

  另一个实验也反映了人的心态是多么容易受影响。受试者被要求做20个拼词成句的练习,其中10个句子含有暗示。对一组,暗示的是“金钱”,而另一组暗示的是“社会活动”。然后,受试者作出一些关于财务的决定。结果表明,如此轻微的暗示可以明显改变受试者的态度。

  我们通常把人看成“理性动物”,认为人的态度和选择是(至少应该是)客观现实和客观利益的反映。这其实是一种过于简化的看法。客观现实是如此复杂,我们只能看一个侧面,而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而这个看问题的角度,就是“心态”了。有不同的心态,就会把同一件事看成“享乐”或是“苦恼”。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生活就会多些“乐趣”,少些“苦恼”。

  有段时间,我工作的公司业绩不好,随时可能裁员。所以很多同事整天愁眉苦脸,提心吊胆,做事唯恐出错或得罪老板。但是有位同事却不同。虽然他的经济情况与别人相若,但他自信能降低生活标准渡过难关,也自信凭他的能力能找到新的工作。所以他情绪开朗,也能坚持原则和尊严。这样不但他自己过得快乐,而且业绩也好,赢得大家尊敬,反而成为最“安全”的雇员。可见,心态的作用,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

  影响人们心态的,常常是金钱。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路过的行人帮忙搬家具。如果提出付些小钱,愿意帮忙的人反而比不给钱时少。原来,人们心里有两套参照系:社交和市场。在社交参照系里,“助人为乐”是普遍的行为模式。而在市场参照系里,人们对自己劳动的价值有个估量,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就觉得吃亏了。如果提出给钱(甚至只要提到“钱”),就会转变人们内心的参照系,而改变人的心态。当然我们的本职工作都是有金钱报酬的。但是我们是把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和金钱联系起来(如职位稳定,升迁机会,包装简历等)呢,还是在工作行为中得到社交上的满足(作出贡献,帮助团队,赢得尊敬等)?这个选择,也许就决定了我们的心态和快乐的程度。

  除此之外,我们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迷失的可能。比如,把社会公认的目标(权力,名声,财富等)看得太重。尽管知道自己内心并不喜欢,但如果触手可及,还是不舍得放弃,以至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又如,过于害怕损失。对于已有的东西不肯放弃,而影响了争取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所以,建立好心态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关注。心态是有生命的。需要营养和维护,才能健康成长。我们在日常的忙碌中,千万不要忽视了它。

  上面那个同事的例子还表明,好心态也需要物质基础的。在不得温饱的时候,是谈不上舍弃钱财追求社交满足的。这个物质基础一方面来自我们的能力和奋斗,一方面也来自我们对自己生活优先配置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降低对于绝对财富水平的要求。人到中年以后,我们在事业上,财力上都有了一定基础,建立“好心态”的空间就更大了。但是,更大选择空间也就要求更高的智慧,否则更容易迷失。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性,认识自己,注重心理健康,保持一颗快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