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批评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3:46:01
2005年的艺术批评仍然像一个沉疴已久的病人,没有出现任何让人略感欣慰的起色,相比较“捷报频传”,在凯歌中行进的艺术市场,它的不长进让人痛心疾首。
问题在哪里?下面我们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为它做出分析。
我们的分析基于两个判断:
判断之一:没有人认为艺术批评不重要;
判断之二:没有人对艺术批评的现状感到满意。
这就是问题。既然艺术批评十分重要,作为社会产品,那它应该是社会的一种稀缺的产品;说明社会对它有较大的需求,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艺术批评与社会的关系,基本上也就是一个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有需求就有市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有一句幽默的话:你可以将一只鹦鹉训练成经济学家,因为它所需要学习的只有两个词:供给和需求。艺术批评既然有了社会的需求,艺术批评家为它提供充分的供给不就结了?
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大约是在10年前,一些艺术批评家集中在一起,搞了一个批评家宣言,为批评文章定了一个千字千元的市场标准。
如果说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艺术界的各种“宣言”通常都是理想主义的激扬文字,到90年代发布这个艺术批评市场宣言的时候,表明有一种东西压倒了理想主义,开始成为左右艺术批评的重要因素,这就是市场的因素。
90年代以前,艺术批评基本上还是义务劳动。那个时候搞理论的人为画家写一篇文章,还说什么钱不钱呢?拎两瓶加饭酒,一只吴山烤鸡,加一包椒盐花生米,几个人在寝室里吃喝聊天,就相当美好了。
理想主义的批评最终不能持久的原因,是艺术市场在90年代慢慢兴起。画家们产量飚升,笑逐颜开,而艺术批评家却愤愤不平。道理很简单,批评家不满足于吃吴山烤鸡了,他们也想在艺术市场上分一杯羹,但是,过去没有这个习惯,开不了口。
道德主义地评判艺术批评家是没有意义的。过去的文人画家也是羞于谈钱的,但是艺术市场起来以后,找画家无偿要画的情况立马就少了,要画就等于要钱!画家的价格是明明白白标示着的,你拿走画家的画,转手就可以变成现金。
从成本的角度看,绘画作品的成本主要体现在是画家长期的训练和培养,宣传和包装所产生的成本。批评家也需要成本,他们也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也需要在长期的批评工作中产生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然而,他们的经济回报却相距甚远。
从市场的角度看,画家和批评家最大的区别是,社会将艺术批评视为一种公共服务,同时,社会又没有形成针对这项特定公共服务的,对艺术批评家个人回馈和补偿机制。也就是说,艺术批评的批评对象和服务对象是分离的。它的批评对象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但是,享受这种服务的却是社会公众。
公共服务的特点是无法向享受此服务的人有针对性的收费。这个意思是,艺术批评的载体是公共媒体,报纸、刊物、网络、电视、广播等等,它是为公共服务的,从媒体的某个特定的艺术批评中获益的公众,是没有办法向这个艺术批评家付费的。
媒体当然有时候也向艺术批评文章付费,按照现行的稿费标准,媒体开出的价格与批评家的劳动是不成比例的。同时,由于自身的原因,许多媒体甚至反过来,还要向画家和批评家收费。
经济学理论证明了一个道理,如果有可能的话,享受了任何一种服务都应该根据它的质量付费。否则,可能会造成这种服务的过量和不足,也就是说,造成这项服务的供大于求或者供不应求。
目前艺术批评就存在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的情况中。
如果说中国的艺术批评的文章少,也未必符合事实。艺术批评的问题主要还不是文章数量多少问题。中国有多少媒体,有多少艺术批评的栏目、板块,这上面的文章还少吗?由于艺术批评的生产没有形成有用的绩效奖励机制,所以文章粗制滥造,得过且过;以艺术批评面目出现的,名不符实的“艺术批评文章”,的确的供大于求;因为它是廉价的,是十分容易的,是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和精神含量的,所以它“过量”。与供大于求相对应的,自然是真正的艺术批评的“不足”,也就是供不应求。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承认人都有追求自利的权利,当然,这种权利要求不妨碍别人同样的权利为限。艺术批评的消费者希望寻求质优价廉的艺术批评产品;而艺术批评的生产者则希望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效益最大化。这就是艺术批评的经济学。一个艺术批评家,他付出的成本,他的劳动不能通过市场活动回报,这将大大阻碍艺术批评的再生产,挫伤艺术批评家为社会创作优秀文化产品的积极性。
现在的问题是,从理论上来讲,社会对艺术批评是一种非商业性的要求,即要求艺术批评要对公众负责,对艺术史负责。它的具体表现是,要求批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这种要求当然是合理性,因为艺术批评如果完全商业化和市场化,艺术批评向批评的对象实行收费制度,向画家收钱,拿了人家的手软,批评的客观和公正怎么体现呢?
绘画作品和批评文章如果同样作为商品,它们在市场上的区别是,绘画作品的市场是画家与社会所有人的博弈,按照市场规律,愿者上钩,水涨船高。艺术批评文章的尴尬在于,它被视为公共服务,视为公器,但是社会又无法为它“买单”付费。不得已,艺术家只能应命为画家作文。目前,艺术批评文章最大的买家是它的批评对象,也就是画家,所以麻烦来了。艺术批评的市场如果局限在批评家于画家之间,那么它就变成了批评家和画家之间的博弈,这种市场关系一旦形成,我们还能指望有什么好的艺术批评呢?被画家买断的艺术批评只能简单成为画家走向市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助推器。
况且,画家和批评家形成直接支付的关系,批评家通过向画家来索取自己的酬劳,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讽刺。等于耗子付费让猫去给它消除鼠患。
在经济上,社会的公众与批评家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也就是说,公众没有给批评家付酬,而又期待艺术批评客观和公正。
问题还有,绘画作品作为文化商品,它可由批评来检验;然而,批评一旦也成了文化商品,谁来检验批评呢?如果批评全部商业化了,或者说,批评全部为画家收买了,谁来为公众说话呢?
这种逻辑的唯一结果,就是公众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批评家的道德品质上,只能设想批评家个个都是道德家,讲良心,拿了画家的钱,还会公正地把画家的毛病说出来。
艺术批评的这种经济学困境如何摆脱?还望大家广献良策,这里姑且提出一种方案:
艺术批评可能的收费方式有三:A、批评对象(画家)、B、服务对象(公众)、C、传播载体(各类媒体)。目前艺术批评的收费方式以A方式为主,以C方式为辅,B方式为零。
解决的方案是:1、杜绝A方式。2、尝试B方式。3、大力推行C方式。
应该让画家出钱,购买批评家文章的方式推出历史舞台,这是目前艺术批评流弊的根源之一,它不符合社会的要求和艺术发展的要求。
可以为职业的独立批评家设立艺术批评基金制度、批评家的课题制度、独立批评家的个人资助办法等等,鼓励艺术批评家坚持社会正义,维护学术良心,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艺术批评产品。
让媒体成为艺术批评的买单者应该成为一种主流方式。媒体应该提高稿酬标准,取消稿酬限制,优质优价,上不封顶。媒体如果是市场的,批评也应随之成为市场的,媒体一旦真正从市场求生存,它一定不遗余力寻找、培养好的批评家;优秀的批评家也将通过好的媒体肯定自己价值,获取自己的相应的回报,这将促进艺术批评的良性循环。
这个方案的实施也许需要时间,需要等待,但是,我们可以逐步地推动它。